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翁佳音》逃學與逃禪—— 十九世紀末「脫清人請願運動」的真相

    【愛傳媒翁佳音專欄】開春總得動點筆,作為新年伊始回應。今天分享親友學生一點聽障老番的人生哲理。有段時間學界朋友常指責老番雜務太多、高傲獨行、閉門造車、缺席學術研討會等等;但也有人稱讚老番公開場合手不釋卷、謙虛、經常思考學術。老番只能感慨說:人生不運,妻車禍近三十年而困窘於生活雜務,學不到朋友成功調節生活與學術的技巧(學術與家務難兩全啊),因而不少任務無法即期達成,合該被指責。至於高傲或手不釋卷,哈哈,聽障人士聽不清楚,只好靠大量看書補回學識營養;聽不到沒回應,被人義憤填膺罵高傲,怨不得人。
    說謙虛,老番得坦白一下。謙虛,是江湖走老膽子變小,學海無涯,老番一樣犯不少研究上疏忽與錯誤,早已沒資格自滿。至於經常思考學術,則是老番的「逃學」哲學。老番從不覺得學問、學術有啥清高偉大,「吾不如老農,吾不如老圃」,卻視灶腳料理等家務為高深技巧與苦差事,所以長年來邊當家庭煮夫邊逃避想學術問題,讓分心減少現實痛苦。包括與曹善人合作寫「吃的臺灣史」,也是如此,不是趕學術界研究議題的潮流。這招很有效,老番稱之為「逃學」,「逃避現實之苦與無聊,而進入學問」。
    我用「逃學」,多少是模仿近代初期史事,即東亞明清帝國改朝換代時,「諸遺民多隱于浮圖」、「生平未了志,每每託逃禪」,避免削髮綁辮而遁入佛釋禪之故事。臺灣史著名例子之一,是「海東(臺灣)文獻初祖」浙江人沈光文。他本來與魯王被鄭成功軟禁於金門,1662年六月暴君病薨,正要從金門返鄉,結果被七月海上暴風雨迫他漂居臺灣。在鄭經政權下,沈光文只好變服為僧,逃去臺南高雄交界的羅漢門,以及後來叫臺南善化的目加溜灣社。
    「逃禪」、「逃學」,字面意義是「逃出禪」、「逃出學校」,然而漢語實在奧妙,「往生就是死去」,「大勝無異大敗」。老番突然憶起四十幾年前一位琉球人好友,他研究十九世紀末的琉球「脫清人請願運動」,他曾跟我說臺灣人朋友老是誤解「脫清」就是脫離清朝。脫清,其實是指「走脫出來去大清帝國」。啊,真的,「臺灣傳統史」的研究,漢語資料真的要好好讀,不要只看字面意義。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著有《解碼臺灣史1550-1720》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