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臺藝廣電系主任邱啟明頒發世新大學最佳劇情短片《陰影之下》。(實習記者梁啟建攝) 【實習記者林昱緯報導】被譽為「大學生小金鐘」的第48屆藝美獎「藝s Life」頒獎典禮,於3月25日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教研大樓10樓國際演講廳舉行,主辦方廣電系今年特地與「中嘉寬頻」合作,開啟產學合作典範。報名獎項包括平面攝影類26件、廣播類42件、電視類47件,以及今年新增中嘉寬頻地方主主題特別獎項,競爭共計34獎項。當天由中嘉寬頻旗下的新視波總經理徐雪玲代表出席,及廣播界臺藝傑出校友邵大倫、鬼斗攝影師邵庭魁、國家貢獻展作家溫世凱及人氣演員曾敬驊等,均應邀出席頒獎典禮,現場氣氛隆重且熱絡。 本屆藝美獎主題從「藝術源於生活」出發,主視覺採用美式塗鴉街頭風,色彩鮮明活潑,廣電系主任邱啟明致詞表示,「我們要一直做有意義的事情,做有意思的作品,這才是我們坐在這裡的意義。」,鼓舞參賽者。典禮主持人由廣電系三年級的邱沓攽及李慈恩擔綱,活潑逗趣的主持風格,尤其在以入圍作品名稱為靈感,精心編寫、組合而成的串場劇中精采的表現,也為典禮掀起一波高潮。 本屆賽事各界高手雲集,其中由世新大學《深層壓迫》、《陰影之下》及《祈堂的黃金年代》分別抱走電視類最佳劇情長片、短片與最佳新聞專題,作品皆深受評審青睞;最佳音樂錄影帶獎由朝陽科大的《Once More》奪得,氛圍與節奏引人入勝;政大《聽的大信徒》與《Missed Memories》則分別獲得廣播類最佳綜合、音樂節目,輔大《Roundabout Station》獲得最佳教育文化節目。而新獎項的中嘉寬頻新聞專題及地方主題紀錄片,則分別由世新大學及臺藝大分別奪下。 另外,臺藝大本屆也不負眾望,包括《異鄉人在地事》拿下最佳綜藝節目,《后台》獲得最佳紀實節目,廣播類《少一片垃圾,多一線生機》獲最佳公益廣告,《愛在1942》獲得最佳廣播劇,《Mirage》、莊宜蓁《2046》則在平面攝影類奪下最佳單張及系列作品,另外,還包含各項技術類獲獎,本屆藝美獎中本校共計囊括共16項大獎,表現十分優異。 圖2/演員曾敬驊(左)頒發臺藝大最佳綜藝節目獎《異鄉人在地事》。 (實習記者梁啟建,林昱緯攝)
校園
【愛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慈濟基金會、臺北市政府3月19日下午在慈濟東區聯絡處舉辦第二屆「慈濟x PaGamO環保防災勇士PK賽」,共計92校、262位代表學校選手透過電競遊戲方式,展現學習環保防災知識成果,其中,今年參賽學校看見啟聰學校加入,三位聽障生在師長的用心教導下努力學習,他們不被身體所障礙,要與所有參賽者一起角逐晉級名次,在這場良性競爭之下看見教育過程的感動與向上精神。 臺灣及全球正面臨新冠疫情嚴重威脅,加上地震、颱風、大雨、土石流以及人為環境污染、海洋垃圾與塑膠氾濫等,種種警訊顯示,地球環境破壞的速度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更快,因此推動全民「環保與防災知識」的腳步是刻不容緩,透過公私協力結合PaGamO線上遊戲化學習系統平台、民間慈善環保團體及政府推動政策等各方力量,全面強化學生環境素養、提升學生防災觀念。 觸動孩子學習動機的PaGamO,是學習的媒介,讓孩子從玩中學到環保防災。在緊張賽程,學生們緊盯螢幕,彼此競爭激烈,一道道題目都是孩子們的考驗和學習過程,從中省思環境、防災如何與生活息息相關。期望透過線上教育、線下體驗、互動學習與生活實踐的過程,傳達環境教育相關的知識、態度等,進而落實具體環保防災行動,藉由答題中吸收豐富的環保防災資訊,融入電競遊戲,建立全民對環保與防災的正確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 以輕快迪士尼組曲演奏的天母國小直笛團,開啟PaGamO競賽的序幕。臺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鄧進權致詞表示,今日體驗試打Pagamo環保防災的作答,答七題錯了一題,題目很不簡單,已有高中大學程度,選手們題目要看清楚,未來可以晉級國際盃比賽與海外競賽。從班級賽到學校賽再到縣市競賽,同學們透過Pagamo線上學習、線下體驗,讓環保防災的教育完全落實在生活中。 慈濟基金會張宗義副執行長致詞表示,比賽的用意不在名列前茅,活動最主要的用意在於運用電競,吸收後將環保防災落實的化為行動,我們的地球需要每一個人去愛護,唯有從自己做起,才有可能達到目標,就如專家講評邱雅莉校長所說,在2050年時,參賽的小勇士都已成為三十八歲的階段,都是社會的菁英,環保防災的觀念以注入於心,未來的地球希望維持潔淨、永續,期藉由電競的比賽,人人都能深入環境帶給我們影響,以及當災難來時,人人都能體現出愛心和自救、救人,希望明年有更多的學校加入。 古亭國中林泰安校長表示,看到台北市九十二所國小師生和帶隊老師參加環保防災PK賽,好感動,相信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經驗和知識的驗證,以及人文的素養導向,期待這些小勇士們的未來都可以成為社會的種苗,持續將環保防災落實與推廣到家裡和推廣到社區各層面。文林國小校長何美瑤說,環保跟防災的議題對孩子是很重要的一個生活教育,也是跟生活息息相關,身為校長很開心看到有這麼多學校的孩子投入參與競賽。 眾多參賽者中不同一般人,有三位學生二位完全聽不到聲音,一位必須戴著電子耳助聽,他們是由啟聰學校老師王泰閎帶隊參加,去年九月王泰閎老師主動打電話到慈濟表達參賽意願,透過大同區慈濟志工,藉由志工團隊帶著競賽資訊走進學校帶動,並於去年十月份進行教學指導,老師王泰閎則蒐集環保防災的相關資訊進行研讀和做深入的了解,教育校內學生的競賽與練題。 王泰閎老師任職啟聰學校已有七年,將每個孩子都視為自己孩子,他表示,自己要先懂和做題,才能帶著孩子練題,以及為孩子解說什麼是環保防災。從參賽中學習就是一個管道,他的優勢就是多元的吸收,孩子雖是聽障生,但我把他們都當是正常人在培訓教育,在班級訓練時,以大屏幕進行觸控練打,讓孩子輪流上來點和觸摸,增加熟悉感,並解說環保防災的意涵是涵蓋哪些方面,程度雖已到達國、高中的程度以上,而孩子的文字遣詞和文字量雖仍不足,但用意在參賽和體驗,期望讓他們多與社會接觸,並從中感受到社會是有愛有溫暖的。 五常國小是去年冠軍,今年學生表現更亮眼,不僅榮獲冠軍,還獲得亞軍和第四名,保持二連霸。冠軍學生謝允翔分享,透過遊戲從中學習深入的環保及防災知識,真的很好,還認真去執行所學。他說,自己落實資源分類,當同學不知道如何分類時,也會告訴同學要如何分類。在家時,一開始,爸爸還說垃圾都放一起丟就好,但他反而會告訴爸爸要確實分類,才能保護地球,爸媽也因此受到影響,落實垃圾分類。 研究所就讀環境保護領域的資訊老師官宥鈞,非常用心指導學生,每週陪伴學生練習打PaGamO競賽一次,還找有關環境保護的碩博士論文或相關文章給學生一起閱讀,他自己先研讀吸收後,轉化成學生易懂的話,教導他們,所以即使很難的論文,孩子也很容易了解,如此一來,學生突飛猛進,二屆都能保持好成績。官宥鈞老師認為慈濟舉辦PaGamO競賽真的很好、很有意義,可以從小就教育孩子落實環保的觀念,這也是未來的正確趨勢。
【愛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疫情時代帶動了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多轉為網路雲端上,文化廣告畢業班同學發現大眾「網路成癮」的現象越加嚴重,設計了四集以「太空人」為主角的連載動畫,帶大眾重「心」認識自己,探討了現今社群中毒的各項特徵,學習用真心體驗生活並正視自己的問題,在現實與網路的世界達到完美的平衡。動畫腳本、配音、動畫皆由文化廣告同學一手包辦,利用可愛的動畫帶領大家探討現今社會的現象,此系列動畫讓網友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否也被網路「綁架」了,動畫富含教育意義,上線至今已觸及了一萬五千人,引爆網友討論,網友紛紛表示:「出門玩不發IG限時動態就感覺不對」、「我也好在乎自己的追蹤數」、「好像很久沒有專心感受和家人朋友相處的時光了」。 在動畫第一集「大時代」主角去到了一個未知的全新世界,在與角色老書對話可以發現兩位角色一樣都喜歡拍照,但動機卻截然不同,一位是為了增加社群豐富度,帶動粉絲成長,而另一位是真心的想要紀錄生活,第一集帶大眾探討了網路資訊發達下人人都是小網紅的議題,為了在社群上營造完美形象而手機不離身,網路成癮、社群中毒的現象瀰漫在你我周圍。而第二集「多跨界」出現的訊息果凍則傳達網路世界訊息傳遞快速,在網路上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同顏色的果凍代表每一則訊息都有帶著不同情緒及意義,不要因為匿名而肆無忌憚傷害別人。 第三集「元宇宙」則帶大家探討在網路上遇到不同的聲音出現,不管是質疑或是批評都要正視自己的問題,打敗自己的恐懼並學會克服恐懼,不要被輿論及流量綁架。第四集「虛實境」則帶領大眾找回初心,不去在乎流量問題困在懷疑自己的旋窩裡,與自己相處並重「心」的認識自己,真正開始喜歡自己的一切。 年度企劃發想人王子亭與李欣潔表示,我們發現在疫情的時代下,人們逐漸將生活重心移往網路世界當中,同時有了更多時間與自己相處,但也因此注意到過去大眾少於與自己相處,導致網路世界成為了大多數人的避風港。 因此,製作了可愛又治癒人心的動畫「心際heart beat beat!」,帶領大家一同探索自己的內心,讓大家能夠接受完整的自己,不管在現實或是網路中都能夠活出自我並且享受生活! 文化廣告系主任鈕則勳指出,他很驚訝同學們會花這麼多時間與心力去進行這四波連載的動畫,而且自己配音與建構相關的內容圖文。不僅反思了疫情時代所帶來的衝擊對自身的影響,也探討在社群時代要如何跳脫虛幻的數字及外在觀感而回歸真實的自我,確實是個有意義的行銷操作。鈕則勳也認為,透過這系列的行銷操作,同學們也確實展現了他們理論結合實務的創意發想行銷能力,不只能呼應年度畢業展主軸「心觀世代」,這樣的創意成果也能夠替他們在職場的服務中增加利基。 文化廣告系從大一開始就會有專業技能實務課程,不論是腳本企劃的發想到動畫的製作都有受過專業的訓練,在每年度的畢業展皆能嗅出新趨勢並完整的呈現在畢業展上,在七年內網路媒體聲量達到600則,更在2017年的網路溫度計分析為大學院校科系網路聲量第四名,今年更是獨家發現大四同學從一年級就開始戴口罩到四年級畢業,經歷了疫情開始到口罩解封的全過程,是受疫情影響最深的一年,進而帶到了「心觀世代」的概念,更多畢業展概念都將於3/24(五)~3/26(日)於信義區新光三越A9九樓宴會展演館展出,歡迎各界蒞臨指教。
【愛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這真是超強的廣播電視研究所新生!具有高知名度的資深演員、走紅電視戲劇多年的一線男主角翁家明,2月11日回到母校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因為畢業於國立藝專廣電科的他,決定報考廣播電視學系研究所。這麼強的考生,果然不出所料,榜上有名。 翁家明報考廣播電視研究所在職碩士班,可以說是回到熟悉的母校再深造。1983年就出道的他,作品包括《戲說慈禧》、《姻緣花》《台灣廖添丁》、《汪洋中的一條船》、《青龍好漢》、《豪門本色》、《獅子的女兒》,《龍飛鳳舞》、《幸福來了》、《多情城市》、《市井豪門》;曾經獲得金鐘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據了解,翁家明這幾年對於台灣的戲劇環境有很多感嘆,他轉而投入關懷故鄉金瓜石的發展,不但親自投入金瓜石導覽工作多年(照片為民視新聞畫面截圖),更希望把金瓜石發展成具有在地特色的影視基地,希望藉此讓金瓜石能夠繁榮起來,但是不要變成沒有特色的觀光景點。 翁家明成為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研究所的新生,未來他希望可以結合戲劇創作與金瓜石影視基地發展的研究,真正幫助故鄉找到新的發展機會。
【愛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太多新的挑戰,誰都停不下來,零時差的快捷鍵讓我們都超載」、「生活全搬入雲端對觸碰不再執著,科技變化突破比想像遼闊。」搭配洗腦活潑的旋律文化廣告系的同學們在畢展前照例推出了年度MV《NuSight心超載》影片上線Instagram一天即獲得一萬兩千次的觸及率。透過遠距上課畫面及排隊買口罩而確診等畫面反映出疫情時代人人「一罩難求」、買口罩反而群聚確診等矛盾現象,引爆網友回憶潮。網友紛紛留言「疫情嚴重時彷彿是昨天的事」、「瘋搶口罩真的好有感」,不僅讓大家反思疫情時代的種種也前瞻元宇宙科技的未來。 疫情時代下帶動網際網絡的發展,歌詞中提到「生活全搬入雲端對觸碰不再執著」、「上班逛街都online逃脫現實枷鎖」說明了科技時代的發展帶動元宇宙的發展,生活與元宇宙的虛擬世界密不可分,未來元宇宙的虛擬世界的應用也將更寬廣。歌詞中也應用「nusight nusight」、「Insight outsight」等洗腦旋律呼籲大家要用「心」關心周遭事。 《NuSight心超載》MV負責人黃筠雅表示,由於本屆畢業生是深受疫情影響的族群之一,學習環境、甚至是吃喝娛樂都移動到雲端上,成了虛擬空間的長用者。片中的兩位主角從剛開始的線上課程上到睡著,導致同學都已經下線的日常生活,同時也帶到疫情時期的「口罩狂熱」,以及社交安全距離1.5m,透過劇情傳遞隨著網路資訊及生活變遷,儘管有許多困難我們仍然能克服並走出自己的世代! 黃筠雅也表示,為此我們也加入了許多科幻且又無理頭的畫面,像「TEAMS掛線」、「排隊買口罩確診」、「萬花筒星球」,以及我們也榮幸邀請到廣告系主任鈕則勳主任扮演「時空旅人」遊走在不同的時間線裡帶領畢業班的同學迎戰未來,增添本次年度歌曲MV的完整度。 文化廣告系主任鈕則勳表示,年度MV已經成為文化廣告系畢業展的傳統,同學藉由填詞譜曲拍MV,練就了理論與實務結合的好本領,更做好了進軍業界的準備,確實值得肯定。而鈕則勳也認為,這次的MV內容不僅回顧了疫情期間的種種,也展望了行銷傳播科技對未來世界的種種可能性,符合「用心觀察、真正洞悉」這「心觀世代」的主軸訴求,的確別具意義。 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第34屆「心觀世代NuSight Generation」,從去年七月至今推出了許多與後疫情時代相關的議題,帶領大家探討後疫情時代的開始人們要克服距離問題,更帶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虛擬世界的應用愈加盛行,與大眾一起拉開時間軸共同探討從疫情時代到後疫情時代的轉變,在虛擬世界的應用愈加廣泛時,大家更應該用「用心觀察,真正洞悉」去觀察身邊大小事,定義自我的存在,而不是盲目的跟風,本次畢業展將於3/24(五)-3/26(日)在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九樓宴會展覽館盛大開幕,歡迎屆時各界蒞臨參觀指導。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脫單,最重要的環節到底是什麼?」文化廣告系畢業展籌備組同學特別邀請產學合作小組同學一起創意仿妝,搭配2023年跨年最具話題熱度的冰冰初戀仿妝!號召大家在情人節輕鬆脫魯!同時也公布包括「你猜一個禮拜中我最喜歡哪天有你在的每一天!」等土味情話的「情人節五大哏圖物語」,綜合畫面浮誇表情,號召大家在情人節時大聲表達對另一半的愛。更在現今大家常使用的平台Instagram上發起投票統計現代人談戀愛是看臉還是看個性,票選結果顯示現代人多是以個性為主;大家也紛紛表示比起外觀好看的另一半,內心有趣,能相處快樂更為重要,但相反的也有人認為第一眼很重要,如果外觀不順眼根本無法繼續發展下去。系列活動掀起網友的激烈討論與哏圖創作潮。 文化廣告系所製作的哏圖物語包括「我流的不是淚,是對你滿滿的想念」、「我變得愈來愈不像我自己像你可愛小北鼻」、「我掐你愈深、代表愛你愈深」等,一時間造成網路瘋傳,話題滿滿。創意發想者林憶倫表示,我們藉由情人節影片中的有趣情節,想到了藉由哏圖創作,除了能夠讓情人們彼此產生共鳴外,更能讓彼此更加用心的來對待對方,提升感情的濃度。從網路上熱烈的討論也可發現,哏圖創造了單身者與非單身者的激烈論辯,比如說單身的人對於這些甜如蜜糖的「愛情物語」多少有「羨慕、嫉妒、恨」的感覺,「CP族群」則陷入濃烈的粉紅泡泡中,除了希望單身者不要只消極的「羨慕、嫉妒、恨」,更應該掌握自己個性上的優勢,為自己的愛情走出康莊大道。 擔任第34屆文化廣告學系畢業展活動設計者王子亭表示,本次活動以情人節仿妝為主,並邀請產學合作小組的同學幫自己的組員仿妝出時下最流行的妝容並搭配唇語遊戲,產學小組同學也大展自己的創意,在組員身上大肆「創作」,可見文大廣告系同學都很勇敢展現自己,更沒有「偶包」問題,其中葡萄王小組組員在組員身上不斷加重陰影修容,更大膽用眼線筆直接畫出捲翹型睫毛,完妝成品還真有外國人的深邃輪廓!讓網友驚呼:「好強的整容型仿妝!」而另外一組大黑松小倆口小組更強力模仿2023年第一話題人物,透過不斷加深藍色眼影和特殊眉型的描繪來描摹開春最強「初戀妝」,網友直接有趣回應:「難怪會單身!」笑翻眾多網友! 文化廣告系主任鈕則勳指出,文化廣告系畢業班同學藉由搭話題便車的方式進行創意活動,並調查時下年輕人的戀愛觀,創作出「情人節哏圖物語」,確實有其意義。而從調查結果來看,多數同學認為個性是交往的重點,更能突顯時下年輕人的戀愛觀傾向理性重於感性;不僅顛覆了社會上傳統對年輕人談戀愛的刻板印象,也能讓年輕人在戀愛中更能學習成長,對自己負責,算是一個有趣、也有意義的課外學習。鈕則勳也提到,戀愛雙方個性若能互補,不論是經營家庭,或一起開拓事業,都會有事半功倍,相加相乘的效果;他也鼓勵年輕人們多多磨練自己的個性,作個受青睞的萬人迷。 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34屆「心觀世代New-Sight Generation」,配合情人節主題,並邀請與業界合作的產學小組同學共襄盛舉,主題與時空背景下推出全新的kuso仿妝活動,跳脫情人節刻板印象,使用哏圖物語,讓網友會心一笑,讓你單身也不孤單!並利用此次活動讓大眾探討談戀愛究竟是內心重要還是外表第一,約莫七成網友表示「要走得長久還是要價值觀相同」、個性合得來才可以!」有三成的網友表示「看不順眼永遠都無法發展到下一步!」、「現實很殘酷!」展開兩天就突破xx位網友的留言。文大廣告更成功使用此次活動展現「勇於突破」的風格!文化大學廣告系第34屆畢業展預計將在2023年3/24(五)至3/26(日)於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A9九樓宴會廳舉辦,「適逢新冠,所以這世代得要心觀」在生活中用心觀察發想活動,亦能體現出畢業班同學在後疫情時代的創意風格!文化廣告系34屆畢業展預計將在2023年3月於新光三越百貨公司舉辦,歡迎屆時各界蒞臨參觀指導。
【愛傳媒報導】新北市泰山高中獲國瑞汽車捐贈價值近百萬最新款式的油電混合動力車輛作為實習用途,該校「汽車醫美教學中心」也於今(8)日與四所科大簽訂汽車醫美MOU合作計畫,教育局長張明文出席見證捐贈及簽訂MOU儀式,並感謝企業及科大攜手協助推動技職教育,培育汽車產業頂尖技術人才。 圖/在教育局局長張明文(左三)見證下,泰山高中與明志科技大學、亞東科技大學、台北城市科技大學與黎明技術學院等四所技專院校簽署MOU合作計畫。 教育局表示,技術型高中汽車科課程近年因應2050淨零排放目標,在邁向電動車時代的過渡時期,油電混合動力車扮演重要角色,因此相關課程跟隨時代潮流結合汽車產業,共同培養油電混合車的專業技術人才。 此外,泰山高中汽車科榮獲新北市創新教育加速器計畫旗艦級殊榮,特成立全國技高首創「汽車醫美教學中心」,該校的汽車醫美教學,涵蓋大手術的汽車板金及汽車噴漆、微創手術的汽車鍍膜及汽車貼膜、SPA療程的凹痕修補、玻璃修補、汽車美容等精進內容,期盼未來推動汽車醫美專業技能普及化。 圖/泰山高中研發自駕車也在會場上成為焦點。 國瑞汽車協理何世榮表示,企業理念除重視環境保護外,更積極推動多項社會公益活動,例如國瑞汽車獎學金、捐贈實習車輛或零件予相關學校科系等,以回饋社會並提升技職教育汽車修護能力,今日的贈車儀式,即代表產業界以實際行動支持學術界,達到產、官、研三贏的局面。 圖/捐贈儀式剛結束,泰山高中學生也對這輛百萬名車很好奇,立刻打開引擎蓋仔細觀察。 校長孔令文表示,學校長期與汽車產業密切合作,包括辦理教師研習、業師入校教學、汽車教材贈送與技術交流等。本次學校獲得國瑞汽車捐贈油電混合實習車輛,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油電混合車的相關知識與操作技能,經由業師指導能讓學生深入車輛養護及其安全性;未來將透過與科大結盟在汽車醫美的技術訓練持續精進交流,深化專研在車身彩繪、鍍膜、及圖樣貼膜、輪圈轉印等高階專業技術之培訓。 就讀三年級的范姜浩同學表示,很開心當初選擇就讀泰山高中汽車科,這裡除了可以學習汽車相關技能外,還能接觸到別的學校沒有的汽車包膜、玻璃修補、凹痕修補、汽車鍍膜等醫美相關課程,讓我在畢業後能夠具備更多元的能力。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特別感謝國瑞汽車、明志科大、亞東科大、台北城市科大與黎明技術學院等四所技專院校支持新北市推動技職教育。新北市鼓勵各校規劃課程能夠對準產業,並藉由產學合作增進學用合一,共同培育具競爭力的技職人才。 影片來源: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
圖說:臺藝大「蘋果節」,女一舍幹部正在發放蘋果及晚餐。(實習記者李嬿葶攝) 【實習記者李嬿葶/新北市】每年歲末聖誕節前夕,也是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宿舍舉辦「蘋果節」的時候。今年的「蘋果節」於12月7日舉行,也是臺藝大宿舍的傳統活動,紅蘋果象徵著愛,包含友情、愛情等,都是一種友愛的情感傳遞。宿舍也有此傳統,讓同學之間藉此聯絡與傳遞感情,節日當天,舍方會發給每位住宿生蘋果,讓同學們自用或分享香甜的蘋果,一舉兩得! 「蘋果節」當天宿舍也提供給住宿生披薩及漢堡等餐點,當天從下午5時起,等著領取餐點的學生就大排長龍。宿舍廣場也有各式攤位,包括二手衣物、玩具、古著、玉石及學生自製商品,各有特色,像是小型市集,吸引不少人氣。 另外,還有學校社團表演,包括寶豆吉他社、搖滾樂府社及學生自組樂團,都帶來音樂或歌曲演出,宛如小型的音樂會。儘管傍晚的天空飄著細雨,仍擋不住同學的熱情。浪漫的「蘋果節」充滿著一聖誕節歡快的氣息,特別是外籍學生,相聚談心,更覺每逢佳節倍思親!
【愛傳媒報導】工業4.0又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為提昇工廠電腦化、數位化與智能化,其技術基礎是智慧整合感控系統及物聯網,以建構出具有感知意識的新型智能工廠,透過分析各種大數據,除滿足客製化需求,更可利用電腦即時監控、即時分析、即時診斷、即時預兆、即時服務。泰山高中教學團隊戮力推動數位科技,精進課程創新教學,促進師資專業成長,積極充實教學設備,全方位培育技職專業人才為目標。 圖/泰山高中教學團隊戮力推動數位科技,精進課程創新教學。 泰山高中電子科主任呂昇翰表示,學校落實推動新北市創新教育加速器「當工業4.0遇上人工智慧」計畫,發展電子科務實致用校本特色課程,感謝企業天使投資人上銀科技與智泰科技,捐贈工業生產鏈同等級之機械手臂,與AI人工智慧圖像辨識軟體等新穎教學軟硬體設備,提供給學校作為教學實習訓練與運用,讓泰山高中師生們在參與工業4.0領域各項全國競賽中,都能夠獨占鰲頭成績斐然,例如在全國技能競賽機器人職種與機器人系統整合職種,均榮獲第四名佳績,全國工業類科學生技藝競賽機器人職種,榮獲第三名、第四名殊榮,榮耀泰山。 圖/泰山高中落實推動新北市創新教育加速器「當工業4.0遇上人工智慧」計畫,發展電子科務實致用校本特色課程。 有鑑於雲端科技與數據整合運用日趨重要,如何充分運用整合感控系統,將物聯網中的大數據資料作有效利用,未來將是重要課題。本學期在校長孔令文鼓勵推動下,電子科與機械科師生們,利用假日進行多場教師專業成長研習,透過Microsoft Power Platform建置現代化資料整合應用服務平台與自動化流程工作設計,以Power BI作為資料視覺化應用進行雲端數據分析服務,建立互動式視覺圖表,以數據準備、數據發現和網路爬蟲資料洞察數據背後的意義,整個研習內容課程相當扎實有趣,更難能可貴的是,校長與參與研習師生都順利通過Microsoft Power Platform認證測驗。 校長孔令文表示,泰山學子其實是非常幸福的,在各領域教學師資團隊努力下,技高專業課程都能與時俱進、務實致用,特別感謝新興科技企業主願意投資泰山,捐贈最新穎教學軟硬體設備,並提供專業技術指導,透過教師不斷地精進專業知能與進修增能,深耕技職教學創新,未來無論在就業、專題實作、研究開發、競賽實務,學校端都能與企業端之數位創新技術緊密結合,以創造校企雙贏局面。
【愛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選研三十、歷史重現」口述歷史影片發表會,11月12日舉行,校長李蔡彥特別出席,達賢講堂半圓形的設計,讓氛圍更加溫馨。 李蔡彥校長的開場致詞拉近了與選舉研究中心的關係,校長回憶自己過去擔任過選研中心教評委員、也在計中職務任內協助建置選研中心電話訪問設備,更形容選研中心像個「學術家庭」,同事間的關係像家人,也培養了許多學界、業界、政界的優秀人才,選研中心客觀中立的學術形象深植人心,研究成果受到國內外學界的重視。 主辦本次活動的政大選研之友協會理事長劉嘉薇,目前是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畢業於本校新聞系與政治系。她表示,政大選研之友協會以聯絡選舉研究中心人員、貢獻社會為宗旨,從今年初歷時8個月,完成選研中心三十年口述歷史拍攝。她說自己從碩一到博三都在選研擔任助理,學習民調與選舉研究,還提到自己從來沒跟人「要錢」辦活動,沒想到本次活動獲得臺灣民主基金會補助,募款計畫也能得到選研之友響應,顯示選研之友對政大選研中心和政大的認同,她深表感謝。 劉嘉薇也謝謝選研中心主任游清鑫、前主任暨前理事長蔡佳泓一直以來帶領選研中心團隊一起為本次口述史拍攝和發表會努力。同時她也感謝選研中心研究員鄭夙芬和陳陸輝和全體理監事會對本次計畫的倡議和投入。游清鑫表示,他特別感謝遠在美國杜克大學政治系教授牛銘實和伊利諾州立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德育對選研的關照和協助。 選研中心首任主任陳義彥已屆八十高齡,仍出席活動,他表示,選研中心一直維持學術中立、提供資料供各界使用,並期許選研中心未來能發展新的量表。前主任黃德福亦出席發表會,他認為選研中心的貢獻在於研究方法的創新力、對於研究議題的開發,提供公共財,並且致力於民意調查的透明度。前主任謝復生遠在美國,也透過事先預錄影片表達對選研中心的勉勵和祝福。前主任洪永泰、劉義周因有要事無法出席活動,但他們對選研中心的貢獻在影片中表露無遺。 出席本次活動的還包括臺灣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廖達琪、東吳政治系教授黃秀端,以及中研院政治所所長吳重禮。廖達琪提及自己是陳義彥老師的學生,回憶起自己在新竹尖石鄉擔任訪員的經驗、紙本抽樣「史前石器時代」的艱辛過程,引起現場共鳴。黃秀端提到自己也在做口述史,覺得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她也指出現在調查研究的難題,包括拒訪率提高和面訪樣本取得困難的問題,需要大家一起突破。吳重禮追憶起選研中心創辦人雷飛龍教授,更秀出一份泛黃文件,是過去受到黃德福老師提供的一份寶貴資料,也感謝選研中心對當時是新進學者的他的提攜。 最後,政治系講座教授暨選研中心合聘研究員黃紀笑稱,自己待在研究室的時間很長,是綜合院館五樓的管理員。他表示曾經投入大量資源,建置選研中心會議室,努力促進選研中心與國際接軌,更加奠定政大作為民意與選舉研究基地的地位。政治系盛杏湲教授也感念自己受到選研中心的培養,自己成為老師培養更多的人才。現場有選研之友從花蓮、嘉義遠道而來,都表示對選研中心的培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