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受毛爸媽關注的「2025上聯台北國際寵物用品博覽會(冬季展)暨2025台北貓展」將於12月5日至8日在南港展覽二館登場。今年集結 Tapazo、毛孩時代、嬌寵醫生、go!、now、HeroMama、法米納、Solid Gold、AIRBUGGY、超凝小姐等逾百家品牌,從飼料、保健品到冬季衣物、外出用品全面祭出優惠,最低更下殺2折,被視為年末最佳囤貨檔期。 物價持續上漲,加上飼料、貓砂與保潔用品為高消耗性支出,年末展期向來是飼主採購高峰。今年多家品牌推出清倉破盤價,包括統一毛孩生活館的寶多福機能飼料限時99元、NiceU 的稻殼豆腐砂12袋組6折780元、蹦蹦跳潔牙指套299元等,預期將吸引大量飼主趁機補足半年份用品。 隨冬季寒流壓境,保健產品詢問度同步升溫。展場推出多款冬季照護新品,如蹦蹦跳主打漢方配方的關節調理肉錠,鎖定年長或活動量較低的犬貓族群;TAPAZO 則帶來犬用消化益菌軟糖,採用美國專利菌種並具耐酸特性,有助維持腸胃健康,亦因軟糖口感提升餵食便利性。 展期同時迎接聖誕節商機,各品牌紛紛推出節慶禮盒與冬裝新品,包括姆吉推出貓餐包聖誕禮盒,強調無穀、高含肉配方;Pawfect Pets、坐下等等等品牌帶來造型與機能兼具的冬季衣物;韓國 HOZI 推出童子軍風系列;台灣 Wagroovy 時毛小孩則首發防潑水跑跑衣、高領保暖衣等新品。業者指出,冬季保暖與節慶商品的預購與詢問度明顯成長,展場預估將再掀一波採購熱潮。 本屆展覽亦創下歷屆福袋數量之最,共16家品牌推出限量福袋,預計成為每日排隊重點。PuriPuri福袋199 元每日限30份;Vitakraft 零食福袋特價199元;HeroMama 限定福袋 599元每日限 50 份;毛鼻子超級福袋則以 1,399 元購得原價近 3,000元內容物,吸引高度關注。 除商品優惠外,展場也規劃講座與趣味活動,包括犬類與貓行為課程、寵物溝通體驗、鮮食 DIY、貓毛氈手作坊,以及「罐老闆追緝令」「猛犬特務運動會」等互動遊戲,打造適合毛孩與飼主共同參與的體驗區。 2025上聯台北國際寵物用品博覽會(冬季展)暨2025台北貓展,展期為12 月5日至8日,每日10:00至18:00,地點位於台北南港展覽二館。更多資訊可至官方網站查詢。
寵物
上班壓力大?有些公司選擇把寵物直接請進辦公室當「治癒長官」。河南一家寵物食品企業——心糧寵物食品有限公司,因鼓勵員工帶貓狗上班、辦公室流浪貓還能升格「明星員工」,最近在網路爆紅,被網友封為「神仙公司」。 根據《頂端新聞》報導,這間公司的員工平均年齡只有28歲,公司不但不禁止帶寵物上班,還大方支持。公司內部甚至有幾隻員工共同收養的流浪貓,已經成為大家口中的「喵總監」、「睡覺部長」。員工笑說:「年輕人的活力加上對寵物的熱愛,讓我們更貼近使用者需求,也保持品牌年輕化。」公司過去五年保持40%以上年增長,年營收達數億元人民幣,是寵物食品界的新黑馬。 事實上,除了河南,浙江也有公司把辦公室直接改造成「寵物園區」。據報導,位於寧波、專做童裝的企業開放員工帶寵物上班後,整個氣氛瞬間軟化:狗狗趴在主人腳邊睡午覺、貓咪在文件堆上曬太陽、主管開會到一半會被貓尾巴掃過臉、午休時間同事圍成一圈幫貓咪梳毛,畫面堪比「動物森友會」。員工拍影片上傳後,不少人表示:「工作配上貓咪,效率直接翻倍」。 該公司負責人周女士自稱「一狗三貓的資深鏟屎官」坦言:「我一直覺得嚴肅刻板的工作氛圍,不會帶來高效率。 員工帶著好心情上班,對公司歸屬感會更高,也更投入工作。」她認為寵物本身就有舒壓功能,比起一直喊「提高效率」,不如先讓員工「不那麼想翹班」。 台灣近年也逐漸出現「寵物友善辦公」,某些科技新創讓員工能帶狗狗上班、北部幾家行銷公司開設「貓房休息區」、甚至有業者說,面試時看到貓咪直接加分。專家指出,「寵物同事」能降低職場焦慮、提升同事互動,更容易在年輕世代引發品牌好感。 寵物友善企業的興起,從治癒力、美學,到企業文化與人才吸引,都變成加分點。
大陸湖北巴東金絲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日成功拍攝到大陸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雕」(學名 Aquila chrysaetos)的清晰影像。保護區巡護隊員在例行巡山時,發現並近距離記錄下成年金雕飛翔與駐足的畫面。 中新網訪問保護區管理局長錢才東,他表示影像畫質良好,能呈現金雕羽色、喙形與行為細節,對物種識別與後續科學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他指出,金雕的現身顯示三峽庫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環境品質已足以支持頂級掠食者活動。 在中國文化中,雕與鷹常被視為勇猛、堅毅象徵,「鷹擊長空」形容其一飛衝天的豪邁。於詩詞與繪畫中,也常象徵邊疆戰士的英勇精神。 金雕是北半球廣布的大型猛禽,翼展可達2.2至2.3公尺,俯衝速度高達時速200公里,以野兔、旱獺及鳥類等中型哺乳動物為主要獵物。由於牠們對棲地完整度、森林覆蓋率與人為干擾極為敏感,被視為重要的生態指標物種。 牠們通常棲息在山地或高原的開闊地區,是生態系的「頂級掠食者」,也被認為是森林健康指標種,只要牠願意來,就代表環境還不錯。根據鳥類研究資料,金雕是「一夫一妻制」的代表,配偶關係可維持數十年。牠們會選在峭壁築超巨大巢,直徑可達數公尺,還會年年「加蓋裝潢」,堪稱猛禽界的透天厝。金雕每窩大多產兩顆蛋,但會出現「兄弟鬩牆」──通常只有較強的幼雛能順利活下來,是自然界殘酷但常見的生存策略。 巴東金絲猴保護區總面積逾3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5.39%。近年透過設置生態紅線、棲地修復、巡護加密與減少人類活動等措施,提升野生動物棲息環境,目前已記錄陸生脊椎動物428種,其中包括85種大陸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大陸許多城市常傳野豬入侵「騷擾」,但這活力十足的野生動物最近卻出糗了。南京21日上午上演一幕意外的「動物通勤小插曲」。一頭野豬疑似想穿越馬路前往南京博物院「開開眼界」,結果身材評估失準,當場卡在道路中央護欄裡,引來後方車輛紛紛減速旁觀。 事件發生在21日上午7點40分左右,南京中山東路路段本來車流正常,卻突然一波集體減速。網友定睛一看,原來護欄上卡著一頭野豬,屁股和肚子都成功「嵌進去」,進退不得。不少網友笑稱:「牠應該以為自己是苗條款的迷你豬」、「野豬的第一堂博物館之旅就以卡住收場」。 南京玄武區消防富貴山站接獲報案,火速派出2車8名隊員到場處理。因為野豬不斷掙扎,還可能撞破護欄,消防人員先用繩索固定四肢和嘴巴,整個畫面宛如野豬版「緊急醫療處置」。之後消防員使用撬棒、工具組輪番上陣,終於在8點多成功把野豬解救出來。野豬「豬生第一次」躺上擔架,被送到相關單位檢查。 根據江蘇廣電報導,事件處理後,消防、公安與野保單位共同評估,確認野豬沒明顯外傷,已於中午時分放回紫金山野外,讓牠繼續豬生。南京交警指出,他們當時主要負責交通疏導,確保現場不造成更大堵塞。 事件曝光後,南京社群平台上瞬間被網友洗版:「牠可能想去南博看展。」「牠對自己的身材真的很不瞭解。」「南京野豬都這麼文青的嗎?」 雖然話題很有趣,但也有民眾提醒,近期野豬在中國多個城市都曾出沒,如遇野豬應保持距離、不驚嚇牠,並通報單位協助處理,避免意外發生。
近年大陸無人機普及帶動空拍興趣,但在自然保育區,被濫用的無人機已成「新型殺手」。包含大雁、東方白鸛等候鳥遭螺旋槳擊斷、馬匹與山被空投金屬箭射殺等案例頻傳,引發各界高度關注。 《新京報》報導,11月1日黃河口三角洲濕地出現壯觀「鳥浪」,卻也同時發生多架無人機低空追拍候鳥的危險行為。目擊者指出,至少有四架無人機貼近鳥群飛行,其中一架直接撞上大雁,隨即與受傷大雁一同墜地。該隻大雁當場死亡,頭部明顯受創。現場人士表示,無人機操控者未留在現場,掉落的無人機不久後被人悄悄撿走。 黃河口是東亞候鳥遷徙線的重要節點,大雁每年在此補給能量後,才會飛往鄱陽湖與洞庭湖越冬。保育人士直言:「候鳥遷徙上千年,卻敗給一架無人機。」 2023年5月,江蘇淮安發現一隻大陸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倒斃路旁,雙腳完全被截斷,調查研判遭無人機螺旋槳高速旋轉割傷。根據地方媒體描述,受傷白鸛仍曾往巢穴方向爬行五公尺,地面留有深深血痕,巢中仍有等待餵食的伴侶與雛鳥。學者指出,部分鳥類會主動攻擊逼近巢穴的無人機,以致受傷機率大幅攀升。 今年10月,山西某牧場一匹馬遭無人機投射長約70公分、重達1公斤的金屬箭(俗稱「牙籤」)射中,箭體幾乎貫穿馬體。此前當地一峰駱駝也遭相同方式射殺。湖南益陽警方亦曾破獲山羊遭空投箭獵殺案,犯罪嫌疑人利用無人機搭載熱像儀鎖定動物後,再投下80公分長的金屬箭完成捕殺。 2024年山西大同警方偵破的大型盜獵集團案更顯示,犯罪團隊使用具熱像儀功能的無人機夜間尋獵,獵殺高鼻羚羊、蒙原羚、斑羚、野豬等多種受保護動物,查獲頭角製品多達400餘件。 野外動物原本可藉飛行或躲入林中逃避獵捕,但配備熱成像的無人機可在夜間或林蔭下精準定位動物位置,令獸類難以逃逸。保育專家形容,這是一場「降維式獵殺」。 2021年美國加州波爾薩奇卡(Bolsa Chica)生態保護區通報,一架無人機墜落燕鷗繁殖區,造成整片海灘超過3,000隻燕鷗受驚棄巢,留下約1,500個沙巢與超過2,000顆鳥蛋暴露,最終無法孵化。研究者表示,即便低噪音無人機,外型對鳥類而言仍如「猛禽盤旋」,會引發強烈壓力反應。 專家呼籲在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全面推動禁飛或限飛制度,並加強違規成本。他們強調:「真正愛動物的人,不會讓自己的興趣變成動物的痛苦」。
貓咪向來以高冷、難捉摸聞名,但真正與牠們長期相處的飼主都知道,喵星人的日常行為可說是充滿「驚喜」,怪癖更是五花八門。無論是愛喝「奇怪的水」、在主人面前「屁股示愛」、或是偏愛聞臭襪子,每一項行為看似離奇,其實都有科學解釋。以下整理常見的六大貓咪怪癖,並加入動物行為專家分析。 怪癖一:只喝「奇怪的水」?其實牠們偏好流動水。許多台灣飼主常抱怨:「乾淨水不喝,偏偏愛喝魚缸、馬桶或洗腳水!」獸醫行為學家表示,貓咪的味蕾與嗅覺極度敏銳,只要水碗的材質、氣味或位置不合牠意,就會開始尋找「替代水源」。此外,貓本能喜歡「流動水」——在野外,流動水更乾淨、污染機率低,因此貓咪容易把馬桶、魚缸或剛倒出的洗腳水誤認為「新鮮活水」。 怪癖二:屁股對著主人,是冒犯還是示愛?許多貓奴都有被貓「屁股貼臉」的經驗。這個行為其實是貓咪展現信任的方式:把最脆弱的部位交給主人,象徵「你是我安全的依靠」。此外,一些行為學家也認為,部分貓咪會把熟悉的照顧者視為「母體替代」,而舔肛刺激排便是母貓照顧幼貓的方式,因此貓才會呈現相似行為模式。 怪癖三:迷戀臭襪子與鞋子:因為「主人的味道」最安心。不少飼主大呼困擾:「我的貓聞襪子比聞貓薄荷還陶醉!」動物行為專家指出,貓咪對氣味的依賴極高,帶有強烈主人體味的鞋子、襪子、衣物,都具有安撫作用。貓咪透過嗅聞主人的味道,可降低焦慮、強化安全感,特別是在主人外出或環境變動時更為明顯。 怪癖四:圍觀主人上廁所、洗澡:不是變態,是擔心你出事。許多飼主笑稱:「自從養貓後,我的廁所隱私就沒了。」研究顯示,貓會在主人關門後產生強烈好奇,認為:「為什麼裡面有聲音卻不讓我進?」此外,貓咪天生怕水,當看到主人在浴室被水淋濕時,牠甚至會以為「你正在進行危險行為」,因此會在門外守候、叫門,是一種「監督」「保護」的表現,而非偷窺。 怪癖五:偏愛趴在鍵盤上:因為溫暖、好玩又能引起注意。每當飼主打電腦,貓咪就立刻跳上鍵盤「加入戰局」。日本研究指出,鍵盤散熱溫度約在人類體感舒適區間,加上主人專注鍵盤時,貓會覺得「你忽略我了」,因此趴上鍵盤能同時達到「取暖」與「爭寵」兩大需求。有飼主笑說:「我家的貓會幫我刪檔案,是真正的資安危機」。 動物行為專家強調,多數「奇怪」行為都是貓咪向主人傳達安全感、信任感及情感連結的方式。雖然有些舉動讓人哭笑不得,但這些獨特的小怪癖,正是養貓生活中最療癒、最有趣的日常。如果你家喵星人也有特殊怪癖,不妨試著從牠的視角理解,也許那正是牠最真誠的愛意。
11月17日,重慶一場專屬於薩摩耶的「年度大會」在奧天地舉行,現場126隻純白、毛澎澎的薩摩耶排排坐合影,宛如「微笑雲朵海」,成功治癒大批網友。根據《上游新聞》報導,活動前已有逾百隻薩摩耶報名,再加上現場飼主自發帶來的「編外耶」,最終狗狗總數突破126 。 活動現場,不少薩摩耶戴上圍巾、小領結或節慶配件,乖巧坐在主人腳邊;也有飼主直接把自家毛孩抱起參加大合照。由於一整片純白、圓臉、笑瞇瞇的薩摩耶同框,畫面被網友笑稱是「耶總會年會現場」與「狗界最乾淨的團建」。許多圍觀民眾拍照錄影不亦樂乎,直呼:「這根本是溫暖版的暴雪!」、「太幸福了吧!想直接倒在耶耶海裡」。 相關影片與照片在大陸引爆討論,關鍵字「薩摩耶白團子聚會」一度登上熱搜。不少網友大喊:「完全分不出誰是誰」、「主人會不會把自家狗抱錯?」也有飼主苦笑透露:「只好靠牽繩顏色認狗,不然真的會失散。」 活動吸引大量「雲參加」網友刷留言:「想摸完這隻換下一隻」、「這種活動拜託台灣也辦」、「看照片都被治癒」。不少小紅書用戶甚至開始詢問「2026 報名通道什麼時候開」、「想提前卡位」。 雖然活動洋溢歡樂,但搜索結果顯示,重慶近年也有多宗薩摩耶走失事件。專家提醒,毛量旺盛、性格陽光的薩摩耶在公共場合容易過度興奮,因此飼主應格外注意,外出全程牽繩,也要避免犬隻在人群中脫逃或受驚,亦可用智能項圈定位,提升安全性。 126隻薩摩耶排排坐的「治癒名場面」,讓重慶奧天地瞬間變身「白雲海」。這場大型狗聚不僅展現萌寵社交的魅力,也讓城市多了一分溫度。若明年有機會再次舉辦,相信依舊會吸引大量飼主與粉絲卡位參加。
新疆博斯騰湖最近多了一位「環湖公路最萌代言人」——一隻完全不怕生的小狐狸。牠會主動靠近遊客、盯著車窗「打招呼」,還會乖乖收下大家遞出的火腿腸,迅速成為社群平台上的最新野生明星,被網友封為 「社牛狐狸」。 中新網報導,巴州攝影家協會成員楊軍周表示,他早在今年夏天就曾於環湖公路海心山段遇過這隻狐狸,「當時還會保持距離,現在完全是主動貼過來,看到遊客甚至會小跑步靠近。」讓他驚訝的是,狐狸不只變得更親人,體型也圓潤不少、毛色更加亮麗,「看起來像是被大家養得很好」。 不少遊客拍到牠展現「挑食技能」——有人餵牠葡萄,牠會挑最新鮮的;至於板栗,牠則會小心翼翼叼走,再就地挖洞埋起來,彷彿在準備自己的冬季儲糧庫。網友笑說:「牠懂生活,我不懂。」 雖然畫面可愛,但也有動保志工提醒,過度投餵加工食品如火腿腸,可能讓野生狐狸養成依賴人類的習慣,也會影響健康。博湖縣文旅部門已呼籲旅客避免餵食,以維護野生動物原生行為。 博斯騰湖是中國大陸最大的內陸淡水湖之一。近年因環湖公路風景秀麗,成為不少自駕族的必去路線,但沒想到最搶戲的,竟是一隻「自帶流量」的小狐狸。 牠有時會坐在路邊張望,有時會小跑步跟著車影前進,甚至被遊客稱為:「小小動物界的迎賓大使」「湖區最會交朋友的狐」。 當地交管部門提醒,由於狐狸常出沒車道附近,駕駛人應減速慢行、避免急剎或突然停車,以維護人車與野狐安全。
近日大陸多地網路流傳影片,揭露有不法業者以「寵物血庫」為名,長期捕捉、圈養流浪貓狗抽血販售,形成地下黑心產業鏈。部分流浪貓被稱為「血貓」,在無麻醉、無檢測的情況下被反覆抽血,直至虛弱死亡。事件曝光後引發社群輿論譁然,也突顯大陸寵物醫療供血體系長期缺乏監管的現況。 捕貓抽血獲暴利 一袋血可賣800人民幣 據《澎湃新聞》與《現代快報》報導,部分非法「血庫」業者以低價(每隻約30至100元)(人民幣,下同)收購流浪貓,甚至偽裝成「領養人」取得血源。這些貓被關在不足0.5平方公尺的鐵籠中,環境骯髒、缺乏飲食,平均每隔數周即被抽血一次。 抽血量往往高達150至250毫升,遠超安全上限(每公斤體重10毫升)。不法分子再將血液分裝3至4袋,以每袋約800元售予寵物醫院,一隻貓可帶來超過2400元的暴利。部分供血貓因此出現器官衰竭甚至死亡,血液也因未經檢測,可能夾帶病原體。 有志工指出,部分寵物醫院甚至與非法血庫合作,偽造「血源合格證」,甚至偷取寄養動物的血液,謊稱「自願捐血」。 法規真空與監管缺口 罰款成本遠低於利潤 大陸目前尚無針對「寵物輸血」的專門行政法規。根據《中國新聞週刊》報導,現行可依《動物防疫法》或《治安管理處罰法》追責,但最高罰款不足10萬元,遠低於黑市單月利潤。此外,寵物輸血涉及防疫、醫療與市場管理三個層面,但分屬不同部門管轄:農業農村部負責防疫、衛健委管人用血、而市場監管總局僅管理營業執照。由於沒有統一主管機關,形成「多頭不管」的灰色地帶。 北京律師劉紅衛受訪指出,應儘速制定《寵物輸血管理條例》,明定血庫設立條件、採血量、安全規範與從業者資格,「同時要明訂刑責,將非法採血、虐待動物行為入刑,才能有效遏止黑產蔓延」。 民間組織互助嘗試 寵物社群自發捐血 在官方制度缺位下,一些民間組織與寵物社群開始嘗試建立互助捐血平台。例如北京、上海的貓狗社群建置「寵物血液互助名單」,登錄上萬隻健康家貓,規定每年捐血不得超過兩次,並由飼主現場陪同,補貼費用約300至500元人民幣。 另有杭州寵物醫院推出「透明血庫試點」,全程直播採血過程、公開血液檢測報告,每袋血售價降至200元,以壓縮黑市空間。 《光明網》評論指出,若以盈利為目的圈養供血動物,「等同將生命工具化、物化」,嚴重違背動物福利原則。文章呼籲建立以「動物福祉」為核心的血庫體系,所有供血貓狗須健康、可追溯,且不得來自流浪動物來源。 動保志工指出,遏止此類事件,除了強化法律與監管,也須從源頭治理,包括推廣寵物絕育、禁止遺棄與建立流浪動物收容網,「當流浪動物不再被視為可被利用的『資源』,這條血腥產業鏈才有可能真正被斬斷」。 為生命劃定底線 公安單位已著手調查 隨著輿論發酵,大陸多地動物保護機構與公安單位已著手調查疑似非法採血點。網民發起「拒絕活體血袋」話題呼籲抵制非法血液來源,轉向互助捐血或合格醫院。 《光明網》社論指出,「寵物醫療供血不該成為灰色產業鏈,更不能以流浪生命作為代價。應以制度建設與社會共治,為每一個生命劃定底線」。
近日,大陸官方列車購票平台12306上部分車次資訊旁出現了帶有「寵」字的綠色標識,引起民眾關注。「寵」字標識意味著這趟列車可以辦理寵物托運服務。 今年4月,大陸高鐵開啟列車托運寵物的服務。資料顯示,截至10月,累計托運寵物4757單。經過半年時間,這項服務的範圍與內容不斷升級拓展:從試點初期的5座車站10趟列車,到現在的40座車站50趟車次;此前寵物托運要求「人寵同車」,現在寵物可以「單飛」托運,養寵人不必隨行。 專業化運輸設備與嚴格的管理流程保證了旅途中寵物的舒適安全,同時又不影響車廂環境。據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寵物托運採用自主研發的高鐵專用寵物運輸箱,配備空氣迴圈、溫濕度監測及降噪系統,確保寵物全程處於獨立空間。運輸箱存放於列車中部的高鐵快運櫃內,與客艙完全隔離,避免毛髮、氣味干擾旅客環境。另外,工作人員每2小時巡查一次,即時監測寵物狀態,並提供飲水,但全程禁止餵食及旅客探視。托運完成後,工作人員會對運輸箱及高鐵快運櫃進行清潔消毒。 2024年,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發起「鐵路旅客高鐵寵物運輸」的調查問卷,次年寵物托運服務正式推出,將原本可能閒置的行李車廂空間、既有車次的服務能力,與養寵人的需求成功對接,解決養寵人攜寵出行困難的問題。 「以前帶貓回上海只能找托運公司,費用高且無法即時跟蹤。」家住上海的陳女士表示,「寵物專屬托運服務」現在能同車抵達,還可以線上預約,確實方便。 「寵物友好」理念在大陸逐漸深入人心,不斷推動公共服務優化,並催生商業新機。大陸多家航司推出「愛寵隨行」服務,允許符合條件的寵物和主人一起坐進客艙,而不是作為行李被托運。浙江杭州蕭山國際機場開設華東地區首個寵物候機廳,配備智慧航空箱、智慧環境監測系統、專人陪護等設施和服務。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養寵人群在旅遊場景中的消費意願增強,寵物友好服務成為新增長點。寵物托運與寵物友好型酒店、景區的結合,有望形成完整的「寵物+文旅」消費生態。 根據《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大陸2024年城鎮寵物(犬貓)數量超1.2億隻,消費市場規模增長7.5%,首次突破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艾媒諮詢資料顯示,到2028年,大陸寵物經濟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1500億元。 龐大的寵物數量,促進了「它經濟」的爆發式增長,寵物產業正成為大陸消費新增長點。本月5日開幕的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首次設立寵物產品展區,以「萌爪航站樓」為主題,彙聚來自全球的26家知名寵物品牌,展品範圍涵蓋寵物食品、保健品、智慧設備、服飾出行、環保貓砂、健康護理和人寵共用等品類。 業內人士認為,寵物經濟正由單一消費向生態化延伸。未來更多擬人化、智慧化、個性化產品,以及醫療、保險、行為訓練與社交等深度服務將不斷湧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