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宗教

【禪修釋疑】坐禪為什麼一定要盤腿?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學禪最重要的就是要超越自己,第一步就是從超越身體的障礙開始。因為如果連自己本身的障礙都不能超越、不能自我掌握,那麼操之在他人手中的(比如人際關係或事業的成敗等等),又如何去克服、掌握呢?所以要藉由盤腿來訓練自我超越的精神。如果你能超越禪坐時的痠、痛、麻,克服肉體障礙,就可以進入到意識的層面。 人的思想瞬息萬變,無時無刻不在思考,當腦細胞退化到不能維持原有功能時,就會變成癡呆症。所以老年癡呆症是用腦過度所造成的。而坐禪會自然地放鬆身心,讓生理(包括大腦)得到一種特殊的休息,所以大腦會變得更清醒,可以敏銳地感覺出體內器官的健康情形,這是修行一段時日後所產生的自然反應。一般初修者都停留在身體的空間,很少有人會超越。而印心佛法的珍貴之處,就是可以引領修行者一步步從身體的空間,到意識的空間,到精神的空間,然後到靈性的空間。當你修到靈性的階段,就能自我控制意識。一般未修達這個階段的人,是很難去控制意識的,所以人常常在白費腦力,老化得很快。如果你能做到自我控制意識,自然就可以延長生命力。

33萬信眾追隨「粉紅超跑」!白沙屯媽祖5/1起駕 苗栗同時大交管

苗栗通霄的白沙屯拱天宮媽祖,每年都會徒步行走400公里,往返雲林的北港朝天宮進行朝聖,這一活動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其最大特色在於沒有固定路線,全憑媽祖旨意而行;廟方表示,沿途充滿了驚奇與神蹟,信徒們在這段旅程中總能找到內心的安定力量。2025年進香的行程已經確定,為了因應大量的人潮和車潮,苗栗縣警察局提前做好部署,將於5月1日起對台1線與台61線分階段實施交通管制,並提醒用路人提前規劃路線,以免在擁堵的車陣中受困。苗栗縣警察局表示,配合白沙屯拱天宮媽祖進香活動,將以拱天宮為中心輻射至聯外道路,自5月1日上午8點起,針對主要道路進行交通管制措施。 白沙屯媽祖被暱稱為「粉紅超跑」,這是因為媽祖的鑾轎頂部覆蓋著粉紅色的雨蓬,加上進香的速度非常迅速,猶如一輛超跑,因此得此美名。歌手林姍演唱的《粉紅超跑》更成為信徒心中的進香戰歌。 2025年進香的行程已經確定,經過擲筊,將於5月1日深夜(農曆4月5日子時11點)起駕出發,預計在5月3日抵達北港,當天深夜進行進火儀式後便北返,並於5月11日下午回到宮中。今年的活動吸引超過33萬名信眾報名參加。為了因應大量的人潮和車潮,苗栗縣警察局提前做好部署,將於5月1日起對台1線與台61線分階段實施交通管制,並提醒用路人提前規劃路線,以免在擁堵的車陣中受困。苗栗縣警察局表示,配合白沙屯拱天宮媽祖進香活動,將以拱天宮為中心輻射至聯外道路,自5月1日上午8點起,針對主要道路進行交通管制措施。 警方指出,5月1日上午8時至5月2日上午8時,封閉台1線123.5公里至127.4公里南北雙向路段,並同步管制白沙屯火車站及周邊道路。防汛道路從5月1日下午4點後也禁止車輛通行。 警方續指,5月1日晚間10時至5月2日上午8時,封閉台1線127.4公里至132.8公里,並視車流狀況機動封閉台61線後龍至房裡間的多處匝道,包括赤土崎、通霄一、通霄二、新埔、苑裡等南下出入口。 警方表示,5月2日凌晨起,將依人潮情況機動分段管制台1線132公里至143.5公里之間路段,並引導通霄與苑裡中山路車輛分別改道外環道行駛,以維持交通順暢。 警方呼籲,5月1日至2日期間,非參與進香活動的南北往來車輛建議改走國道1號或3號,以免受管制影響。民眾也可透過苗栗縣警察局官網、臉書粉專及警廣,掌握即時交通資訊。

【禪師說禪】八正道的修行真義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修行的目的是要成就佛陀,而且是在這一生這一世成佛;否則就失去了修行的意義。身為一名修行人,必須實行八正道,而且要明瞭八正道的修行真義。 修行的目的是要成就佛陀,而且是在這一生這一世成佛;否則就失去了修行的意義。身為一名修行人,必須實行八正道,什麼是八正道?就是正見、正思惟、正念、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及正定。 正見:認清空苦無常的真諦 何謂正見?一般解釋為正確的見解,也就是對因果、事理、四諦(苦、集、滅、道)、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等,信受理解,並以之作為自己的見地。這種說法不太容易讓人明瞭其義,而且也沒有指出正見對修行的重要性。 正見,是對修行的正確知見,什麼樣的知見?就是宇宙中的萬物、所有的眾生,他們一生中的一切都是來來去去、生生滅滅的,所以我們常會覺得人生空苦無常。不管是親人、朋友、喜愛之物,還是名利、地位、財富、健康…,當無常來臨時,自然就消失了,都成空了。其實人生在世,好比出外旅遊投宿旅店一樣,住了幾天後,又要前往下一站,所以我們要珍惜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如果你真正瞭解什麼是「空苦無常」,就會明白修行成就的重要。這是修行人首先要建立的觀念。 正思惟:一切思惟只為見性 正思惟,一般的解釋是正確的思考,亦即思考四諦的道理,以引發為正當的欲念,明瞭世間因果,斷集證滅,離苦得樂。說得更明白、更深入一點,就是你每天所想的都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如何明心、如何見性、如何在這一生這一世成就佛陀…,易言之,就是你的一切思惟都是為了要見性。那麼要如何見性?一定要放下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因為斷滅了四相,留下來的便是菩薩相。可是要如何斷滅四相呢?先要離相,繼而空相,這就是修行人所要思惟的重點了。由此可知,我們每天所想的、所關心的一切,都離不開「見性」,這就是正思惟。 正念:念念不忘修行的究竟 正念,一般的解釋是正確的念頭,要時常懷念正道,以免思想行為有錯誤;這種說法只是做人的道理。所謂正念,是指對修行的究竟念念不忘。什麼是修行的究竟?就是印心佛法的「清淨、智慧、圓滿、圓覺」。 我們要讓自己的每一個當下都保持清淨,心不要被外境所轉,影響靈性的清淨,這是修行的重點。至於智慧,就是要禪定,因為智慧在定中。有了智慧以後,才能夠覺行圓滿。當你一切都圓滿了,就是萬德莊嚴,那麼自然就圓覺成佛了。 正語:善言善語 妙言妙語 正語,就是要「善言善語、妙言妙語」。修行人不應說長道短,傳播是非,應該要說「善言善語、妙言妙語」。什麼是善言善語?就是要勸人為善,告訴對方離苦得樂、成就佛陀的重要,並接引他來修行;而不是指一些阿諛諂媚的話術。 什麼是妙言妙語?就是擅於宣說佛法,也就是告訴人家如何修行正道,如何成就佛陀;這是每一位印心弟子都應該做的事。 正業:如來事業 正業,一般指正當的職業,不要做不道德的事業;這種說法並不能切入修行的中心。所謂正業,是指從事如來事業。什麼是如來事業?就是要利益眾生,要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超越輪迴、解脫自在,簡單地說,就是要接引他們來修行,進而成佛。所以正業就是攝取眾生,莊嚴眾生,攝取佛國,莊嚴佛國。 正命:自覺覺他 自度度他 正命,是要瞭解自己這一生為什麼要來人間投胎,是以什麼為命;那就是要「自覺覺他,自度度他」,也就是要修行,要讓我們有限的色身生命能夠延伸到無限大的靈性性命。這是正命的意義。 正精進:佛心堅定 佛法堅固 正精進,就是要努力精進地修行。如何精進?佛心要堅定,佛法要堅固。也就是你的修道心要堅定,不退轉,而且要認清修行的目的,要找到心靈的歸宿。如果你能體悟出心靈的歸宿在哪裡,進而掌握它,一定可以在這一世成就,回到妙喜佛國。 正定:定中生慧 佛土現前 正定,是指般若正定,也就是在正定中得到般若智慧。什麼是般若智慧?就是可以讓你回到佛國的智慧。修行人要般若正定,也就是要智慧禪定,然後才能超越三大阿僧祇劫,直接進入心靈的智慧層次,讓佛土現前。 修行究竟佛法四大步驟 除了要實行八正道之外,修行人還須依循以下四大步驟: 一、要有良好的修行環境:也就是安祥、清淨、佛光普照的地方。什麼地方符合這種條件?全台灣的印心道場都經過師父開光,充滿了生命力、智慧力及佛菩薩的加持力,是最佳的禪修場所。 二、隨時保持歡喜之心:修行人要隨時心生歡喜,要培養一種安祥法喜的氣息,不僅外相看起來很莊嚴,內在也很美好,所以平時要多留意自己是否「內外合一」。 三、在禪定中直入本心:既然己經有了良好的修行場所,心中又法喜充滿,就可以在禪定中直接進入本心,這種直入本心的禪定非常殊勝。 四、禪定堅固,見性成佛:當你在定中直入本心以後,還要繼續深定下去,也就是要禪定堅固。有一天,你就可以在佛國中見性,最後成就無上菩提。 真正的修行就是要朝著這個方向來修,如果你能如實行之,一定可以接到清淨智慧的本性,而且可以在這一世成就佛陀。

【禪修釋疑】真超度與真修行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問:常常聽到靈障和超度的重要性,想請問超度的真實義? 答:一般人間的小福報,可以靠平日的努力而獲取,但人天大福報就必須要靠天意了。這種大福報無形無相,存在於宇宙大自然之中,是一種永恆不變的真理。 禪行者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在禪定中,見到或感受到許多不同的光。其實在這些光裡面,就蘊藏了很多人天大福報。比方有一種生命之光,可以給我們健康,以及許多生命的力量。另外還有智慧之光,可以開啟智慧,讓我們在工作上、課業上得到更大的成就,同時還可以化解很多災難。 在每一個人的人生路上,都或多或少會發生一些災難。這些不定數的災難都是來自於個人的業報,也就是靈障。 所謂靈障,就是靈體的障礙,靈體就是指無相的眾生。像有的人得了不治之症,不論是癌症或長瘤,其病源都是因為這些數不盡的靈體匯集在體內所引起的。目前一般醫學上的藥物僅能暫時控制住病情,並不能改變或恢復它原有的生命本質。唯有一個方法可以對治,就是把所有的這些無相眾生全部度走,讓它們另有一個安棲之所,這樣色身才能恢復原有的健康。 為什麼這些靈體會在我們的體內?這與我們過去累世或是現世有關。舉例來說,我們有時會夢到已經往生的人,或是會對夢境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些都是我們在過去世的一些人際關係或是對生活環境的種種意識。這些無相眾生與過去世的意識都與我們共生在同一個時空裡,也就是說,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在同一個時空,所以這些眾生當然可以在我們的身體裡面。當體內的眾生很多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身體不舒服,心會痛。 \

【禪師說禪】直覺本心 見性成佛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修行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一個人自出生以後,就不停地與「時間」賽跑。我們回顧一下自己的一生:幼年的時候由於年紀太小,所以對時間還沒有概念,等到長大後開始入學,從小學到中學、大學、甚至到研究所或出國深造,畢業後再進入社會服務,一直到現在。面對這些過去種種,好像只是昨天才發生的事,然而實際上已經過去幾十年了。 對於逝去的歲月,我們會覺得過得很快,同樣地,對於未來,想必也一樣。我們每天早上一起床,就開始跟生命賽跑,展開一連串的戰鬥。比方像上班族,一定要在有效的時間內趕到辦公室;學生也一樣,必須依照校規準時到校,這是「與時間戰鬥」最標準的例子。此外,我們還要跟生活戰鬥、跟環境戰鬥,所以這一生可說是充滿了各種不同的戰鬥。 所謂「戰鬥」,包括時間的戰鬥與空間的戰鬥。比方從甲地到乙地,必須經過交通的過程,如果遇上交通阻塞,免不了要多花一點時間;另外在生活中也常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面對這些大大小小的時空挑戰,我們的心難免會受到影響,情緒也會有所起伏。 以佛教的十法界(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牲、餓鬼、地獄)來看,「人」正位於中間,已經算是很不錯的。可是現在有多少人真正過得幸福又自在?當然比起幾十年前,現在的物質生活是比較富裕,但在精神方面卻大大地不如從前,不但生活沒有安全感,也不知如何安頓心靈;這是目前社會上很嚴重的問題。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狀況?因為人心越來越墮落。現代人為了求生存、求一己之利,往往不擇手段去傷害他人,長期下來的結果,終致社會落入這種人心不安的病態。 如何才能在這種社會病態中找到平安?依我過去的經驗,只有「佛堂」才是最平安的,因為當我踏入佛堂的那一刻起,就覺得非常地安心,非常地安祥,也就是說,只有佛堂是最能讓我安心的地方。 以自在法喜之心與靈性相應 各地的印心道場都經過師父開光,是最殊勝的佛地-佛的聖地。當你在佛地禪定的時候,要保持一顆莊嚴、法喜的心,暫時放下人間的一切,這樣才能很自然地與佛菩薩相應,與內在的靈性相應,生出歡喜之心。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要到道場打坐?」答案很簡單,就是要讓靈性回歸佛國。因為到道場打坐、上課,等於是坐上了回佛國的法船,這就像我們從國外旅遊回家時要坐飛機一樣,當飛機飛到桃園中正機場的時候,你會很自然地從心裡生出一種「回家」的喜悅之心,甚至會高興得忘了旅途的勞頓。所以當你來到道場或佛堂上課的時候,就要有這種「回家」的歡喜之心,然後你就會很自然地與佛菩薩起相應,接到殊勝的加持力量。藉由這股強而有力的磁場力量,可以幫助你超越到另一度時空,有一天,你就會找到自己的家,那是你最盼望的佛國之家,是非常殊勝的。 由此可知,人生中的一切名利、財富、地位都是空的,因為當你往生的時候,什麼也帶不走。唯一最真實的,就是靈性在色身滅度的時候,能夠化成一道光,直接回到佛國,那才是最珍貴的。否則,當大限來臨時,你的心一定會害怕,因為不知道自己將往生何處。就像出生時,由於不清楚自己降生在什麼樣的世界,所以會害怕得大哭。尤其如果往生到比較低層次的法界,根本就是一片黑暗,見不到光明。除非你在世時修行正法,那麼自然會有佛菩薩來接引你,或是你自己就可以直升佛國,所以修行實在太重要了,它是關乎我們千百萬年不再輪迴的一件大事,但偏偏很多人都不相信、也不知道輪迴的可怕,一定要到最後一刻來臨時才會覺醒,不過此時已經太晚了。 修行要有悟性 才能找到本心 現在很多人的生活都過得不錯,如果能夠修行,我相信一定可以更好,然而並非如此。因為一般人總認為,既然日子過得不錯,何必還要修行呢?造成他們這種誤解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不瞭解修行的真諦,以為每個月捐一些錢給慈善機構就是修行,就是積功德。當然做善事會有善報,也是美事一件,但這只是一種福報,算不上功德,頂多讓你往生到天界,一旦福報享盡,還是要繼續輪迴,所以並不究竟。 所謂究竟的修行,可以超三界、斷輪迴,也就是修到佛菩薩的境界,而不是只有到天界。所以當你來到道場上課、禪定的時候,不要忘了內在靈性的需求;什麼樣的需求?就是要明心、要見性、要成佛。 什麼是明心?就是要覺悟。「悟」字是由「心」及「吾」所組成,「心」指的是本心。如何才能找到本心?就是要「開悟」,所以平時要有悟性。 什麼是「性命」?就是靈性的性命,祂是永恆的,無生無滅,是無量壽無量光。至於「生命」則是指色身的壽命。什麼又是「性」?從字面上看,「性」字是生起另外一個心,什麼樣的心?就是本心。什麼時候可以找到本心?就是見性的時候,亦即我們本來那尊未來佛現前的時候。 但是如果不經過禪定,絕對不可能見性,即使開悟了,也只是小開悟、小覺醒。見性一定要在禪定中,因為色身見不了佛,如果色身能夠見佛,一定是用眼睛來看,但眼睛所見到的都是有形有相的「假相」,都是空的;而真如實相的佛是無形無相的,是真實的,只有靈性看得到,這就是所謂的「真空妙有」。 禪宗的佛法就是「佛心傳心、佛心印心」的印心佛法,是真正的佛法。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但是當祂涅槃時,卻說自己未曾說過一字佛法,可見真正的佛法都在於「心」,所以我們要以心來相應、以心來接受佛的證量,也就是要以本心(靈性)來見佛,這才是真修行。 至於「人」,只是帶「本心」來到道場接受佛法薰陶的一個媒介。當你來到道場的時候,就要有這種覺悟,同時在道場接受佛菩薩的佛光加被,讓你清淨,同時也幫助你消業。當業消了,自然就會見到光明,然後才能見到本性,才能成佛;這是很重要的修行觀念。 珍惜修行正法的因緣 一般人講經說法,幾乎都是照著經文的字義來解說,這樣並不能顯現出佛的證量。所謂說法,是一種證量的傳授,而不是照著字面來說文解字,因為這種解釋並不是「法」,它只是一種人間語言,如果你能從中去開悟,進而改變你的心,那才是真正的法。 也就是說,如果你聽(看)了這些經文以後,內心會因而發生變化,那就是真正的法,否則,即使今天世尊在你面前說給你聽,但對你的心卻起不了任何作用,那麼一切都是枉然。 由此可知,聞法要入於心,要從心裡開始變化。因為修法即修心,一心生萬法,所有的法都在心裡面,只要你的心開悟了,就會發現自己不再執著於一般的俗事,甚至還會很歡喜地接受,這就是心的變化。 尤其人間有很多瑣事會困擾我們的心,甚至障礙我們修行,如果沒有這種覺悟,很容易就會退轉,這是很可惜的事。 印心佛法是究竟的佛法,只要你一心修行,一門深入,一定可以證得菩提。

教宗方濟各葬禮前 川普與澤倫斯基短暫會面

教宗方濟各21日病逝,享年88歲。在停靈聖彼得大教堂開放民眾瞻仰遺容三天後,於梵蒂岡當地時間26日上午10時舉行葬禮彌撒,儀式後安葬在羅馬聖母大殿。教宗葬禮彌撒有160多國的代表與50國元首參加。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都出席了教宗的葬禮,並在葬禮前兩人有短暫接觸。 教宗遺體在儀式開始前供各國代表與元首瞻仰之後,由14位扶棺人從聖彼得教堂大殿中移到教堂前台階。儀式由紅衣主教學院的院長巴蒂斯塔(Giovanni Battista Re)主持,在彌撒上,合唱團演唱詩篇中間,並由神父以不同的語言包括英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等領導信眾祈禱。現場有20萬人參加。 彌撒之後,方濟各遺體安葬於教宗最喜歡的羅馬聖母大殿教堂。墳墓上只有Franciscus(教宗教名)沒有其他銘文。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白宮媒體主管史蒂芬莊(Steven Cheung)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川普與澤倫斯基在教宗葬禮之前私下有過會面,「進行了非常有建設性的討論」。這是他們自2月底在橢圓形辦公室一場充滿火藥味的會面以來第一次面對面會晤。

數萬人湧入梵蒂岡瞻仰教宗方濟各遺容

教宗方濟各21日逝世後,遺體暫厝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內供信眾瞻仰。由於弔唁人數超出預期,梵蒂岡決定24小時開放,僅在24日早上關閉大教堂一個半小時​​進行清潔。梵蒂岡表示,截至24日晚上,在開放瞻仰一天半後,已有超過 9萬人對教宗致上最後的敬意。 在開放信眾瞻仰遺容三天後,教宗葬禮將於26日在聖彼得大教堂舉行,屆時將有各國元首及政要參加。梵蒂岡表示,已確認有130個代表團出席,其中包括50位國家元首和10位在位君主。確認出席的包括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及其夫人,以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追悼彌撒後,教宗將被安葬在羅馬聖母大殿內的一個壁龕中,靠近他最喜歡的聖母像。 義大利當局已經加強了梵蒂岡周圍的維安工作,在通往聖彼得廣場的台伯河和協和大道沿線加強巡邏,並派出無人機監控,以確保弔唁民眾和外國使團的安全。 方濟各的去世為他12年的教皇任期畫上了句號,他的任期以關心窮人和倡導包容為特點,但他也受到一些保守派的批評,他們對他進步的觀點敬而遠之。 23日,方濟各的遺體在主教和紅衣主教的護送下,從梵蒂岡內移靈前往聖彼得大教堂。教宗的遺體安放在敞開的棺槨中,並由四名瑞士衛兵守衛。 樞機主教陸續抵達羅馬參加葬禮,截至24日,已有113位樞機主教抵達羅馬。在5月5日,經過九天的官方哀悼後,樞機主教將召開秘密會議,選出新教宗。

【禪修釋疑】入禪定要從何處下手?

文/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秘書長覺妙宗明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問:請問入禪定要從何處下手? 答:不管你是禪定還是專注脈輪,一定都要從「入靜」開始,然後到「至靜」,這是最清淨的時刻。所謂「最清淨」,就是忘我的境界,此時你己忘了自己正在打坐,也就是達到了「身空」、「心空」,進入了虛空法界,這個時候才會有特殊的感應--有人會覺得色身不見了;或是看到很多光、很多景像。這其實是一種昇華作用,也就是突變,就像毛毛蟲經過了「蛹」的至靜期以後,會突變成為蝴蝶。「禪」也是一樣;一定要入靜,才能突變。如果你坐了一小時,腦筋也想了一小時,連入靜都做不到,更不用說要入定了,只能算是在休息。所以坐禪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超越的精神,先要讓身體持久不動。能做到這點,才算達到第一步的成功。

淺說《楞嚴經》的由來

文/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秘書長 覺妙宗明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隋朝的智者大師對耳根圓通之事有些不太明白,在禪定之中,有一位全身放金光、身著盔甲之金甲神對他說:「等《楞嚴經》入中國來,你就會明白了!」大師出定後,乃天天向西天禮拜,希望等待《楞嚴經》早日傳來中國。他苦拜十八年,直到示寂,仍未等到。直到一百多年後,唐中宗神龍元年,始有印度僧人般刺密諦,經由海道帶來此經,其中過程十分離奇! 原來此經被印度人尊為國寶,不准人民攜往國外,印度邊境關卡檢查嚴格,一查到這本經書即予沒收,當事人亦即治罪。般刺密諦於是苦心將經文縮寫在絲綢布上,割開自己手臂皮肉,再將經文絲綢塞入臂膀,用針線縫合,待肌肉再生,才敢出國,於是終於平安過關,渡海而來。古聖先賢弘法之慈悲心及救世大願力,且不惜為法忘軀,令我們無限敬仰,我們怎能不感恩再三? 梵僧般刺密諦由水路抵達廣州,當時被貶到欽州的宰相房融知道印度僧人帶來佛法寶典,歡喜備至,準備在附近的光孝寺馬上進行翻譯,以利益求佛慕道的人士。哪知梵僧剖開臂膀,取出經文絲綢,絲綢已被血水浸透,凝成血塊,染成暗紅,什麼也看不到,要怎麼翻譯呢?房相國失望傷感,一籌莫展,當時他被貶官嶺南,暫住一所官衙,夜間思索如何解決,而一夜難以入眠,於是在長廊走來走去,不時喟然長嘆,搖頭稱憾! 當時隨他南遷的家人中有其愛女,已結婚生子,夜半正好餵嬰兒吃母奶,聽得父親腳步聲,又聽到父親無奈的嘆息聲,知道老爸心事重重,很關心地問:「爸爸!這麼晚了未睡覺,有什麼心事可以告訴我嗎?」房融說:「告訴你又有什麼用?你們婦道人家能幫什麼忙?」女兒倒很有信心地說:「男人家不能解決的事,也許女人家可以解決也說不定,你就說來聽聽嘛!」房融就把梵僧藏經於臂膀,剖膀取經,絲綢染血,經文難識,無從翻譯之事告訴她。說不定是菩薩顯靈應化,女兒說:「老爸!這太容易了,乳乃血之餘,如用乳汁泡經文絲綢,血就可能溶解,經文不就顯現了嗎?」房相國天亮後把血漬經文布交予女兒處理,果然血跡溶化,字跡顯現,細心處理晒乾之後,楞嚴經文又全部呈現。 他就請般刺密諦及彌伽釋迦兩位擔任翻譯,另外又延請幾位高僧協助參與翻譯,由房融校閱潤色,經過一年左右,全經翻譯告成,全名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此經的由來是因波斯匿王邀世尊及各大菩薩來宮庭接受供養,佛陀派遣文殊菩薩率一批菩薩及阿羅漢前往接受供養,只有阿難早就被人請了出去,因為路程太遠,趕不及回來參加受供。阿難入豐德城行乞,經過一間賣酒女的淫窟,被摩登伽女看上了,她看阿難相貌端莊,一表人才,就使用邪咒之術,把阿難迷得心神恍惚,攝入香巢,眼看就要破了戒體。佛陀在歡宴中突然心血來潮,知道阿難陷入摩登伽女之掌中,遇到了五百年前的風流債業,持戒清修的功力就要付之東流,就慈悲地打發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去營救。文殊菩薩飛身到了摩登伽女之香巢,一唸真言,就解了阿難所受的「先梵天」神咒的迷幻咒力,阿難被文殊菩薩搭救挾持回到佛所,五體投地,涕泗悲泣,懺悔修持定力不足,懇切請問佛陀十方如來怎麼修成佛道,佛為說三大法門-「奢摩他」(止)、「三摩缽提」(觀)、「禪那」(禪)。這就是《楞嚴經》的由來了。

【禪修釋疑】人為什麼會輪迴?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圖文提供/禪天下雜誌 問:人為什麼會輪迴? 答:人,除了物質體的生命外,還有精神體的意識。物質體會滅度,精神體卻永遠存在。所謂輪迴,就是因為累世中所作所為的意識在作用。我們的靈性本自清淨,是一個光明體,附在這個光明體外面的就是累世的意識,而意識的屬性會決定一個人輪迴到什麼法界去。比方具有菩薩屬性者,自然就成為菩薩;具有畜牲性者,當然輪迴成為畜牲。由此可見,輪迴到何處完全是由自己決定,這也是大自然界「物以類聚」的真理。而印心佛法就是培養一個人具有菩薩性,具足菩薩性以後,才有資格成就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