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鄭英耀日前在全國局處長會議突然拋出「校園愛心球」的「創意發想」,讓民眾假日可以進校園使用球具,各界聞訊一片罵聲。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與各政黨代表今天(15日)召開記者會痛批教育部荒腔走板,連綠委都認為該項政策與教育現場脫節,恐加重校園行政負擔。
全教總表示,針對「校園愛心球」政策,教育部說法一日三變。先是鄭英耀說要讓體育署2周內盤點全台3800所中小學可開放的器材,放學後及假日時民眾去學校運動就隨時有器材可借,不必再自備球具。但教育部主秘林伯樵隨即改口說:「提供給民眾的球具,會由教育部買單,跟學生使用的分開,學校不須保管,而是類似愛心傘概念,以鼓勵學生與社區多運動。」但之後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又說後續一定會請體育署審慎評估,與基層學校溝通,不會貿然實施,初期可能會先選擇有意願的縣市學校試辦後再議。
全教總說,儘管說法一變再變,但迄今為止教育部仍然沒有明確宣布停止錯誤政策,完全脫離學校現場,堪稱天馬行空、徒增紛擾。
民進黨立委吳沛憶指出,目前校園管理已相當辛苦,若開放平假日免費借用球具,將加重校園行政負擔,愛心球政策與教育現場脫節。
國民黨立委葛如鈞表示,教育部要推行運動風氣的想法不是不行,但不能總是「慷他人之慨」,如果經費、人力及相關配套都還未完善,就應該立即停止,公共政策不應在犧牲教育資源的情況下硬推。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批評,教育部這種「由上而下」性的決策模式,最終受影響的,永遠是老師和學生。請教育部少一點辦公室裡的幻想,多一點對教育現場的理解,政策才能真正落地。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指出,有關開放校園球具,究竟有無經過周詳政策研議?或只是一時興起?教學才是學校本質工作,學校已經負擔太多與學校教學無關的工作,教育部長必須解決問題,而不是跟著把學校當成施政提款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