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光劇團《人間條件四》日前在台北國家戲劇院登場,演出前觀眾席突然一陣騷動,原來是前總統蔡英文進場觀戲,觀眾紛紛起身拍照,成為觀戲前的一大亮點。蔡英文說,小時候在家就講台語,儘管有些用詞在現代已不那麼常用,但依然聽得懂劇中大部分的內容 《人間條件四》由導演吳念真原創編導,該劇描述一對姐妹之間的故事,觀眾專心觀賞,隨著劇情大笑、哽咽。除蔡英文外,不少吳念真的劇迷、林美秀的影迷、黃韻玲的樂迷們蒞臨。 這也是該劇原班人馬16年後再度詮釋。蔡英文看完戲後,到後台與吳念真、演員們互動,蔡英文說,聽得懂大部分劇中內容。吳念真表示,還有瑞典籍的演員,說了一口流利台語,顯示出台語的多元性與戲劇跨越國界的魅力。 蔡英文不僅與製作群、演員們留下合影,透過與吳念真的互動,展現了對戲劇與台灣文化的深刻認同。對於這齣充滿台灣味的《人間條件四》,觀眾也寫下觀後感:「只有綠光能超越綠光」,時隔16年再度重演的《人間條件四》與時俱進,2.0版更好看。 吳念真在首演謝幕時說:「16年前,編寫整齣戲時是偏向姊姊;如今70多歲的自己,反而更理解妹妹,她一定也有她的痛苦,有她想完成的目的。」吳也指出,16年後在重新參與這齣戲後,能夠更客觀地看待這兩姊妹。不過殘酷的是,也看見自己的生命過程中,其實也存在部份妹妹的成分,其實,「自私掠奪資源的部份,更像我們自己。」 此外,舞台設計曾蘇銘老師重視場景道具陳設的細節,彰顯劇中角色生活化的性格特質;整體採「變形金剛」的概念,用舞台轉向和景片翻頁拼構組合,變換出三個不同的場景。至於布景,則是留有更大的天空,呈現劇中日夜晨昏的時間感,舞台畫面上夜空裡的月亮,隨劇情轉折有陰晴圓缺的變化,照映出演員角色的心境不同。
藝文
四月螢火蟲季到了,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暨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及億光文化基金會將於27日(周日)下午4點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我是一片雲」親子音樂會,為大家帶來快樂的溫馨午後! 音樂會有民權國小弦樂團、師大管樂隊、台大校友合唱團、返璞歸真元氣太鼓、音樂磁場、黑旋風、薩克斯風孫維廷、聲樂家簡文秀及陳明虔,帶來民歌、流行金曲及世界名歌……等,他們均是獲獎無數又深獲喜愛的大卡司組合!簡文秀表示對生態保育的重視絕對是一個已開發國家進步的重要表象,在此特別提醒民眾們,公園內三不「不放生、不餵食、不棄養」,違規者可處罰高達6000元喔!節目尾聲更邀請民眾一同歡唱〈恰似你的溫柔〉〈螢火蟲之歌〉,讓音樂會嗨到最高點! 依照往例,我們保留最佳觀賞區近百個席位給失智老人基金會、心燈啟智教養院、愛維養護中心、博愛長照中心及輪椅族們……等,特別要強調的是,此次音樂會我們也在舞台前方設置「心情溫度計QR code」,讓民眾測量自身情緒與心理健康,提供最即時的支持與幫助!音樂會免費免票,誠摯邀請您前來戶外親子同樂,會後您也可以參加特別安排的賞螢導覽喔! ※現場特別贈送億光軍用材質高效能LED手電筒「1000支」,索完為止
大陸央視10日報導,針對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一事是否會影響到美國電影進口一事,大陸國家電影局發言人10日表示,美國政府對中國濫施關稅的錯誤行徑,勢必會令國內觀眾對美國影片好感度進一步降低。我們將遵循市場規律,尊重觀眾選擇,適度減少美國影片進口數量。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我們始終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將引進世界更多國家優秀影片,滿足市場需求。 與大陸官方關係密切的微信公眾號「牛彈琴」曾於8日發文稱,中國已準備至少6個大招再反制美國升級關稅戰,其中就包含禁止進口美國電影,以下為大陸可能採取的6項反制措施: 一、大幅加徵美大豆、高粱等農產品關稅。消息人士稱因應近期美方霸凌行徑,中方正考慮大幅加徵美大豆、高粱等農產品關稅。 二、禁止美禽肉輸中國。鑑於美國頻繁爆發禽流感,相關方面強烈建議中方禁止進口美國禽肉,確保中國人民食品安全。 三、暫停中美芬太尼合作。由於美方威脅再次加徵50%關稅,中國政府正考慮停止與美方的芬太尼合作。美方根本無視中方出於人道主義的幫助,不但不理解中方誠意和善意,還作出各種抹黑、甩鍋、推責的行為,已嚴重損害中美芬太尼合作的基礎。 四、服貿領域反制措施。消息人士透露,其中包括限制美國公司參與採購、限制法律咨詢等業務合作。美對中服務貿易長期順差,美國政府「對等關稅」無疑給美國當下擁有巨額順差的服務業出口帶來嚴重危機。 五、禁止進口美國電影。專家透露,鑑於美方威脅升級對中國的關稅,有關部門正在研究減少、甚至禁止進口美國電影。 六、調查美企在中國的智慧財產權獲益情況。據消息人士透露,鑑於美相關企業在中國獲得巨大壟斷利益,有關部門研究對上述情況展開調查。 陸媒「看台海」報導,電影產業是美國多年經營起來的傳統優勢。大陸國家電影局對美國電影發出的警告表明,美國政府狂揮關稅大棒之魯莽行徑,顧頭不顧尾,正在殃及其服務貿易的支柱產業!「僅從這一點就能看出,美國加關稅就是『紙老虎』,長久不了!」
由江正吉老師、蔡俊章博士、林世三老師聯手舉辦之「墨香三人聯展」,4月5日到14日在台北市議會文化藝廊一連展出十天,今天(8日)上午10時舉辦開幕茶會,正式宣告藝術饗宴登場。 師承張大千一脈的江正吉老師長年深耕水墨創作,擅長山水、花鳥與書法,畫風渾厚典雅;蔡俊章博士曾任警政署副署長,人稱「警界儒將」,專精水墨山水與書法創作,筆觸細膩磅礡,充滿詩意,尤以「蔡式墨蝦」聞名國際;林世三老師承襲名家書法風範,習書法逾十載,行書、草書、隸書、篆書皆造詣深厚,並將硬筆書法與水墨技法完美結合,擅長描繪山水、花鳥等主題。三人激盪出的藝術火花,成為台北市議會的別樣風景。 展覽期間,觀展的群眾可以零距離體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領略傳統的水墨與書法文化之美,有興趣的讀者千萬不要錯過。 江正吉、蔡俊章、林世三 墨香聯展 展出資訊 日期:2025年4月5日(六)~4月14日(一) 地點:台北市議會文化藝廊(台北市信義區仁愛路四段507號)
「墨香三人聯展」將於114年4月5日至4月14日在台北市議會藝廊(台北市信義區仁愛路四段507號)隆重登場,開幕茶會訂於4月8日上午10時舉行。這場別具文化藝術氣息的水墨書畫展匯聚了三位藝術界的重量級人物——江正吉、蔡俊章與林世三,三位藝術家以水墨、書法及多元創作形式,展現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與創新風采,以各自精湛的技藝詮釋水墨畫與書法藝術之美,誠摯邀請各界藝術愛好者蒞臨參觀。 江正吉老師畢業於師大美術系及研究所,師從周澄與嶺南派大師歐豪年,並為張大千弟子孫雲生、孫家勤之門徒。其長年深耕水墨創作,擅長山水、花鳥與書法,畫風渾厚典雅,筆墨間蘊含深遠意境,作品形神兼具的自然之美,涵蓋山水、花鳥、走獸、草蟲等題材,筆觸細膩且充滿生命力。江老師多年來致力於藝術教育與創作,曾參與國內外多場重要展覽,包括2024年汐止文化中心個展、2023年義大利台灣藝術月邀請展等,曾多次於國內外展出,廣受讚譽。 人稱「警界儒將」的蔡俊章博士,曾任警政署副署長,享譽國際的書畫藝術家,專精水墨山水與書法創作,筆觸細膩磅礡,充滿詩意。蔡博士2015年退休後全心投入藝術創作,師承李穀摩、江正吉等名家,其畫作以細膩筆法與多元題材著稱,尤以「蔡式墨蝦」聞名國際。蔡博士個展遍及法國羅浮宮、台灣國父紀念館等地,並獲北京全球華人藝術貢獻獎、日本水墨畫展金賞等殊榮,更獲中國藝術家協會評為「國家一級美術師」,藝術成就斐然;他不僅在書畫領域卓然有成,更致力於文化推廣,將中國傳統藝術帶向國際舞台。 林世三老師則是承襲名家書法風範,習書法逾十載,行書、草書、隸書、篆書皆造詣深厚,並將硬筆書法與水墨技法完美結合,其涉獵水墨創作,擅長描繪山水、花鳥等主題,其作品筆勢流暢,頗具韻味,曾於2024年鶯歌區創意繪畫比賽榮獲金獎,近年更積極參與聯展,如2023年新北市南山藝廊「玉兔鴻福名家邀請展」,展現傳統與現代的藝術對話。 此次聯展不僅呈現三位藝術家的經典之作,以精心創作的書畫佳作相互輝映,展現中國水墨與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引領觀眾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展覽期間,觀眾可近距離欣賞江正吉的意境山水、蔡俊章的靈動墨蝦,以及林世三的力透紙背的書法藝術,體驗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一同感受翰墨飄香的藝術氛圍。 【江正吉、蔡俊章、林世三 墨香三人聯展】 •展覽日期:2025年4月5日(六)~4月14日(一) •開幕茶會:2024年4月8日(二)10:00 •展覽地點:台北市議會文化藝廊(台北市信義區仁愛路四段507號)
台灣好基金會進駐潮州9年後帶來一番新氣象。原本要廢校的大成國小,如今成為台灣第一所官辦民營的藝術實驗小學,入學人數直線攀升。一對原本從事汽車改裝零件的夫妻自願回鄉學習即將失傳的手工麵線技藝,而原本從事教職的青年亦回鄉從烘豆學起。他們都結合潮州當地小農的優質產品,研發出具有在地特色的麵線與咖啡,不僅對家鄉感到驕傲,也想將家鄉的風土人情推廣出去。 原本僅存20多位學生,即將要被廢校的新埤鄉大成國小,2021年在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雲門舞集舞蹈教室,齊力媒合多元藝術教育資源與人力接手後, 3年後成為滿額小學,如今學生人數達到91人,許多家長為了進這所小學還努力簽戶籍。 這所全台第一間藝術實驗小學,透過肢體運用連結到自然、地理、國語等各種學科。例如要學生模仿水的三種型態:液體、氣體跟固體做律動,就能順便進行自然學科的說明。跳以色列人傳統找到水源後慶祝的水舞,就能學習到地理知識。甚至要孩子模仿落葉落下的動作,讓他們學會觀察,也能觸發學生寫出精彩的二行詩作。 在大成國小,孩子成為真正的主人,連畢業這件事情都不落俗套。除了孩子自己策劃畢業典禮場地,也由大家一起製作畢業紀念冊,上面寫滿家人、同學、師長,甚至是廚工阿姨的祝福。 最有趣的是,去年12月起他們舉辦大地藝術節,對全世界藝術家發起駐村創作徵件,主題是「與大自然一起玩」,竟收到來自世界各地近50個國家150件藝術作品參與徵選,最後由泰國、墨西哥、比利時、印尼、台灣共7位藝術家進駐新埤鄉大成藝術實小3個月。 各國藝術家的出現,為孩子打開了國際觀的種子,每個年級的孩子與一組藝術家搭配,一起創作了6組裝置藝術創作。大地藝術節也成為全村總動員的大事,目前還有兩組裝置藝術留下,分別是迷宮與詩意小屋,成為當地景點之一。 「玫來晏趣製麵小農農莊」是由余玫芬、劉銘晏兩夫妻,從沒有血緣關係的阿嬤手中接下,為了是不捨小時候吃手工麵線難忘的味道即將失傳。手工麵線因為製程複雜,又因需要日曬看天吃飯,在潮州只剩下一家工廠,余玫芬為了傳承這門手藝,帶著先生回鄉,花了一年多的時候學做麵,每天早上四點多就得起床,五點開始上工,製麵工序多達九道,七點做完就得推出去日曬。余玫芬表示,日曬麵線還要配合四季風向,東風、南風曬法各有不同,要做出完美的日曬麵並不容易。 玫來晏趣的麵條只用海鹽跟麵粉做成麵糰,咬起來Q彈的麵條,靠的是劉銘晏的拉麵手勁,太輕沒口感、太重會拉斷,也因為太費工,一天只能做400斤。麵線需日曬半天、麵條則得曬上3到5天,這期間看天吃飯,因此訂單往往要排到三個月以後,但顧客一吃成主顧,往往忘不了那股天然麵香。 為了莫忘初衷,余玫芬將麵線仍維持原本阿嬤原本的品牌包裝,就連捲麵形狀也不改變。另外還研發蕎麥麵、可可麵,來自屏東的可可,一年四季皆有採收,余玫芬研究出最佳比例,選擇65%的可可加入麵條製作,既保留了可可香氣,吃起來又不會過苦。蕎麥則是來自台灣中部,由於蕎麥粉沒有筋性,製作麵條時必須添加一定比例的高筋麵粉來協助延展,製作時間比傳統麵條多了一倍,但余玫芬想介紹蕎麥的高營養價值,仍是咬牙做下去。 余玫芬有空時也會去市集推出各種麵線吃法,除了推廣手工麵線,更加入其他職人產品,希望讓客人吃到更多好東西,例如可可涼麵,就以「山坡上小廚房」的杏仁醬為醬料基底。麻油雞鬆麵線煎,則以潮州當地傳承三代的金弘麻油花生行的麻油做出香噴噴的麻油雞,然後外裹春捲皮微煎,一口咬下麻油香氣襲人。或是麵線煎搭配國境之南無毒蝦,再用自己種植無農藥的蘿蔓生菜包起,成為一道爽口的翡翠蝦鬆麵線煎。余玫芬表示自己拚命鑽研各種新式菜色,其實只是為了讓顧客知道麵線有許多其他吃法,讓麵線走入顧客生活當中。 原本是高職設計科老師的林彥村,在潮州開了一間啡藏潮咖啡,店內的特調咖啡主打結合在地農產品,例如屏東知名的白芝麻、花生、小米酒,甚至是當地老店的永昌冬瓜茶,做出非常有在地特色的咖啡。例如白芝麻花生拿鐵,就是加入潮州金弘麻油花生行的花生醬,一杯80元的價格非常佛心。 林彥村說:「在台北買一杯咖啡的錢,我這可以買到兩杯或三杯。」這定價策略,除了希望讓啡藏潮的咖啡成為每天負擔得起的咖啡,也因為店面是向長輩承租的自家祖厝,因此能把成本壓低。店內仍保留了老建築風味,再搭配林彥村自己的畫作,呈現新舊融合的溫潤美感。 林彥村熱愛開發各種不同口味的咖啡,並且刻意避開一般便利商店、連鎖咖啡常見口味,做出啡藏潮的獨特性。例如西西里咖啡,他就刻意再加入桂花釀變成店內招牌飲品「花潮西西里」,讓檸檬風味外再多一層花香,並提供宅配服務,2500CC的大容量價格僅賣310元,成為許多辦公室團購目標。這些引入潮州的新元素,也讓潮州變成一個不再是只吃燒冷冰的小鎮,擁有更多人文風貌。
屏東潮州古來是南來北往的交通樞紐,以三山國王廟為中心,建鎮已有260多年。不過隨著產業轉型、人口外移,旅客大多是匆匆經過吃個燒冷冰,便繼續往南前往恆春、墾丁,小鎮風光不再。台灣好基金會進駐潮州第9年,以潮州百年老街建基路為起點,邀請藝術家與潮州鄉親一起打造專屬潮州的慶典「春潮集」。除吻合以往潮州是南北商品匯聚的市集特性,也希望藉此讓大家體會潮州多元、融合、包容的人情文化,年輕人也能多一個選擇,留在潮州居住、創業。 「2025春潮集」邀請藝術家林舜龍及鞍掛純一,加上600位潮州學子鄉親,以「春神來了!百花開」為題,為建基街妝點潮州當地盛產的果樹花朵白紗彩繪以及木雕藝術創作《來自大武山的禮物》。林舜龍與鞍掛純一兩人都曾參加過日本瀨戶內海與越後大地藝術季,這次將日本以藝術參與地方創生的經驗帶回台灣,發掘潮州的在地獨特性。 林舜龍表示,相較瀨戶內海或越後大地藝術季是每三年舉辦一次,春潮集以地方發起進而深耕,從去年80米封街到今年拉長成160米,用類似夜市的概念,慢慢發展出居民共識。較符合台灣的地景民情。而藝術家是做為一個媒介,關鍵還是在於居民參與,讓藝術深化到生活中,從而建立起自信轉而欣賞自己的優點。 日本藝術家鞍掛純一則與潮州8所國小與鄉親共500人,每人一刀一鑿15x15公分的木板,最後拼組成1.5x7.5公尺的木雕裝置藝術品《來自大武山的禮物》常設於建基路上。鞍掛表示,他帶著學生3月來潮州與居民一起創作,中間離開三天回日本,居然被鄉親發現,讓他感受到這個聚落是真心歡迎他,視他為一份子。 他表示,相比越後山民、瀨戶內海島民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溝通,潮州鄉親容易與人打成一片,同時潮州歷史不僅有原住民、漢人在此安居交融,也是南來北往的中繼點,他笑說:「這邊豆花很好吃、小朋友也很積極。」讓他對潮州的人情味留下深刻印象。 此外,今年春潮集還邀請劉維公教授與東吳大學社會系、實踐大學工業設計系的同學們,和16家「潮店」店主一起打磨品牌精神,再塑品牌形象,並以「潮街行」特展,披露小鎮旅行的魅力。 劉維公時任台北文化局長期間,發掘出中山捷運站的巷弄風情,成為目前台北街道一大特色。他表示小鎮旅行最好的方式,不是到各地吃夜市,而是以生活角度來欣賞小鎮與街道風情,如果旅客願意停下來走進店家,跟店家主人聊天,會發掘出店家許多具有生命力與再造的故事。 今起為期兩天的春潮集,除了有當地職人的手作與食物攤位,並以零廢為目標,包括重複使用的木架攤位、提供租借環保餐具,並將去年回收的木材製成為今年的立食桌,與使用過的布料重製為集章贈品,希望每次活動過後不產生廢棄物,也能達到永續的目的。 𝟮𝟬𝟮𝟱春潮集活動資訊 日期┃𝟮𝟬𝟮𝟱/𝟯/𝟮𝟵 (六) ~ 𝟮𝟬𝟮𝟱/𝟯/𝟯𝟬(日)時間┃𝟭𝟬:𝟯𝟬-𝟭𝟴:𝟬𝟬 地點┃屏東縣潮州鎮建基路 主辦單位:台灣好基金會
穿越?鹹蛋超人(日本動漫《超人力霸王》,大陸稱「奧特曼」)藏在漢代陶俑、三星堆青銅人像中?動漫角色與文物「撞臉」,吸引網友目光。 陸媒四川觀察報導,近日,四川南充市博物館展出的漢代陶俑因外形酷似日本動漫角色「鹹蛋超人」引發熱議。該陶俑名為「陶房干欄式含陶俑」,高60公分、寬50公分,出土於距今2000多年前的漢代墓葬,現陳列於博物館2樓的「嘉陵長歌」展廳。陶俑尖頭、大眼、手臂微翹的姿態被遊客發現與「鹹蛋超人」的經典造型高度相似,網友調侃「古人見過光」或「穿越者實錘」。 據博物館工作人員表示,該文物是近期上新展品,已有不少遊客回饋過這一趣味現象。這件陶俑屬於漢代干欄式建築模型的一部分,原本用於表現古代房屋結構及生活場景,其誇張的面部特徵和肢體動作符合漢代陶俑常見的藝術風格。 無獨有偶,鳳凰網也曾記載,三星堆出土了「鹹蛋超人」?三星堆考古人員在三星堆遺址的3號坑發現了一件青銅站立人像。尺寸不大,不超過20公分。它戴著尖頭冠、眼睛突起、面容誇張,整體造型接近電視上的「鹹蛋超人」形象。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長冉宏林表天,目前有三星堆遺址出土了這種青銅造型藝術的人像。考古專家強調,這種造型屬於古蜀文明的獨特藝術表達,與外星文明或現代文化無直接關聯。
3月17日,一位15歲的國中生稱自己在四川省博物館發現了一面千年銅鏡出現斷代錯誤。3月18日,四川省博物館承認的確有錯誤,博物館當天就對文物介紹進行修改。 據上游新聞報導,一位國中生3月17日發布影片稱,自己在四川省博物館發現了一面千年銅鏡出現斷代錯誤,糾錯後得到了博物館的證實與肯定。3月18日,四川省博物館表示,情況屬實,觀眾指出的斷代錯誤的確存在,博物館當天就對文物介紹做了修改。 發布影片的15歲國中生徐偉哲來自成都石室中學。3月14日,他參觀四川省博物館二樓魏晉南北朝展覽時,無意發現昭明鏡的斷代錯誤。博物館的介紹說,隨墓葬出土的銅鏡斷代是南北朝。但據他瞭解,南北朝是動亂時代,銅質雜而不精,而展出的鏡子銅質精良、皮殼溫潤,是標準的西漢產物。 徐偉哲將自己的推斷第一時間向博物館服務台反映:「這是一件非常典型的西漢連弧紋昭明鏡。」意外的是,當天博物館陳展部工作人員就打來了電話,感謝他的糾錯。徐偉哲解釋說,把這件小事錄製成影片,一是為了給大家傳遞銅鏡相關知識;二是他認為博物館能聽見大眾的聲音並積極改正,很值得讚揚。 四川省博物館陳展部表示,他們當天收到消息後就向該藏品所屬的展覽策展人反映,還與博物館典藏部以及相關專家進行討論。經多方核查與認證,證實的確是一枚漢代銅鏡,並非南北朝文物。 四川省博物院相關專家介紹,一般而言,墓葬出土器物多與墓葬年代相當,但考古發掘中也經常會出現早期器物出現在晚期墓葬中的現象。
FOCASA馬戲團15周年大作《幾米男孩的100次勇敢》3/28即將於台南水交社文化園區首演,3/15於雲門劇場舉行90分鐘彩排。除了把幾米繪本搬上舞台、由林懷民擔任導演,吳念真更是特別獻聲錄製「觀眾演前須知」,FOCASA也出動近200名人員,彩排後幾米也揭露當年《幸運兒》這本書獻給林懷民的背後故事。 幾米被林懷民爆料,看彩排演出有落淚,幾米頗不好意思。被問及當年〈幸運兒〉為何要在書中寫獻給林懷民?他揭露自己一開始創作《微笑的魚》覺得很好玩、沒有包袱,但到了《地下鐵》開始發現超乎自己能力,《幸運兒》更是覺得痛苦焦慮,當時想到林懷民帶領雲門、歷經休團等意外仍堅持創作的精神,成了他心中的會發亮的人物之一。 「我想到自己畫一本這麼簡單的書,都要遭受這麼大的起伏,他要帶領一個舞團,歷經休團又重啟,每一步都是我們創作的典範,所以想把《幸運兒》獻給他。沒想到因緣際會,25年後是林老師把我作品變成表演畫面,非常榮幸,也謝謝我自己有繼續創作下來。」 幾米也爆料,他曾看過林懷民帶雲門舞團去巴黎演出,「當時他很兇一直罵人,我在旁邊都不敢出聲,這次跟FOCASA一起排練,居然變成了溫柔的爺爺、非常慈祥。其實我們兩個都領了老人卡的人,可以跟這群朋友一起合作,是件美好的事情。」 林懷民則說,跟FOCASA一起工作,最感動的是他們的勇敢,有任何構想丟出去他們就是做。「《幾米男孩的100次勇敢》就是我對他們的感覺,現在年輕人其實也有著勇敢這個面向,包括打棒球、打羽球等等,他們都有骨氣、很勇敢,社會應該多看到他們勇敢努力的形象。」 而之前記者會上,幾米曾開玩笑許願想看到轉盤子,當時排練時並沒有這一段,但林懷民把轉盤子的橋段增加到劇情後面,幾米說:「看到真的嚇一跳, 這麼簡單的動作都是功夫,後面搭配櫻花飄落非常美。」林懷民笑問幾米,還想看什麼,他都可以繼續加進去。 而劇情中也處處呈現年輕演員樸素勇敢的特質。幾米著名的繪本角色「玩具兵」踩蹻登場,高達7公尺,演員疊高,跟他比高矮,兩次失敗,三階人潰敗跌落,讓觀眾驚呼,重整旗鼓,第三回終於挺立前進,走近「玩具兵」,跟他頭碰頭,觀眾齊聲歡呼。 林懷民跨界編作馬戲,選用了特技表演罕用的音樂,讓演出充滿張力。全體團員伴隨維瓦第的《四季》,合拍合節的拋接黃色小球,終曲的剎那如雨小球升空,幻為幾米畫作的滿天星星。蕭斯塔科維契的華爾茲裡,獨輪車夢幻般的穿梭舞群。演員在電影《神鬼奇航》澎湃的主題曲裡飛翔空中。幾米男孩攀登椅塔的音樂竟是莫扎特的《第1號鋼琴四重奏》。謝幕時,隨著五月天《倔強》的歌聲,落花飛滿舞台,演員輪翻展技謝幕,把演出推到高潮,如雷掌聲響爆整個劇場。 FOCASA馬戲團曾在26個國家,100多個城市演出,獲得熱烈好評,《幾米男孩的100次勇敢》是團隊15週年的大作,籌製耗時近半年,目前正緊鑼密鼓的在台南水交社大草地上搭建一座七層樓高的馬戲帳篷,3/28起至4/20推出27場公演。門票已在ibon售票系統全面熱售。售票連結:https://focasa.pse.is/trailer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