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備受矚目的「杭州六小龍」首度同場亮相,吸引科技產業高度關注。這六家企業代表大陸AI與智能產業的不同前沿領域,涵蓋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空間智能、開源技術、遊戲引擎與通用 AI 研究,被視為杭州乃至中國科技創新的新象徵。 據《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7日的「六小龍烏鎮對話」論壇中,宇樹科技CEO王興興、強腦科技創始人韓璧丞、群核科技創始人黃曉煌、雲深處科技 CEO朱秋國、遊戲科學創始人馮驥,以及深度求索研究員陳德里,與中國科學院院士、阿里雲創始人王堅同台,分享各領域最新技術趨勢與挑戰。 宇樹科技 CEO 王興興指出,大模型正在重新定義機器人產業,「AI 率先落地在人形機器人比在其他前沿場景更快」,使機器人啟動成本迅速降低。他強調,從感知到控制的鏈條正在因AI收斂。 韓璧丞表示,腦機接口已非純科研產品,而成為真正改善生活的醫療技術。「十年前還停留在實驗室,如今能幫助盲人重見光明。」他透露第二代睡眠調控產品將針對失眠症狀。 企業公開資訊顯示,強腦科技2025年初獲得過億元人民幣級融資,其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在大陸屬領先地位。 群核科技(Crownsoft)黃曉煌指出,空間智能將如同LLM之於文字,成為理解物理世界的重要基礎,「應用場景涵蓋機器人、工業仿真、影片生成等」。群核科技的引擎產品已應用於數字孿生、城市建模等領域,是大陸少見的獨角獸。 雲深處科技(DeepSeek)朱秋國認為,在各類AI技術的交互加持下,機器人會成為危險場景的主力,例如災害搜救、工業檢修等。雲深處亦因開源大模型 DeepSeek而受矚目。 遊戲科學馮驥表示,大陸遊戲業在全球用戶規模與內容生產能力上均已進入第一梯隊,AI讓中小團隊也有能力打造高品質作品。遊戲科學因《黑神話:悟空》全球熱銷,成為大論單機遊戲標誌性企業。 深度求索(DeepSeek Research)陳德里指出,AI短期是巨大機遇,「中期將取代部分工作」,而長期則會面臨不確定性技術風險,需要建立能與真實世界深度連接且穩定的算法體系。 六小龍也談人工智慧時代的核心挑戰,王興興指出,大模型能共享語言數據,但機器人無法共享動作數據,「每家機器人公司的數據都綁定硬體,難以形成行業共識」,這將限制訓練效率。該問題也是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共同痛點,特斯拉、Figure AI 等企業亦在尋求「跨機型動作泛化」方案。 韓璧丞指出,阿茲海默症、自閉症、睡眠障礙等疾病缺乏根治性藥物,AI將協助一線醫療收集數據與分析,成為醫療突破的關鍵。群核科技黃曉煌表示,「原本最穩當的創意崗位,也正在被AI取代」,未來內容生產方式將徹底變革。 朱秋國指出,電池能量密度不足仍限制機器人續航,而靈巧手在長時、不可預測環境中仍難以勝任複雜任務。馮驥提醒,若AI讓少數企業掌握超額技術紅利,「可能導致全球科技集中化,形成新的壟斷」。陳德里認為,未來必須建立能「與真實世界連續互動」的 AI 才能真正可靠。 杭州6六家公司分別站在未來十年的6個關鍵技術交叉點,因此被視為大陸下一波科技增長的「新引擎」。
科技
安世半導體(Nexperia)引發的中荷經貿戰平息,大陸商務部8日同意荷蘭經濟部派員到大陸磋商,並要求荷方提出「建設性方案」,避免承諾僅停留在口頭;商務部還批評荷方還未採訪停止侵害中企權益、恢復供應鏈穩定的實際措施。 荷蘭近日釋出暫停接管安世半導體的訊息,但並非無條件退讓,除要求恢復成熟製程車規晶片供應外,荷方還提出,須同步處理安世荷蘭與中國公司之間的財務糾紛,被外界視為意圖在談判中爭取更多籌碼。 大陸商務部則強調,造成全球車規晶片供應混亂的責任在荷方,中方已於1日宣布對符合條件的相關出口予以豁免,展現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的態度。 同時,雙方爭端出現關鍵變化,多家歐洲車企,包括BMW、Volkswagen等,已與安世中國子公司簽署新合約,全部改用人民幣結算,且出貨量比過去削減三成。 分析指出,在安世東莞工廠啟用備援系統後,產能快速恢復,使歐洲車企難以尋找替代供應商。據統計,歐洲車企約三分之一的成熟車規晶片依賴大陸供應;在先前斷供期間,部分型號晶片價格一度暴漲五倍,德國汽車業更被警告恐面臨300萬個工作崗位風險,使歐洲業者不得不接受新的供應規則。 人民幣結算因此被視為此次事件中供應鏈博弈出現的「突破性進展」。 美國政府日前暫停執行「50%股權穿透規則」後,荷蘭原先以安全審查為名介入企業管理的理由被削弱,引發外界批評其「必要性蕩然無存」。荷蘭國內也面臨壓力,安世被接管後,歐洲多地工廠傳出關鍵員工離職、營運受阻,影響該公司每年對荷蘭貢獻的1.3億歐元稅收。荷蘭商界對政府「自損式操作」頗有怨言。 同時,德國、義大利等車企已向歐盟下最後通牒,要求在10日前拿出解決方案,否則將啟動歐盟緊急程序。 多項消息顯示,安世在數百種基本車規晶片領域具重要地位,短期內無法被替代。中方一方面維持稀土出口管制牽制ASML,另一方面推進車規晶片國產化,其中中芯國際14nm車規製程良率提升,被視為替代進程加快的象徵。 外交與供應鏈壓力疊加下,荷蘭選擇暫緩接管被視為「無奈之舉」,既避免得罪大陸,又難承受歐洲產業界反彈。
台塑企業8日舉行第36屆企業運動會,這是自2018年新冠疫情停辦七年後首度恢復舉辦,同時也是台塑集團完成世代交棒、由專業經理人吳嘉昭接任總裁後的首場大型活動;台塑管理中心主委王文淵也出席運動會,與吳嘉昭並肩逛園遊會。吳嘉昭在致詞時指出,雖面臨大陸內需不振、產能過剩傾銷,還有對等關稅的衝擊,但中國大陸明年擴廠仍持續中,而小工廠會做整併,展望明年會好一點。 吳嘉昭在致詞時指出,當前國際局勢動盪不安,面臨大陸內需不振、產能過剩傾銷,以及川普對等關稅等衝擊,轉型已是企業迫在眉睫的重要因應策略,以確保未來的競爭力;他預估,儘管台塑集團第四季仍辛苦,但明年隨著大陸的擴廠還有小工廠整併,展望應該會有所好轉。 吳嘉昭宣布,台塑集團未來將聚焦於「加速轉型」與「強化經營」兩大工作重點,展現「革新蛻變,致力卓越」的決心;在轉型方面,集團將加速推動產品轉型、事業轉型、低碳轉型、能源轉型以及數位轉型。 吳嘉昭表示,這五大方向將作為企業共同的經營方針,同時結合產業趨勢,引進新技術、鼓勵新創事業;此外,南亞將積極轉型跨足醫療器材領域,預計需四至五年看到成果。 在「強化經營」方面,台塑指出,集團將利用既有產品與技術能力,拓展新用途及市場,重新建構產品發展藍圖,持續提升差異化、高值化產品的比重,以提高獲利;吳嘉昭也提到,本次運動會的服裝,採用了南亞回收寶特瓶再製的聚酯纖維及台化(1326)回收漁網再製的尼龍材料,是企業研發成果和環保永續的具體展現。 此外,自今年8月起,台塑集團已進入「專業經理人掌舵」的新階段,由吳嘉昭領導行政中心全面負責經營管理;本次運動會上,王文淵、台塑管理中心常委王瑞華、王瑞瑜,以及三娘李寶珠等王家人皆親臨現場。王文淵與吳嘉昭並肩出席活動,引發外界關注;今天開幕首項競賽是5,000公尺長跑比賽,由吳嘉昭親自鳴槍開跑,王瑞華、王瑞瑜更與員工一同下場參賽。
台積電今(8日)在新竹縣立體育場舉辦年度運動會,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應邀以大客戶身分出席,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台積電運動會。黃仁勳在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陪同下進入會場,受到員工熱烈歡迎;黃仁勳表示,「沒有台積電,今天就沒有輝達,台積電真的是最棒的,上讚(台語)。」 魏哲家在介紹黃仁勳時,幽默地將他去年的「3兆男」身價升級為「5兆男」。黃仁勳則在致詞時大喊,「我的台積電好朋友,你好」,並用中英文雙聲帶表示,「沒有台積電,今天就沒有輝達,台積電真的是最棒的,上讚(台語)」;此外,他向台下員工致謝,「你們大家幫我蓋輝達,我謝謝你。」 黃仁勳在會場表示,能被邀請參加台積電的家庭日感到非常榮幸,他一直覺得「輝達和台積電是家人,一同成長」,30年前兩家公司都還是小公司,能有今日的成就,台積電的員工是台灣與世界的驕傲。 黃仁勳特別向缺席運動會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表達感謝,他回憶,32年前輝達創立時,張忠謀給予他幫助,大約30年前,張忠謀邀請他來台積電參觀,那是他離開台灣,在美國長大後首次回台;黃仁勳還特別表示,今天也很想念張忠謀,希望他一切安好,會盡快去拜訪。 台積電也指出,本次運動會有來自上海、南京、日本、北美及歐洲等地的數百名海外員工參加,展現了高度的凝聚力與多元共融的精神,並透過採用電動巴士接駁、可回收材質設計會場等方式,倡導綠色交通與循環再利用理念。 黃仁勳快閃南科視察3奈米 蔣萬安關注台北總部進度 黃仁勳本次訪台行程緊湊,預計停留一天半,他於7日下午搭乘專機抵達台南,先前往南科台積電晶圓18廠參訪,視察先進製程3奈米產線,由魏哲家親自接待並共進晚餐。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黃仁勳今年第四度訪台。 另一方面,針對輝達在台北設立總部的進度,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出席東環段工程開工動土典禮時回應,市府與輝達總部保持非常密切聯繫,溝通管道暢通,一定會加速相關流程,全力以赴推進總部設立進度。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今(7日)下午搭乘私人專機飛抵台南,短暫休息後隨即啟程前往台積電台南 3 奈米晶圓廠,為合作夥伴打氣。黃仁勳此行僅1.5天,行程緊湊,在台南快閃停留5小時,預計明(8日)前往新竹參加台積電年度運動會,並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董事長魏哲家同台,展現輝達與台積電在AI供應鏈合作關係的深化與緊密程度。 約下午14時30分,黃仁勳抵達台南機場,一出境便被大量民眾包圍。他用英文與粉絲及媒體寒暄,展現一貫親和力,球衣、棒球等周邊湧至眼前,他來者不拒、一一簽名,更不忘向民眾喊出:「Nice to see you!」「I will be back!」 黃仁勳專車自機場直赴台積電南科3奈米廠房,僅短暫停留,但具有象徵意義。他此行再度強調輝達AI晶片離不開台積電先進製程,並感謝台灣供應鏈對AI時代「火箭般成長」的重要支撐。黃仁勳表示:「我們非常感謝台積電與台灣夥伴在 AI 創新上的支持」。 台積電年度運動會將於8日在新竹舉行,黃仁勳將親自出席,象徵輝達與台積電關係緊密至「企業文化層面」。 在機場時,媒體問到是否會重返台南夜市吃小吃,黃仁勳笑稱:「這次沒有時間,但我會很快回來!」 針對輝達台灣總部選址,黃仁勳在機場受訪時說,公司在台北已有大量員工,但現有空間不足,「我們需要更大的辦公室。我希望土地議題能順利解決,讓我們能在台北蓋一座漂亮的新總部。」他也表示,這趟行程太短,沒有時間與台北市長蔣萬安會面。 這次訪台被業界視為「AI 產業鏈關鍵行程」。隨著輝達在全球AI 晶片市占率持續攀升,台積電、台灣 IC 設計、伺服器代工(鴻海、廣達、緯創)、網通、PCB、散熱等供應鏈都深度與輝達綁定。黃仁勳此行等同向全球再度宣示:「AI 的未來,就在台灣」。
為反制荷蘭政府接管陸資的安世半導體,大陸商務部禁止安世大陸廠出口,這一禁令的效果已經顯現,據彭博報導,如果中國恢復安世的晶片出口,荷蘭政府最快下週就會撤銷對安世的接管。 安世半導體是本田、福斯、博世、BMW、賓士、日產等國際車廠及汽車零件廠的主要晶片供應商,而安世的7成晶片封裝測試都是大陸廠提供,因此,大陸的出口禁令對各車廠造成嚴重衝擊。 中荷的這場科技戰其實是由川普政府引起的,因為,美方於9月29日公布「出口管制50%穿透性規則」將實施一年,新規將美國貿易黑名單的實體擴大到持有超過50%股份的子公司;由於陸企「聞泰科技」也在美國貿易黑名單內,其所收購的荷蘭安世半導體(Nexperia)因此也被列入美國貿易黑名單。 新規公布的隔天,荷蘭政府即安世及旗下所有子公司、分公司、辦事處等全球30個主體,一年內不得調整資產、智慧財產權、業務及人員,等於接管安世一年。荷蘭政府還將安世執行長張學政免職,理由是擔心他準備拆解歐洲業務,並將生產轉移至中國。 為反制荷蘭政府接管陸企,大陸商務部10月4日禁止安世半導體產品自中國出口,並指責荷蘭接管安世是美國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的例證,呼籲荷方堅持獨立自主,糾正錯誤做法。 解鈴還需美國人,在川習會後,為交換中方暫停稀土產品出口禁令一年,美方宣布,暫停上述新規。 如此一來,荷蘭經濟事務部6日發聲明稱,安世半導體的中國子公司將在未來幾天內恢復晶片供應。現在又透過美媒放話稱,如果安世中國廠的晶片供應在未來幾天恢復,荷蘭政府可能最快於下週周(10日當周)暫停對安世半導體的接管,但安世半導體與中國廠之間的財務問題仍需進一步解決。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6日在浙江烏鎮登場,今年最大亮點莫過於一批「更像人」的機器人。從能讀懂情緒的交互仿生機器人,到能跳網紅舞蹈的人形機器,再到可以「觸覺分辨芝麻」的電子皮膚技術,展場宛如一座「機器人之城」。 這些技術的背後,是大陸邁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後逐漸浮現的迫切需求——當人力不足成為共同的問題,科技是否正成為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在數字華夏(深圳)科技的展台,一句輕聲的「我想喝口水」,機器人「夏起」便會轉頭、辨識語意,穩穩遞上一瓶礦泉水。 公司公共關係與政府事務部總經理吳為表示,這款仿生機器人不只是執行指令,更能記住與人的對話內容,透過語音、語調、臉部辨識「讀懂情緒」,甚至還能模仿子女的聲音陪伴老人。 另外,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跳起網紅舞蹈《大展鴻圖》,其最新H2機型身高1.8公尺,步態控制技術提升後可「同一套步態走路、跑步、爬樓梯」。背後商業模式也正在興起——一台售價9.9萬元人民幣(下同)(約合43萬新台幣)的機器人,租金一天可達6000至8000元人民幣。 另一側,浙江清華柔性電子研究院發表的「電子皮膚」吸引大量目光。這套柔性觸覺感知陣列能分辨「米與芝麻的差別」,讓機器人在採摘水果時可以溫柔不捏碎熟果。 在安諾機器人的展示區,AI咖啡機器人可將人臉照片化為拉花圖案,靠高精度機械臂將咖啡師動作1:1重現。業者預估,使用 AI拉花後,店面原料成本可省10%,營運成本降幅更可達90%。 在烏鎮1500公里外的成都,另一場「保姆機器人」展會同步進行。50多款康養機器人亮相,包括會說四川話的陪伴機器人、90 秒完成全面健康檢測的智慧鏡面設備、以及可為失能老人「溫柔翻身」的醫療輔具。 北大教授胡泳在照顧失智母親時坦言自己「時時在與絕望作戰」,反映無數家庭正面臨「60歲人照顧80 父母」的壓力。當人力不足成為結構性問題,機器人成為不可避免的替代方案之一。 然而,在不少家庭與社區,昂貴的機器人往往淪為「模型」,要面臨的挑戰還有不少。例如,老人看不懂複雜介面、機器人聽不懂帶口音的話、失智長者甚至會被外形嚇到、餵飯、翻身等高風險場景有安全隱憂。 學者直言,許多產品「從工程師腦袋出來,而非從老人需求出來」。相比炫目的外骨骼設備,老人往往更需要一台能穩定移位的機器人,或一個好理解的提示系統。 預估3~5年內,基礎型康養機器人成本可望大幅降低,2030 年前後普及率將明顯提升。機器人會成為人類更強大的夥伴嗎? 答案是——在體力與重複性工作上,是的;在情感層面,永遠不會取代人。 蘇州大學研究研究顯示,大陸老年人孤獨感高達 47.2%,而這部分「需要被愛、被陪伴」的情感,科技無法完全彌補。換句話說——機器人不是情感的替代品,而是人類照護能力的放大器。
彰化縣鹿港鎮崙安路彰濱工業區崙尾區海堤附近海上太陽能板區今(6)日上午被民眾發現起火燃燒,環保人士前往查看,發現燃點不只一處,由於擔心太陽能板以及滅火用的乾粉會污染海域,加上類似情況發生好幾次,希望有關單位進一步調查。所屬的聯合再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人員表示,不是太陽光電板起火,而是輸送的電纜短路起火,疑是老鼠啃咬造成。然而,此說法卻遭彰化縣環保聯盟前理事長蔡嘉陽曬出最新空拍照打臉,「乾脆說是白海豚咬的」。 一位目擊民眾描述,雖然大量黑煙已消散,但海面上的太陽能板仍在燃燒,工作人員急忙用滅火器撲滅。然而,當一處火點剛被撲滅,其他地方又開始冒煙。該民眾還提到,據說前一天晚上就已經有燃燒情況發生。警消獲報後立即趕赴現場,初步研判為工業區海上太陽能板的電纜線有冒煙情形,上午8時30分火勢撲滅,無人傷亡。 彰化縣環保聯盟前理事長蔡嘉陽博士今日在臉書發文表示,「終於這一天來了,上個月就有人預測告訴我,會有太陽能板燒起來的可能」。台灣氣候高溫而且潮濕,太陽光電板在日照雨淋下,面板容易龜裂,加上受熱不均,傳導時容易發生火花而起火,建議政府在推廣綠能時要注意衍生的火災問題。 彰化縣環保聯盟理事長洪新䒴則表示,在附近地區已經發生了3、4起太陽能板自燃案例,有些甚至發生在屋頂上,他認為這種情況相當危險。洪新䒴特別指出他的擔憂來源於兩方面:首先是海上太陽能板本身存在問題,其次是滅火使用的乾粉中含有許多其他物質,這些物質可能會污染整個濕地生態系統。 此處起火燃燒的海上光電板為聯合再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公司人員強調,不是太陽光電板起火,而是輸送的電纜短路起火,但仍須做進一步調查釐清,由於有員工反映,指附近最近有很多老鼠出沒,懷疑是是老鼠啃咬造成;且電纜都經過抗鹽化的包覆,不太可能是因鹽害侵蝕造成電纜短路。 不過,蔡嘉陽稍早再度於臉書發文指出,「二林社大空拍班最新現場照片,根本不是老鼠咬的,好嗎?乾脆說是白海豚咬的」。 《批踢踢實業坊》(PTT)論壇上的網友留言表示,「又是垃X光電板」、「光電板人類史上最糟糕發明」、「不要跟我說電纜線外皮燒起來無毒哦」、「光電板本來就很貴了,看來現在一度電成本要10元才夠攤惹」、「太陽能板無毒 但燒過呢 重金屬 化學物質致癌物質釋出 水庫風味水在進化」、「超環保的啦,ㄏ」。
近期,行動電源自燃事件頻傳,並險些造成公安事故,為此,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除宣布加強抽驗比重外,6日也在臉書貼文教大家如何選購安全產品。標檢局指出,消費者購買時應留意商品上是否有「BSMI商品檢驗標識」,並可上「商品安全資訊網」查詢違規與召回資訊;若行動電源出現異常發熱、膨脹或破損,應立即停止使用並更換;廢棄產品應交由清潔隊回收,不可與一般垃圾混丟,以避免二次起火。 台灣高鐵列車上日前有名旅客攜帶的行動電源突然冒煙燃燒,濃煙瀰漫車廂,三名乘客輕微燙傷,列車緊急停靠台中站疏散乘客。經檢測,這款產品沒有通過國家安全檢驗,是網購進口商品,引發外界對行動電源安全的關注。 台中市也有類似情形發生,一名女子在家替手機充電時,行動電源突然冒白煙起火,火舌波及桌面文件。消防單位調查後指出,起火原因是電池模組過熱導致。近一年來,行動電源燃燒或爆炸事件屢見不鮮,包括手提包內自燃、車上充電爆炸等案例,都顯示產品品質與使用安全仍有疑慮。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透過臉書發文說,行動電源是高能量密度的鋰電池產品,若製造不良或使用不當,容易發生短路、膨脹或起火。為防止不合格商品流入市面,標檢局自11月起將行動電源的邊境抽驗比例提高十倍,並加強市場購樣與後續查核。若業者未完成檢驗程序或標示不符規定,依《商品檢驗法》最高可處新台幣200萬元罰鍰,必要時撤銷證書或要求回收。 行動電源是民眾日常常見電子用品,但近年事故頻仍,安全議題再度受到重視。主管機關指出,已與消防及海關單位合作,加強邊境檢驗與宣導,並評估建立長期追蹤制度,防範類似意外重演。
大陸太空人近日在軌完成全球首次「太空烤肉」,透過新上線的熱風烘烤機成功烤製雞翅與牛排,引發各界熱議;相關畫面自11月初曝光後在快速走紅。另一方面,原定5日返回的神舟20號,因疑似受到太空碎片撞擊,已宣布推遲返航。官方強調,太空人安全完全可控。 央視新聞報導,神舟21號太空船於10月31日送入太空站的「熱風烘烤機」正式啟用,被外界稱為「世界首台太空烤箱」。11月3日,神舟20號與21號兩組共6名太空人在軌會師後首次使用此設備烤製奧爾良雞翅、黑椒牛排等食物,畫面顯示雞翅「吱吱冒油」、牛排表面焦香,引發網路熱潮。 該烤箱採用360 立體熱風循環,克服太空失重環境中熱量難以自然對流的問題,可在約28分鐘內完成烘烤。為避免油煙污染,烤箱內建高溫催化裂解(650°C)及七層納米過濾裝置,可將油煙轉化為CO₂與水,使艙內空氣質量「優於地表標準」。科研團隊並為烤箱配置 殘渣收集器、磁吸式烤架、網籠等固定裝置,防止食物漂浮,並將加熱溫度提升至190°C。 上游新聞指出,大陸載人航天食品從早年膏狀、壓縮食品演變到現煮現烤,太空站現已能提供190種食物、10天循環菜單,包括新鮮蔬果、甜點與地方風味配料(如山西陳醋)。心理學研究指,現制熱食可顯著降低長期駐留的心理壓力,提高情緒愉悅度約40%。 參與研發的團隊指出,太空烤箱的熱風循環技術已被企業移植到空氣炸鍋產品,而油煙淨化技術也轉化為民用淨水器濾芯升級方案。未來將嘗試製作更多複雜菜品,例如烤雞腿、紅薯,並搭配太空種植技術開發「在軌料理」。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5日宣布,監測發現神舟20號疑似被太空微小碎片撞擊,正在進行影響分析與風險評估。為確保3名太空人生命安全,決定推遲原定當天的返回任務。 載人航天工業設計專家苟秉宸表示,這是大陸載人航天30年來首次遇到類似情況。他指出:若撞擊位置在返回艙本體,影響較小;若位於艙窗或薄弱環節,可能在重返大氣層時因摩擦升溫造成結構破損。 大陸官方尚未公布確切撞擊位置。返航延後多久?依照損傷評估結果,返航時間延後幅度有兩種情境:樂觀情況:損傷輕微,數日內即可返回。 保守情況:若需啟動備份飛船,可能延後 最多約3周。工程辦公室強調,中國航天系統具備完備冗餘設計,「太空人安全風險完全可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