受大陸連日高溫紅色預警影響,四川樂山大佛景區7月17日宣布,自當日下午14時至18時臨時關閉下佛腳觀佛平台,保障遊客人身安全。該舉措迅速引發網路熱議,網友戲稱「大佛烫脚」「佛都得避暑」,更有人幽默調侃「佛祖休假,打工人還得上班」。
據大陸中央氣象台資料顯示,近期熱浪波及範圍廣泛,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局部地區體感溫度逼近50℃。四川盆地、重慶地區地表溫度普遍超過60℃,夷陵三峽地區更測得地表溫度高達73℃,創下極端高溫紀錄。
根據樂山大佛景區管理委員會公告,2025年7月17日14:00至18:00,景區暫停開放下佛腳觀佛平台,其餘遺產地區域與夜間遊覽項目「夜游凌雲山」則照常營運。景區並特別說明,18:00後入園遊客可免費參與夜遊凌雲山,但無法下至佛腳區域參觀。
該決策是基於當日四川省氣象局發布的高溫紅色預警:全省有超過120個氣象觀測站測得氣溫超過35℃,其中108個站點超過37℃,渠縣與石棉縣更高達41℃。而樂山地區屬於四川盆地核心,地表溫度甚至可達60℃以上。
這一舉措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樂山大佛熱到休假了」,引發眾多網友關注與討論。有人戲稱「佛祖也熱得要請假了」、「大佛烫脚,咱還得站崗」,也有人感慨:「佛都知道該避暑,我們還得在外面跑業務」。
然而,多數輿論仍肯定景區的決策,有網友指出,在高溫極端氣候下,景區以人命安全為首的管理思路值得推廣。樂山大佛的「休假」不僅體現文化遺產保護的應對智慧,更是對生命價值的堅持。正如一位網友所言:「佛本在心,安全即福」。
據新華社報導,樂山大佛始建於唐代開元初年,歷經90年才完成,至今已有逾千年歷史。這尊依山而鑿、面江而坐的彌勒大佛歷經地震、風雨與洪水侵襲,至今仍巍然不倒。2020年曾因洪水水位暴漲,佛腳一度被淹沒;本次則是因「熱浪來襲」而暫時「休假」,被視為佛像與自然環境共生的另一次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