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訊
  • 教育
  • 校園
  • 產學
  • 升學
  • 海外
  • 進修
  • 語言
  • 公職
  • 藝文
  • 關懷
  • 健康
  • 旅遊
  • 今日愛談
  • 愛看人物
  • 時事
  • 影音
  • 進修課程
  • 活動情報
  • 登入
logo
  • 快訊
  • 教育
  • 校園
  • 產學
  • 升學
  • 海外
  • 進修
  • 語言
  • 公職
  • 藝文
  • 關懷
  • 健康
  • 旅遊
  • 今日愛談
  • 愛看人物
  • 時事
  • 影音
藝文

簡秀枝》美國總統拜登就職大典 很藝術!

  • 2021-01-26 14:30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2021年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1942-)1月20日宣誓就職時,以那一幅畫作,作為就職心願的表白!? 答案是非裔美籍黒人畫家勞勃・鄧肯森(Robert S. Duncanson, 1821 1872)的《帶彩虹的風景》,彰顯群族融合,國運昌隆、前程似錦。 這是延續1985年以來,每一位參加就職典禮的美國總統,都會挑選一幅畫作,成為典禮活動的焦點,該畫作,會懸掛在就職午宴上,作為主桌的背景,畫作的內容,則反映了每年的就職典禮的官方主題。 美國總統就職午餐會是國會對新任總統和副總統的正式歡迎。第一屆午餐會於1897年在美國國會大廈舉行,但斷斷續續,直到1953年才確立了為新當選的領導人舉辦午餐會的傳統。 今(2021)年選舉過程激烈,又逢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侵襲,就職典禮籌辦過程,備極艱辛。 然而,拜登總統夫人吉爾・拜登(Jill Biden)與密蘇里州共和黨參議員羅伊・布倫特(Senator Roy Blunt)共同挑選了勞勃・鄧肯森的《帶彩虹的風景》,作為今年就職大典的藝術主視覺。 這幅作品,凸顯三層意義: 一來,意味著民主黨的第一夫人與共和黨參議員,聯手挑選,是跨越黨派之舉。 其次,勞勃・鄧肯森是非洲裔的美國黒人,回應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Devi Harris,1964-)的海地裔美國黑人移民身份,希望表達新總統對少數族裔的重視。 第三,歷經了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侵襲,美國造成2520萬人感染,41.9萬人死亡,身為新當選總統,總是希望疫情趕快過去,否極泰來,迎向經濟復甦,洋溢彩虹光澤的新未來。 今回就職大典主題正是「美國團結」,標誌美國從分裂時代開啟新旅程,以重拾美國靈魂、團結國家。 為凸顯主題,委員會在一些傳統儀式上「搞搞新意思」。以往候任正、副總統會到阿靈頓國家公墓向無名英雄墓致送花圈。 今年的就職大典,拜登會在宣誓就職後,與妻子以及新任副總統賀錦麗夫婦,還有三位前總統同屬民主黨的奧巴馬、克林頓,以及共和黨的喬治.布希,與他們的妻子一同致意,展現跨黨派團結精神。 就職儀式上,除了不見離任總統川普伉儷身影外,不見萬人空巷的場面,拜登只有在少數人陪同下在國會山莊宣誓。 國家廣場沒有觀眾,取而代之是逾19萬張美國旗幟,包括代表每個州份和領土的旗以及56支燈柱,代表美國民眾一同見證,總統巡遊、舞會等則搬到網上舉行。 正是因為今年疫情嚴重,加上日前國會暴亂,基於加強維安考量,因此縮小規模,減少邀請觀禮貴賓,同時又取消實體的就職遊行與就職午餐宴。 少了就職午餐宴,沒有主桌陪襯安排,勞勃・鄧肯森的《帶彩虹的風景》作品,就直接被置放在華盛頓特區美國國會大廈西翼舉行的就職典禮大廳上,以立板懸掛作品,讓有藝術巨匠作品陪襯的就職大廳,在莊嚴隆重中,增添文化藝術氣息。 提起美國式美感經驗,倘若與歐洲城市相比,大自然的好山好水,成為美國身份(identity)的象徵,風景畫作,彷彿成為美國的民族藝術。 由勞勃・鄧肯森創作於1859年的《帶彩虹的風景》,距今已162年,撫今追昔,期待社會祥和,圓滿融洽的心情,相當一致。 話說勞勃・鄧肯森,在美國藝術史上,他被劃歸哈德遜河派。由一批美國浪漫主義風景畫家,在19世紀中期發起成立的哈德遜河派的藝術運動。 該畫派的早期,主要描繪哈得遜河谷及其周邊景色,第二代哈德遜河派畫家開始將範圍擴展到新英格蘭、加拿大海洋省份、美國西部和南美洲。 1859年勞勃・鄧肯森創作《帶彩虹的風景》時,正是美國內戰前夕,當時社會對立嚴重,藝術家忖時度勢,有感而發,希望透過他的彩筆,勾勒一個柳暗花明、彩虹映天的溫馨大環境,各黨各派,族群融合,上演大團結,一致對外的同仇敵愾的社會氛圍。 細數超過一個半多個歲月,勞勃・鄧肯森的《帶彩虹的風景》成為後人在紛擾挫折環境中,回頭對美國歷史的尋根之舉,帶著文化歷史的包容與厚度,一起邁向新局,這是對立紛爭之後,對美國未來的團結企盼,讓美國有一個祥輝普照,朝氣蓬勃、生生不息的明天。 這幅作品,細緻精巧,是美國士紳格蘭諾夫伉(Leonard Paula Granoff)的舊藏,若干年前,慷慨捐贈給史密森尼美國藝術博物館(the 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目前由該博物館的倫威克美術館(Renwick Gallery)收藏。 選畫作為美國總統就職大典或午餐會主桌的背景,張顯每位上任總統的官方主題。自1985年以來,畫作的呈現,相當多元,但山水風景畫還是大宗,人物肖像則集中在美國開國元勳等英雄標竿。 以下是歷任美國總統的就職畫作的安排: 上一任2017年:唐納・川普(Donald J. Trump,1946-)就職大典上,是以19世紀密蘇里畫家喬治・克勒伯・賓厄姆(George Caleb Bingham)的畫作《人民的選擇》。 該作品,創作於1854-1855年間,描繪的是密蘇里小鎮宣佈選舉結果的情景。畫中呈現了不同階級人物,有黑奴、農民、工人、商人、士兵等等。 很顯然,當時的選舉制度是帶着歧視的,因為白人男性是歡慶的主體,而女性、黑人都在畫面邊緣,僅僅是圍觀或者只能做着自己的事情。 當時美國正處於內戰前夕,但某種程度上表達的是對民主的歌頌和「美國夢」的表現。 川普4年的施政,果然彰顯了民主價值與美國夢。 再向前追溯,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H. Obama,1961-)首次於2009年就職美國總統時,以英裔美國藝術家湯瑪斯・希爾(Thomas Hill,1829-1908)的優勝美地山谷的景色(View of the Yosemite Valley),展現對未來的熱情與無限憧憬。 身為第一位黑人總統,巴拉克・歐巴馬的「Change」、「Yes, We can!」,勢如破竹,2013年連任就職時,他以丹麥裔美國藝術家約阿希姆・費迪南德・理查德(Joachim Ferdinand Richardt,1819-1895)創作於1856年的尼加拉瓜瀑布(Niagara Falls),作為標制,滔滔江水,磅礡奔流,氣勢如虹。2001年是小布希總統(George W. Bush,1946-) 的天下。他於第一次就職時,選擇美國印象派畫家科林・坎貝爾・庫珀(Colin Campbell Cooper,1856-1937)創作於1874年的《西線,國會大廈的台階West Front, Steps of the Capitol 》,回應他身為政二代,對政壇的熟稔與期待。 2005年第二度當選美國總統,就職時則改選風景畫。擅長美國西部風景畫的德裔美籍畫家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 (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創作於1870年的《懷俄明州風河 Wind River,Wyoming》,凸顯對美國祟尚大自然,山明水秀的讚頒。 於1997年當選美國總統的威廉.柯林頓(William J. Clinton,1946-)聚焦於人物肖像。他選擇兩幅美國開國元勳肖像畫,一幅是埃利巴萊・弗雷澤・安德魯斯 (Eliphalet Frazer Andrews,1835-1915)創作於1881年的《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另一幅是湯瑪斯・沙利 (Thomas Sully,1783-1872)創作於1856年的《湯瑪斯・傑佛遜 Thomas Jefferson》,雙聖雙傑,優質傳承,果然英挺豁達,極獲好評。 1989年喬治・H・W・布希(George H. W. Bush,1924-2018)則選擇藍布朗特・菲爾 (Rembrandt Peale,1778-1860)創作於1824年的《喬治・華盛頓》畫像,強調政治精英的使命傳承,贏得共鳴。 至於1885年雷根(Ronald W. Reagan,1911-2004)就職時,選擇以雅柏・法蘭西斯・克羅普斯(Jasper Francis Cropsey,1823-1900),創作於1860年的《哈德遜河上的秋天Autumn - On the Hudson River 》,也是歌頌美國的壯麗山川,篇篇秋詩,令人心曠神怡。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看全文
關懷

朱國珍》童年歲月裡的「荒野」

  • 2021-01-26 14:15

【愛傳媒朱國珍專欄】我的童年歲月裡,每年有兩個月的時間會在鄉下度過,那時候的鄉下,處處都是「荒野」。 大人們農忙之餘,會帶著一群小孩子去深山野溪游泳烤肉。那時候沒有溯溪鞋也沒有浮力背心,野溪蜿蜒,要持續不斷的往上游行走,才能享受真正的清流。 途中見到青苔險阻,便赤腳赤手攀越,或遇激流奇石,道路阻礙,便觀望身上背著許多鍋碗瓢盆以及食物的大人們,如何判斷路徑,克服難關,繼續向上游挺進。 我們像個小猴似的跟著學習,邊走邊玩,直到柳暗花明之處,已經接近中午,炙熱的陽光為冰冷的山泉水增溫,剛剛好適合下水消暑。 大人們就地取材,生火烤肉、煮湯,湯裡的小魚是溪裡現撈的,我常常覺得腥味太重,但是大家都吃得非常歡喜。 我也看過大人們將竹子剖半,一條接一條做成天然半開水管,援引山泉水。沒有自來水廠的氯消毒,山泉水裡常出現水蛭。 我怕蟲,不敢喝,大人說,只要沉澱一下,這些蟲子都會安靜地趴伏在水底,然後就可以喝了!這些長輩確實都很健康長壽,他們大部分的死因都是車禍或年老衰敗,不是疾病。 我也曾經在甘蔗田裡跟著大人們追捕田鼠、或是在山上旱地裡挖採花生。荒野經驗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小舅舅的慫恿下騎上水牛背,那時被他洗腦以為自己可以神氣地駕馭這隻神獸,不料水牛背上的粗毛扎得我難受無比,我在水牛背上不到三十秒就無助求饒,只想回到腳踏實地的人生。 當我成為媽媽之後,我也想在兒子身上複製童年美好的荒野記憶,於是我帶著五歲的他進入深山野溪,涉溪攀岩,試圖克服恐懼! 但是,我的經驗不足,無法帶著他走到最美麗的地方,只能將就在溪流平緩處戲水。而且,雖然是無人命名的野溪,但是處處都是車輪痕跡,溪水湍流處常見塑膠袋與垃圾困在漩渦動彈不得。 甘蔗田已全面剷除,作為高壓電塔的基地。山上旱地轉做經濟作物,檳榔或桂竹筍。水牛早已不見蹤影,農家圈舍養些雞鴨貓狗自娛。 因為深山野溪經常有外地人出現,造成治安死角,高齡七十的大姨媽無力帶孫兒到野溪戲水,乾脆在自家後院蓋了一座游泳池。 山泉水依舊在,只是換作鋁塑管接引。姨媽說:「接水管的錢比蓋游泳池還貴。沒辦法,現在野溪不能去了,那裡不只有人隨地大小便還有保險套。」 我的荒野,隨著文明的進步卻漸漸流失。只剩下記憶是最深刻的,那些曾經在深山野溪裡享受甘泉的純真嬉鬧,那些在半山俯瞰花東縱谷平原的青翠遼闊,那些與水牛豬隻近距離相處的動物學生態,那些在萬里溪採集鵝卵石,在晴天雨天,從溪水清濁領悟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的哲理。 如今,這些畫面,只存在於我的腦海裡,無論我用再多的文字記錄,它不會回來了。 好友怡華呼籲「搶救粉紅藻礁」,彷彿喚醒我的某些遠古記憶。我已離開媒體多年,即便在民主運動最躍進的九零年代,我在學風非常自由的清華大學念書,也未曾參與過任何社會運動。 但是這一次,當作為一個母親的我面對年輕的孩子們,突然意識到這個社會的變化似乎讓我們無法再留下我們曾經歷過的美好而感到某種巨大的茫然,我發現,應該是需要站出來身體力行的時候了。 我沒有去過大潭藻礁,只是從文件和報導中認識這個地方。我希望將來有一天,我能親眼看見這塊七千六百多年累積出的天然美景。 我希望將來我能帶著我的孩子,我孩子的孩子一起去,並且勇敢而驕傲地說,這是我們的家鄉,美麗的寶島。作者為大學講師、作家、廣播主持人,曾創下連兩年獲林榮三文學獎雙首獎記錄照片來源:作者提供。●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看全文
旅遊

陳玲玲》感受過年節氣氛?來南門市場就對了!

  • 2021-01-26 14:00

【愛傳媒陳玲玲專欄】快過年了,喜歡來南門市場感受過年過節的氛圍!最常買的是南園的手工衝菜、臭的豆腐乳(夾山東大饅頭吃)有特色! 要找金華火腿、臘腸、臘肉、做香鯗肉的日本香找萬有全就對了!還有合興糕糰店的各式北方糕點、包子、饅頭,而其中的紅豆鬆糕,更是當年宋美齡最偏愛的甜點!南門市場臥虎藏龍! 萬有全,民國四十一年,台灣「萬有全」在中山北路開張,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 其招牌提字則是民國五十年時,老闆以兩隻火腿為酬勞,情商前監察院長于右任先生親筆提下的,為這台灣第一家金華火腿留下金字招牌與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 它的金華火腿、湖南臘肉、蜜汁火腿等,都深受老台北人喜愛,甚至蔣經國、林青霞、曾志偉到現任總統蔡英文等政商名流都愛這一味,是南門市場代表名店之一。 以手工金華火腿聞名,不會做的菜可以請教老闆,老闆還會教做菜!提供食譜! 上海合興糕糰店,合興創於1947年,販售各式年貨點心,是蔣宋美齡最愛吃的鬆糕店!所有的食材都是天然食材純手工製作,這邊有許多北方糕點、包子、饅頭,而其中的紅豆鬆糕,更是當年宋美齡最偏愛的甜點。 一顆小小的鬆糕要耗時1.5至2個鐘頭才能製作完成,從洗米、磨米、拌料、過篩到蒸製,要經過多道工法,每個步驟馬虎不得! 合興除了鬆糕,還有年糕、壽桃、米糕、棗發饅頭、蜜汁火腿、水餃、各式饅頭、八寶飯、年糕、發糕、上海鬆糕、母子壽桃等,尤其是年糕還非買合興的才好吃,炒完後的口感最完美! 南園,祖籍浙江西湖的鐘老奶奶從小攤起家,店裡除了肉粽之外,像是上海小點、甜酒釀、湯圓等米製品都是招牌,可以說當時代背景下最療癒的鄉愁美食! 無論是粽子、湯圓或酒釀,鍾奶奶都相當堅守傳統家鄉好味道,近50年來從不輕易改變或調整古早的製作流程與方法,而且所有的食材和用料都精選上品! 酒釀更是鍾奶奶的拿手絕活之一,因為鍾奶奶對於蒸糯米時的糯米心透度、軟度和溫度,都十分重視,更在意酒釀的甜酸度控制,所以,南園酒釀多年來一直是全店最受喜愛的甜品之一!也是我的心頭好! 遠近馳名的南園,八寶飯、年糕、湯圓等等是年節必吃必買,從湖洲粽、桂花醬、嗆蟹、衝菜酸白菜、紅糟醬等可都是50多年的祖傳口味! 南園湖州粽還是固守傳統老味道為主,維持最儉樸不變的滋味!南園的湖州粽正宗、口味道地,許多老台北人喜歡南園湖州粽,加上歷任總統都喜歡吃南園湖州鮮肉蛋黃粽而有總統粽之美名! 常興,只有小小的鋪面,賣有南北雜貨,醬料調料百百種應有盡,自家製的桂花醬、東北酸白菜、豆腐乳、紅糟醬、芝麻醬、豆腐乳、韭菜花醬是吃酸菜白肉火鍋必備的調料! 億長御坊,一直以來就是熟食界的扛霸子,億長御坊在南門市場已創立超過50年了,在老闆朱姐的堅持下,使用的食材都是新鮮上等食材,所有的熟食都是當天現做,蔥燒鯽魚、冰糖蓮藕是前總統馬英九一家人常外帶的菜色,青椒灌肉、雪菜百頁更是郭台銘結婚時指定的婚宴菜色,滷到入口即化的東坡肉也是許多人推薦必買的菜! 南門魚丸店70年了,是最早進駐南門市場販售魚丸的攤商,早期只販售魚丸,後來還販售許多以魚漿為主的產品,而且都以純手工的方式製作,食材天然新鮮,魚丸、手工蛋餃、甜不辣類、都是必買,獨家的香菇冬筍蛋餃是別家沒有的,是家超知名的南門市場老字號! 盧記魚丸有各式各樣的火鍋料,像是魚丸、花枝丸、腐皮、魚板等,這裡通通有,現做的手工蛋餃!餡料比一般蛋餃多,肉餡很足外,蛋皮也比一般的蛋餃來的厚實許多,蛋香也更顯著,非常美味。 逸湘齋在南門市場開店超過30年的歷史,以傳統手藝與道地風味呈現各地名菜,清蒸臭豆腐、冬筍考麩、心太軟,是逸湘齋的經典料理! 翔記,乾淨、簡約的小小店舖,招牌是果凍雞、紅麴燒肉!愛到南門市場尋寶!市面上不容易找到都可以在南門市場找到! 從生抽、老抽、玫瑰露酒、陳醋、蝦油、福州紅糟、金梅鎮江醋到福州餅、扁尖筍、曹白魚、馬友魚、精華火腿,南門巿場都找得到! 南門市場生鮮阿萬、永順、東東超強搜貨力!蒜苔(抄腊肉)、薺菜、京蔥、塌棵菜、蕪菁、寶塔菜、蓴菜、豌豆米也買得到! 南門巿場寶貝多!真是愛做菜的人的寶地!作者為資深廣告人照片來源:作者提供。●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看全文
藝文

王鳳奎》老兵父親一生辛勞送我出國留學

  • 2021-01-26 12:21

【愛傳媒王鳳奎專欄】對一個遠離家鄉、一無所有、一路跟著部隊到台灣的「老芋仔」而言,在結婚生子後,父親很早就很清楚他兒子以後該如何走;對一個清晨四點半就要外出掃馬路的清道夫而言,他也很早就清楚辛苦勞力所攢的錢是要給他兒子做什麼用的。但是,對於那些窮困的外省家庭而言,小孩能夠出國留學往往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父親似乎很早就篤定兒子一定會出國留學,在我高中時就屢屢與我討論留學之事,期望我大學畢業就出國讀書,所以我在大四時,有些同學在準備國內研究所考試,我就專心準備考預官以及GRE。在上世紀的60年代到80年代,許多來台的外省人感受到回鄉無望,那種流離失所的情緒加劇,只好寄望孩子能夠讀好書,將來出國留學,一方面光耀門楣,另一方面翻轉未來。那個年代,「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成為一句流行口號,象徵那個年代的菁英學生如果考上台灣大學,畢業後就註定到美國留學的普遍現象,也代表那個時代讀書人成功的捷徑,就是出國留學。不只是台大,任何公私立大學都一樣。而那個年代在所有的私立大學中,東海大學算是留學風氣鼎盛的大學。例如,我們班除了僑生以外,有60%的同學出國留學,沒有出國留學的同學通常都是受限於家庭或經濟因素。我非常幸運,不僅考上預官,而且服預官役被分發到總統府的一個電腦中心擔任程式官,每天上下班,不僅可以準備托福,還可以自己申請學校,不用去南陽街補習托福,更不用花錢請留學代辦,一切自己來。或許是缺乏經驗,再者,我是東海資訊系第一屆,沒有學長姐的前例可循,我申請了7所研究所,只有申請上印第安納大學的電腦科學研究所,而且沒有獎學金。因為沒有申請到獎學金,就告知父親我打算延遲出國留學,想先工作幾年,自己存錢後再去留學。不料被父親臭駡一頓,他堅持要我服役後馬上出國,因為他已經幫我預備好第一年的「父母獎學金」,但是以後就要靠自己了。在我高一時,父親花盡所有積蓄買了一間台北市精華住宅區的公寓房子後,這筆留學費用是父母繼續辛苦以勞力換取的血汗積蓄,對我而言,出國留學有著「不成功、便成仁」的壓力。在那個還在戒嚴的時代,出國留學得先參加政府在當時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辦的研習營,要拿到研習的結業證書才能憑證出國。在那個年代,孩子出國留學是一個家庭、甚至整個家族的大事,孩子出國留學的那一天,幾乎都是全家老老少少到機場送行。那個年代的送機者,是直接可以到登機門送行的,大部份的人看過的飛機都是在天上飛的,從來沒有到過機場看到停在機坪的飛機;到了登機門,還要為留學生掛上花圈,生離死別似地來個十八相送。我出國留學那一天,全家包含外婆及父親的結拜兄弟都來機場送行(見照片),特別是母親及外婆還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告誡:在美國要好好照顧自己,千萬不能娶「阿兜仔」,以後更不能生出「香蕉或是斑馬的孩子」。感激父母的遠見以及辛勞,他們的一切努力及辛苦工作,就是要讓子女受到最好的教育,送兒子出國留學是他們人生最大的願望與榮耀。受到父母的影響,我對自己的一對兒女也從小就鼓勵他們出國留學,而我也會盡最大力量去支持他們,就像他們阿公阿媽當年支持他們爸爸一樣!所以當女兒決定要到美國留學讀高中,即使心中非常不捨,也絕對全力支持。兒子現在台灣讀大學,已下決定追隨我的腳步,出國讀研究所。現在到美國讀書,如果沒有申請到獎學金,學費加生活費一年一個人至少要準備200萬元,所以我必須更加努力工作賺錢,否則一個台灣教授的死薪水,絕不可能負擔兩個小孩去美國讀書!(待續)作者為東海大學EMBA教授照片由作者提供●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登●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愛傳媒立場

看全文

即時新聞

看更多

簡秀枝》美國總統拜登就職大典 很藝術!

  • 2021-01-26 14:30
  • 朱國珍》童年歲月裡的「荒野」

  • 陳玲玲》感受過年節氣氛?來南門市場就對了!

  • 王鳳奎》老兵父親一生辛勞送我出國留學

  • 蔡詩萍》綠營外圍圍剿當年「封院」實在無聊

焦點新聞

看更多

王鳳奎》老兵父親一生辛勞送我出國留學

  • 2021-01-26 12:21
  • 蔡詩萍》綠營外圍圍剿當年「封院」實在無聊

  • 王其》透析鏡新聞台的團隊背景與申請難關

  • 外送員辛酸!寒假還要帶孩子上工

  • 王鳳奎》老兵兒子從軍報國的一波多折

活動情報

看更多

島嶼拾光 Ⅲ 張義雄個展

  • 2019-06-11 18:42
  • 蔡依宸(佳育)鋼琴獨奏會 蔡依宸(佳育)鋼琴獨奏會

  • 伊蓮娜.歌勒妮高娃與聖彼得堡芭蕾舞團

  • 2019台北設計獎

  • 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生命之歌》 TPCC Concert "Ode to Life"

進修課程

看更多

影音

「野一波!玉里」深度旅行,採集共煮讓遊客體驗在地生活

何嘉文、莊凌芸上世新 捨不得缺課

賈永婕做客康橋 名人講座分享體育與公益的力量

臺灣舉辦恭拜軒轅黃帝大典 林政則率眾線上線下共同祈願

I-media開講-張善政談帶領台灣

  • 關於愛傳媒
  • 隱私權保護
  • 服務條款
  • 個資保護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