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藝文

故宮文物不屬於台灣? 李遠:破壞中華文化的是中共

台灣故宮文物百選特展11日在捷克展出,文化部長李遠於昨(12日)在哈維爾圖書館,以作家身份參加一場名為「字裡風景:台灣故事流轉之地」的文學座談。在與觀眾的互動環節中,有民眾提問,為何有人主張故宮文物不屬於台灣;對此,嚴肅回應:「中華文化是台灣的一部分」,並強調「破壞中華文化最厲害的就是共產黨」。 李遠指出,文化並非一成不變,歷經五十年、一百年的發展,中華文化在兩個不同的地方已產生巨大差異:一邊在獨裁體制下,延續著帝王和獨裁思想;另一邊則是在台灣這個民主自由的島嶼上,人們以自己的視角重新審視這些文物,「這兩種文化已經完全不一樣」。 李遠質疑,為何中國要持續將中華文化視為其統治工具,如果了解歷史,會知道破壞中國文化最厲害的就是共產黨」。李遠提到,共產黨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並大肆破壞古蹟,因此無法理解為何中國現在突然聲稱中華文化屬於他們,「這麼大的一個國家,卻隨時隨地盯著我們在做這些事情」。 李遠這次訪問捷克是配合去年捷克作家月活動,台灣成為該活動25年來首個亞洲主題國。在訪問的第三天,李遠拜會了捷克國家文學館館長史戴力克(Michal Stehlík),並在晚間與旅德作家陳思宏、捷克國家科學院亞非研究所所長路丹妮(Táňa Dluhošová)及捷克作家卡特日伊娜・屠奇柯娃(Kateřina Tučková)一同進行座談。 座談會主持人彼得.維齊納(Petr Vizina)介紹李遠時,台下觀眾報以熱烈掌聲。對於捷克觀眾罕見地對政治人物表現出熱情,李遠幽默地說,他擔任文化部長的480天裡,學會了兩件事,一是「不能講真話」,二是「說了跟沒說一樣」,自己今天是以作家的身分出席;維齊納聽後笑稱:「我可以理解為什麼台灣人喜歡政治人物了」。

即將上映的抗美援朝電影暗示對美談判立場 央視:打 奉陪到底

九三閱兵後,抗美援朝電影《志願軍:浴血和平》將於9月30日在全大陸上映;央視12日在報導運回韓戰陣亡烈士遺骸的同時也介紹了這部電影所傳達的訊息:「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 正值中美關稅談判焦著之際,《志願軍:浴血和平》的政治意義不言而喻。 央視報導,第十二批30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及相關遺物,由中國空軍運-20專機接運回國,專機降落瀋陽桃仙國際機場後,機場以「過水門」最高禮遇,迎接英雄回家。 接著,央視就介紹,近日,以抗美援朝戰爭為背景的電影《志願軍:浴血和平》官宣9月30日全國上映,影片將展現抗美援朝戰爭如何「邊打邊談」,期間,158次大會,733次小會,5次中斷;歷時747天的談判打破了世界軍事史上最長停戰談判紀錄,這是一場用智慧捍衛家國尊嚴的較量,「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 央視指出,作為《志願軍》第三部,《志願軍:浴血和平》聚焦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後直至簽署停戰協定期間「邊打邊談」的作戰歷程,不僅展現前線戰場的浴血拚殺,還將著力講述談判桌上的外交較量。 不同於前兩部,《志願軍:浴血和平》將解鎖「邊打邊談」的全新戰局,讓觀眾看到更多維度的博弈與較量;經過此前五次戰役的殊死對抗,英勇的志願軍將美軍打上了談判桌,而進入和談階段後,雙方的交鋒愈加激烈而複雜;預告片中,談判桌上的美方狂妄傲慢,企圖用6萬頁錯誤百出的文件顛倒黑白,甚至數次炮擊施壓,「耍盡流氓手段」破壞談判。 央視強調,面對敵人屢次挑釁,中方代表團寸步不讓,用專業實力和堅定態度捍衛底線;158次大會,733次小會,期間5次中斷,歷時747天的談判打破了世界軍事史上最長停戰談判紀錄,足見其不易;與此同時,前線戰鬥也從未停止,火舌掃射釋放致命殺傷力,在血與火的交匯中,志願軍為和平殺出血路,不僅強勢反攻奪回上甘嶺地表陣地,更有力地為談判贏得了底氣。 央視刻意秀出承載歷史屈辱的《辛丑合約》簽訂現場照片,時時警醒大陸民眾勿忘國恥,並介紹《志願軍:浴血和平》影片中,志願軍咬死不放,誓要為後世留下不一樣的照片:「我們會給50年後21世紀的中國人,留下一張怎樣的照片?」 央視意有所指稱,「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這是70多年前的先輩面對強敵來犯時的信條,如今,這依舊是熱愛和平的中國人堅定不移的信念。

延續高雄客家記憶!秤重神豬、義民廟慶典 珍貴影帶數位轉存

錄影帶曾牽連無數家庭紀錄生活與社區活動,記錄婚喪喜慶、小孩成長、祭典儀式等。然而,這些寶貴的歷史記憶正面臨「2025年大限」的危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提出,錄影帶因為磁帶保存20年的期限,若無法在2025年數位轉存,許多影音資產將可能永久流失。 為了傳承這份記憶,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委託社團法人高雄市美濃愛鄉協進會,成立「客庄地方記憶空間輔導團」,9月10日於高雄市褒忠義民廟舉辦「微影片中的大歷史-高雄市褒忠義民廟8毫米影片及VHS錄影帶修復重現記者會暨戶外放映」活動。 廟方委員親手修復珍藏已久,拍攝於1992年「義民廟第46屆中元節慶祝活動」的VHS錄影帶,以及委託電影收藏家博物館修復1977年拍攝的高雄市褒忠義民新建廟落成典禮的8毫米膠片,將這些影像重新修復與數位化。 電影蒐藏家博物館吳永毅老師表示,影像中可看見社會、地景的變遷,建議廟方未來可以發起「尋找影中人」的活動,應該會很有意思。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副教授熊仲卿則指出,這些影像反映1977年至1992年間台灣社會與跨族群文化的變化,之間除了乘載在地的集體記憶之外,也是未來提供學術界研究相當重要的資料。 在播放現場,廟方委員葉佐炯在觀影時對於影像中的人事物如數家珍,歷歷在目。影片呈現神豬秤重等鏡頭,讓民眾更能貼近客家文化。飼養神豬是客家莊信仰、文化的其中一環,透過飼養神豬比賽,比誰養的神豬最重。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楊瑞霞表示,這些影像紀錄常民生活,就像一座橋梁,把過去的生活、信仰與習俗帶到現代社會。尤其,對在都市地區的孩子們來說,很少有機會親身參與這些傳統,透過修復影像,乘載客家記憶。 在義民廟服務近50年的廟方會計徐秀貞女士也分享自己的心情,她說,自己幾乎全年無休,以廟為家,看著修復影像時忍不住落淚。生涯中雖曾三度想要離開,但因與義民爺有感應,選擇繼續留下來。

融合文學、哲學與國際視野 作家履彊新作《素行引路》引領生命智慧

本名蘇進強的作家「履彊」,退出政壇後的最新力作《素行引路—生活行者的智慧》將於9月28日上午9時30分,在台北張榮發基金會601室舉行新書發表會,主辦單位歡迎各界踴躍參加。 履彊橫跨文壇與政壇,他的斜槓人生集作家、黨、政、軍、學、媒體於一身,出版過數十本小說、散文、詩集與傳記,並曾在軍旅退役後投入民間智庫擔任國防戰略政策研究員,獲李登輝、陳水扁二位前後任總統的倚重,歷任政黨主席、文化總會秘書長、國安會諮詢委員等職務,也曾擔任報社總主筆、社長與智庫執行長。他的多重身份,使其作品兼具文學性與時代觀照。 本書由社團法人「素行生命能量協會」出版,理事長彭百顯與履彊相交逾30年,也是履彊參加「素行」的引路人。彭百顯認為《素行引路》不同於履彊以往的文學與學術研究,而是一本探討「靜定、簡單、觀心、順隨」人生法門的作品。內容涵蓋作者對素行總引路人張永朋、名醫張家寜教授,以及數十位生活行者的訪談紀錄,並融入其對素行相關經文的注解與體悟。 書中視野橫跨宏觀的地緣政治、氣候變遷、美中貿易與台海安全,同時深入探討孔孟老莊哲學與量子糾纏、宗教信仰及心理學之間的關聯。彭百顯認為,本書是引導現代人點燃生命智慧的光明燈,他代表協會歡迎各界人士踴躍參加9月28日的新書發表會,共同為末法時代、混沌政局,尋找「愛與和平」正能量的光與熱。

首屆台灣國際兒少書展9/18台中登場!信誼打造「閱讀森林」

由文化部規劃的2025年第1屆台灣國際兒少書展,18日至21日於台中國際展覽館舉行,信誼基金會特別以日本暢銷繪本《壽司去旅行》為靈感,將展區布置成一片夢幻花椰菜森林,永續食育體驗。 信誼基金出版社社長劉維中表示,繪本是孩子認識世界最重要的橋梁,此次盛會,信誼打造3.5公尺高的主視覺牆,親子可以透過壽司、花椰菜、蔬果與自然的創意結合,認識食物的多元價值,分享珍惜食物與循環永續的生活經驗。 劉維中表示,展場精心設計互動裝置、故事活動、主題陳列展覽等,包括20日(周六)有上誼故事姐姐主講經典故事《鴨子湖故事GujiGuji》及最新暢銷故事《守規矩的才是贏家》,21 日(周日)有「鬼才童話作家」之稱的林哲彰開講「鬥陣來去寵物功夫學校練武功」等。報名網站:https://reurl.cc/2Qyroa。 文化部表示,本屆書展主題是「跨越城市,閱讀無界」,主題城市是台中市。書展中將再度展出2025年台北國際書展義大利主題國館、童書主題館、得獎作品展示館,另全新策劃台灣漫畫專區、繪本故事館,以及由台中市政府策劃的主題城市館,並邀請台灣各出版社共同參展。 大會安排多項免費入場優惠,包括桃園以北、高雄以南、東部及離島地區憑乘車證明入場等,民眾可多加利用。

西點軍校突取消湯姆漢克斯「傑出公民獎」 傳與他反川普立場有關

美國西點軍校(West Point)校友會原定於2025年授予影星湯姆漢克斯「西爾維納斯·泰勒獎」(Sylvanus Thayer Award),以表彰其作為「傑出美國公民」(outstanding US citizen)對國家利益的貢獻,體現西點軍校校訓「責任、榮譽、國家」(Duty, Honor, Country’)的理念。然而,該校友會近日突然宣布取消原定於數周後舉行的頒獎儀式。 綜合《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與《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西點軍校校友會5月首次公布湯姆漢克斯為該獎得主,但退役上校比格(Mark Bieger)在給教職員的電子郵件中表示,取消儀式是為了讓軍校「專注於核心使命,即培養學員成為領導、戰鬥並在全球最致命的力量:美國陸軍中獲勝的軍官」。目前尚不清楚表彰湯姆漢克斯如何與「培養學員」產生衝突。 湯姆漢克斯長期支持民主黨,曾捐款給民主黨候選人,2020年公開支持拜登(Joe Biden)競選總統,並於2016年獲時任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頒發總統自由勳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這些政治立場可能與當前政治氛圍相左。 West Point gave out the "Tom Hanks Awards"??? Are we all crazy?? TH is a despicable person, he always was!!! Hollywood is a cesspool. pic.twitter.com/rPtPF01bVv — Guillermo N. (@gonoyacruces1) September 8, 2025 報導指出,現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其第二任期內對被視為「敵人」的人士採取多項行動,例如撤銷拜登政府及部分其首任政府「不忠」成員的安全許可、限制部分新聞機構進入五角大樓及白宮記者團,甚至調查被其稱為「極不誠實」的律師事務所。 國際媒體對此事件多有評論。《衛報》(The Guardian)認為,取消儀式可能反映美國當前政治分歧加劇,湯姆漢克斯的自由派立場或使其成為政治報復的目標。法國《世界報》(Le Monde)指出,湯姆漢克斯已成為美國文化的象徵符號,其獲獎資格本無爭議,取消決定可能與川普政府的文化戰爭策略有關。 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則評論,西點軍校此舉可能損害其作為中立機構的聲譽,引發外界對軍校決策是否受政治干預的質疑。整體而言,國際輿論傾向認為,此事件折射出美國內部政治極化對文化與公共領域的影響。 湯姆漢克斯是全球影壇巨星,憑藉精湛演技2度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分別為1993年的《費城故事》(Philadephia)和1994年的《阿甘正傳》(Forrest Gump)。他在《阿甘正傳》中飾演的主角獲頒國會榮譽勳章(Medal of Honor),成為經典角色之一。 湯姆漢克斯的代表作還包括《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阿波羅13號》(The Apollo 13)、《浩劫餘生》(Cast Away)及《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等,涵蓋劇情、戰爭及懸疑等多種類型。他不僅是票房保證,還以溫暖形象和公益參與深受喜愛,曾擔任華盛頓特區二戰紀念碑的國家發言人,並支持共和黨參議員多爾(Bob Dole)為艾森豪紀念碑籌款。

從文字到王陵——西夏陵博物館帶你走進千年古國

在賀蘭山腳下的大漠深處,一座充滿歷史厚重感的建築靜靜佇立——西夏陵博物館。這座以「東方金字塔」西夏陵為背景的專題博物館,不僅揭密了一個消逝已久的王朝,也為遊客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西北多元文明的窗口。2024年5月18日,西夏陵博物館正式獲評為大陸國家一級博物館,成為遊客探尋西夏文化的首選之地。 西夏王朝由黨項族人在1038年建立,與宋、遼、金並立,國祚近兩百年。最獨特的文化遺產,莫過於由李元昊下令創制的「西夏文」——一種筆劃繁複、結構嚴謹的方塊字體。直到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獻《番漢合時掌中珠》問世,這門文字才逐漸被破解,重新回到世人眼前。 西夏陵博物館展廳面積達5,400平方公尺,館藏文物超過一萬件(套),其中包括23件大陸國寶級文物。館內的展品既展示了西夏文獻的珍貴片段,也呈現出佛教藝術與建築雕刻的華彩,如石雕力士志文支座、雕龍欄柱、西夏木雕女伎樂,以及賀蘭縣宏佛塔出土的西夏絹畫與泥塑佛像。這些文物讓人得以窺見千年前西夏的文化高度與審美風貌。 西夏陵博物館所在地正是著名的西夏王陵考古遺址公園。這裡保留有9座帝王陵與250多座陪葬墓,被譽為「東方金字塔群」。遠眺之際,陵體雖已風化為黃土夯墩,卻依舊恢宏壯麗。遊客在此不僅能參觀博物館展廳,還能漫步於王陵遺址之間,親身感受大漠與黃土交織出的蒼涼之美。 走進展廳,會有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無論是西夏文的方塊字形、佛教造像的莊嚴表情,還是建築構件上的雕龍畫鳳,都能看到對漢文化的借鑑;同時,它們又融合了黨項族傳統以及吐蕃、回鶻、契丹等周邊民族的文化元素,展現出獨具特色的多元文化景觀。 近年來,西夏陵博物館不斷提升遊客體驗,推出了數字化展示、沉浸式互動等方式。遊客可以通過AR復原欣賞西夏文書法,還能透過沙盤與數位影像了解王陵建造工藝。夜幕降臨時,賀蘭山下的聲光秀與大漠星空相映成趣,為旅程增添一抹浪漫。 西夏雖在歷史上消逝,但文字、藝術與王陵卻讓這個神秘王朝得以延續。走進西夏陵博物館,既是一次歷史的追尋,也是一次心靈的對話。對於旅而言,這裡不僅是寧夏的一處文化地標,更是理解中國多民族文明交融的重要入口。

義大利時尚大師亞曼尼安詳辭世 享壽91歲

亞曼尼集團(Armani Group)周四(4日)發表聲明,品牌創始人、義大利時尚界傳奇設計師亞曼尼(Giorgio Armani)已在家人陪伴下安詳辭世,享年91歲。 亞曼尼以打造經典義大利美學聞名,其設計不僅提升了好萊塢紅毯的時尚高度,更在全球時尚界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亞曼尼集團在聲明中表示:「我們的創始人、總是被員工與合作夞伴尊敬地稱為『先生』的亞曼尼先生,已在親人陪伴下安詳離世」。聲明讚揚他是「不知疲倦的驅動力」,並表示公司員工與家族成員將秉持他的精神,以尊重、責任與熱愛繼續守護其品牌遺產。亞曼尼的家人與員工在聲明中感嘆:「我們感受到他留下的巨大空虛,但將致力延續他以熱情與奉獻創建的時尚帝國」。 Italian designer Giorgio Armani has died at age 91. pic.twitter.com/oL5Ppggo3r — HYPEBEAST (@HYPEBEAST) September 4, 2025 亞曼尼1934年出生於義大利北部皮亞琴察(Piacenza),早年學習醫學並服兵役後,於1957年在米蘭著名百貨公司La Rinascente擔任櫥窗設計師,開啟了與義大利時尚之都米蘭的終身聯繫。1964年,他在設計師切魯蒂(Nino Cerruti)旗下工作,學習設計無結構西裝外套,奠定了後來以輕盈、貼合身形的西裝聞名的基礎。 1975年,他與建築師兼人生伴侶加萊奧蒂(Sergio Galeotti)共同創立Giorgio Armani品牌,推出首個男裝系列,並於1976年在美國巴尼斯百貨(Barney’s New York)獲得成功,隨後推出女裝系列,以中性風格顛覆傳統性別形象。 亞曼尼的設計迅速吸引好萊塢目光。1980年,理查吉爾(Richard Gere)在電影《美國舞男》(American Gigolo)中穿著亞曼尼西裝,使其成為地位象徵。隨後,眾多巨星如阿諾史瓦辛格(Arnald Schwarzenegger)、蘇菲亞羅蘭(Sophia Loren)、茱蒂佛斯特(Jodie Foster)與蒂娜透納(Tina Turner)等人均身穿亞曼尼走上紅毯,品牌成為1980年代與凡賽斯(Versace)齊名的義大利時尚代表。 1985年,加萊奧蒂因愛滋病去世,亞曼尼成為公司唯一股東。他曾對《浮華世界》(Vanity Fair)表示,他與加萊奧蒂的關係「遠超愛情,是對生活與世界的深厚默契」。 亞曼尼的品牌帝國持續擴張,推出Emporio Armani、Armani Jeans、Armani Exchange及家居品牌Armani/Casa等副品牌。2011年,他在米蘭市中心開設佔地一整個街區的亞曼尼購物中心(Armani Complex),涵蓋時尚、珠寶、化妝品及夜店與豪華飯店。 此前,他於2010年在世界最高建築、杜拜哈利法塔(Burj Khalifa)開設杜拜亞曼尼飯店(Armani Hotel Dubai)。作為運動愛好者,他於2008年收購義大利最成功的籃球隊奧林匹亞米蘭(Olimpia Milano),並推出運動服飾品牌EA7,還為義大利代表團設計了2012、2016及2020年奧運會制服。 亞曼尼的設計以精準剪裁與永恆優雅著稱,至今仍是二手市場的熱門收藏品,其女裝褲裝為職場女性提供兼具力量與優雅的選擇。2025年,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身著亞曼尼絲質套裝出席溫布頓(Wimbledon),顯示其設計的持久影響力。 亞曼尼集團估值在2024年達80至100億歐元(約台幣2860至3575億元),在LVMH與Kering主導的奢侈品市場中,是少數保持獨立經營的設計品牌。目前,品牌尚未明確接班人,引發外界對其未來走向的關注。 亞曼尼曾獲多項殊榮,包括2021年義大利共和國功績大騎士勳章(Grand Officer of the Order of Merit of the Italian Republic)及美國時尚設計師協會終身成就獎,並自2002年起擔任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他的離世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但其品牌與設計理念將繼續影響全球時尚界。

「2025 Camping Asia」11月重磅回歸!跨國150位藝術師生共築亞洲舞蹈盛典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北藝中心)、法國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danse, CN D)與香奈兒品牌共同合作推出的「Camping Asia」,今年將於11月10日至21日重磅回歸。今(3)日北藝中心舉辦記者會,宣布這場為期12天的前瞻性藝術教育計畫,集創作、教育、演出於一體,將邀集來自日本、香港、法國、韓國、新加坡、奧地利及台灣共16所藝術院校,近150位師生齊聚,在台北共同展開一場「跨領域、跨文化、跨世代」的對話,藉此促進全球性的文化交流,推廣表演藝術在亞洲的發展。 「Camping Asia」源自法國巴黎的「Camping」計畫,2018年起北藝中心便開始參與其中,2019年起將其精神移植至亞洲,兩年一度於台北舉行,以舞蹈為軸心,連結藝術院校、機構與藝術家。台北作為「Camping Asia」的亞洲基地,象徵著當代舞蹈國際網絡的節點,更持續為亞洲舞蹈界引入新的視野與能量。 北藝中心董事長王文儀表示,北藝中心很榮幸與CN D及香奈兒品牌再度攜手,以舞蹈作為語言,透過肢體的觀摩與互動,讓世界相互理解。而北藝中心作為CN D及香奈兒品牌在亞洲的合作夥伴,承接推動自由創意與文化永續的使命,讓台北成為連結亞洲與世界的交流核心。 王文儀指出,「Camping Asia」打破傳統教條,連結教育、專業與公眾的活動模式,不但啟發年輕舞者的內在天賦,同時以創新方式發展人類最本能的肢體活力,這與香奈兒品牌長期支持文化創新與傳承、持續關注當下與未來的品牌精神相契合。 今年度的「Camping Asia」活動內容延續其多元豐富的設計,每日高強度密集課程與表演節目安排,打造極致的共學場域。包含早課、專業工作坊、學校馬拉松、大堂課、深度論壇、微電影展等多元單元,提供參與者多面向的身體實踐與探索機會。 策展人林人中表示,今年精選5檔表演節目,試圖讓舞蹈不再被既定語彙所框限,而是與科技、聲音、哲學、影像乃至政治現實直接碰撞。希望年輕的舞蹈創作者們,能透過這些作品看見舞蹈作為一種思考與感知的力量,在不確定的時代裡持續激發對身體與世界的想像。 首先是《崩世光景》由馬賽國立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團體(LA)HORDE與法國電子音樂名家霍恩(Rone)合作,以末日般的舞台意象直面氣候危機、社群疏離與身體焦慮;《即席寫真》則由英國藝術家瑞德(Benji Reid)將攝影化為現場表演,邀觀眾與角色共享凝視,投射對生命困境的掙扎與渴望。 來自澳洲的「塊動舞團」(Chunky Move)帶來《機神祭》,舞者穿戴由機車零件打造的裝置,在迷幻電音與霓虹光影中化身半神半獸,探索當代靈性在機械叢林中的甦醒。法國編舞家蘇利耶(Noé Soulier)的《動作以上以上動作》則像是一場哲學實驗,將語言與動作並置於舞台,蘇利耶說:「我不表演動作,我讓動作自己說話。」 最後,波蘭編舞家瑪齊耶斯嘉(Ola Maciejewska)在《洛伊‧富勒:研究一下》中,致敬現代舞先驅洛伊·富勒(Loïe Fuller)的蛇形舞,透過舞者、光束與長絲的交鋒,揭示身體在物質與視覺之間的張力。五檔售票節目將於9月8日中午12點起開放付費會員預購,並於9月15日中午12點正式啟售。

挺「台灣必歸」藝人安全著陸 陸委會:已告誡再犯將動用相關規定

文化部與陸委會針對23名赴陸藝人先前轉發央視「台灣必歸」等貼文進行調查,今天(29日)正式告一段落。文化部已完成通知與提醒,部長李遠甚至發布公開信,呼籲所有藝人「記得我們台灣」,稱要一起成為有骨氣、有志氣的台灣人;陸委會下午則表示,這次調查非以懲處為目的,但已告誡當事人,如再有類似行為,將不得不依《兩岸條例》動用相關規定。 據「賴十七條」內容,賴政府欲強化影藝從業人員在大陸發展的輔導與管理,其中主管機關應提供影藝人員在大陸發展之言行應注意事項,並查處明確涉及危害國家尊嚴相關言行,先前,共有23名台灣藝人同步轉發央視涉統貼文,內容包括「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台灣地區在聯合國唯一稱謂是中國台灣省」等,其中也有人過去在中共「聯合利劍」軍演期間,發表相似言論。 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下午在例行記者會指出,本次調查鎖定的是藝人與中共黨政軍機關的合作行為,而非單純文字本身。他強調,「大陸中央電視台毫無疑問就是黨媒」,因此藝人轉發其政治性統一貼文,即構成與中共黨政軍的合作行為。 梁文傑稱,「我們認為已經完成告知和告誡,如果下一次還有相同的狀況,那就必然要動用相關規定,這是我們對這些藝人的希望。」梁文傑解釋,這次調查並非以懲處為目的,而是提供赴陸藝人日後拒絕政治表態的理由。他說,如果台灣政府毫無立場,藝人就沒有拒絕的理由,這次調查與告誡,是讓他們在被要求轉發敏感內容時,可以有所依循,明確表示「依法無法配合」。 不過,政府查辦相關案件可說是首例,梁文傑坦言,過去政府並未針對赴陸藝人的類似行為進行調查或懲處,這次是首度啟動。他強調,根據民法,經紀公司雖可能代為操作社群帳號,但「代理人做的事本人也要負責,除非當事人能舉證反對」,因此藝人不能以「不知情」規避責任。 依《兩岸條例》第33條之1規定,台灣人民未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與大陸黨政軍機關合作。此次調查正是針對藝人轉發央視貼文是否涉違該條例。梁文傑強調,這些行為客觀上已構成與中共黨政軍合作。他強調:「不要以為經紀公司幫你做的事情,自己就不用負責。」 對於演藝工會理事長曹雨婷要求政府提供更清晰的標準與法律依據,避免藝人陷入模糊或被迫表態的困境,梁文傑則回應,「《兩岸條例》就擺在那邊,沒有什麼需要調整的必要」。他再次呼籲所有在大陸發展的藝人,應隨時留意自身行為,避免重蹈覆轍。 陸委會重申,中共一再脅迫台灣藝人政治表態,營造兩岸「同屬一中」的假象,不會受到台灣社會的認同。尤其近來中共一再扭曲歷史事實,僭稱主導對日抗戰進而舉辦「九三」、「台灣光復」等相關活動,政府已呼籲國人勿配合參與,也要再次提醒藝人,若再有出現配合陸方宣傳矮化、消滅我國家主權,或是支持武力侵略台灣等逾越台灣社會紅線行為,違規藝人已無藉口,政府將依法處理。 文化部今天則發布新聞稿指出,依陸委會提供的清單,已完成對23位藝人的通知與訪談工作,多數藝人回應時表示,相關貼文由大陸經紀公司統一代為操作,或並未意識可能觸法,部分人坦言「對於可能觸法感到緊張」,稱「未來一定會遵守相關法令」。 李遠還呼籲藝人「記得我們台灣」,要一起成為有骨氣、有志氣的台灣人。他透過公開信提醒,所有藝人在對岸發展時,應時刻謹守台灣法令,不要因短期利益忽視身分與責任。 以下為李遠「給想去或是已經去中國發展的台灣藝人的一封信:我們台灣」公開信全文: 首先要謝謝所有針對我們所提出的問題一一答覆的台灣藝人。在大部分的回函中,可以感受到他們去中國發展所承受的壓力,因為大部分的回函都表示對那些表態並不知情,有些回函更詳實描述他們在中國發展的真實情況。那一刻,我真的覺得我們才是一家人,台灣是我們的台灣。 就像最近我們在日本大阪世界博覽會的系列文化活動用了「We TAIWAN」這樣的名字,也就是向世界展現「我們台灣」,我們無時無刻都想要讓世界看到台灣。其中在「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中,更出現我們的國旗。 對許多國家的人而言,這其實不算什麼,但是對我們而言卻是很開心的。越是被打壓,越是被限制,反而會讓我們用更大的力氣來反抗和突破。雖然這一直是台灣人的宿命,但這也使我們生命力和勇氣源源不斷。台灣有句俗諺「拍斷手骨顛倒勇」最能形容在歷史上飽受苦難卻充滿樂觀的台灣人。 在中國這樣一個凡事由上而下,充滿不確定性的人治環境中,相信你們更能理解前面所說的被限制及控制的心情。我們從來不反對台灣藝人為了更大的市場去中國發展,但是我想要提醒你們的是,中國會在藝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做出各種你在台灣無法想像的事,例如替你發聲、貼文。 替你表態對中國的認同、否定台灣主權只會是第一步,接下來他們還會干涉你的創作、打扮、言論,甚至是出入境。這個市場雖然很大,但是它不是給有才華的人表現的,它只是用這個市場來誘惑你,把你打造成他們想要的樣子,你們充其量只是他們能夠控制的工具。 不用懷疑,他們也可以因為你不知道的理由,一夕之間剝奪你的一切。從我們這次針對23位在中國發展的藝人的約談後,我們更加確定這一切。 文化不應該成為政府的宣傳工具,更不能被上級控制和指導。台灣已經掙脫了漫長的威權戒嚴時代,在多元文化相互激盪及創作自由的環境下,台灣現在的文化呈現一種不羈、奔放卻又深沉的獨特魅力,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和矚目。我們政府的文化預算也逐年攀升,也成立了投資文化產業的單位,大力協助各項民間的文化產業的發展。 現在的文化部擁有很大的能量,透過各種補助和投資、提高獎勵、加強培訓,不斷創造文化人的工作機會和文化產業生態。這些年更是鼓勵和國際合資合作製作影視作品,開拓更多的海外巿場,我們有信心創造一個台灣歷史上的文化盛世。 希望你們去之前要先有心理準備,也歡迎你們回家和我們一起奮鬥,讓世界看見我們台灣,讓我們成為一個有骨氣、有志氣的台灣人,好嗎?請記得,台灣才是培育你們成長茁壯的家。請記得,我們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