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藺奕專欄】接下來,我將對行政院農委會提出集體訴訟與國家賠償。 我呼籲凡符合以下要件的全國受害者及家屬們、民間收容機構、愛爸愛媽們、動保和野保人士、獸醫師、搜救隊和原住民獵人等,請公開留言、或私訊、或來信; 因提告所產生的律師費用和裁判費,不用擔心,我一個人出。 一、 涵蓋範圍:舉凡你個人認知,是因為政府流浪動物管理不當導致肇事致人傷亡、財產損害、精神創傷都算,這裡的流浪動物不限於流浪犬貓。 二、 發生期間:2021年6月以後(國賠聲請/民事有兩年期限) 三、 身分和資格: 之一(受害者家屬):沒有報案紀錄、現場沒有拍照存證都沒關係,只要曾在臉書社群、社團發過文都算。 之二(愛爸愛媽們):凡發現有利用流浪動物收容、販賣作為不當斂財者的個人或團體者。 之三(民間收容單位/動野保人士):請列舉農委會監督不周相關具體事證,比如他們睜眼說瞎話未作規劃管理的山豬吊、台灣原生種特有種不斷遭到犬殺瀕危等。 之四(獸醫師/搜救隊):公務獸醫的專業授權和工作量負荷、獸醫師因執行業務遭受不當行政裁罰、無照獸醫氾濫低價競爭、搜救隊工作犬照護、醫療和安養,以上主管機關有未竟之責時。 之五(原住民獵人/農友):個別獵者或是相關狩獵協會遭受不當裁罰、雞農損失等,都算。 另外,若有地方政府首長也感到委屈,我願意跟你們並肩作戰,另案代位求償提出告訴。 回想事發當天,將岳母送往停屍間,走到停車場已過子夜。那天月圓。那天是我生日。回到岳母家,冰箱裡,她已經備妥手路菜:白斬雞、獅子頭、烤明蝦、還有清蒸海魚。 她滿心企盼女兒女婿回家慶生。我們回來了,她卻不在了。對我而言,2021年8月21日那一天,在新竹,同時死了兩個人。一位是岳母,一位是我自己。 直到新竹市長高虹安決定撤回上訴那一天,她救回了一個人。現在,是那個人伸手去救同胞的時候了。 人民需要和解,才能有效監督政府;夜很黑、路很長。希望朋友們保我平安、替我加油,希望大家分享此文給所有需要的人。 作者為文學奬得主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藝文
【愛傳媒朱亞君專欄】好幾年前,和純玲去淡水馬偕醫院的安寧中心,那是我第一次見到王映之心理師。好小好小一個女孩。 她來門口接我們,看來就一個大學女生的模樣。 其實要走進來之前,我心裡是肅穆的,畢竟這裡的病人都是最後一程。但一踏入,非常非常寬敞的大廳裡,有鋼琴、沙發、按摩椅,還有一片玻璃屋,映之說,久病後有時會想曬太陽,就算不能走,也可以推著病床到這片玻璃幕下,看風吹雲朵,聽時間的腳步。 我心裡一股暖。 從長廊走過,每間病房都有大面的落地窗,窗外是午後的暖陽與綠蔭的樹影,映之說外面還有走廊,有時候家屬喘不過氣,可以出去吹吹風。然後我們到了教堂邊的「沐光室」,特殊的設計讓牆上與地上都打著十字架的光,不知道為甚麼,這一切都安靜溫暖得讓人想臣服。臣服於生命。 而我更感到特別的是,這麼年輕的一個心理師,為甚麼選擇這麼接近死亡,而她的文字裡能夠充滿著巨大的慈悲?後來才明白,是早逝的外婆曾經在癌症裡受罪,她聽著母親講述那段過程,同理著母親的痛苦恐懼,她甚至想,甚至想她能不能作點甚麼,作點甚麼,讓當年那個一下課就飛奔回家、急著伸手指探探母親鼻息的小女孩,讓她有點力量。 這本書裡寫的是關於安寧病房裡癌末病人的故事。是一個心理師用同理,傾聽癌末病人的恐懼、憤怒與自責。 接納末期病人家屬的絕望、不安與沮喪。 畢柳鶯教授在推薦序裡說著:安寧心理師是「生死兩端的擺渡者」。讓逝著善終、彼此善別,留著善生。 而我們為甚麼要出版一本在人生最後一個階段,承接傷痛與遺憾的書?不只是為你,其實是為我們自己,每一個善終的路,都是一條回家的路。我希望安安靜靜不帶遺憾的,回家。 作者為寶瓶文化社長兼總編輯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蔡詩萍專欄】因為太座已經公開了女鵝暑假後大學的去處,我也就可以放手聊聊做司機、長工之外,做「女鵝老爸之心情了」。 畢業季,放榜季,許多爸媽的心情,恐怕比兒女們還緊繃。也難怪吧,少子化,每個孩子都是愛,期待更好的爸媽心情,完全合理。但,總是要放手的,不是嗎? 女兒從幼稚園開始,一路走來,我們當然也出席了每一次的畢業典禮,迎接了每一回的入學儀式,心境的變化,很是甜蜜,很是經緯萬端。 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是認真的爸媽,努力的爸媽,接受自己兒女依照他們自己的模樣走自己的路,不放手,是不可能的。女鵝當初從國內升學,轉軌到準備去國外唸書,這是她人生的重大轉折,又何嘗不是我們爸媽很大的掙扎呢? 這麼一轉彎,我們就得比小孩在國內唸大學的其他家長,提早四年要面對女鵝的離開家,離開自己的母國,去異國唸書,才十八歲吔,我們多捨不得啊!不是嗎? 但一轉眼,這時刻,竟然也就到了眼前不遠處了。我望著太座,我們心中明白,差不多,該放手了。 雖然,對去哪裡唸大學?決定的原則是什麼?我們爸媽仍不免給建議,也不免要聽女兒的想法,但我們知道,女兒「自己想要什麼」的比重,勢必越來越高了。 是她自己走自己人生之路的時刻了。但這回,我們仨,仍然反覆多次的,交換了意見。女兒最終說,「就去日本早稻田吧!」 這決定,對我那還年輕的女鵝真是不容易啊。她多數同學,是選擇美國,其次可能是加拿大,或歐洲。而我女鵝,美國申請到的學校並不差,五所排名在二十幾到三十幾之間的大學。至於加拿大,她拿到了多倫多、英屬哥倫比亞兩所名校入學資格。 日本呢?她得到慶應和早稻田的通知。早稻田還給她獎學金。入學不成問題,接著,是去那所學校,為何要去呢?我們反覆推敲的關鍵是,怎樣的選擇,可以為女鵝規劃出一條「獨特的」路徑? 去美國,很多同學都去,不稀奇。去歐洲,不是女兒的菜,她從未想過。去加拿大,okay ,但可能不如去美國。那麼,日本呢,女鵝也沒想過,可是,卻可能創造出一條獨特的(unique)人生路。 有日文,有日本文化的背景,且跟韓國很近,喜歡K-pop 的女兒有機會利用寒暑假去短期進修。大三以後,爭取美國的交換學生機會。 研究所再直攻美國名校,有了中日韓的語文,文化背景,不是比直接去美國唸大學的同學多一些「獨特性」嗎?這就是,我們跟女鵝互動,討論,溝通的未來圖像。 人生路很長,有時迂迴,繞道,累積的資本,說不定,比當下看到的選擇現實,要更豐富些。女鵝真的長大了。幾經討論後,她也內化了我們的建議,她也思索了多元文化之背景可能在未來的優勢,最終她說「我去早稻田吧!」 捨棄了美國排名不錯的名校,放棄日本國內精英階層關係緊密的慶應大學,選擇國際化程度高的早稻田大學國際教養部,多少是要抗拒一些世俗的眼光。 然而,我女鵝,堅定的選擇了。我很佩服她。一個十八歲的女孩兒,做這選擇並不容易。但,一個未來擁有中文,日文,英文,三層文化背景的女孩,是大有機會在這顆地球的北半部,游刃有餘的,走出自己的人生地圖。 我愛我女鵝。我要為十八歲的她,勇敢的決定,給一個做老爸的按讚。選擇東京早稻田,也許不是通往成功的直線距離,卻大有可能是,通往人生最好之境界的迂迴路線。 女鵝,爸爸真愛妳。 作者為知名作家、台北市文化局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楊忠衡專欄】曾經有那麼一剎那,我也覺得自己變成了一隻蟲。 卡夫卡知名的小說《蛻變》(The Metamorphosis)裡,劈頭就說,故事主人翁有天早上起床,發現自己變成一隻像蟑螂般的蟲。我一直不明白作者為什麼用這麼奇幻的手法來寫這個故事。現在才感覺他描寫的,其實是極度寫實的情境。 比如,我上週確診了。當我昏沈沈,聽到家人把食物放在門口的呼喚時,想掙扎著起來,但是一時手腳無力,只能半掛在床沿喘息,卡夫卡所描寫的情境,突然一下全懂了。 從小生病不知幾回了,也曾進過手術房,吊著點滴奄奄一息躺著。但確診不一樣,病人就像變成蟑螂一樣,不但生病還危險、討人厭,只能被關在小小的房子裡見不得人。房間外的人可能還記得你、關心你,但此時你就是一隻孤獨的、見不得人的蟲,在自己小小的窩裡,想著自己能怎麼活。時間久了,外面的人們就會變,最後不得不面對那個冷酷的結局。 當然,現在確診已經沒什麼大不了,但是在不算久之前,那個一確診就被千夫所指、調查祖宗三代的日子,每個確診患者大概就是這個心情吧。獨自面對這個可能致命的不可知疾病,家人因為受你波及,生活受到干擾。開始有人會怨你、怪你,甚至恨不得你乾脆早點消失掉。而有些病患真的走了,草草而迅速的被處理掉,也可能反而讓家人覺得如釋重負。像《蛻變》裡所描述的那般無情。久病的人變成像蟲子一樣討厭,因為這個世上已經沒有人須要你,你還可能造成禍害。 那麼多年來,人們認為《蛻變》有奇幻色彩,因為他們一直著眼在「一覺起來變成蟲」這件事。然後去猜測各種寓意,社會學的、心理學的、哲學的但就在那一刻,我終於感受到它直接而血淋淋的真實。 小說家是代表人類思考的玻璃心,他們只提出問題,不負責解答,其他讓人們自己去想。當身邊有人真的變成蟲時,你會離棄他嗎?如果你就是那隻蟲,該怎麼想?我們如何提早反省這個問題? 作者為廣藝基金會執行長 照片來源:《蛻變》封面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翁佳音專欄】老番未從職場退隱前,一直苦口婆心勸誘,主張臺灣早期史研究,不能老是拘泥在頌揚荷蘭、鄭氏時代統治者的賢明與睿智經營,可惜成果與普及,皆不如預期。 近日,有位祖先應是與北臺灣著名「陳賴章」墾號有關人物「夥長許總」的朋友,來信問資料與研究。老番反而先問他祖先頭銜「夥長」是啥意思,他很認真傳他蒐集到的學術研究給老番看,呴呴,不出所料,講了等於沒講。跟伊能嘉矩的《臺灣文化志》下卷頁四三六註解成「墾首」一樣,多少有青菜講講咧之慨。 夥長,其實與墾首、社商三方鼎立,各有職司,沒有誰領導與管理誰的問題。夥長是啥?就是海上船隻「掌船中更漏及駛船針路」的重要人物,角色之重,有時被認為是船長(captain)!他們開船到臺灣後有時會住下來負責運輸島內貨物與轉送原住民番餉,「夥長許總」之外,還有「大雞籠(基隆)社夥長許略」、「蛤仔難(宜蘭)夥長許拔」,這是大家熟悉的歷史人物,只是忘記在歷史敘述上,繼續讓船長以及後代扮演重要角色。山海分離的敘述,是臺灣史猶待再扭轉回來的課題。 呴呴,老番知道公開講「夥長」就是船長,一定會有人倒彈,斥責老番亂談。但老番相信,若好好解讀漢籍文獻,一定會佩服老番歷史學功夫,沒脫逸實證研究者的本分。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著有《解碼臺灣史1550-1720》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藺奕專欄】上一篇講《十二夜》,這一篇聊愛媽。 先說,你如果跟我的想法「不一樣」,敬請稍安勿躁,所有愛護生命的人士,我覺得都該被接住。 人民需要先和解,才能更有效的監督政府,解決問題是有步驟的。 我絕對有能力和具體作法,來化解長期以來、所謂「狗本」「人本」之間激烈的衝突對立。 所以先別著急,你看電影、導演也不會一開始告訴你,劇情的結局。 在我住的社區裡,有好多愛媽,她們多半是上了年紀的獨居長者,而且身體通常都還不錯。 對她們那一輩人來說,子女不在身邊,那一種寂寞和孤獨感,是非常巨大的。 這幾位愛媽多半喪偶,自己不玩手機、一開電視就打盹;如果身體健好、不用經常跑醫院,也不需要看護,早上四五點就醒來,眼前又是漫長而孤單的一天。 所以,餵養流浪動物這一件事,便成為莫大的心靈慰藉,在她們的認知裡,這是向外界表達自己善盡社會責任的意識、展現存在感的方式,更是信仰。 她們自知在網路社群比較弱勢,於是在現實面的對抗和爭執,總讓人覺得霸道和強勢,同樣無私為這塊土地好的平民百姓,竟因此產生撕裂和對立。 身為受難者家屬,如果你能夠理解到這一個層次,就不會去苛責她們。 因為沒有任何崩潰是小題大作的。就在上週,來自全國各地數百位的愛爸愛媽代表,齊上凱道抗議他們遭受汙名化,聲勢浩大。 裡面有位上台發聲的民間收容所負責人,是我一輩子的老朋友,我們生日只差幾個月;我的兩條狗都是先後從她那裏領養來的,許多專業的飼養和醫療經驗,都是她教我的。 去年中秋節那晚,他們在路邊烤肉時遇上了,除了關心我的國賠訴訟,聊到近況,特別提到山豬吊的嚴重性。 媒體報導直指那次凱道陳抗,肇因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會議上脫口而出的政策模糊、事後社會溝通也沒有做好,令愛爸愛媽非常反感、又安撫不了。 如果已經失控形同國安問題,請問要如何安撫?愛媽又不是你女朋友可以送花安撫? 愛媽更不是小狗勾摸摸頭就順從。 因為長期怠惰,農委會留下太多的爛攤子、又只想到處摸頭的下場,讓地方政府公立收容所人員疲於奔命,公務獸醫編制不符比例原則、無照獸醫泛濫、麻藥(吹箭)管理無當、搜救隊工作犬的照護安養醫療沒有配套⋯⋯ 光花蓮一年通報的浪犬追人就超過四百起。 簡直無政府百廢待舉,更因為懦弱屈就的被動修法,激化人民之間矛盾對立。 監察院更是多次認定農委會失職、且經糾正改善無效。 單憑以上,我認為已符合憲法第九十七條第二款,監察委員應主動對農委會相關業管公務人員,逕行糾舉和彈劾。 缺雞蛋叫我們吃鴨蛋、缺白雞叫我們吃土雞,缺鮭魚叫我們吃石斑,農委會劣跡斑斑,根本是伊甸園裡的那條蛇,引出所有人的罪惡。 一個坐擁1502億公務預算、736億基金預算明年還要追加,連個遊盪犬都管不好,外媒報導儼然是行人地獄的翻版,真是丟盡台灣人的臉! 作者為文學奬得主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朱宗慶專欄】第11屆TIPC臺灣國際打擊樂節,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圓滿落幕!10個國家、12組團隊、18場精彩演出,上百位擊樂好手的匯聚,上萬位樂迷的熱情參與,美好了第11屆TIPC的每一時、每一刻! 打擊樂團在本屆TIPC擔綱了開幕場與壓軸場的演出,於台北、高雄、台中巡演,將去年於美國PASIC演出的氣勢與震撼帶回台灣,與台灣的樂迷朋友們分享。很高興,這次能邀請到英國倫敦南岸藝術中心總監Mark Ball來台,除了欣賞打擊樂團演出,也藉此機會與台灣藝文界的朋友們見面,更深入接觸台灣的表演藝術。 在臺中國家歌劇院的演出,於我而言,也是我的家鄉場。而我在台中的家人,也到場了,那種能與家人與親朋好友分享的感動,最是令人喜悅。 包括文化部李靜慧次長及藝發司同仁,臺中歌劇院邱瑗總監、苗北藝文中心林佳瑩總監,特地來參與TIPC的最終場演出;還有我的好朋友們:林光清、黃教傑、張長寬、廖光亮、Ted家人等,也都排除困難,把握最後機會,專程呼朋引伴前來欣賞。 回到台中,特別親切與感動!第11屆TIPC已圓滿落幕,再次感謝所有藝術家與團隊帶給觀眾精湛演出,也感謝觀眾回以最溫暖的掌聲與支持! 作者為打擊樂家、藝術及教育行政工作者、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陳朝平專欄】我被詐了!總以為自個兒吝嗇又精明,肯並不會上網路廣告的詐騙,不料,還是著了道! 在臉書上看到下圖的廣告,類似的袖襯衫正是我喜歡的樣式,再看價格,兩件950元,三件1050元,俗又大碗,一時心動,立即前往了解詳情,下了單,並在住家附近的全家便利商店付款取貨。 簡訊通知,貨到了。看完NBA金塊對熱火第二戰,下樓取貨。店家將包裹交給我,包裹嚴實,看不見內容,摸摸包裹,似乎不像是有三件襯衫在內。 打開一瞧,哪裡是我訂的花格子襯衫?裡面包了白、藍、黒,三件素色的polo衫,眼睛一掃便知道是仿冒的劣質polo衫,比夜市的品質還差。 全家老闆恰好走來:你是在FB上訂的貨吧?FB上,詐騙最多,我們這裡接到的,通通是FB的! 「不能退貨嗎?」 「抱歉,你拆開了就不能退,得直接跟賣家聯繫。無法處理,可打我們全家物流的客服電話。」老闆好心幫我將全家客服電話儲存在手機裡。 回家上網一瞧,FB上的廣告上頭寫著Freckles贊助。Freckle?雀斑還加s?已經告訴你他缺點多多了,你自己不看清楚? 再往下拉,一瞧,上頭清楚寫著短袖Polo衫,壓根不是襯衫,你最多說他圖文不符,他還可詭辯文字「誤植」,奈他何? 網頁拉到底,根本沒瞧見任何聯繫電話或方式。要如何客訴? 打電話去全家客服中心,等了三分鐘,還是忙線中。甚麼地方跌倒,甚麼地方站起來? 決定上臉書,揭發這賣家,請大家告訴大家,千萬別再點進下面這網址,也自我提醒,從今爾後,臉書廣告一概跳過,絕不點擊瀏覽! 奇怪是,在臉書上受騙上當的,絕不可能僅我一人,為什麼臉書從不把關?透過網路平台實施詐騙,網路平台不須起連帶負責嗎? 負責物流的正派經營者,是不是也應該全面抵制FB轉介過來的賣家?或者,至少要求賣家留存營業執照和聯繫方式,並在買家取貨7天、無消費爭議後菜將款項打入賣價帳戶! 打詐國家隊還在睡覺?!政府不可靠,消費者只能團結起來,抵制FB上無良賣家!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羅文嘉專欄】有段時間,台灣國會一天到晚打架,上登國際媒體,那是國會沒有改選的年代。 有段時間,台灣街頭三不五十就是群眾抗議,鎮暴警察、鐵絲蛇籠、棍棒標語齊飛,那是威權統治政黨還沒輪替的年代。 沒有幾年前,台灣社會為同志婚姻合法化爭論不休,反對的團體宗教,四處連署動員,捍衛平權的人士也四處奔走,那是同志婚姻還未平權的年代。 時代的進步,從來就不是從天而降,總是在問題浮現與爭論不休中,跨越重重障礙前進。 性騷議題如果不是早就長期充斥在社會職場,如何瞬間如雨後春筍浮現。以後回頭看,正如現在我們回顧過往,時代就是這樣進步! 作者為民進黨前秘書長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愛傳媒黃文博專欄】一進錄音室就被包夾在朗笑聲中的問候語洗禮。通常,這種讓人通體舒暢的語調會在兩三分鐘後消失,切換回平順模式。但王瑞瑤的語調從第一分鐘到最後一分鐘,始終笑意滿點。 太輕鬆愉快,讓我沒有注意到那是現場,直到瞄到直播鏡頭紅光,才提醒自己收斂一點,畢竟我來談的是一件大學問啊! 認識瑞瑤太久了。看她一路報導美食,到研究出心得、成為超級美食家,字裡行間充滿記者魂,加上家學淵源,在國宴主廚保師傅身旁耳濡目染,對吃這件事的理解是多面向的,層次就是不一樣。 吃,本身就是件令人愉快的事,她的爽朗個性又加深了愉悅感。我可以想像,她用笑意迎接每一頓飯,從吃前菜到甜品收尾,笑聲不斷,堪稱最快樂的美食家。 回想一下,在撰寫《品牌大學問問》期間,我經常處在正襟危坐狀態,只有在思路破關的剎那,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難怪那段期間,吃進去的食物、換肉率低,平白浪費了糧食。 作者為資深品牌專家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摘錄自品牌原來如此,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