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宗教

【禪師說禪】清淨 是明心見性第一要件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一般人都以為,唸很多佛經、背很多經典,就是在修行;或是對佛經的研究很深、經文可以倒背如流,就是修得很高;其實還不如每天過得很自在、很法喜。如果能夠這樣,就是一尊「歡喜菩薩」。 修行,首先要從身體和心理做起,也就是要「身心一致、達到平衡」。什麼是身心不平衡?舉例來說,每個人都不希望生病,都想去旅遊或觀光;但有些人因為身體不能太勞累,或是有某些病痛而不能去,這就是典型的身心不平衡-因為身體有病,不能與「想去旅遊、觀光」的想法一致。 當然,有些病痛是屬於習慣性的,比方像吸毒者,當他們冷靜的時候,並不想要吸毒,而是因為生理成癮的需求才去吸毒的;這也是一種身心不平衡的例子。其實這些人都很清楚吸毒的下場是什麼,只是因為一時的迷惑而上癮,導致身心無法自主,造成很大的傷害。 另外在生活上,誰都不希望自己與他人發生不愉快;但如果身體不舒服,或是心情鬱悶時,往往很容易就因為別人一兩句不順心的話而情緒失控,甚至衝突;這其實也是一種「身心不平衡」的表現。我們修行,就是要讓身心平衡,要修正這些行為和思想。 觀世音菩薩說:「當我們觀『五蘊皆空』時,就可以度一切苦厄」;六祖慧能大師也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意思是說,本來也許會發生的事,可以透過智慧的處理,而讓它不發生。既然不會發生,那又何來痛苦要去忍受呢?這就是「禪」的智慧。 所以我常說,要保持清淨,包括身體的清淨和思想的清淨。若能做到清淨,就連晚上做夢,也不會作惡夢;如果會作惡夢,就表示還不清淨。 清淨以後,會讓人變得很有親和力,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有摩擦。清淨,可以讓我們的心直接通達宇宙,會理解很多事情;而這也是一種神通。 所謂神通,是當別人還不知道的時候,可以比對方多知道一些,這是因為「清淨」的緣故。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清淨以後,可以知道很多事情,像是氣的變化、磁場的變化……等等。比方到醫院探病,雖然還沒看到病人,但你已感應到對方的氣場,知道他的狀況如何。又好比到一個充滿靈氣的地方,在還沒到達之前,就可以先感應到當地的美好與殊勝;這些都是因為「清淨」的緣故,可見「清淨」多麼重要,它是成就的第一要件。

【禪修釋疑】如何做到一切放下

Q:有修行的人都知道,生活要隨緣不變,不能攀緣,要一切放下,不與人爭。但現今社會競爭激烈,若不去爭,就被別人打下去。要如何面對這問題呢?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心靈」的境界是沒有界線的,從「心理」以下才有這種分別心。因為有分別心,人與人之間才會對立,才會爭奪,才會打仗。如果有一天,所有的人都開悟以後,我想這世界就是太平的世界。 但這個理想好像很渺茫,我覺得這個社會愈來愈亂,錯誤的習氣愈來愈讓人煩心;這是因為在現代這種複雜的社會,大家都要爭生存,要爭取功利、名銜。這些屬於個人的私利,如果能夠拋棄,那會過得非常愉快。 只要能夠把份內的事情做好;比方我們在家裡好好照顧丈夫、妻子、子女;在工作崗位上,一心為公司的目標而努力,專心做好份內的事;在社會上奉公守法;這樣就可以過得充實而愉快。 一個修行正法的人,要能夠從身體的智慧(就是每天思考、做事這種智慧)提升到法界的智慧。也就是說,我們一開始都是關心跟自己有關的一切,然後當智慧慢慢增長、成熟以後,就會逐漸擴大到全人類;此時,對一切有生命的個體,你都會去關心、呵護他,這樣慢慢地,就可以得到法界的智慧。 當修行從身智到法智,就可以印證到所有眾生的平等性。當你印證到這種平等性時,才會明白這世間有多美好,才會開始關心它。 再深一層的,就是心靈的智慧,也就是佛性。「佛」只是一個代表,即使信仰不同,心靈的智慧也是一樣的,是從身體裡面可以得到的智慧,然後到整個法界。當你證到法界的智慧,得到大聖人的智慧時,就得到了三身圓滿(註:佛的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 所以,當你得到這種智慧的時候,就會知道如何愉快地生活在這個娑婆世界。我們生存在這個苦海無邊的娑婆世界,就是要懂得這種智慧。有了這種智慧,就可以很自然地解決人間的痛苦,過著比較如意的生活,這就是修行正法的重要。

【禪師說禪】靈性的光電磁場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如何讓自己的身體愈來愈健康?必須從「呼吸」開始,也就是這一口氣,從空氣吸進來的氣,經過身體的昇化作用後,變成了元氣;如果元氣很充足,就表示身體很健康,很有精神,所以日本人常說一個人看起來很有元氣,就是這個意思。 氣,可以經過訓練而達到聚氣的效果。如何聚氣?就是透過專注的力量,慢慢把氣吸到腹部,然後再慢慢呼出。這種方式可以讓氣留在體內進行濃縮,濃縮的程度愈高,氣就愈精純,元氣也愈強。 但這樣只到達「氣」的層次,對我們要修行到最高境界、要從「人」修行到「菩薩、佛」的禪行者來說,這種「氣」的磁場是不夠的,一定要再提升到「靜電」的磁場。 換句話說,就是要讓自己體內的感應度變得更敏銳。而這麼一來,我們在營養吸收、新陳代謝或是排泄等各方面,也會變得比以前更好,所以當然會愈來愈健康。 靈氣隨心行 氣脈化作光 不過,「電」的磁場仍然不夠,還要再提升到「光」的磁場、「光電」的磁場。那要怎麼做?一定要透過靈性。也許現在大家的修行層次還不到這個階段,但要知道這個知識,明白以後就會知道,當氣進入體內以後,應該怎麼提升。 一般呼吸是由自律神經控制,不需靠意識左右。在我們的脊椎骨裡有中樞神經,還有自律神經,也就是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是相互平衡的,就像人體分為陰陽,左邊的部分屬於陽性,右邊的部分屬於陰性;外面的部分屬於陽性,裡面的部分屬於陰性,所以我們的身體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要如何平衡?就是靠自律神經來控制。 如果自律神經失調,整個身體的運作就會錯亂,比方像失眠。為什麼會睡不著?也許是交感神經過於亢奮,那該怎麼辦?本來自律神經是不受影響的,但我們現在明白這個道理後,就知道該如何讓它不要亢奮,那就是提升副交感神經的作用來抑制它,讓它平衡。所以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對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神經系統。 副交感神經分布在整個腦幹,腦幹在脊髓上方,從橋腦、中腦到間腦,這是控制人體上部的神經系統,比方像眼神經、耳神經、嗅覺神經,還有分布在嘴巴裡面的口神經等。另外還有布滿在內臟的末梢神經,也都屬於副交感神經的作用範圍。 如果能加強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就可以抑制交感神經的亢奮。譬如呼吸急促、血壓上升時,就要調節副交感神經,也就是從脊髓上來,經過腦幹到間腦,從間腦去控制、調節呼吸和心跳。 由此可知,如何讓身體更健康?就是要懂得運用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雖然我們不是醫生,對人體的了解也不夠透徹,但我們知道這些原理和人體的結構後,就會明白該怎麼自我調節。 雖然醫生擁有醫學專業,但不見得會作自我調整,必須仰賴藥物,不像我們可以透過禪定,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達到平衡。只要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能夠平衡,身體就會平衡;而身體平衡了,自然就健康。 如果一個人「陰盛陽衰」,身體多半比較虛弱;如果是「陽盛陰衰」,身材大多偏屬瘦型。不過最好不要太瘦,也不要太胖,居中保持平衡即可,這是講到身體的部分。 無始禪心間 光電化為一 如何讓身體從「氣」的磁場提升到「電」的磁場?就是利用身體的神經系統,尤其頭部的「禪心、智慧、法眼」三個脈輪非常重要,還有身體底部的「無始、無明、吉祥」也很重要,因為氣會從無始到無明、吉祥,一直上來。 因此,若想讓壽命延長,中樞神經非常重要,也就是脊柱裡面的骨髓要飽滿,不可缺少,如果缺乏骨髓,脊椎就會挺不直,所以很多老人家的背脊都是彎的,就是這個原因。 身體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骨髓、腦液和血液。如果這三者能夠飽滿,而且清淨,就會很健康,壽命也會延長,更不需要做美容,一樣可以很漂亮,因為臉上充滿光澤,這是最自然的美。一個人只要身體健康,心就會快樂,精神也會很好。 從這裡,我們可以了解什麼是體性智慧,也知道該如何運用,如何讓身體健康、不生病,如何讓自己不老化、可以更長壽,甚至還知道如何解脫身體的障礙,提升精神體的層次,讓自己在修行上更精進;這就是體性智慧。

【禪師說禪】三位一體的奧秘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在「體性智慧」課程中,我們談到修行要先認識自己的身體,但身體除了肉體以外,還包括精神體和靈性體(或稱靈體);也就是說,我們共有三種身體存在於體內。 在人間,我們最常使用、也是一般人所了解的,就是肉體和精神體,至於靈性體,大都不太注意,可是所有人類的一切思想、一切行為,乃至一切功能,都是來自於靈性的智慧。 當我們了解這個道理以後,在禪修時,首先就要設法讓身體得到健康。但光是健康還不夠,還要讓身體不生病;不生病還不夠,還要能減緩老化、保持年輕。其實這樣仍是不夠的,還要能讓生命可以延續、可以活得更久。由此可知,「身體」是多麼重要! 很多人不知道修行的好處這麼多,因為他不知道修行不但可以讓身體健康,還可以不生病、不老化,甚至還能延長壽命,這是每個人都求之不得的!如果他能明白這些好處,一定會想趕快來修行。 其次談到精神體,精神與身體是有連帶關係的,而且是直接的關係。比方身體生病了,精神就不好,或是今天得到嘉獎,覺得很快樂,就會顯出精神很好的樣子;反之,若是心情鬱悶,發生一些煩惱的事,精神馬上就會萎縮。可見精神與身體之間,存在直接的連帶關係。 心悅體自清 禪定心佛顯 所以,若想讓身體健康,能夠長命、不生病,就要讓精神保持一定程度的昂揚情緒,但不要太亢奮,而是保持心情愉快、開心。如果能展現這樣的精神,身體自然就會好,這是一定的,因為身體健康,顯現出來的精神也會很好。所以我們除了注意身體,也要注意精神體。 修行,是讓身體把我們帶進道場,讓精神體來修行,從意識界開始,最後進入靈性。其實靈性體也是屬於精神體,所以精神體與一個人的成就與否,關係密切,非常重要。 因此在修行時,要特別注意精神表現,尤其是修行人,要時常保持心裡所產生的愉快、快樂、法喜等心情,若能如此,就會覺得很幸福;否則,如果表現出來的精神是負面的,就會給人不幸福的感覺。 從體性智慧,我們知道了「身心靈」的結構,在明白這個共同的生命體以後,就要更進一步了解,如何才能增進健康。首先要讓身體充滿「氣」,所以要從「呼吸」開始。 說到呼吸,我們要從胸腔呼吸轉成深呼吸,也就是把氣吸到腹部。接著,再從腹部呼吸慢慢轉成胎息。若能做到胎息,就不太容易注意鼻子的呼吸。所謂胎息,是入定時的呼吸法,等以後我們進入禪定課程,我再教導大家怎麼做。 修行,先要了解整個意識的構造:當我們的身體在母胎形成的時候,也就是「六入」完成的時候,「腦」就形成了。腦的第一層是原始記憶,包括累世的功過,你在過去世中做了多少功德、多少善事,造了多少業、多少障礙,通通都會記錄在原始意識裡。 所以,如果某人有暴力傾向,或是有其他野蠻行為,很粗暴,就是從原始意識來的,它是一種獸性意識,不是人性的。譬如說,如果這一世是從動物轉世而來,就會比較傾向於獸性,這種原始意識會很容易爆發出來;但如果過去世是人,這一世就會好一點,不會那麼粗暴。 凡事平常心 轉念離塵間 這就是我為什麼要大家做到「平常心、心常平」的原因,因為當我們心平氣和以後,才會有正見,有正確的觀念,比較不容易產生偏見。 再回到身體要如何增進健康。剛才說到呼吸,我們把氣吸進腹部以後,要能夠「養氣」,怎麼養?比方吸進十分的氣,只要呼出去七、八分就好,留兩、三分在腹部,就這樣養氣。 另一方面,這種內氣也和飲食有關,所以修行人或練氣的人,平時不宜進食過多,否則肚子會裝滿穢氣,讓你在禪定或休息、不做事時,容易打瞌睡。尤其要來上課之前,最好只吃少量食物,讓體內留點空間,可以裝清淨之氣,這樣就能讓身體和精神體保持不錯的狀態。 所以,健康與飲食、睡眠都有直接的關係,吃東西只要能維持體力即可,不要吃太多,否則都囤積在體內,會愈來愈胖,然後又要再花錢去減肥,實在划不來。所以一定要節食,並講求衛生,只要能維持體能就足夠了。 像師父都吃得很簡單,四分之一的饅頭就是一餐,然後再喝點水就飽了。當然你們還沒修到這種程度,不要勉強跟我一樣,那會餓得「皮皮剉」,還是慢慢減量,從一餐吃兩碗,減少到一碗;或是從一碗改吃半碗開始。 特別是那些比較胖的人,雖然過去的人都說:「胖就是福」,像唐代的菩薩都畫得比較豐腴,還有老一輩的長者在選媳婦時,都喜歡臉龐有肉、身材圓圓、臀部翹翹的,認為那樣才有福氣,可以百子千孫,那是因為以前的社會要靠人力,所以才希望小孩生愈多愈好。 但現在時代不同了,孩子生得愈多,向你伸手要錢的人也愈多,所以現在很多人都少生,甚至有些修行人乾脆不生。一般說來,生個小孩起碼要辛苦二十年,所以很多年輕人都覺得生不生無所謂。當然,如果生小孩,可以感受親子之間的親情和愛,但沒有小孩也自由自在,不會罣礙,所以沒有關係。 結婚與否也沒有關係;但千萬不要因為師父說沒關係,就拿我當擋箭牌。我並沒有教人不要結婚,我只是說沒關係,你們想結婚就結婚,都是一樣的。

【禪師說禪】身心清淨智慧門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什麼是體性智慧?對修行人來說,先要徹底了解「身心靈」的狀態,才能讓身體和心理都像靈性一樣清淨,否則就不知該如何從「人」成就「佛」;從人心提升為佛心;從烏煙瘴氣的身心變成放光的身心。 當然,我也是由我的傳法師父傳給我以後,我再傳給你們,所以你們只要跟著師父所傳的法來修,就能確實知道修行應該怎麼修。 身淨心圓空 身心放光明 所謂體性智慧,是在了解自己的身體以後,能夠再突破,讓身體得到健康,心也得到快樂,同時還能更進一步地進入靈性,見到佛性。 現在很多人修行都是用意識修行,比方用耳朵聽法、用腦筋思考、用嘴巴唸佛、誦經……等,但這些修行方法都停留在意識層次。修行先要了解腦的構造,因為對身體來說,腦部實在太重要了,像我們所接收的意識是從哪裡來?從眼睛而來;比方看到美的事物會心生歡喜,看到不好看的就不喜歡;這就是意識。耳朵也一樣,喜歡聽美妙、好聽的聲音,不喜歡菜市場之類的吵雜聲。 還有鼻子,如果到公園或野外呼吸新鮮空氣,會覺得神清氣爽,但到人多、不清淨的地方,像我到一些菜市場或百貨公司,眼睛都變得很模糊,看不清楚,可見那裡的污染程度有多嚴重,一直要到離開以後,眼睛才會再明亮起來。下次你們去逛百貨公司時,不妨也體驗看看,能不能看得清楚。 而且你會發現,自己的心好像會被百貨公司的商品所迷惑,雖然只是閒逛,但一看到喜歡的東西,往往就不由自主地買了;這就是人的本性。 另外像嘴巴,如果講出來的話會傷人,當然令人討厭,但如果是讚美,就能取悅對方,但這些包著糖蜜似的讚美之詞是出自真心的嗎?其實有些不好聽的話反而是逆耳忠言,所以要懂得分析、了解背後的真義。 記得小時候曾有長輩告訴我,當別人拿糖給你吃時,不要高興得太早,要想想他為什麼給你糖吃。相反地,當別人打你耳光時,也不要生氣,應該想想他為什麼這麼做。當然,也許對方純粹是喜歡你,出於誠意才給你糖吃,並沒有什麼目的。又或者他是因為關心你,才講一些不入耳的話,讓你覺得不舒服。 總而言之,這些外界刺激透過「眼、耳、鼻、舌(口)、身」所傳達給我們的感受,通通都會進入意識,而在整個腦殼最上層的腦皮層,就是現在意識的層次,負責接收正在進行的意識。像你們現在聽我說話,就是用這裡在聽,但我要求你們還要再加上用「心」一起聽。 一般人在接收意識後,如果認為是沒有必要的,就會選擇遺忘,不會被記憶下來;但有些意識,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只要被記憶下來,時間久了,就會進入記憶意識。比方聽到一些讓你產生強烈刺激的話,也許就會記得很清楚,不會忘記,久而久之,它就深入到潛意識的層次,那就麻煩了。 過去,曾有人帶女兒來見我,他說他女兒在工廠上班,平日飽受旁人的言語批評,所以她整個腦子都裝滿了這些負面言論,堆積在意識裡,讓她耿耿於懷,可是又不敢違背眾人之意而反抗,只能一直忍耐,等到這些意識進入潛意識時,有一天就爆發了,她在去工廠的路上,不停地開口罵人。 我們知道在意識層次裡,潛意識是很接近原始意識的;所謂原始意識,就是我們投胎以後,在母胎中剛形成腦的時候,這時的腦就是原始意識,它包含了累世的業障,不管是記得或不記得的記憶,通通都在原始意識裡。什麼時候原始意識會表現得最明顯呢?就是當你生氣時所作的粗暴舉動。換句話說,原始意識就是眾生帶業的意識,也就是獸性的意識。 剛才說她會不停地罵人,一般人看了,可能覺得她是不是瘋了,其實她是已經受不了了,才會如此漫無目標地亂罵。如何讓她安靜下來呢?如果送到醫院,醫生一定會打鎮定劑,可是那只是讓她先安靜下來,讓麻痺神經暫時不要太敏感而已,如果施打過多,會造成神經系統錯亂,而一旦自律神經錯亂了,就會發生像口水直流、無法控制的現象,或是因精神恍惚而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地走路,很難再恢復正常。 如果要治療這種病,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把她在潛意識裡的那個意識磁場消除掉,也就是從潛意識的層次提升到現在意識的層次,就可以回復正常。可是如果不是修行證道的人,就沒有這種能量,當然也不能讓潛意識消磁,得到提升。 從這裡可以證明一件事,修行是無法靠自己成就、無法靠自己見性的;因為不管是現在意識、潛意識,還是原始意識,都充滿了層層障礙。 心淨離塵垢 內外合為一 雖然修行人都知道要明心見性,卻不知該如何明心、如何見性。其實靈性就在內心裡面,也許有人會說,靈性不是和心很近嗎?兩者不是同體嗎?怎麼會見不了性呢?就是因為這層層的意識障礙,所以才到不了靈性,見不了性。 可是如今,你們跟隨師父修行,我可以讓你們一層一層地清淨,從意識到靈性,一共十層障礙,一定要把這些意識都清淨以後,才能見到靈性之光,這樣才是智慧修行,絕不是看佛經,或是唸經、誦佛,就可以見性的。 意識有這麼多層次,你們就明白,修行怎麼可能只靠自己?有些人說,我不要去道場上課,自己在家裡修行就好,那是不可能的。修行要離相,離相修行就是離開這些不清淨的意識。

【禪師說禪】禪宗正法 教外別傳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修行要有智慧,而不是迷迷糊糊地不管修行法門正不正確,也不管修行會不會偏差,這些都要注意。修行要具足五種智慧:體性智慧、法性智慧、圓滿性智慧、真性智慧,以及最重要的作佛智慧。一個新進入門的禪行者,首先必須確立正確的修行目標,認清自己為什麼修行。 一個人從不知不覺中,投胎來到人間,當然在幼兒時期還不懂得修行的重要,等到長大以後,經過學校的學習及社會的洗禮,慢慢地就會開始想要修行。其實不論東西方都有修行,西方有基督教和天主教,東方則有佛教和其他宗教,不過,雖然彼此教派不同,但基本教義都相近,只是修行方式有所差異罷了。 西方國家注重的是信仰,如果信仰上帝,將來就會上天堂,不會下地獄。東方的佛教也差不多,但最重要的是,佛教除了信仰,還強調「如何才能到達佛國」,那就是要經過智慧的修行。 也許有人覺得,西方的修行不是更簡單嗎?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上天堂。我想並不盡然,所以他們才會每個禮拜還要到教堂,還要禱告。其實到教堂做禮拜也是一種法會,向上帝禱告也是一種修行,修心裡的清淨,但它不像佛教講求的是如何去除自己的劣根性。 就像佛教講的「業障」一樣,上帝也說「人有原罪」,其實原罪就是業障。當我們明白「人有業障」、「人有原罪」之後,如果能把這些業障、原罪都空掉,也就是把它們都清淨以後,就可以到佛國、到天堂。 世尊告訴我們,修行的第一步是守戒,守什麼戒呢?一般人常會犯的毛病就是貪心、瞋心、癡心、慢心和疑心,這五種心是讓一個人不能到達佛國的主要原因,所以要守戒。 傳燈續法脈 佛師引歸途 再說到人為什麼要修行,既然東西方都主張修行,就應該更進一步了解,修行該怎麼修。 首先要選擇法門,你修的是什麼宗教、要用什麼法門、用什麼修行方法,才能達到自己修行的目的;什麼目的?就是往生以後,可以回到佛國或天堂。然而重點是,要怎麼去? 當我們決定開始修行的時候,就已選擇了修行的宗派,像佛教就有許多宗派,但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正法?該如何選擇?這非常重要。 我們常聽到有些人說,「我已成佛,所以不需要什麼宗派或法脈,那不重要。」我想以整個佛道來說,並沒有這樣的法門。如果沒有佛的傳承、沒有證道的傳法師父,如何帶領跟隨自己的人回到佛國? 作為一位傳法師父,必須具備「佛」的條件,所以一定要經過「得佛傳承的師父」的傳法,才能具足佛的證量。換句話說,只有已經證道的師父,才能帶領跟自己修行的人的靈性回到佛國。所以師父今天有責任,要帶領大家一起回佛國,這是我的使命。 佛所傳的正法,最重要的就是讓所有受苦的靈性,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一直不停受輪迴之苦的靈性,能夠從今天開始,從這一世開始,真正地脫離輪迴痛苦,得到佛國的快樂。 因此,從修行正法的過程中,我們就能體會自己將來能不能跟隨師父一起回到佛國。如何才能有這種感受?一定要有信心,因為世尊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具有佛性,都具足如來德相,也就是妙心,所以一定能夠回到佛國,大家要有這種信心。 不過,雖然人人都有佛性,都能回到佛國,但因為每個人在輪迴過程中,不知流轉了多少世,造作了多少業,而讓靈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當然在輪迴中,也同時造就了許多功德;但我們修行是要修到無餘涅槃,而不是有餘涅槃。 所謂無餘涅槃,是不帶罪業而往生,也就是清清淨淨地往生佛國。如果是帶業往生,就是有餘涅槃,下輩子還要再回來輪迴,而且不知還要流轉多少世,一直到修得清清淨淨、不再帶有任何業的存在為止。如果只是修到帶業的有餘涅槃,並不算是圓滿的修行,不是大圓覺或妙覺;由此可知修行的重要。 我們常看到基督徒的手從左胸比到右胸,再從額頭比向腹部,也就是在胸前畫一個「十」字,很多人都不明白這代表什麼意義。 其實從左胸比到右胸,是代表「人間」;從上比到下,則分別代表「天堂」和「地獄」。也就是說,身在人間的你,是要上天堂,還是要下地獄?可是很多人都只知道這樣比劃,卻不知道其中的含義,我想恐怕連基督徒也不知道吧! 此外,它還有另一個意義:如果是上天堂,這個十字就是放十字光;但如果是下地獄,那就是十字架,因為到了地獄,就沒有光了。 而佛教的「卍」字,是代表萬德莊嚴,也就是成就佛陀。只要能夠清淨、智慧、圓滿一切功德,就可以得到「萬德」的證量,而成就一尊佛。 我們可以從世尊身上得到證明,世尊就是在修行以後成佛的,所以我們也可以在世尊的淨土「地球佛國」修行成佛,而這也是世尊的願力──地球佛國,人人作佛。 因為我們有佛性,所以可以成佛,如果地球上的所有人類,都能遵照世尊所傳的「戒、定、慧、解脫」來修行,從守戒開始,然後禪定,修到智慧,就可以讓自己的靈性解脫輪迴,到達佛國。修行就是如此清楚。 世出證道師 妙傳一真法 修行有一定的軌道,不要想得很困難。但也有很多修行人並不了解修行的方法,只是為修行而修行,不知道自己跟隨的師父有沒有帶領靈性回佛國的能力。其實這對修行人來說,是很重要的。 本門是世尊傳下來的一貫法統、一貫傳承。當年,世尊在靈山法會上「拈花微笑」,將傳承以「佛心印心」的方式傳給迦葉尊者,這就是本門的開始。所以本門是世尊真傳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法門,也是禪宗唯一的成佛法門。 我們來回顧一下:當靈山法會開始的時候,大梵天王供養了一朵金色蓮花,佛接過這朵花後,不說一語,只對眾人輕輕揮舞著蓮花,全場都不明白世尊的意思,只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迦葉尊者為什麼微笑?因為他知道佛的意思。當時佛已傳法四十五年,而迦葉尊者從修行開始,就一直跟著世尊,修了很久,所以他很清楚。也許你們也修了很久,但還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吧! 佛就這樣把法傳給了迦葉尊者。所謂迦葉尊者明白佛的用意,是說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它是比喻每個人的靈性本來就如蓮花一樣清淨,後來投胎到人間,就像蓮花生長在污泥裡,但它還是可以開出聖潔的蓮花。這聖潔的蓮花就好比我們的靈性,每個人雖然都生活在污染的社會裡,但內在的靈性仍然保有原本的純真與聖潔,就像蓮花一樣。 世尊就是把靈性這種清淨聖潔的光,傳給每個人的心。迦葉尊者明白佛傳法的意義,當佛以「佛心傳心」傳法的時候,他當下就接到了,把這朵聖潔的蓮花接到自己的靈性,所以他才會微笑。 當然,佛也明白迦葉尊者微笑的意思,才會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佛就這樣把傳承傳給了迦葉尊者。 什麼是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佛的意思是說,我有可以讓你成佛的法門,讓你回到佛國的正法。我有不生不滅的妙心,你也有同樣的妙心,那就是佛心。我可以讓你知道,如何讓人心進入妙心,進入佛心;如何讓妙心像聖潔的蓮花一樣,永生於佛國。 佛又說,這個法是「實相無相,微妙法門」,意思就是,只要你得到這個可以真正成佛的方法,就可以讓靈性解脫輪迴,到達佛國,而這種方法是實相無相的,是不生不滅的,是不會壞、不會變的,是最圓滿、最光明的。 所以,這個法門是多麼微妙,可以讓一個人成佛,從一個輪迴的心,成為佛心,而回到佛國。這個不可思議的法門,就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法門。 什麼是不立文字?一般人修行,都是聽法師講佛法,都是在聞法,用耳朵聽。像這種一來一往的方式,只是一種知識的交換,就像我現在用講話的方式教大家一樣。 大佛傳心印 智慧在其中 可是我們的印心佛法傳的是「印心」,所以師父講的話,當下就轉變為佛法,也就是佛光,可以清淨你的心,改變你的心,或是改變你的身體,改變你的想法,這就是「話中有話、法中有法」。 然而一般人並不知道,只知道要看大藏經,或是金剛經、心經等其他經典,而且是一直看,一直背誦,卻不知道這些經典所說的,是要改變自己的心;這樣修行怎麼可能成佛呢?因為都是停留在有相的意識修行,修到最後,終歸還是有相。 修行的目的,是從「有相」進入「無相」,然後才能到達「實相」,這才是「佛」的境界。如何從有相進入無相?就是要離相。以禪定來講,就是要離相禪定。 修行要修「戒、定、慧、解脫」,戒是謹守「身口意」的清淨,定是禪定,但很多人禪定只停留在呼吸,停留在「靜」的階段,也就是停留在「人」的層次,所以再怎麼禪定,還是一個「人」,不可能成「佛」。 禪定要從「靜」入「定」。因為靜了以後,尤其在師父開過光的道場,都有非常強的佛光,如果能靜下來感受,就可以慢慢入定,然後把這些佛光帶進身體,消除身體和心裡的污染,把不清淨的污染都變成光明,這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實修實證。 我要向這些用意識修行的人提出呼籲,趕緊來修禪宗這種「教外別傳」的禪定,這是能夠讓人成就的禪定,而不是坐在那裡枯坐。但這種教外別傳的禪定,只有證道的傳法師父才能傳,因為祂是世尊傳下來,經由歷代祖師宗師一直傳承而來的特別傳法,那就是印心佛法。 所以我在傳法時,不要大家記筆記,而是直接就印心到每個人的心裡,改變你們的心,讓你們得到清淨。我說話的時侯,同時就有清淨的佛光進入你們的靈性,清除你們的罪業,清除你們的業障,這才是真正的傳法。

【禪師說禪】智慧成就法門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為大家開佛門時,我看到每個人的頭都在發光,不但有光圈,還有光環,就連四周的牆壁也都有光。不過,雖然已開佛門,但大家還是要遵照世尊所傳的「戒、定、慧、解脫」,以及師父傳的「清淨、智慧、圓滿、圓覺」來修行。 心行戒定慧 解脫波羅蜜 戒律,這要靠自己修,師父只能幫你們清淨。至於其他的功課,最好也都要做到,才能在每次上課時跟上師父的腳步,帶著你們超越欲界天,到色界天,這都是同步的。 但如果戒律沒做到,也沒有布施,那就無法具足圓滿性智慧,修行就會落後。所以一定要更加用功,要再加強禪定。印心佛法的修行可以印證五種智慧―「體性智慧」、「法性智慧」、「圓滿性智慧」、「真性智慧」及「作佛智慧」。希望大家都能具足這五種智慧,並且實際地修行,就可以真正到達那個境界,而不是只在意識界空轉。 換句話說,你可以直接從「人」到「天」,到色界天、無色界天,然後進入聖位,而不再輪迴於六道。這是修行成就的方法。 由此可知,真正要成就佛陀,一定要真修實證。因為只有明白佛的智慧是不夠的,還要懂得如何依照佛的智慧來修行。比方像體性智慧,必須要讓身體的每個系統、每個組織,乃至每個細胞都得到清淨,那要怎麼做?一定要藉用身體的迴路,也就是神經系統。 另外像腦神經也非常重要,但一般人修行都不知道這些方法。因為在兜率天修行一天,等於人間修行一百年;如果要以這樣的速度修行,一定要透過身體的神經系統,將所得到的修行證量送到全身,去清淨每個細胞,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然而,一般人的修行方式都只侷限在意識層次,不停地在意識界兜圈子,所以還是停留在人間,無法超越。 因此,將來我想把這個法門帶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大家仍然可以保有原本的修行方式,只是再更進一步地修這種印心佛法、印心禪法的禪定,那麼你就可以體會當初佛所說的,祂傳法四十五年,其實並沒說過一個字。意思是說,你修行幾十年,還不如直接禪定,直接修這種「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正法。 修行如果不這麼修,是很難成就的。所以我一再要求大家,對於三毒二邪「貪瞋癡慢疑」,還有「殺盜淫妄酒」等戒律,一定要確實做到,要好好修「戒、定、慧」。如果還有沒做到的,要趕緊當下改進。 我希望大家都能完成「身心靈」的清淨,把這些準備功夫都做好,那麼修行就會像飛一樣地快速,而不是像爬行一般。 自持清淨戒 一頓超三界 只要做到清淨,就可以接到師父的大磁場力量,帶著你們超越欲界天。如果戒律沒有做好,就不能通過欲界,更不用說要到天界了。 欲界是有慾望的法界,包括食慾、色慾及一切需求。到了天界,雖然還是有慾望,但到了色界天,這些慾望就沒有了,或是已經很淡薄。再往上到無色界天,連男女關係都不想了,也沒有其他慾望。所以到無色界天的時候,已經是很清淨了,因為此時已進入聖位,自然不會再生起慾望。 所以要成就,必須時時想到「清淨」二字,因為一切修行都從「清淨」開始。而戒律的目的,就是要達到清淨,所以要守戒。 只要不犯「貪瞋癡慢疑」、「殺盜淫妄酒」,做到清淨以後,再經過禪定,自然就生出智慧。所以你們要每日一禪定,坐一個小時,不管是早上或晚上,自己選一個時間好好禪定,從無始脈輪或名色脈輪開始,一直做到禪心脈輪。但不要一次就把十個脈輪通通做完,而是要把每個脈輪都確實做好,也就是真正地入定進去。所以每次禪定,不妨就好好地做一個脈輪,否則沒有入定,也是沒用。

同願同行!第六屆世界佛教論壇寧波舉辦 心保法師:佛教能促進兩岸發展

第六屆世界佛教論壇於10月15日至17日在浙江寧波奉化雪竇寺舉辦,吸引約800名佛教界人士及專家參加。論壇以「同願同行,和合共生」為主題,強調佛教的眾生平等與慈悲精神。台灣佛光山寺住持心保法師表示,佛教傳入中國已有兩千年,帶來慈悲與祥和的理念。他指出,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和諧氛圍,佛教能促進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 心保法師強調,台灣中華人間佛教聯合會,長期與兩岸佛教界保持友好互動,共同實踐「同願同行,和合共生」的精神,以及期盼全球佛教界彼此團結友好、攜手共同前行,透過佛法使人類邁向幸福與安樂,並為世界帶來和平曙光。 對此,台灣法鼓山方丈果暉法師,從漢傳佛教人間性的角度表示,應以佛法中的慈悲精神,來化解當今社會中存在的對立與衝突。此外,中台禪寺住持見穎法師認為,「和合共生」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發展的歷史基因,君子能與人和睦相處,但不盲目苟同,尊重多元的契合重點就是「和」。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海法師也強調,早在兩岸三通之前,兩岸佛教界就已展開交流,特別是自1987年解嚴後,台灣佛教人士多次回大陸探親交流。他提到,台灣高僧弘川法師,更是首批回到大陸的台灣高僧之一,對兩岸佛教交流做出了深遠貢獻。在1989年前間,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大師,也率領弘法探親團回到大陸,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弘法活動,此活動更被外界視為兩岸佛教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 最後,台灣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耀法師呼籲,全球佛門弟子應承擔起續佛慧命的使命,並堅守「同願同行,和合共生」的理念。期盼有朝一日,世界佛教論壇還能像第二屆那樣,由兩岸共同舉辦,在大陸開幕、在台灣閉幕。

【禪師說禪】法性智慧 即身成佛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修行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神經系統,而不是以意念來帶動氣的運行。一般都是從吸氣到腹部開始,然後專注、聚氣,接著運行;但這樣太慢了,而且不可能到達細胞,甚至到更微小的細胞分子。像這種以意領氣的運行、以呼吸運行的方式,因為氣是有限的,所以修行也很有限。 一個人的身體,從最外表的皮膚、到肌肉、血液,乃至整個內臟,都佈滿了神經,所以要懂得藉用神經系統來修行。如果能運用神經系統修行,當下就可以到達全身。 意念行於外 光電入禪心 為什麼可以當下到達全身?因為神經系統是以「電」的磁場運行,不是「氣」的磁場,而「電」的速度比「氣」要快得多。如果有一天,再把「電」的磁場提升到「光」的磁場,那速度就更快了;因為光速比電速還快。當一個人可以到達這種「光」的境界時,才可能進入聖位。 以內臟來說,一般以氣運行是到不了的,也就是不能以意念到達。可是整個神經系統,也就是中樞神經,可以從脊髓通達到腦。副交感神經也是從脊髓經過小腦前面的腦幹;腦幹包括延腦、橋腦及中腦;然後從中腦上去,就是智慧脈輪;再往智慧脈輪前面一點,就是間腦,也就是視丘和下視丘。 大家要了解整個結構,才知道該如何運用。神經纖維是一個很長的細胞,它有所謂的軸突和樹突。樹突就像樹根一樣,會向外延伸連接到末梢神經,然後接到五臟六腑。所以只要帶動神經系統,當下就可以把能量帶到全身,清淨身心,這樣修行多快啊!這是師父修行證道所發現的,我自己也是用這個方法修行。 在人間修行,一定要超越地球的時間和空間;否則,即使修了一百年,甚至幾百年,也是一樣,因為還是用意識修行,成不了菩薩,更成不了佛。 修行一定要「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謂直指人心,就是讓心以外的身體全部清淨。而最好的清淨方法,就是透過神經系統,當下清淨。 當然你們現在還做不到,因為你們還不知道整個神經系統的結構,或是根本接觸不到神經,自然也不可能延伸到末稍神經,深入內臟及細胞。所以我先提供這些經驗給你們,這是法性智慧,你們了解以後,會更好修行。 妙佛駕慈航 印心開佛門 明白了法性智慧,我再幫你們打通佛門,就可以直接通達「天、地、日、月、星」,而祥光和佛光也可以從佛門進來;甚至將來有一天,我們也可以從這裡出去。 這是我替大家建好的回家之路,一方面讓佛光、祥光可以從佛門進來,另一方面,還可以讓靈性將來回歸佛國淨土,這是多麼大的福報!你們這一世投胎來人間,可說是不虛此行。 如果還能更進一步證到菩薩、證到佛,那就更了不起。其實,你們只要跟著師父修行,一定可以做到。但我要求大家最起碼要做到持戒,也就是三毒二邪─貪、瞋、癡、慢、疑,還有五戒─殺、盜、淫、妄、酒。 殺是不殺生,盜是不偷盜,淫是不淫亂,妄是不妄語,所以身口意要清淨。酒是不酗酒,不過一般應酬的喝酒倒是無妨,並不是不能喝酒。有些出家眾堅持不能喝酒,其實不必那麼執著。 說到執著,很多修行人都執著「五十六億七千八百萬年後,彌勒佛才會降生」,如果真是如此,那就不必修行了。其實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很有智慧的,它是指我們的五官、六意、七識和八識。 也就是說,當五官(眼耳鼻舌身)接觸外面的資訊以後,不論好壞,都會記憶在意識裡,而變成修行的障礙,這就是污染。換句話說,在六意上會產生污染。 至於七識,就是原始記憶,佛家稱為末那識。如果你上一世是人,或是從天界來的,則原始記憶還算不錯;但如果是從畜生界轉世來的,往往還會保有動物的野性和習性,會很暴躁,所以有些人會出現暴力或暴躁的情況,很可能就是從畜生界轉世來的。所以這一世應該要好好修行,讓這些習性通通清淨,然後才能進入阿賴耶識,也就是八識。 阿賴耶識就是性海,靈性的海,是一片很平靜的海,也可以說是一片虛空,一片圓空。修行要修到這個境界,才是空。我常講「身空、意空、心空」的空,就是到第八意識,到阿賴耶識。修行要修到這裡,才進入靈性。所以,如果連一開始的戒律都做不到,其他也不用談了,下輩子再來修。 由此可知,修行不要執著,就像佛經說「五十六億七千八百萬年」,一般人看到這個天文數字,就覺得不用修了,所以要了解其真義,而不是光看字義。 其實「五十六億七千八百萬年」講的就是我前面說的,只要到了第八意識阿賴耶識,那尊出世的彌勒佛就是我們的靈性。換句話說,到了那一天,就可以見到真正的自己,那尊笑嘻嘻的彌勒佛。很多一貫道的朋友在拜彌勒佛的時候,都不知道這個特殊含意。 明師故鄉來 指引菩提路 我成立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的目的,就是要把釋迦牟尼佛所傳的正法,以及祂的修行過程,還有其他祖師宗師,包括師父的修行,通通都傳給大家。我相信,如果這樣修行,跟著師父一起同步,不用十二年,六年就夠了,說不定還可以更短。 你們有些人已經跟我修二十幾年了,到現在還沒有見性成佛,就是因為沒有解脫,沒有做好守戒,還有貪瞋癡慢疑。所以這次師父最後所傳的法,就像世尊最後傳法一樣,是傳真正的「傳佛心印」,直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記得世尊曾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說的就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今天我也可以說:「我有成佛的法門,可以讓你們從『人』到『佛』;可以經由『禪定、智慧、圓滿』而到佛的境界,永生於佛國。」 師父的傳承也是從佛一路傳下來的,只是過去都是單傳,但現在時代不一樣了,既然世尊已在地球化了一個佛國,我就有責任要完成世尊所說「人人作佛」的使命。其實六祖也說過「只求作佛,不求餘物」,這人世間的一切我都不要,那是什麼意思?就是「放下我執與法執」,什麼都不要,只要成佛。簡單地說,就是成佛比什麼都重要。 然而很多人不了解,修行可以讓有福報的人更有福報、沒福報的人得到福報;可以讓生病的人得到健康、健康的人延長壽命;可以讓不快樂的人每天快樂,而快樂的人則更快樂。修行有這麼多好處,偏偏很多人都不知道。

【禪師說禪】心淨則佛土淨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 什麼是智慧修行?一個人如果要修行到最高境界,從「人」修行到「佛」,必須具足五種智慧,並依這五種智慧實際修行。哪五種智慧?就是體性智慧、法性智慧、圓滿性智慧、真性智慧,以及最重要的作佛智慧。 這五種智慧不單只是要知道,還要實修,才能到達作佛的境界。以體性智慧來說,我們先要了解人體的整個結構,因為修行是人在修,如果不了解人體結構,要怎麼修行?那是不可能的。 善法修福德 正法明心地 因為真正的修行不像一般的方便法;所謂方便法,是用意識修行,比方誦經或唸佛,是用意識讓心靜下來,然後還要去多行善事,不要造業,所以它可以修心養性。等到有一天,因為這樣的福德做多了,就會有佛菩薩來接引你到淨土。這是一般方便法的修行。 而我們的修行是屬於無上菩提的修行,這種修行方式一定可以讓「身心靈」三身成就。所以第一步,必須先了解整個身心靈的結構。 人體可分為三部分:腹部以下屬「地」,胸腔屬「人」,頭部屬「天」,也就是在天界以上。修行就是要「天、地、人」合一,才能讓一個人從自然的身體,提升為法性的身體,然後才能與「天、地、日、月、星」合而為一,接到天上的祥光、靈氣,甚至是佛光;否則不可能。 我特別為大家開佛門,最大的意義就是讓大家在打開佛門、打開靈性的通路以後,天上的祥光、靈氣、佛光可以進來;等到有一天,靈性也可以從這裡出去,直接到佛國、到淨土。或是有些人也許還沒有修行到究竟,一樣也可以在未來的某一天,當呼吸快要結束的時候,發現頭頂有光,那就是菩薩在那裡要接引你,你就直接上去。所以,開佛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也是人生的一大福報。 為什麼修行要具備體性智慧?因為修行是為了要解脫,包括身體的解脫、心的解脫及靈性的解脫。我們知道,當釋迦牟尼佛還是太子的時候,有一天,他出宮看到百姓遭遇「生老病死」四大問題,讓他開始思考人生要如何解脫這種輪迴之苦,於是他決定離家修行,去尋找答案。這是佛的開悟。 另外像六祖,他因為家境貧苦,靠打柴、賣柴為生,有一天,他來到一家旅店賣柴,聽到有人在吟頌《金剛經》,當他聽到「因無所住而生其心」時,當下就開悟了。開悟什麼呢?他悟到每個人來到人間以後,接觸到很多污染;因為在人間,人們為了照顧自己,學會自私自利,對事物的看法也有許多偏見,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不管有相或無相,地球上所有的一切,通通都想要擁有,這就是佛所開示的「我執」與「法執」,只要把這些都放下,無住於心,則清淨的本心自然現前。 煩惱如地獄 諸業即眾生 記得我在修行的時候,有一次看到佛經上寫著地藏王菩薩說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成菩提」,當下立刻就開悟該怎麼修行,如果我們不能把自己體內的眾生(細胞)全部度盡,不能把心裡的煩惱和痛苦全部空掉,絕對不可能成佛。 所以我現在傳法,也是教你們要把身體的眾生度盡。一般人看到這兩句話,都認為不可能做到,因為外面的眾生何其多,怎麼可能度得盡?其實地藏王菩薩說的眾生,不是所有眾生,而是自己體內的眾生。佛經所記載的一切,都是佛的開示,我們在看佛經時,要當成是佛正對我說法,要以這樣的心態來看佛經。 比方看到「眾生度盡、方成菩提」時,就會明白,原來我們體內也有很多眾生、很多生命,包括五臟六腑和所有細胞。這麼多的體內眾生,這麼多的生命,我們要如何度盡?如何讓這些生命提升?那就是要把這些眾生的業通通度盡。 整個十法界,由下而上包括了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從「聲聞」以上,就進入聖位,不會再輪迴;但在「人」之上的「天」,還是要繼續輪迴。如何到達天界呢?必須先超越欲界,也就是要謹守戒律、不犯戒。謹守哪些戒律?就是一般人常說的三毒二邪,也就是「貪瞋癡慢疑」。 「貪」是貪心。「瞋」是生氣、嫉妒、仇恨、埋怨、不平…等。「癡」是迷惑。很多人常因自己的所知不足,造成知識上的障礙,所以會被迷惑。什麼是迷?比方有些人會迷於吸毒、賭博、色情…等不良習性,這就是迷惑。或是修行人不知該怎麼修,而去四處求法、求神通。其實向外求法是求不完的,很多人喜歡求神通,卻不知道鬼也有神通,所以不必去修這種法,應該去看弘法者所傳的是不是正法;可不可以從「人」修到「佛」;是不是可以從「色身」到「心」、到「靈性」,都得到完全的清淨、解脫;這樣的法才是真正的正法。 修行人如果能有這種認知,就會明白修行的重要性,也會知道該怎麼修。 至於「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是指我們的煩惱和痛苦,是心裡面的地獄,而不是一般所謂的地獄。如果這種自心地獄不除掉,怎麼可能成佛呢?所以,從這兩句偈語可以了解,真正要修行成就,除了要度盡色身眾生的業,還要度盡心中的業;要讓整個身心都得到清淨,沒有業障和靈障,也沒有違背戒律,如此修行就容易得多了。 修行要經過「戒、定、慧」,才能夠解脫。所謂解脫,是指靈性的解脫,而不是色身的解脫。如果是色身的解脫,每個人都可以解脫;因為人人都有「生老病死」,但這種解脫不是真正的解脫。 真正的解脫是讓靈性解脫輪迴,不再投胎下生到不好的法界,而是上生到「聲聞、緣覺、菩薩、佛」等聖位,不再輪迴。所以一定要真正的修行,要真修實證。而這樣的修行方法,當然要先了解以後,才能產生智慧;有了智慧,修行就容易得多,然後一步一腳印,從欲界到色界、再到無色界,要這樣修上來。 天地日月星 法界同一體 今天為大家開佛門,是希望大家以後在修行上,可以讓身體成為一個法性體,可以和「天、地、日、月、星」同一根性。什麼樣的根性?就是空性,宇宙之間的空性。 如果能了解這個空性,就不會執著於「我」,也不會執著於萬物。因為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後,什麼都沒有了,一切皆空,所以修行人要能夠看空,這就是圓空,圓滿的空。 那要怎麼做呢?首先,從自己的意識開始空,不要有雜念,因為雜念就是污染。我們從五官接收進來的各種資訊,不管是看到的、聽到的、或接觸到的,也不管是好的、或不好的資訊,當它進入大腦後,就存入記憶。如果是好的訊息被記憶起來,當然很好,但如果是負面的記憶,很可能會造成身體的疾病,或是心裡的痛苦和煩惱;如果不修行,一生都會很難過,長期下來會變成憂鬱症,那就麻煩了。 如果不幸如此,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讓身心放鬆。因為當身心緊張時,中樞神經的交感神經也會緊張,在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睡得安穩呢?所以一定要放鬆身心。 處理事情的時候也一樣,不要緊張,要想辦法放鬆。大家在修行上,最好能培養這樣的功夫,當手邊忙著處理事情時,心不要也跟著忙,要能夠定,而且要放鬆,這點很重要。 換句話說,當我們忙著處理很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讓心保持清淨,否則污染就會進來,困擾也會跟著產生。我們要了解這個重要性,而不是只知道持戒、守戒,但一遇到不如意,立刻就發脾氣、起瞋心,或是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起嫉妒心,這樣是不對的,因為這些都是心的污染,都是地獄,會帶來痛苦和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