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音樂

拉圖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抵台 詮釋馬勒「夜之歌」

2024年末,世界頂尖交響樂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BRSO)將在指揮家拉圖爵士(Sir Simon Rattle)領軍下,攜手韓國鋼琴家趙成珍,於台北、台中、高雄三地舉辦四場音樂會,為樂迷獻上德奧經典音樂饗宴。演出曲目涵蓋布拉姆斯、馬勒等浪漫派經典,與李格悌、魏本等20世紀作曲家的精緻創作,是年底樂壇最值得期待的音樂盛會。 音樂會自8月開售以來迅速售罄,展現天團無與倫比的魅力。12/1、2日國家音樂廳的演出曲目有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馬勒第七號交響曲,以及李格悌、華格納與魏本的管弦樂名作。12/4台中國家歌劇院的「NTT遇見巨人」專場則集中詮釋布拉姆斯作品,包括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與第二號交響曲,12/5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將上演馬勒第七號交響曲。 出身英國利物浦的拉圖,是當代最具知名度的指揮家之一。他以領導魅力與實驗精神著稱,對藝術真誠、嚴謹的態度更是聞名樂壇。本次來台首場演出,拉圖爵士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將罕見地為台灣樂迷帶來李格悌、魏本等二十世紀作曲家的管弦樂創作,以及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前奏曲與〈愛之死〉。如此展現企圖心的曲目編排,展現拉圖爵士的冒險精神。 而本次一同來台的韓國鋼琴家趙成珍,是2015年蕭邦國際鋼琴比賽金獎得主。他具備音樂天賦與超群技巧,是當今樂壇最獨特的藝術家,亦被拉圖爵士讚譽為「鋼琴詩人」。這回他將在台北、台中場次詮釋的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是布拉姆斯壯年時期的成熟之作,樂曲色彩明亮,卻考驗著鋼琴家的耐力與演奏技巧。 為展現擅長的德奧浪漫派交響作品,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亦準備了兩首經典德奧作曲家的交響曲。其中,德國作曲家布拉姆斯的第二號交響曲創作於奧地利的美麗小鎮韋爾特湖畔珀查赫,因旋律充滿自然與溫暖氛圍,常被拿來與貝多芬第六號《田園》相比較。這首作品將於台中場次獨家呈獻,為現場聽眾帶來如詩般的音樂景緻。 此外,奧地利作曲家馬勒的第七號交響曲,有時被稱為「夜之歌」(Nachtmusik),這主要源於其第二、第四樂章的標題,使整部作品帶有夜晚的主題氛圍,但馬勒本人並未正式使用過這個標題。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來台時,原本也安排這首曲目,然而因指揮家楊頌斯(Mariss Jansons)臨時抱病,改由梅塔(Zubin Mehta)代打上陣,曲目也被更換。本次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來台,再次於台北、高雄獻上馬勒第七號,也算是完成台灣樂迷的未竟心願。

重開倒數計時 巴黎聖母院大鐘試鳴

浴火重生的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將於12月8日重新對大眾開放,經過整修的院內大鐘日前已經就位,並且試鳴成功,也象徵全院長達五年的修復工程,終於走到了尾聲。 這八座大鐘,原本位於該院2019年4月19日火災裡部分受損的北塔,其中最大的是重逾4公噸的Gabriel,最小的則是800公斤的Jean-Marie。災後,法國總統馬克龍很快積極設定目標,250多家公司與數以百計的專業人士為此動員、花費數億歐元,不只要於5年內完成恢復大業,還要讓教堂美得超過以往,裨能迎接更勝疫前的遊客數量——從2017年時的1200萬,增加到每年1400-1500萬之譜。 當地時間11月8日早上10時30分,前一日已經分別測試過的大鐘們,一個接著一個重響、直至一同和鳴,鐘聲持續了約莫5分鐘。 修復工程計劃總管Philippe Jost認為鐘聲重響是「美麗、重要且象徵性的一步」。 負責重新安裝大鐘的Alexandre Gougeon則表示,首試通過,但現況未竟全功,他們還會再努力,讓其臻於完美。 巴黎聖母院大都會大教堂副總主教Guillaume Normand稱其為「喜悅的信號」,他聽過鐘聲後說:「我們都深有所感……今天是11月8日,聖母院正告訴我們:『我在這裡,等著你』。」 原文出處

台灣公益聯盟「生命的禮讚」感恩音樂會 12/1在花漾展演

台灣公益聯盟將於明天(12月1日)舉辦「生命的禮讚」感恩音樂會,邀請代言人李李仁出席,與大家一起蒙上雙眼,用聽覺感受視障人士度過春夏秋冬的黑暗生活,期盼各界支持公益活動,一起打造美好台灣共善社會。 由台灣公益聯盟主辦的「生命的禮讚」感恩音樂會,明天下午2點半在台北市「花漾展演空間」展演,現場除邀代言人李李仁出席外,還有台灣公益聯盟視障樂團、視障歌手周軒瑋,以及新北市雙溪區上林國小烏克麗麗社團進行表演,活動壓軸將一起合唱經典歌曲《我的未來不是夢》,積極呼籲社會大眾以行動加入關懷弱勢教育與圓夢行動。 台灣公益聯盟以扶持、照顧台灣身心障礙、新住民、貧困家庭等弱勢為職志。這次邀請到有「國民好爸爸」親民形象的李李仁成為代言人並於活動現場獻唱,期盼透過媒體報導將公益訊息轉化成為社會正能量,為歲末年終的台灣社會提供正向訊息,以迎接來年將面對的挑戰。 台灣公益聯盟創辦人鄭龍水博士也邀請各界蒞臨活動現場,親身感受「生命的禮讚」,並透過所有人的力量共同支持公益活動,一起打造美好台灣共善社會。 「社團法人台灣公益聯盟」成立於2016年8月25日,以扶持、照顧台灣身心障礙、新住民、貧困家庭等弱勢,實現尊嚴、充分的社會福利與支持,並以推動、監督台灣各項公共議題及政策為職志。 台灣有高達120萬名身心障礙者,另有偏鄉學童、孤單老人,乃至默默努力奮鬥的勞工朋友。因此,台灣公益聯盟以扶持照顧台灣身心障礙、新住民、貧困家庭等弱勢為己任,實現尊嚴、充分的社會福利與支持,以推動、監督台灣各項公共議題及政策為職志,願景為打造美好台灣、幸福家園! 以下為展演資訊 【生命的禮讚 感恩音樂會】 活動時間:113年12月1日 活動地點: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一段 17 號 10 樓(花漾展演空間) 官網:https://tpwl.org/ FB:https://www.facebook.com/tpwl.org/ IG:https://www.instagram.com/tpwl_org/

音樂學者揭露 柴可夫斯基的不悲愴人生

柴可夫斯基長期以來被描繪為一個因同性戀傾向而深受折磨的憂鬱和悲劇性人物。然而,根據一位傳記作者的說法,這位作曲家其實是一個熱愛生活,並且具有Monty Python(英國知名超現實幽默表演團體)式幽默感的人。 普林斯頓大學音樂學者、斯拉夫語文教授Simon Morrison,過去10年間從俄國多個檔案館發掘了以前未曾發表、沒有受到史學家注意過的書信和日記,其研究成果已集結出版為《柴可夫斯基的帝國:俄羅斯最偉大作曲家的新生平》(Tchaikovsky’s Empire: A New Life of Russia’s Greatest Composer)。 這些資料揭示了柴可夫斯基全新的一面。他表示:「自上世紀中期至今,柴可夫斯基的某些人生敘事已經被固化下來,但我發現這些說法完全不正確……他的傳記被學者們嚴重扭曲——幾乎可以說是一種隱含的恐同行為——他們將他描述成一個被同性戀傾向折磨的痛苦男子,他的生活和愛情不幸,導致他的音樂被簡化為痛苦的聲音。」 「但他根本不是這樣的人。他事業成功,擁有家人和朋友的愛,還有財富,以及男朋友和女朋友。他的生活其實非常精彩。」 柴可夫斯基1840年出生於俄羅斯帝國 Votkinsk。他的一生不只成為許多傳記作家的研究對象,還於1971年與2023年,分別以《The Music Lovers》、《Tchaikovsky's Wife》之名,登上大銀幕。 Morrison指出,柴可夫斯基同時代人的未發表書信和日記展示了一個「被排除在傳統且誤導性的憂鬱悲傷敘事之外」的形象。 Morrison認為,過度依賴有限的資料來源,特別是柴可夫斯基與其贊助人梅克夫人(Nadezhda von Meck)之間的通信,造成許多誤解。 梅克對德國浪漫主義作曲家和超驗主義思想懷有熱情。在柴可夫斯基寫給他的一封著名信件中,描述了他的第四交響曲,提到命運等主題,並將其與該作品最初的標題《雙獅》聯繫起來——「這是一封充滿病態情緒的信,而梅克夫人非常喜歡。」Morrison說,「柴可夫斯基向她描述音樂時,編了一個命運如何影響我們所有人的故事。但當你真正聽音樂時……你會發現他說的內容似乎跟音樂對不上。」 Morrison從作曲家寫給其他收信人的信件中得出結論,認為柴可夫斯基只是在為這位特定的贊助人寫下了「華而不實的理想主義文字」:「寫給梅克夫人的那封信,是他做過最糟糕的事情。在給他的信件中,他看起來總是對自己感到失望。由於他是同性戀,這種敘事被用來解釋他的憂鬱是其性取向的反映。」 柴可夫斯基確實表達過對健康的擔憂,特別是對霍亂的恐懼,因為他的母親死於這種疾病,他自己也在1893年因霍亂去世。然而,他也能以幽默的方式看待健康問題,尤其是腸胃問題,甚至畫了一幅自己在火車上痛苦狀態的塗鴉。 而柴可夫斯基寫給三位親密手足的許多信件則「極其幽默且生動」:「其中一些完全是誇張的表達,有點類似於Monty Python的幽默風格,談論的內容從他的性冒險到他糟糕的腸胃問題,真的非常有趣。」 在一篇未發表的1877年日記中,一位樂評人回憶柴可夫斯基在一場聚會中的表現:「彼得.伊里奇扮演了希臘神話人物安菲特律翁的角色(這一形象在莫里哀的喜劇中被塑造成偉大的主人)。晚餐上端出了生蠔,但這道菜迅速從大盤子裡消失,盤底留下大量的海水……,彼得.伊里奇問道:『你想看個魔術嗎?』說著便往生蠔盤裡倒了半杯伏特加,立刻引起了海水的劇烈反應……生活在水裡的纖毛蟲……對這個極其不愉快的驚喜表示了抗議……不用說,我們親愛的彼得.伊里奇成為了全場的焦點。」 原文出處

葛羅夫諾獨奏會12/22、12/23南北登場 挑戰《展覽會之畫》

32歲的英國鋼琴家葛羅夫諾,年紀輕輕便錄製多張大獎專輯,以在精湛的技術和強烈的音樂性間取得獨特的平衡而在古典樂壇聞名,《留聲機雜誌》更將他評選為史上50位最傑出的鋼琴家之一。12月22日、23日,將分別於高雄衛武營、台北國家音樂廳,帶來重量級曲目拉威爾《夜之加斯巴》、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及布拉姆斯作品117,展現其舉重若輕的指尖技藝。 葛羅夫諾11歲贏得2004年BBC青年音樂鋼琴大賽首獎後,音樂生涯便廣受矚目。當時評審之一的小川典子回憶道:「葛羅夫諾的音樂不僅美麗而成熟,音色中還帶有一種非常精緻的悲傷。若要一言以蔽之,可謂『魔幻』。」這樣的特質也吸引了Decca唱片公司的注意,並與葛羅夫諾於2011年簽約,成為該廠牌近60年來首位簽約的英國鋼琴家,隨後發行的專輯更屢獲大獎。 2020年葛羅夫諾錄製的蕭邦協奏曲榮獲留聲機雜誌年度協奏曲錄音大獎,及年度音叉獎;2021年錄製專輯《李斯特》,榮獲法國《音樂世界》雜誌「震撼世界」唱片大獎,及荷蘭Caecilia獎;2023年的《舒曼與布拉姆斯》,更成為留聲機雜誌當月推薦,入選金音叉獎。事實上,格羅夫納自15歲起便已準備好並提出了多項錄音計劃,當他18歲EMI合約到期後,Decca唱片公司便迅速將其簽下。 當時Decca古典音樂部的常務董事保羅·莫斯利(Paul Moseley),回想簽下葛羅夫諾時的情景道:「當我聽到他的演奏時,立即被他『恰到好處的平衡美感』所吸引,節奏的細膩感加上情感不加矯飾的自然流露,讓音樂有了弧度與形狀,並有著非常清晰的流動方向。他舉重若輕,沒有試圖炫技,但技術卻足以媲美任何人。」這種不單純炫耀,卻能輕易展現華麗音色與音響的能力,同樣受到法國指揮家羅特(François-Xavier Roth)的讚賞:「葛羅夫諾的音樂既優雅又靈動,如河水一般,錯落有致且擲地有聲,但即便是演奏浪漫時期情感極度豐沛的曲目,他的指尖依然能為樂曲架構出新的、健康且平衡的音響结構。」 對於自己在鋼琴演奏中最在意什麼,葛羅夫諾如此答道:「我始終銘記在心,音樂的媒介是聲音,因此向聽眾展示表演時最重要在於控制比例、以及創造聲音,而不僅僅是『演奏音符』。比方巴赫的組曲及李斯特的《佩脫拉克十四行詩》便應該展現不同的音色、觸感以及色彩,但這並不是說對聲音詮釋的個性化應該成為音樂家的目標(這反而是錯誤的),而是這個過程需要透過自然而然地察覺並且漸進培養,呈現出來的音樂才能自然且感動人心。」 ▊演出資訊 12/22 (日) 14:30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表演廳 12/23 (一) 19:30 台北國家音樂廳 舉重若輕-葛羅夫諾2024鋼琴獨奏會 主辦:鵬博藝術 曲目 布拉姆斯:三首間奏曲,作品117 J. Brahms: 3 Intermezzi, Op. 117 拉威爾:夜之加斯巴 M. Ravel: Gaspard de la nuit ─中場休息─ 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 M. 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古典抗憂鬱 科學家發現音樂啟動聽覺皮層與大腦迴路同步機制

一分發表於《Cell Reports》的新研究顯示,古典音樂能夠同步處理聲音和情感的大腦區域,有助於緩解抑鬱症狀、有成為憂鬱症非藥物療法的潛力。 該研究指出,傳統治療方法對全球多達一半的重度憂鬱症患者效果有限、甚至無效——而音樂用於改善情緒的歷史悠久,現代科學也證實音樂可影響與情感相關的大腦活動,但人們對音樂如何影響大腦、特別是在嚴重憂鬱症患者中的作用,仍有待深入了解——希望透過研究這些患者腦部對音樂的反應,得以開啟音樂成為非藥物治療方式的新途。 他們於是招募了23名對傳統治療無反應的憂鬱症患者——所有參與者均至少經歷憂鬱症發作長達兩年,且使用過三種以上的治療方法——實驗之前,患者接受腦部電極植入手術,以記錄負責情感和獎賞處理之大腦區域的活動。 實驗中,參與者聆聽了兩種類型的古典音樂:一首激發悲傷情感的柴科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以及一首帶來歡快情感的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研究者使用視覺類比量表評估參與者的抑鬱、焦慮及音樂享受程度,並通過傳統頭皮腦電圖(EEG)和深部腦電極記錄大腦活動。 接著利用數學模型和機器學習技術,分析聽覺皮層與負責情感和獎賞處理的紋狀體終床核—伏隔核(BNST-NAc)迴路之間的同步性。 他們的主要發現包括: 音樂的情感:無論音樂的情感內容悲傷或歡快,自評享受程度較高者,憂鬱症狀也減輕較多,表明個人偏好在音樂的情感和抗憂鬱效果中,扮演重要角色。 神經同步:透過高級腦波測量和神經影像技術,科學家發現音樂啟動了一個連結聽覺皮層與負責獎賞與情感處理的大腦區域的迴路,三者產生所謂的「三重時間鎖定」(triple-time locking)神經振盪模式。 當參與者享受音樂時,聽覺皮層的慢波(theta振盪)與BNST—NAc的快波(gamma振盪)同步,形成穩定的節奏性活動。 個人偏好的重要性:熟悉但不喜歡的音樂改善憂鬱的狀況即不明顯,大腦區域此時的同步性也較低。 研究者還探索了「聲音調制」技術,即引入特定聲頻以增強聽覺皮層與BNST-NAc迴路的同步——該方法對不適用音樂療法的患者也有正向效果,為未來開發基於聲音的療法提供了可能。 該研究領導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教授、功能神經外科醫師孫伯民表示:「音樂能夠以特定的方式調整神經振盪,幫助改善情緒,未來可能成為心理健康領域的重要輔助治療工具。」 原文出處

讓人想要起舞的切分音

Aix-Marseille大學認知神經科學家Benjamin Morillon及其團隊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發表的新研究指出,「切分音」是讓人們想要隨著音樂節奏起舞的關鍵。 所謂切分音,即是以各種方式干擾慣常的強弱拍規則,以改變重音位置、讓強拍與弱拍易位,是一種打破預期、製造樂曲變化的手法。 Morillon團隊的研究,以超過60位受試者為對象,讓他們聆聽12段旋律,每個樂段的主節奏都是2Hz(即每秒2次、120bpm),但旋律的節奏變化方式各異,所以每首曲子都會以三種切分程度不同的方式演奏,然後請受試者對自己想要隨之起舞的程度給出評分。 他們發現,中度切分的曲子,似乎最能引起聞樂起舞的想頭,而非常高度或非常低度的切分,則沒有那麼好的效果,也可以說,人們不會想要隨著完全可以預期的節奏、也不會想要跟著非常出乎意料的節奏而舞。如果用量化方式表示,甚至可以歸納出一個二次方程式的數學關係,以想跳舞的衝動強弱為Y軸、切分的強弱程度為X軸,便得到一個倒U形的曲線——中等切分引起的衝動最強、強切分與弱切分引起的衝動則弱——Morillon解釋道,這顯示所謂的中等切分音,其「適度」,也就是大腦仍可從旋律中解析出週期性節拍的範圍。 此外,他們也察覺,當要求小組的受試者以手指敲出想像中舞步的拍點時,大家幾乎都只會打在2Hz的基本節奏上,而不會去管旋律中的拍點變化。 為了進一步了解大腦如何自音樂中分解出這些動作,Morillon團隊以腦電儀測量其中29位受試者聽音樂時的大腦活動,顯示腦中的聽覺皮層最先「跟上」樂曲的節奏,同時,該節奏會在連接聽覺皮層和運動區域的背側聽覺路徑(dorsal auditory pathway)與基本節奏匹配,所以跳舞的衝動很可能是由此處而生,再作為運動衝動、傳遞到運動區域。 綜合研究中的所有發現,Morillon團隊認為,應是大腦試圖預測後面旋律切分音裡的拍點,引起了想隨音樂跳舞的衝動。 Morillon進一步指出,他研究的主要動機,即為了解人們如何產生時間感,以及運動系統如何幫助我們了解時間的運作模式並預測未來事件。令他們驚訝的是,人類有專門處理聲音與光現的系統,但其實缺乏專屬時間的感官,而對時間的感知依然難以描述。 原文出處

英女高音敦促工黨政府加快腳步 防古典音樂產業毀滅

因應英國脫歐以降的多年混亂,工黨上次大選時作出促進與歐盟貿易及投資,以協助藝術家的承諾。但勝選之後上任的首相史塔默,如今已被批評動作太慢、仍讓英國藝術人深陷脫歐樊籬,難以赴歐陸演出,不但面對「盡速徹除歌手與樂手巡演歐陸的限制」的要求,新政府亦飽受「沒有努力於上臺百日之內與歐盟達成協議」的質疑。 該國女高音尼科爾斯(Rachel Nicholls)日前也加入這個行列,疾呼示警:「除非我們非常慎重以對,否則這個國家就將失去整個古典音樂產業。」他認為英國歌手自脫歐以來,即已處於極惡境地,像他從自由移動法案結束之後,就沒從德國拿到過一紙合約。他們現在根本無法競爭,連被甄選的分都沒有,加上國內工作市場的萎縮,迫使歌手們不得不一群又一群地離開,可怖、恐懼與悲傷的氣氛彌漫整個圈子。 英國與歐盟之間的自由移動法案自2021年起失效,讓想要赴歐陸演出的英國音樂人必須面對代價高昂的行政系統作業與文書往返,想從歐陸赴英者亦然。具體的問題包括一般所稱的「沿海航行規則」(cabotage),限制英國貨品在整個巡迴中只能停留三站,某些國家的工作許可與簽證也是一樣;運送樂器與設備還得有海關文件(貨品暫准通關證,ATA Carnet),這也是自歐洲共同體數十年前成立以來的頭一遭。 雖然首相正在試著與布魯塞爾方面達成協議,但倡議歐洲行動(European Movement)的團體仍為其「缺乏急迫感」而擔憂,該團體主席Mike Galsworthy指出,工作機會每天都在流失,這個國家最重要的文化輸出項目之一,因硬脫歐而受阻。現在就必須採取作為,本屆政府應該依國家至關重要且充滿活力的產業而行。 蘇格蘭民族黨國會議員金尼斯(Stephen Gethins)表態,英國政府脫歐後加諸的各種愚蠢規則,對正在生涯起步階段的音樂人打擊尤甚。希望本屆政府在任何重啟的談判中,都要以能讓他們進入關鍵市場為優先。 UK Music分析,脫歐後的限制與額外花費,還有運送樂器與設備的麻煩規定,讓許多表演者無法在歐陸巡迴。其執行長Tom Kiehl進一步說明,少了讓新生樂團磨練技巧、建立粉絲基礎的歐陸巡迴,將威脅有才者的上升管道、動搖音樂產業賴以維持的根本,反噬的結果,就是樂迷將會愈來愈看不到現場演出。 原文出處

是什麼 助長了音樂會裡惱人的手機聲?

音樂會中的手機鈴響,早已成為演出現場常見公害之一,但那都是觀眾的錯嗎?手機使用者就應該承擔全責嗎?也許對費城管弦樂團(Philadelphia Orchestra)的觀眾而言,並不盡然。 當地樂評、《Philadelphia Inquirer》記者Peter Dobrin為文指出,樂團與其駐地基默中心(Kimmel Center)要求來人多用手機「參與」的作法,其實在相當程度上是自己製造了手機亂響的問題。例如樂團長期以來都鼓勵樂迷在社群媒體上標註(tag)他們,近期演出中也要求贊助者改紙本節目單為線上閱讀,並且很快就將不容許購票者在家自行印出票券、而是要在手機上出示電子票券證明才算數。 不過基默中心董事長兼執行長Matías Tarnopolsky倒是一點都不覺得要觀眾在音樂會上「安靜地」用手機有什麼不對,也不認為要大家用電子票、線上閱讀節目單過了分。不難想見,其官方說法當然是改用電子票可以減少用紙——不過Dobrin也一針見血地挑明:要是該中心能在洗手間設置抽取紙巾盒,讓大家不須非得用溼淋淋的手一次就抓一疊紙巾,應該更環保省紙吧? 在去年5月手機干擾音樂會的嚴重意外之後,目前基默中心的作法是在演出開始前請引座員上上下下地提醒贊助人。 有觀眾提出依「市場機制」懲罰擾人者,例如罰款、禁止其參加音樂會一段時間;或是封鎖現場手機訊號,甚至要求觀眾把手機交付保管。但這些實際上都礙難執行。 Dobrin自己也有一些點子,除了用投影方式打出警語;或是請樂手輪流「現場說法」,真人強調保持安靜的重要性;乃至讓購票app能自動在演出開始前發出響聲、提醒使用者要關聲音;甚至還可直接讓樂團錄製一段被手機響鈴打斷的馬勒第五慢板樂章,在演出之前播放。 不過他坦言,沒有什麼方法是萬無一失的,只要大家習慣了,自然就會開始無視這些提醒——而只要兩千多位觀眾裡有那麼一個人如此,很可能就會毀了整個演出。 儘管現在出事時,扮黑臉的苦差事都落在指揮身上,但Dobrin也不客氣地批評:「如果我們還得帶著『安靜』去音樂廳、甚至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真是公民之恥。」 原文出處

古典音樂「雙刀流」 反田恭平獨奏會12/5台北登場

日本家喻戶曉的古典音樂界「雙刀流」,第18屆蕭邦鋼琴大賽銀牌得主反田恭平將於年底再度訪台!這次他將告別以往的全場蕭邦,帶來全新重磅曲目:拉威爾的《夜之加斯巴》及穆索斯基的《展覽會之畫》,展現他卓越的手指技巧和音樂戲劇張力。12月5日,這場全台唯一的音樂會將於台北國家音樂廳登場! 回顧音樂史,貝多芬與莫札特不僅親自演奏、譜曲,還策畫音樂會並拜訪贊助人。他們既是演奏家,也是為資金奔走的經營者。2018年至今,反田恭平成立NEXUS公司、創立日本國家交響樂團(JNO),並創立了音樂沙龍Solistiade,希望將認同他音樂理念的音樂家聯繫起來,共同推動音樂事業,如同「nexus」在英文中「聯繫」的意思 儘管反田恭平屢次受到慕尼黑愛樂、易北愛樂等國際頂尖樂團的合作邀請,對他而言,分享音樂與鍛鍊鋼琴技藝同樣重要。這種信念使他的音樂不僅技術精湛,也充滿了對藝術的熱愛與追求。在參加蕭邦大賽之前,反田恭平在日本已經是家喻戶曉的鋼琴家,而他首次讓日本人所熟知,就是擔任日本電視動畫《琴之森》其中阿字野壯介一角的鋼琴演奏;今年反田恭平更擔任日本大河劇《致光之君》(光る君へ)片頭主題音樂的演奏。面對AI時代,反田恭平也有自己的想法:「我計畫開發一款針對古典音樂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式,會告知使用者各日本城市的音樂會速報,並運用AI演算依據使用者偏好推薦合適的演出。我也希望來參加我們音樂會的聽眾能放鬆地便裝入場,不須著全套禮服,讓音樂廳不再被視作是高門檻的場域。」 反田並非出身於音樂世家,不僅家庭與音樂毫無關聯,他的父親對音樂更是完全不感興趣,在中學三年級時,由於父親反對他進入音樂學校,便提出一個條件:「如果能在比賽中獲得第一名,我就讓你進音樂學校。」隨後反田在幾個月內參加了三個比賽,並全數獲得第一名,最終成功進入音樂高校。「至今我仍會想起那時候的衝勁。當時那些比賽我都差點拿不到第一名。若不是那時的努力,今天的我不知道會身在哪裡。正因為我深知這份事業來之不易,過程更是充滿艱辛,所以希望利用蕭邦鋼琴大賽後所獲得的資源,為音樂家和聽眾創造更多機會,同時讓古典音樂變得更加普及。」 ▊演出資訊 12/5 (四) 19:30 縱橫無盡-反田恭平2024鋼琴獨奏會主辦:鵬博藝術 曲目 蕭邦:降A大調幻想波蘭舞曲,作品61 F. Chopin: Polonaise-fantasy in A-flat Major, Op. 61 拉威爾:夜之加斯巴 M. Ravel: Gaspard de la nuit -中場休息- 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 M. 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