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福建平潭邁入郵輪旅遊新時代 打造對台郵輪始發港

【愛傳媒報導】隨著福建平潭國際郵輪首航,「藍夢之星」郵輪19日下午從平潭出發開啟5天4夜的「平潭—菲律賓—廈門」旅程,平潭國際郵輪中心正式開港,邁入郵輪旅遊新時代。 郵輪業態是福建打造「海洋經濟強省」的重要起手式,廈門在福建率先發展郵輪產業,平潭金井國際郵輪碼頭是福建繼廈門國際郵輪碼頭之後佈局的第二個郵輪碼頭,可滿足15萬噸郵輪泊位使用要求,輻射閩東北協作區1750萬人口,與廈門形成「一南一北」的格局。 平潭綜合實驗區旅遊文化服務中心副主任陳建翔介紹,此次平潭國際郵輪的首航採取與廈門港合作的方式,未來平潭將和廈門以及中國其他港口合作,探索更多的旅遊產品。 今年以來,福建推動廈門、平潭等地發展郵輪旅遊,依託「藍夢之星」郵輪,陸續開航到達菲律賓、日本等地的航線,推動郵輪旅遊與城市旅遊聯動發展。 作為國際旅遊島的平潭,近年來從「環島遊」到「城際遊」再到「國際遊」,不斷延伸海上旅遊半徑。2020年6月,平潭首艘新型海上觀光體驗遊船首航,南、北兩條航線飽覽平潭海上風光;2022年7月,福建省首條跨城跨島海上旅遊線路在平潭首航,開啟平潭島和湄洲島的「雙島遊」之旅。 平潭郵輪產業雖起步較晚,但具備獨特的優勢。《福建省郵輪旅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提出,福建郵輪旅遊要大力拓展「海絲」郵輪主題產品,大力恢復環海峽臺灣郵輪旅遊產品。《規劃》也明確將平潭郵輪港定位為對台郵輪始發港。 陳建翔說,平潭將發揮區位優勢,探索開發台海兩岸航線。作為兩岸融合先行區,目前平潭已有嵐台直航客運、貨運航線,率先實現了至臺灣北、中、南部主要港口客貨航線,為平潭積累了成熟的兩岸航線監管經驗。 發展兩岸郵輪航線也有著巨大市場需求。郵輪運營商回饋,兩岸航線在郵輪航線中屬於市場銷售前三的目的地航線。上海藍夢國際郵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陸光原稱,目前正和廈門、平潭合作,探索對台郵輪航線。5天4夜行程中,郵輪可到達台北、高雄等多個港口,可開發出多樣化的旅遊航線產品。 「我們也在積極與郵輪企業對接,共同策劃培育兩岸郵輪航線。」陳建翔認為,在平潭開展海峽兩岸郵輪航線,將讓平潭形成「客貨游」兩岸全通道,對建設平潭國際旅遊島、打造閩台旅遊共同市場、促進兩岸人員往來意義重大。 在平潭綜合實驗區新一輪總體發展規劃中提出,平潭要積極發展國際郵輪旅遊,培育東北亞、東南亞地區的郵輪航線。 平潭綜合實驗區旅遊與文化體育局副局長黃婕瀟認為,平潭位於東南沿海的中樞位置,開展國際郵輪多點掛靠航線,也是平潭發展郵輪的天然優勢。她說,未來除了培育東北亞、東南亞地區郵輪航線外,將大力發展南島語族國家郵輪旅遊航線,打響平潭國際旅遊島的文旅品牌。 遊客俞兆英是平潭本地人,曾遊覽過泰國、俄羅斯、英國、義大利等多個國家。這次聽說平潭開通了國際郵輪航線,特地組織了16名親朋好友,一起體驗「出境遊」的樂趣。「以前出國遊都是從外面走,現在平潭就行,很方便了。」俞兆英說

大人系の奶茶 CoCo鹿兒島「日式焙茶」系列慢火焙烤香氣濃厚回甘

大家期待已久的CoCo「鹿兒島焙茶」系列回歸啦!這次咀嚼控有福了,除了奶茶必備的珍珠料以外,全新推出日式「黑糖蕨餅」口感軟中帶Q,咬下去是淡淡高雅的黑糖甜香味,搭配帶有獨特焙火香氣的鹿兒島焙茶,讓人想一吸再吸停不下來! 鹿兒島「日式焙茶」採用日式工法焙烤茶,口感滑順溫潤又回甘 CoCo這次使用來自日本茶葉產量第一的鹿兒島茶,經過慢火焙烤的日式工法研製出富含香氣的焙茶,茶色深而濃郁,一入口,焙烤香氣沁入鼻息,口中隨之而來濃厚的茶味,繚繞舌尖帶出溫和又細膩的滑順口感,茶湯好入喉又回甘,餘韻悠長綿延,馬上就想要再來下一口。焙茶使用茶梗高溫火焙烤,咖啡因相對於其他茶類會更低,口感也更溫潤,茶濃且不苦澀,還能生津止渴,CoCo使用鹿兒島茶葉日式工法製成,將焙茶品質升級,使整杯飲品更進入了另一個品茶的新境界。 「日式黑糖蕨餅」新配料登場,咀嚼系奶茶控享受的優雅和風 以鹿兒島焙茶做基底,加上完美比例調配的新鮮鮮乳,有濃厚溫潤的焙茶香味和濃醇的鮮乳交織互相襯托,讓茶味中帶乳脂乳香,柔順的鮮乳中帶點茶的清爽,使整體更加融合滑順美味。除了奶茶必備的珍珠配料外,這次全新研發推出獨特比例的「日式黑糖蕨餅」配料,有別於珍珠Q彈口感,而是軟中帶Q的滑順好吸,享用「日焙蕨餅奶茶」時,可以在渾厚奶茶香中品嘗到黑糖獨有的風味和蕨餅的Q滑口感,是咀嚼系愛好者的另一優選!享受彷彿深在日本的優雅愜意,來上一杯CoCo「日式焙茶」系列飲品,任由茶的香氣與濃郁肆意奔放在口中,獨自享受這股溫潤濃厚,這就是大人的幸福吧! 商品資訊 全台門市販售 日式焙茶 $ 40 元/大杯。 日式焙奶茶 $ 50元/大杯。 日焙珍珠奶茶 $ 60元/大杯 日焙蕨餅奶茶 $ 65元/大杯 日焙鮮奶茶 $ 70元/大杯 *實際販售品項/金額以門市公告為主。

張仲嫣》柏林的舊物,台北的霓虹:兩座城市與三種私愁(下)

【愛傳媒張仲嫣專欄】「舊」與「新」從來只是相對。無論是東德爺爺還是年輕小伙,柏林的人們在舊物中尋找自我的座標,定義出自己的樣貌向外展演。從市井容貌到街頭時尚,以美學觀點討論,柏林並不是一個漂亮的城市。不是。然而在無可避免飛速變遷的時代下,柏林式的舊物保留,似是某種世代間的和平共存。過去的可以新生,而嶄新的,有一日會跌坐塵埃裡。 在柏林生活九年,我或也成為反映這座城的一塊碎裂鏡面,身上可能沾染點屬於這兒的氣味,聞起來像地鐵裡金屬摩擦加機油,又混雜了路邊隨處飄散的香菸及Dner。室內絕大多數使用的是二手用品,路邊撿的、ebay標的,橫跨過整座城市扛回的,堆起成為口頭上被稱為「家」的暫居之所。 暫居,因為尚不清楚要去哪裡。換過一本護照,因而記不清來回往返台北的次數。每當踏上進入密閉機艙踏上歸途,我總是會想起爺爺每年隨季節來往台灣與洛陽的時候,他分得清哪一班航線才是歸途嗎?是「回」台灣,還是回洛陽;至於我,是「回」柏林抑或回台北? 身在柏林的日子,我時常想起台北。特別是當街邊小吃的種類總是重複,當相同食物氣味重複擴充於不同街角的時候。只是那樣的想起並非鄉愁式的懷想,而是記憶與經驗的重疊。 圖/台北一景。(黃廷宇攝) 台北與柏林差異極大。相較於柏林,台北先進太多,親切太多,隨時隨處可得的便利商店,笑容可掬的店員。一切都有可見的規定指引,順著指示,柔順而不張狂。這是台北。乾淨安全的交通系統,新的流行,新的建設,新的吃食。每一天,台北城都似明顯地往前邁出新的步伐;每一天,知名與不知名的角落亮起了新的霓虹。好似稍稍落了一拍,便躲不開後頭湧起的浪,將被迅速淹沒。 圖/台北夜晚街景。(黃廷宇攝) 所有資源恰恰集中到盆地中央,島嶼各地的人透過不同方式自城門而入,只為尋求一塊安生之處,哪怕零碎狹小。找到了,也就固著了。離開或返鄉變成一種充滿勇氣的想像。因為人口密度過高,人的單位在台北渺小。小小的城背負超載的期待,連帶身處其中的人們超載。如果說柏林是透過舊物尋求自我定位,那麼台北,則是在不斷擴張的新物中探索被看的可能性。猶如城內個個搶眼的招牌,用誇張的顏色喊著「看我看我!」最後卻什麼也看不見,也不被看見。 圖/台北西門町。(黃廷宇攝) 可是城市不能比較。城市的養成與少女性格的養成相同,不同文化脈絡,造就不同的城市容貌。不羈的柏林與精緻的台北,流動的柏林與固著的台北,臭臉的柏林與微笑的台北,它們都是延續過往那片深不可見的歷史而生的結果,並且僅存於「現在」的時態。曾經的當下孕育此刻,而此刻的所有發生都將是歷史母體,孕育尚未到來的未來。 圖/台北傍晚時分與101。(黃廷宇攝) 只是,我在柏林的酒吧向朋友說得口沫橫飛,關於台北;在台灣的火鍋店燙著嘴說的,卻總是關於柏林。爺爺當年也是如此這般,在他的私人圖書館裡,指著書,說洛陽的牡丹大氣,洛陽的風刺骨,洛陽的文化無處可匹敵。翻開的唐詩重覆朗誦:人道洛陽花似錦,偏我來時不逢春。 「那為什麼不春天去洛陽呢?」 「因為台灣的冬天比較暖和。」 看著這裡,想著那裡。沒有好或壞的城,沒有。我們都只是局部的人,只用雙瞳可見的單一視角感受身處此刻所在,局部地,探索局部。 至於離開,可能只是為了能夠再回去。也可能是因為,知道怎麼都回不去。 關於作者: 張仲嫣,台灣眷村文化學校文字主理人。柏林洪堡大學南亞暨東南亞研究碩士,身兼作家、文字編輯、企劃創意規劃等身份,著有《白搖滾》《前面有什麼》兩本音樂小說。現旅居德國柏林。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張仲嫣》柏林的舊物,台北的霓虹:兩座城市與三種私愁(上)

【愛傳媒張仲嫣專欄】城市裡的人們是一面鏡子,反映了城市的面孔。城市空間與人群互為對象,共生,共存,共同形塑出只屬於他們的樣子。作為德國首都,柏林,將自我的模樣鮮明刻畫。德國人常語帶戲謔說:「柏林不是德國,柏林是柏林。」她不是德國任何一個部分,她是她自己。 星期天早晨的十字山區(Kreuzberg)是個例子。路邊水窪混雜啤酒和尿液的氣味,或許還有大麻和魔菇,誰曉得昨夜狂歡發生了什麼,也不需要知曉究竟發生了什麼。路過的人們沒有一絲不快神情,倒在路旁的街友仍鼾聲不斷。接近正午時分,太陽放肆照耀整座城,使陰涼逐漸回溫,年輕爸媽推著嬰兒車經過,準備享受週日的早午餐;宿醉的人走向白日也供應酒精的咖啡店點杯琴酒幫助甦醒或者兩杯吧,醒與醉不過是同一件事;同志情侶牽手快步跳越過水窪,像是完成歷史性的創舉般,在它的另一側擁吻。這是日常,專屬柏林的日常。 圖/柏林次文化場域。(張仲嫣攝) 這樣的不羈,讓柏林有了「最適合藝術家居住的城市」美名。的確,自1989年秋季,隔絕東西兩側的圍牆因一場誤會打破交界,當夏波夫斯基(Schabowski)宣布圍牆解禁「立即生效」,人民歡欣鼓舞越過牆的另一頭的那刻起,彷如從天際撒佈了魔法粉塵,它們緩緩落下,落在城市街頭巷尾各個角落,夜幕裡閃爍微小的光,低喃地,預告柏林的新生:她將揹起歷史的沉重行囊共產、猶太人、貧窮也一同掛在身上用新生後的步伐,探索圍牆後面的世界。 圖/昔柏林圍牆。(張仲嫣攝) 於是作為一個(新生後)三十四歲的都市,柏林太過年輕,有太多的不成熟,甚至有些任性。任性地不將歷史的沉重視為沉重。她無所畏懼,不屑於新時代潮流的浮誇造作,背起過往橫衝直撞,大聲自嘲地告訴全世界:「我就是窮,但我很性感(Berlin ist arm, aber sexy)!」真實地消費自己身上每一塊脈絡,局部的、全面的,她都不放過。查理崗哨(Checkpoint Charlie)是最好的代表,無論晴雨總有東德打扮的衛兵站在崗哨邊等待遊客上前拍照,同時販售當年穿越邊界必備的邊界章。偶遇人潮稀落,衛兵們會來回踱步喊:「以前你有錢還不一定蓋得到章,現在全部給你只要五歐!」 戲謔。實實在在地戲謔自己與他人,對柏林而言,似乎比大都會的樣貌來得坦然。她刻意維持教堂屋頂被炸過的坑洞(註一),不掩飾過去東、西德明顯的界線,即便是在亞歷山大廣場(Alexanderplatz)那樣繁華的觀光景點,柏林也就大大剌剌的,繼續讓共產時期顏色灰暗沈悶的扁平大板樓一前一後守衛電視塔,與地面突兀的蜿蜒亮粉紅管線一起,圈出遊客的攝影區。 柏林的建築反映了自身的獨立與矛盾。社會主義餵養了她的過往,但是全球化浪潮襲來,狹著資本滲透地球,社會主義早已成為上一個世代的夢。可即便夢醒了,夢境的體驗仍舊是真實存在(過)的,存藏在記憶,習慣,抑或潛意識底層。 圖/柏林威廉大帝教堂。(張仲嫣攝) 圖/柏林布蘭登堡門。(張仲嫣攝) 好比說,路邊隨處可見的玻璃空瓶,它們其實有更好的去處。集中置於垃圾桶會比隨意凌亂立在人行道更有文明風範。然而柏林人往往忽視街區密度極高橘色垃圾桶,他們說,這樣方便街友拿取,到超市回收換錢。丟進垃圾桶雖能讓街景清爽,但容易使玻璃碎裂,不但換不了錢,還會造成街友受傷。城市的雜亂就此多了一個浪漫的理由。 圖/柏林垃圾桶與路邊趣味。(張仲嫣攝) 又或者是在新克爾恩區(Neuklln)的以物易物店,金錢在此處沒有任何價值。花一個下午在成山成海的二手物件堆中撈選,喜歡的要緊握在手,當然也可以直接穿上身。沒有人介意過程究竟佔用多少時間,只在乎最後,客人拿了幾件衣服鞋襪包款到店,是否交換了等量的物件離開。 每週日的跳蚤市場也有幾分相似道理,那些家裡多餘的衣著傢俱,搖身變作陌生人的新時尚單品,抑或陳列房間的新擺設。偶爾遇見神情肅穆,穿著涼鞋配白襪的老爺爺,一臉不耐盯著喧囂的市集,目空往來詢價的客人,但當你問起他攤位上源自東德的保險卡、明信片、購物袋或是馬克思徽章時,他會瞬間露出微笑,像個孩子生動地手舞足蹈,一一解釋物件身後的故事:他的童年,以及只屬於他的東德記憶。 註一:座落動物園附近的威廉大帝教堂(Kaiser-Wilhelm-Gedchtniskirch)。由威廉二世下令建造,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受損。戰後,建築師艾爾曼(Eiermann)計畫拆除殘骸建造具現代感的新教堂,然柏林市民希望保留教堂鐘樓殘骸。雙方最終達成共識:保留殘骸,並在其周圍建造四棟新建築,讓舊與新合而為一,成為柏林獨有的警世紀念碑。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左化鵬》登黃山天下無山

【愛傳媒左化鵬專欄】此次安徽之旅,登上黃山,算是畫下了最完美的句點。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壯遊天下,他兩度登上黃山,讚嘆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又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返台後,如果有朋友再邀我登大、小百岳。這兩句話,將成為我婉拒的最好理由。 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上個月也來登黃山,據說,她不坐滑竿,一馬當先,徒步走完全程。她長我兩歲猶如是也,我豈可半途而廢。只好咬著牙蛇行向前,走得氣喘吁吁,兩腿酸痠,回到旅店,面對穿衣鏡,向自己深深一鞠躬,表示自己佩服自己。 黃山群峰盤結,絕壁深谷,奇岩怪松,一步一景,總有看不完的景致,說不盡的故事。唐朝的李白來過三次,兩次求仙訪道,一次尋訪故友,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陳橋兵變前,密訪翠微寺,向麻衣和尚占卜前程。 每個人來到黃山,總帶著好心情,最悲摧的是少帥張學良。西安事變後,他被國民黨的一個憲兵連,從奉化雪竇山押解至黃山。軟禁於今天的聽濤居。來到了黃山,驚魂甫定的少帥,臉上露出了笑容,北國江山,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此處名山勝水,正好陶冶身心,頤養天年。蔣公豈能遂小六子所願,四天後,他又被倉促押去江西萍鄉。 此行,我雖然未到天都峰、光明頂,但也看遍其他的景點,可說了無遺憾。著名畫家張大千曾三遊黃山,留下十二幅山水圖,我不會畫畫,只好寫一篇旅遊黃山小文,留作日後懷想。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左化鵬》舌尖上的毛豆腐和臭鱖魚

【愛傳媒左化鵬專欄】徽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最具代表性的當數毛豆腐和臭鱖魚,來安徽旅遊數日,幾乎餐餐都吃毛豆腐和臭鱖魚。怪哉!百吃不膩,來到上海後,一想到這兩道菜,口水仍然流不停。 徽州一大怪,豆腐長毛上等菜,毛豆腐是安徽馳名中外的素食佳餚,普通的豆腐經過發酵後,其中的植物蛋白質會轉化成多種氨基酸。其獨特處就是發酵過程中會長出有益菌絲,就像一層白色的毛,營養也在毛上。油炸後,端上桌,沾著辣醬吃,外酥內嫩,會頓時喚起沉睡的味覺。 桃花流水鱖魚肥,臭鱖魚也是徽菜中的招牌菜。聞著臭吃著香,是臭鱖魚的特色,就像台灣的臭豆腐和泰國的榴槤。這道菜是用新鮮的鱖魚,醃漬發酵,帶著一股臭味,烹調後,肉質鮮嫩、醇滑爽口,讓人一入口,就停不下筷子。真空包裝的臭鱖魚外銷,已形成一條完整的生產鏈,據說,去年光是黃山一地,就賣出了四十億人民幣,帶動了五萬人就業。 連續幾天,天天吃徽州名菜。一品鍋、兩香問政山笋、金寨吊鍋、酒香稻草肉、肥西老母雞湯、火腿燒甲魚,我尤其喜歡鍋巴沾著老母雞湯吃,雞湯鮮美,鍋巴咬起來,嘎嘣嘎嘣,香酥可口,十分過癮。 每一道名菜,都承載著安徽人歷史的軌跡,想必明太祖朱元璋也都嚐過吧。天天大魚大肉,日日鼓腹而遊,神清氣爽,不易快哉。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結束了舌尖上的安徽行,我們又來到上海,好友蔣成龍兄,盛情可感,硬是招待兩隻烤全羊為我們餞行。我們不忍拂其好意,也不顧破壞形象,除了羊骨頭,羊肉全都沾著孜然吃到肚裡。還有這幾天安徽、上海旅遊,片片段段,最甜美的回憶,都裝載腦袋瓜子裡。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左化鵬》現代版桃花源

【愛傳媒左化鵬專欄】來到黄山腳下的黟縣「宏村」,這兒的景色美的太不像話,如詩如畫,如夢似幻,我們彷彿走進古代的桃花源裡。 這𥚃原先就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區,十幾年前,李安執導的「臥虎藏龍」武俠片,在此地取景拍攝,榮獲奧斯卡金像獎後,使宏村之美,更加名揚天下。 我也曾行腳天下,見過世界各地的名山大川,若想再找一處能和宏村比肩的風景名勝區,實實在在不容易。 我好想化身周潤發演的李慕白,內人便是楊紫瓊演的俞秀蓮,而我的拐杖就是青冥寶劍,管他什麼江湖恩怨,村南村北走一回,啊!好幸福。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左化鵬》天柱山上遇本家

【愛傳媒左化鵬專欄】追隨漢武帝劉徹的腳步,二千二百多年後,我也登上了天柱山。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簡稱皖即由此而來。這裡是黃梅戲和七仙女的故鄉,是京戲的發源地。也是我國最早的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和「小喬出嫁了」兩大愛情故事的發生地。 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等歷代文人都曾在此留下足跡。這座大山還曾走出了京劇鼻主程長庚、小說大家張恨水、雜技皇后夏菊花、和現代黃梅藝術家韓再芬等人。 我們搭乘索道(台灣稱纜車)上山,前往煉丹湖,一步一景,美不勝收。煙波浩渺的湖邊,據說,住了一位道長姓左,和我是本家,他仙風道骨,明五經六甲、兼通星緯,也有人說他擅長房中術,善男子來此「有求必硬」,會像天柱山一樣,一柱擎天,善女子拜他,可求得子嗣,十分靈驗。 這樣的神奇本家,就近在咫尺,我想前往拜謁,求其指點一二,諒他不至於拒絕。行至水窮處,見到一個洞窟,這裡就是他採藥煉丹打坐修行的地方。見到他本尊,我不禁啞然失笑,原來他不是今人,而是東漢末年的方士左慈石像,他也是中國魔術師的鼻祖。 左慈老兄確實神通廣大,民間傳說,他曾七次戲弄曹操,搞得生性狐疑的曹丞相對他頭痛不已,毎次要誘捕他置他於死地,他不是遁入牆中,就是混入一群山羊中,曹操對他一籌莫展,無技可施。左慈後來得道,乘鶴上西天。 不僅曹操被耍得團團轉,我今天也有被耍的感覺,下山的路上,我成了山友們的笑柄。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樊祥麟》美味老店 張記鍋貼

【愛傳媒樊祥麟專欄】中山堂前面的台北市延平南路101巷,原本是最常來的地方,原因無他,隆記的上海本幫菜餚,讓饕客們如走自家廚房般。隆記停業後,幾乎沒來過的101巷,倒成為颱風夜覓食之處,看到張記鍋貼的燈還亮著,摸摸飢腸轆轆的肚子,就來吃唄。 點了鍋貼、水餃及乾拌麵,也選了滷豆干、豬耳朵兩樣小菜,鍋貼上桌,煎得金黃似的麵皮,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真是脆,加了韭黃、高麗菜及豬肉末的內餡,入口清爽,確實好味道。 餃子皮是手擀的,吃起來蠻有勁道,內餡跟是鍋貼用的一樣,不過,鍋貼、餃子相較,個人偏愛前者,光是麵皮就好吃啊。 乾拌麵也好吃,麵條手擀刀切,有嚼勁,酸菜更是增添風味,青菜貢丸湯表現普通,貢丸過軟,沒彈性,青菜則給的大方。兩樣小菜相當搶眼,嚐了一口,滷汁有桂皮、甘草、八角等,這些中藥材,加上辣椒一起滷煮,豐富了豆干、豬耳朵味道。 其實,店家本是賣牛肉麵起家,鍋貼、水餃等反而成為主角,當年巷內,隆記、張記,還有蘇記韓式料理,三記各有特色。如今,隆記已退,張記、蘇記仍在拚搏,老店營運,辛苦啊! 作者為前中央社社長、前央廣總台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頂級菲力、12款酒品,吃到飽+暢飲」,中山國小站爆款頂級鐵板燒!

圖/國慶連假將至,許多民眾的連假主題也從返鄉變成出遊聚餐。 【愛傳媒報導】經歷中秋連假返鄉熱潮,十月又有國慶連假將至,許多民眾的連假主題也從返鄉變成出遊,不僅要揪親朋好友出門同樂,吃更成為了連假的重要主題!中山國小捷運站巷內的「江雁塘新時尚鐵板燒」,也推出了「USDA Prime 級菲力,肋眼牛排~食呷飽、啉迵海」的活動,只要民眾上網預購該消費方案,就再加送活海鮮一份! 不怕你吃!全牛僅佔1%:「江雁塘」真材實料菲力吃到飽 業者活動主打珍貴的菲力吃到飽,不僅使用全牛僅佔1%的菲力作為活動主打,更加贈整份活海鮮、牛舌,絕對要讓饕客「滿載而歸」! 圖/江雁塘新時尚鐵板燒,推出了「USDA Prime 級菲力,肋眼牛排~食呷飽、啉迵海」的活動,預約即贈活海鮮。(圖/江雁塘提供https://jyt307.dingup.cc/) 不僅活動吃到飽吸睛,江雁塘的和牛也引起一陣美食熱,全臺稀有的「和牛滷肉飯」及「黑毛和牛卷」,吃到飽還能享用獨特料理「澳洲和牛厚切岩蔥牛舌」,令許多饕客食指大動。多數臺灣民眾對於鐵板燒的印象都是市井小吃,但江雁塘的餐點用食材、服務打破小吃印象,許多民眾吃過都大讚獨特美味。 有民眾指出「江雁塘是我近半年吃過最喜歡的鐵板燒」、「師傅用紮紮實實的高級食材,呈現食材完美熟度」,經驗老道的廚師在鐵板上處理高級牛肉,香氣瞬間環繞鼻間,上桌後,只要咬下一口便可以感受到肉汁香氣充滿齒間,鮮美軟嫩在口中瞬間彈開,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圖/店內單杯機提供多達12款酒品暢飲,可滿足不同的酒品喜好。 質感陳設,視覺與味覺都是享受 位於新生北路與民權東路交叉口旁的「江雁塘新時尚鐵板燒」,距離捷運中山國小站4號出口,僅需步行四分鐘,即使在巷內,也仍然吸引不少饕客重複光顧。店內陳設神秘低調而不失時尚奢華,價位卻親民且物超所值,是引領臺灣頂級鐵板燒走進大眾的「食尚」先驅。店內更有專門進口的單杯機,共提供12款的紅、白酒,另有彩蛋酒提供貴賓暢飲。 圖/江雁塘新時尚鐵板燒於2012年成立,深受金控、證券、上市櫃公司業界董座喜愛。 業者表示,吃到飽價位從$299到$4000都有,地點、裝潢皆是「江雁塘」用心之處,但店裡仍最重視食材本質,對於食材嚴格要求並「落實菜單」,才能給消費者最佳體驗,江雁塘不僅是全臺十大頂級鐵板燒之一,同時深獲各業界人士喜愛,餐點風味及份量都是頂級享受,也歡迎「愛吃肉、愛美食」的民眾前來挑戰! 江雁塘官網預約網址:https://jyt307.dingup.cc/ 愛傳媒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飲酒過量,害人害己。未成年請勿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