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川普30%關稅歐盟傾向不報復 中共聯歐抗中盤算恐落空
面對川普政府高達30%的關稅,歐盟並未如期於14日實施先前公布的報復性關稅,這讓中共想「聯歐抗美」的戰略盤算落空。 面對川普政府高達30%的關稅,最錯諤的當然是歐盟,而歐盟未按原先宣示的於7月14日實施報復性關稅,最錯諤的當屬大陸;陸媒第一時間報導此一新聞,如央視於12日22時13分發的第一則新聞是:「歐盟稱美徵收30%關稅損害雙方利益將繼續努力達成協議」,後續報導則突出「民間主張強硬應對,應實施報復措施」;「第一財經」標題是:「歐盟暫緩反制,民眾呼籲:就得硬剛!」。 美歐關稅戰的新聞上周六、周日在大陸持續發酵,「觀察者網」點出:「歐盟嘴上強硬,則打算在關稅上對美國讓步」,像川普1月就任美國總統頻繁對歐盟發出關稅威脅,歐盟則多次強硬回應,4月初,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vonderLeyen)還在歐洲議會發表講話,誓言實施「強有力的報復」,包括打擊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等服務業出口,同時歐盟將從「實力地位」出發與美國談判。 「觀察者網」指出,不過,歐盟「放狠話」的同時,陸續有媒體報導,歐盟準備在關稅問題上對美國讓步,例如,3月底彭博報導,歐盟委員會正在擬定一份對美關稅協議清單,列出可妥協的談判領域,其中包括降低對美關稅、承諾與美國相互投資,以及放寬針對美企的法規和標準。 日前,彭博又報導,歐盟正尋求儘快與美國敲定一項初步貿易協定,以鎖定10%的關稅稅率,並為後續的永久性協定鋪路;歐盟消息人士向告訴路透,歐盟可能會對飛機及其零部件、部分醫療設備和烈酒徵收10%的「最低基準關稅」做出有限讓步。 歐盟對美最關鍵的讓步就是沒在7月14日的最後期間實施報復性關稅。 為了聯合歐盟共同對抗美國關稅,大陸在與歐盟的關稅談判中主動做出讓步,大陸商務部4日公布歐盟進口白蘭地反傾銷調查結果,並對34家提出價格承諾的酒商免加徵反傾銷稅;與此同時,中歐電動汽車談判,歐方尚未接受大陸車廠做出的價格承諾。 對於中方的主動讓步,歐洲議會11日卻以以523票贊成、75票反對的壓倒性結果通過「稀土決議」,要求中國在30天內取消出口管制措施,否則「中歐貿易將難以為繼」。中國駐歐盟使團則回應,稀土管控是中國的主權權利,歐盟的決議不過是一場政治操弄。 歐盟消息人士6月18日還透過英國《金融時報》放話,由於在多項貿易談判上缺乏進展,歐盟拒絕與中國在領導人峰會前,進行歐中經貿高層對話。 而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今年的中歐峰會將於7月24至25日分別在北京和安徽舉行,按慣例,馮德萊恩和歐洲理事會主席柯斯塔(AntónioCosta)應該訪問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