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即時

反擊「台商無用論」 大陸加強內循環經濟應對貿易戰 黃奇帆強調台商的重要性

前重慶市長黃奇帆最近在一場論壇中公開反擊「台商無用論」,他提醒大陸地方政府在引進鏈頭企業(如蘋果、高通)時,必須同時重視引進其核心的代工龍頭企業(如富士康、台積電),兩者缺一不可;「千萬不要把代工龍頭當作三輪車伕,他們是產業集群的指揮官」。 2008年5月,大陸開始推動「騰籠換鳥」政策,促使勞力密集型產業向內陸轉移,加上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後轉向以內需市場為主,使得以代工出口為主的台商被忽視,「台商無用論」甚囂塵上。更重要的是,在美國關稅和民進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大陸台商開始向外轉移,造成台商投資及出口大陸的金額及比重逐年下滑;今年上半年,台灣對美國出口額已達789億美元,占比27.9%,已與中港地區並列我國最大出口國。大陸有識之士已經發現問題,並建議北京當局應重新重視台商對大陸經濟的重要性。 據《台商》雜誌報導,5月27日,杭州,「2025浙江台灣合作周」開幕,現場有數百位台企負責人聽講;黃奇帆在壓軸演講中公開讚賞台企台商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並嘗試為「台灣代工企業」正名;他認為,社會各界對台灣代工企業有許多「刻板印象」,亟需糾正。 ●第一種,認為代工企業是勞動密集型的「搬運工」 現代電子產業的代工龍頭,是資本密集、技術密集、裝備密集的高科技產業鏈集群,比如富士康、台積電等企業的投資規模、技術水平、自動化程度,遠非傳統勞動密集型工廠可比。 第二種,將代工企業與早年的「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相提並論 在電子信息產業,代工龍頭企業往往帶動整個產業鏈的本土化,一個大型代工項目落地,通常會有集聚效應,吸引數百家上游零部件和原材料供應商,形成龐大的產業鏈集群;它不是簡單的「兩頭在外」,而是深度嵌入和構建本土供應鏈。 第三種,認為代工企業附加值很低 黃奇帆反駁了「蘋果手機代工只占3-5%附加值」的說法。一個複雜的電子產品,其產業鏈由數百個環節構成,每個環節都有其附加值;代工龍頭企業整合了這些環節,幾十個環節的附加值,加起來就有百分之幾十,不該僅以最終產品的某個環節來衡量其貢獻。 第四種,忽視代工產業集群帶來的金融與貿易服務需求 一個龐大的代工產業集群涉及幾百家企業的複雜協作,必然產生巨大的金融清算、貿易結算、物流服務、貨幣兌換等高端生產性服務需求,從而帶動地方服務業的發展。 破除了這些常見的刻板印象,黃奇帆還將全球產業劃分為五種類型,方便解釋台資代工企業為何那麼重要。 第一類是集中型、垂直管理型產業,如發電廠、煉油廠、鋼鐵廠。這類企業通常規模巨大,內部形成完整集群,少有外包。 第二類是龍頭企業,掌握產業鏈約40%的附加值,剩餘50到60%通過外包完成。汽車和家電產業是典型代表,主機廠掌握核心技術和總裝,大量零部件外包。 第三類是「三國四方」模式,即若干世界級巨頭企業大聯合,形成事實上的托拉斯。例如新加坡裕廊工業區的化工集群,或德國萊茵河畔、美國休斯頓的化工區。各巨頭分工合作,互相配套,形成緊密的產業生態。 第四類是生產性服務業的「鏈頭企業」。這類企業專注於產業鏈的研發設計、標準制定、品牌營銷、供應鏈管理、金融服務、知識產權等高端服務環節,但不直接從事製造,它們是產業鏈的「大腦」和「賦能者」,比如蘋果、高通和輝達。 第五類是「代工龍頭企業」。這類企業承接鏈頭企業的製造訂單,負責將設計圖紙轉化為大規模、高效率、高質量的實體產品。它們不僅是簡單的組裝廠,更需要整合和管理龐雜的零部件供應鏈,具備極強的工程能力、制程控制能力和供應鏈管理能力,比如台積電、富士康等。 黃奇帆進一步分析,鏈頭企業和代工龍頭企業,是「手心手背」的共生關係。以美國六大科技巨頭(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Meta、輝達)為例,它們大多專注於研發、設計、品牌、生態等「鏈頭」環節,將製造環節委託給代工龍頭;高通、輝達設計晶片,台積電負責製造;蘋果、微軟設計手機和電腦,富士康等負責代工,這種分工會讓效率最大化;「沒有代工企業,生產性服務業活不了。沒有生產性服務業,代工企業也做不成這麼高效率的代工」。 黃奇帆一再強調台灣代工企業了不起,在全球十大電子產業代工服務企業中,台企佔五席;在全球電子產業的產值中,台企佔一半份額。黃奇帆的這番論述旨在提升大陸地方政府和企業對台灣代工企業價值的認知;他提醒招商引資部門,在引進鏈頭企業(如蘋果、高通)時,必須同時重視引進其核心的代工龍頭企業(如富士康、台積電),兩者缺一不可,「千萬不要把代工龍頭當作三輪車伕,他們是產業集群的指揮官」。 《台商》雜誌指出,對台商而言,黃奇帆的這番「正名」與肯定,無疑是積極信號;這表明,在中國大陸經濟尋求高質量發展、強化產業鏈韌性的背景下,台灣代工企業憑借其獨特的系統集成能力、供應鏈管理能力和大規模精密製造能力,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差點命喪餐桌!男子吃下藍環章魚急催吐 醫曝恐怖後果

高雄一名男子日前在社群平台分,指出自己購買一盒「芥末章魚」食用後,驚見章魚腳上有藍紫色環紋,懷疑誤食劇毒藍環章魚,當場催吐並趕赴急診。醫師表示,藍環章魚毒素無解藥,若無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可先觀察,但一有異狀應立即就醫。 該名男子在臉書「爆廢公社公開版」發文指出,他在超市購得芥末章魚,吃了幾口後察覺章魚腳上有異常圓形斑紋,與新聞中常見的藍環章魚極為相似,嚇得立刻催吐並前往醫院急診。他表示,急診時醫師告訴他,若真是藍環章魚,其毒素目前無解毒劑,僅能靠人體自行代謝。這番話令他一度感到絕望。 醫師建議,先持續觀察身體狀況,若隔日未出現麻痺或呼吸不順等異常症狀,問題應不大,但也提醒,一旦有嘴唇麻木、肌無力或呼吸困難等徵兆,應立刻回診。 貼文曝光後引起廣大回響,許多網友留言:「這真的不能亂吃」、「藍環章魚的毒聽說比眼鏡蛇還毒」、「幸好有警覺性」。也有網友提醒大眾購買海鮮應特別注意外觀與來源。 對此,海洋毒物研究專家表示,藍環章魚體型雖小,卻含有致命的河豚毒素,一旦中毒會迅速出現神經麻痺症狀。毒素耐高溫,即使烹煮也難以破壞,過去曾發生民眾誤食死亡案例,呼籲民眾慎選食材,遇疑似藍環章魚應立即就醫。 藍環章魚廣泛分布於太平洋西部海域,身長僅約10至15公分,最大特徵為體表具有藍色環紋。其毒素屬神經毒素,會導致肌肉癱瘓、呼吸停止,目前無專門解毒劑,須依靠醫療設備維持生命,等待體內代謝。患者若能撐過24小時,康復機率較高。 此次事件也讓不少民眾提高警覺。專家提醒,消費者應避免食用來路不明或外觀異常的海鮮、水產品,一旦出現可疑症狀應盡速就醫。

分科測驗建台高中集體報錯科!教育部:無法改變考科

大學分科測驗將於明(11)日開始舉行,但建台高中卻發生學生考科集體報錯的事件。教育部今天上午表示,因為已於昨天將考生名冊、考卷及試卷傳送至全台各考區,考量考試的公平性,故無法讓受影響的23名考生改變考科。國教署也會調查,在報名過程中有多個確認環節,為何仍會發生失誤,並將對校方採取相關處置。 這起事件涉及苗栗私立建台高中,校方將學生的考科集體報錯,導致原要報考生物的學生變成考歷史,考歷史則報成考生物,共有23名考生受到影響,引起各方關注。 教育部主秘林伯樵指出,這幾天教育部已經與分科測驗的承辦單位進行密切討論。報名期間從6月5日至17日,學生透過學校集體報名,並在報名後可上網確認資料的正確性,學校也會收到大考中心的確認表,學生還需親自簽名確認。 林伯樵指出,在7月8日接到建台校方的告知前,均未收到任何反映,顯示在報名程序中多個確認點上,考生和學校都沒有發現,「應該都有一定的責任」,因為學生可能信賴學校,交由學校報名考試,輕忽了自行確認的必要。 林伯樵強調,報名過程中經歷多個確認檢查點,出現疏失讓教育部感到可惜。隨著考生名冊和考卷已送往考區,無法改變受影響考生的科目;至於學校方面,林伯樺表示,國教署將在事後瞭解報名狀況及是否有確保學生簽名確認的步驟,並對學校做出相應處置。

【禪師說禪】何謂佛的三身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基督教有所謂「三位一體」,就是聖父、聖子和聖靈,其實佛教的佛也有三身,就是應化身、法身和報身。 什麼是佛的三身?一般法師大都避而不談,或是一語帶過。在佛教中,應化身是以釋迦牟尼佛為代表,法身以藥師琉璃光佛為代表,報身以阿彌陀佛為代表,這是佛的三身。 成就三身佛 聖光轉法輪 佛的三身成就,是指修行到正等正覺。所以,正等正覺就是能夠修到平等心、平等智慧的大覺悟成就者,也是佛的稱號。這個修行觀念很重要。 什麼是應化身?我們每個人除了有一個看得見的身體,看得見的精神好壞以外,還有一個心體,或稱為有汙染的靈魂。當人往生以後,就剩下靈魂;人在世時,靈魂和身體是在一起的,但靈魂看不見,而身體有很多是非,因為人很執著,不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都認為自己對,別人不對,加上所見所聞也有偏差,所以很難有客觀的看法,因而造成人與人相處的障礙。但如果懂得修禪,人與人之間就會很客觀,懂得保留空間,便不會衝突。 為什麼人會有是非?因為我們所想的不一定是對的,可是偏偏又認為自己一定對。其實只有一個永遠是對的,就是我們的應化身,也就是自性,所謂的良心。 過去我曾發起「良心做人、良心做事」的運動,希望每個人都能憑良心做人,憑良心做事,這樣就可以見到自性、見到本性,也就是應化身,和釋迦牟尼佛一樣。可是在見到這種光明的自性、智慧之前,如果有時覺得自己很清淨,有時又好像很汙染,那就不算是應化身。 禪宗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一定要明心、見性。見性就是見到自己本有的本性、本有的靈性。那要如何明心?明心是一種修養的功夫,一般人的心都很汙濁,因為有煩惱、痛苦、壓力,以及解不開的心結,就像太陽被烏雲遮蔽一樣。但修禪以後,可以撥雲見日,看到自性,這是明心的功夫。 也就是說,明心是把知識變成智慧,讓心放大光明,真正地看到光、看到自性,這是色身的成就。 見性以後,還要開悟,如果見性以後不開悟,就會被外界的引力誘惑。因為地球有地心引力,每個物體都有它的磁場、引力,比方像吸毒的引力、升官發財的引力等等,只有保持最清淨的心,才能排除這些引力。 所以佛教說,「不要貪瞋癡慢疑」,因為這些都是障礙,都是煩惱、痛苦、失敗的原因。我們修禪,就要把這些意識的障礙全部排除,把人與人之間的障礙、不協調、不溝通、不合作的障礙都排除,而且是很自然、無為地排除。這是應化身。 等到見到自性,而且開悟了以後,就得到見性的智慧,然後慢慢地就會進入法身。 法界原同體 大悲心光現 人類有意識系統,從五官意識到六意識,還有一個內在意識,比方有時忽然會從心裡發出訊息,或是想到什麼事,就是從內在意識發出來的。當內在意識沒有障礙,就進入性空,所謂性本圓空,像虛空一樣,一切無礙,智慧也不受阻礙,而且會得到自在。到這個層次才會發現,很多沒有修禪的人,或是一般宗教修行的方法,都有偏差,都沒有落實。 佛的法身是心靈的身體,是光身,像佛光,可以有不同的形狀。這種光身在宇宙間可以自由來去,而且有智慧,有感受。在法身的世界裡,不必經過言語便能溝通,像心電感應一樣。 修到這個境界時,可以在禪定中看到自己發光。如果看到法身發光,不要害怕,達摩祖師說,「看到這道光,可以消很多業障」,所以非常珍貴,表示你非常清淨,業障都沒有了。如果還有業障,就是烏煙瘴氣,像烏雲一般。 所以,法身不是要有就有的,必須修行到某個層次,見性以後,自然得到開悟智慧,而且可以見到宇宙生命的本體,證明佛所說的「同體大悲」,了解宇宙萬物都是同體同源,自然就會去關心眾生,法身就會自然顯現,而不是去求就可以得到的。 很多都是無所求、無為的,只要修行到某個層次,自然就有,像升官一樣,當你的能力或年資到達某個階段,又恰好有這個職缺,自然就可以升官,但如果沒有機會,想求也求不到。 法身可以做很多事,以太陽為例,太陽也是宇宙的法身,擁有無量的太陽光和生命能,給予地球所有眾生生命,這就是法身的力量,顯現在宇宙中,讓我們看得見、也確實感受到祂的存在。 得到報身以後,就是無生無滅,像我們的靈性就是無生無滅。一般人不明白什麼是無生無滅,我想先說明一下人的生命。 生命終有盡 自性是永恆 人的身體是有生有滅的,一切物質也是有生有滅的,所以佛教說「一切皆空」,道理就在這裡,都是空相。 佛教的教義有「空」和「有」,還有「中觀」。空相是最究竟的,但有人說:「既然是空相,為什麼打我的手,會覺得痛呢?哪裡空了?」也有人說:「我不吃東西,肚子會餓,怎麼是空?」 所謂空相,是從最究竟的層次來說的,一個人在人生的一百年生命中,無論有多健康的身體、多大的財富和地位,最後都帶不走,都歸於空,所以說「一切皆空」。但雖然是「空」,我們在有生之年還是要把自己的責任完成,完成以後,才能成就聖人或聖佛。因此,每個人在人世間都要好好努力地增長智慧,因為得到智慧很重要。 至於報身,如果連應化身、自性都得不到,那麼法身和報身更不用談。佛的境界都是報身的境界,佛應化到人間,讓你看到的色身是祂的應化身,祂的光是法身,祂的報身可以無所不在,也無所不能。

薩提逝世百年 錄音首現未面世曲目

法國知名鋼琴家Alexandre Tharaud,6月27日發行新專輯《Satie: Discoveries》,收錄了薩提生前未公開的27首作品,從俏皮的歌舞表演歌曲到極簡主義的夜曲,紀念這位作曲家7月1日的百年忌日。 這些作品是從數百本小筆記本中辛苦拼湊而成的,大多數新作品被認為是薩提在巴黎蒙馬特的波希米亞小酒館當鋼琴師時創作的。 英國音樂學者兼作曲家James Nye與日本作曲家兼小提琴家Sato Matsui在法國國家圖書館(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等多個檔案館收藏中,尋找到了這些遺失的資料。 Nye談到,發現一首先前未知的薩提作品就已屬罕見、更別說一口氣找到了二十七首:「我們大多數人都以為,經過這麼長的時間,任何有趣的東西都應該早已發表了。」 這些「新發現的瑰寶」包括了以薩提的《吉諾佩第》(Gymnopédies)與《玄秘曲》(Gnossiennes)為靈感的自由、極簡風格作品——例如《夜間反思》(Réflexions nocturnes)與《第一夜曲周圍》(Autour du 1st nocturne)。其中也有實驗性作品,如《毛髮》(Poil)等充滿想像的標題,以及歡快的巴黎圓舞曲。 他說明,薩提過去會在從他位於郊區阿克伊(Arcueil)的簡陋房間走到巴黎的路上,以及回程途中(通常是在深夜),隨手寫下靈感;也會在自己喜愛的咖啡館與小酒館裡記錄想法,「他其實可以在任何地方作曲,但很少是在鋼琴旁」。 正是在這些小筆記本的頁面中,發現了這些先前未知的作品。薩提的筆跡特別整齊,但以鉛筆書寫的段落已經褪色,兩人需小心辨識才能解讀。 薩提是個天生的怪人,一位害羞而複雜的男子。他在《一位失憶症患者的回憶錄》(Memoirs of an Amnesiac)書中,開玩笑地提到自己的嚴格作息表:「我在上午7點18分起床;從10點23分到11點47分獲得靈感。中午12點11分吃午餐,12點14分離開餐桌。接著從下午1點19分到2點53分進行健康的騎馬運動。」 Nye表示,他對薩提有著「一生的著迷」,並補充道:「任何先前未知、未曾聽過的作品都是一種享受,而能夠成為一百年來第一個真正用眼睛看到、用耳朵聆聽這些材料的人,讓人振奮不已。」 「擁有更多薩提的作品總是件好事,尤其是能擴展人們對他作品多樣性的認識,了解他的創造力與好奇心。」 原文出處

黃瓊慧批分區放假 被抓包「在美吃餐會搞大罷免」 桃市府:把議員當側翼在幹

颱風丹娜絲襲台,桃園市政府宣布僅沿海4區停班停課,民進黨籍桃園市議員黃瓊慧為此在臉書發了4篇文罵市長張善政,批他不懂桃園行政區域畫分,才會採取「一桃兩制」的颱風假策略。對此,桃園市新聞處長羅楚東9日反擊,台南也採分區停課,且黃議員颱風天人躲在美國吃餐會,只會在臉書發文造謠生事,把議員當側翼在幹。黃瓊慧也最新回應了。 黃瓊慧今稍早在臉書6點回應羅楚東,出國就不具備議員的身分、不能監督市政?且台南是颱風走之後才放「整理家園」假,跟桃市府亂放假完全不同,國民黨再次完美示範「偷換概念」;如果這次的決策是對的,那下次再遇到颱風,你們繼續執行分區放假好了,再來看市長滿意度會掉幾趴。 羅楚東表示,「分區停班停課」的決策是根據中央氣象署即時數據,結合桃市府災防會報專業判斷所做出的科學決策,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也認同張善政的做法。沿海風雨較強地區停班課,是為保障市民安全,其他地區尚未達標準就貿然宣布放假,才是真正的不負責任,「民進黨議員和鄭明典,誰的話有參考價值,社會大眾自有公評」。 羅楚東指出,台南市也採用分區停課,難道台南也要被無端攻擊、曲解嗎?強調颱風是天災,防災需要理性與科學,而不是政治操作,更不能在天災面前失去人性。 羅楚東續指,包括黃瓊慧在內的幾位桃園民進黨議員,颱風天人根本不在桃園,在美國吃餐會搞大罷免,只會在臉書發文刷存在感,假裝關心市民安危,當大家都在關心台灣各地災情時,民進黨議員還在造謠生事,良心何在?「民進黨議員一再散播、影射張善政不住在桃園的不實言論,把議員當側翼在當,令人遺憾。」 臉書粉專「政客爽」也發文指出,黃瓊慧颱風期間在記者群裡說,「桃園區目前風很大,難道颱風的風有結界嗎?」同一時間,黃瓊慧人跟台派牙醫師史書華在美國吃大罷免餐會,「問題來了,妳在美國怎麼知道桃園風很大?問是不是有結界,是因為妳通過結界瞬間回到桃園感受到颱風嗎?原來是個科幻故事,大罷免大成功了。」 不少民眾也到黃瓊慧臉書留言:「真辛苦,颱風走了,專程從美國回來參加大罷免」、「人在美國笑死」、「美國餐會好吃ㄇ」、「辛苦了,人在美國還能感受到桃園風很大,氣象局局長就是你了」、「回歸加入造謠的行列嗎?上班時間可以參加罷免活動嗎?美國爆米花好吃嗎?美國龍捲風有結界嗎?」。 《批踢踢實業坊》(PTT)論壇上的鄉民也表示,「還台南可以 桃園不行」、「一針見血」、「台南高雄都分區放幾天了,qn是在搞啥」、「民進黨的整天出國耶」、「這就是鶄的行為 沒事出張嘴 有事躲美國」、「同樣政二代 彭俊豪有像妳這樣搞嗎?」、「什麼時後要罷免qn」、「這咖怎麼選上的」、「笑死 有夠丟臉 在外面吃大餐還好意思嘴」。

消防殉職被宣傳大罷免!樂天桃猿遭網抵制 謝寒冰:預算根本沒刪

新北市新店區8日下午有民眾闖入廣興橋下游河段違規玩水,37歲消防員吳恩碩及36歲消防員張敬謙為救違規民眾而殉職。然而,樂天桃猿小編9日中午透過社群平台IG指稱藍白刪除救災裝備預算,並標柱「大罷免大成功」,球隊發表聲明解釋,是操作失誤,即刻起加強帳號管理。對此,媒體人謝寒冰表示,「根本沒刪的東西到處造謠,這就是民進黨與側翼最卑劣的地方」。 樂天桃猿的官方IG帳號,9日中午發一則限時動態譴責「藍白立委刪除救災預算」,趁機宣傳大罷免。不久後動態被刪除,但已被球迷截圖轉發,樂天桃猿球團IG的其他貼文也被留言灌爆,並且要求「開除小編」,並且不少網友也以公關危機來說明此事件。 儘管刪除貼文,大批網友仍感到不滿,揚言抵制進場、買樂天周邊商品,「不再進場樂天了」、「抵制進場、拒買樂天東西」、「原來樂天也是 綠色的」、「有錢搞罷免,沒錢買裝備」、「樂天青鳥隊」、「不可能支持樂天的球員跟球隊」、「棒球果然是政治運動」、「這樣還不革職,樂天公關真的很爛,那就抵制進場吧,乖乖讓40%去樂天看球就好,反正青鳥可以抵制,那表示60%藍白也一樣能抵制,下半季樂天票房只會更差」。 猿隊在官方社群Threads平台上對此發表聲明:「關於官方帳號誤發出的限時動態引發關注。因操作失誤,誤以官方帳號發布,且已於第一時間刪除」、「即刻加強內部帳號管理,並嚴格遵守營運規範。 對此造成的誤解與不安表達最誠摯的歉意。感謝大家的理解和監督。」 而媒體人謝寒冰也在臉書發文表示,在消防署保證絕對不會補助黑熊學院後,這筆預算根本沒有刪除,「青鳥黑熊綠蟾蜍不斷用這種預算討論過程中的折衝技巧,最後根本沒刪的東西到處造謠,這就是民進黨與側翼最卑劣的地方」。 謝寒冰表示,這些事早已澄清,也有媒體報導過,「但現在連樂天桃猿小編也這樣搞,可見綠營認知作戰有多麼可怕!」。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日前曾不斷澄清,消防署的《辦理韌性國家醫療整備計畫》中有疑似為黑熊學院打造的項目,對方承諾不將經費給黑熊學院後,該預算順利通過,沒有刪除任何經費。 此外,「不禮貌鄉民團」YT也轉發該則消息,引來不少網友批判,「真的很可悲,藍白盡力幫消防爭取工會,結果要被這樣造謠,然後還很多人信」、「和支持民進黨的朋友聊過,他們的認知真的和我們南轅北轍,像是生活在不同國家」、「要顧消防、政府就讓消防組工會阿!!都死人了還要被拿去造謠抹黑藍白,發表組工會上街頭時,站在旁邊的可是黃國昌好嘛」、「就等政黨輪替清算,要是下次沒有政黨輪替,該革命了」。

寧波小狗神似「灰太狼」吃藍莓影片吸引3千萬網友

近日,一段小狗吃藍莓的影片在網路上爆紅,主角是一隻來自浙江寧波的可愛犬隻,因其外形酷似卡通《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經典反派「灰太狼」,吸引大批網友熱議。影片上線後迅速登上熱搜,話題「小狗神似灰太狼引3000萬網友圍觀」於7月9日火速衝上熱榜,多家媒體包括中國藍新聞、農民頻道等陸媒同步報導。 這隻走紅的狗狗名叫「溜溜」,由主人在社群網站分享其日常生活。最受歡迎的影片,是牠津津有味地吃著藍莓,表情滿足可愛,引發網友強烈共鳴。影片短短數日內吸引超過3,000萬次瀏覽。許多網友調侃:「牠不是灰太狼本人,是誰?」「果然是狼叔,但現在改吃水果啦!」 小狗的外型特徵成為焦點,包括灰白色毛髮、尖耳朵、圓潤的臉型,還有那雙被形容為「深情又狡黠」的眼睛,與卡通角色灰太狼高度神似。這種視覺上的「撞臉」加上與卡通角色性格的反差設定——卡通裡灰太狼為「吃羊」絞盡腦汁,現實中溜溜卻是十足的「蔬果控」——使話題更添趣味。 據觀察,類似「小狗撞臉灰太狼」的話題早在2024年便已有出現。例如2024年7月曾有「這隻小狗長得好像灰太狼」等引起討論,網友陸續分享自家狗狗與「小灰灰」或「紅太狼」撞臉的照片,特別是擁有哈士奇或狼犬混血特徵的犬隻,更常被認為與卡通角色神似。 此外,「擬人化解讀」也是推動討論熱度的主因之一。部分網友戲稱「長大會不會也變反派?」「該怎麼說服他別再抓羊?」儘管大部分討論皆屬善意互動與娛樂分享,但也有專業聲音提醒理性看待此類現象。 大陸愛犬協會評論指出,僅憑外貌判斷犬種混血成分並不嚴謹,因攝影角度、美容修飾、毛色排列等因素皆可能造成視覺誤差;真正判定犬隻血統仍需透過基因檢測。 另外,也有動保人士提出警示。隨著「網紅寵物」風潮盛行,不乏案例顯示,部分爆紅寵物因飼主無法承擔後續養護壓力而遭到棄養或不當對待。呼籲大眾在欣賞可愛寵物的同時,也應理性看待,關注動物的長期福祉與養育責任。

中南部及東南部山區防豪雨 西半部適逢滿潮沿海低窪區留意淹水

今天(10日)持續受到低壓帶及西南風影響,各地降雨機率偏高,易出現短延時強降雨,台灣中南部地區及東南部山區有陣雨或雷雨,易有大雨或豪雨發生,尤其南部地區會有豪雨等級以上降雨發生的機率。 北部地區及澎、金、馬有短暫陣雨或雷雨,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澎、金、馬及午後北部地區及東北部、東部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天氣相當不穩定、連日降雨,又適逢大潮,沿海低窪地區應防範局部積淹水現象。 氣溫方面,各地高溫約攝氏27至31度;離島天氣部分,澎湖陰短暫陣雨、26至29度,金門陰短暫陣雨或雷雨、26至29度,馬祖陰短暫陣雨或雷雨、25至29度。 受低壓帶及西南風影響,苗栗至屏東、澎、金、馬、蘭嶼局部地區有平均風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發生的機率,濱海活動請特別注意安全。 第4號輕度颱風丹娜絲(DANAS)已減弱為低氣壓,但受其殘餘水氣與西南風雙重影響,澎、金、馬均有短暫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大雨,台灣附近各海面並有較大風浪,請多留意安全。 根據環境部空氣品質預報資訊,今天受到低壓帶及西南風影響,環境風場為西南風,迎風面擴散條件佳,北部位於下風處,污染物稍易累積;竹苗、中部、雲嘉南、宜蘭、花東空品區及馬祖、澎湖為「良好」等級;北部、高屏空品區及金門為「普通」等級。

救命錢我出!東莞醫師掏腰包救治38歲主動脈剝離患者

「先救命,沒錢我出!」一句樸實卻堅定的話語,挽救了一名38歲男子的性命。日前,廣東省東莞市人民醫院謝崗醫院一名年輕患者章明(化名)因罹患罕見且致命的「主動脈剝離第三型,也稱為Stanford B型」命懸一線,卻因無力支付手術費用選擇放棄治療。關鍵時刻,該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郭素峽自掏腰包拿出3萬元人民幣,讓手術得以及時進行,成功挽救病患生命。此事在7月8日經《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報導後,引發社會轟動與感動。 根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報導(2025年7月8日),章明在6月30日出現胸背撕裂樣疼痛,被緊急送往東莞市人民醫院謝崗醫院。經心血管神經內科主任吳澤奎、副主任盧炯斌診斷,確診為主動脈剝離第三型,病情極為危急,需即刻手術,否則一旦破裂恐導致失血性休克、猝死。 然而,儘管術後可報銷部分費用,患者仍需自費3萬元,對經濟拮据的章明而言,這筆錢無異於天文數字。他沉默地搖頭表示:「我想回家,死了就死了。」盧炯斌見狀無計可施,向郭素峽主任求助。 郭素峽聽完情況後毫不猶豫,當場轉帳3萬元給醫療團隊,堅定表示:「這麼年輕的人是家裡的頂樑柱,一定要想辦法救下來。」郭素峽受訪時表示:「我只是做了普通人該做的選擇」。 有了經費支持,章明最終同意接受手術。7月1日,由郭素峽主刀,聯同醫師盧炯斌與杜祖洋執行「主動脈造影術+胸主動脈支架植入術」,歷時66分鐘成功封堵動脈破口,保住章明性命。術後恢復情況良好,7月8日已能自行下床行走,預計數日內可出院。 章明的家人從陝西趕來探視,並表示願意償還費用,但郭素峽婉拒並叮囑:「他術後還需要調理、吃藥,也沒法馬上工作,錢你們留著幫他過這段難關」。 主動脈剝離是一種高致死率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尤其第三型多發生於主動脈遠端,一旦破裂,可在數分鐘內導致大量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據統計,若未在首24小時內手術治療,死亡率可高達50%以上。 台灣心臟血管外科醫學會資料指出,該病多見於高血壓病史患者,壓力大、熬夜、過度勞累均可能為誘因,近年亦有年輕化趨勢。專家提醒,一旦出現突發性胸背撕裂樣劇痛、出汗、呼吸困難等症狀,應即刻就醫,避免錯過黃金搶救時機。 郭素峽的義舉不僅展現出一位醫師的醫德與溫情,也反映出當大陸前基層醫療體系面對緊急經濟難題時的脆弱處。雖然大陸各地已推行新城鄉居民醫保等制度,但因跨省報銷與緊急現金流等問題,仍可能造成患者「因貧棄療」的困境。 不少網友在事件報導下留言表示:「醫者仁心,令人動容」、「社會需要這樣的醫生,也需要制度補上漏洞」、「希望每個生命都不因金錢而被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