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程富陽》大溪「打鐵寮古道」紀實!

    【愛傳媒程富陽專欄】6月28日政校32期學弟賴世上賢伉儷,約走大溪的「打鐵寮古道」,我這桃園八德在地人,竟然不知道有這條古道,自然要跟去瞧瞧;這古道原名「更興古道」,連接大溪三層地區與角板山,是屬於北部的金面山系,昔日兩地的物資常藉這條古道運送。關於打鐵寮古道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因為古道入口原有一家打鐵舖,提供入山採樟腦的腦丁所需要的鐵器。另一種說法是,早期山區原木由此運至平地,伐木工人將木料順著陡坡滑下,木料撞擊山壁伐出類似打鐵的聲響,因此稱此地為打鐵寮。
    這古道沿溪畔修築,建造時就地取材,遇山鑿石築成石板階梯、取溪中鵝卵石鋪成步道,讓人一踏入就泛有古意盎然的氛圍。由白石山登山口進入,一開始是平緩的土產道,十分好走,柳杉夾道一片綠意,經過涵管草嶺溪淙淙溪流後,進入原始山徑,途經木橋、樟樹林、白石埤叉路等,來到白石山稜線路口,需攀一段巨大的斜石,有點驚險,但有拉繩可以輔助攀爬,還算安全,最好選擇天氣好的時候來。回程可以繞行大石壁下方,另走東興橋返回,又有另一番景色,網路上說春季可賞金毛杜鵑、夏季則有機會欣賞艷紅鹿子百合花,也許大家可以試試運氣。
    此古道因緊鄰慈湖陵寢,早年受到軍事管制,人煙稀少,卻也因此得以保留原始林完整的風貌,山途中即可見昔日舊軍營的管制哨。沿路古道林蔭可見,聽說五月可賞雪白桐花,一路可見舞蝶翩翩;上山時,路上碰到一位登山女士,要我們停下來看遠處樹上有五色鳥在餵食幼鳥,她說她已經觀察很久了,我們三個只好歇腳跟著一起看,看了半天,似乎看到一隻彩色鳥屁股搖晃了一下,大概是牠在勸幼鳥進食,總之2個半小時後,我們下山時,這隻五色鳥的屁股還翹在樹外,大概這就是所謂的母子情深吧!
    這條「打鐵寮古道」可直通後慈湖,由百吉隧道出口,我們選擇往上走陵線到白石山,山頂海拔625公尺,是塊巨大的斜岩,刻有「白石山」三個字,聽說是源於山頂這塊巨岩在陽光照耀下泛呈白色,遠觀如耀眼的寶石而取名之。另有一說,巨岩是經地殼變動由海底抬升所形成,成一東西縱橫的陵線,也是登山者最喜歡的一條路線終點。山頂基石可佇立迴旋的地方不大,但視野極佳,可眺望尖聳的金面山、圓頭的十三分山,及遙遠的南插天山、三峽鳶山,俯瞰大溪地區。
    沿途的三座橋,分別是由地方人士捐建的糯米橋,學弟說是百年前水泥稀少,因此用糯米夯實,分別為太平橋、濟安橋和東興橋,可說各有特色,我看了一下太平橋的橋墩,刻有大正15年(西元1926年)的斑駁字樣,也算是百年滄桑了。
    今日,我們早上7點半由登山口出發,回程時已過午時,路程約5個小時(含休息),的確是一座適合休假偕伴踏青健身的好去處,但路程有點遠,看了計時錶,剛好是2萬步;回家不覺矇頭睡了一覺,醒時夕陽已將西沉,覺得應略為敘述,以為紀實分享;至少,下次友人再邀我走這條「打鐵寮古道」,我這本地人,也不至於回答「一無所知了」!

 


作者為退役上校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