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藝文

下北澤劇團作品《男八》《北齋漫畫舞踏》 萬座曉劇場11月免出國看得到

萬座曉劇場開幕邁入第三年,為台灣首例「劇團與場館共生」營運模式案例。今年11月推出全新策展項目「萬座焦點」,以日本為焦點,邀請日本劇團SHOW GEKI《男八:廿周年紀念公演》、AGAXART《北齋漫畫舞踏:So Zo Ro》,加上曉劇場取材日本的好評作品《潮來之音》連續三週演出。 萬座曉劇場於2022年開幕,將台北市定古蹟打造成專業表演藝術場館。取名萬座,承接著日治時期作為北部唯一製糖所的歷史,以日本歌舞伎座的「座(ざ)字」,代表座席、劇場之意,也如同有超過百年歷史的歌舞伎座,揉合了演劇、舞蹈、音樂等藝術元素。 萬座焦點首週由來自日本小劇場聖地「下北澤」的知名搞笑劇團SHOW GEKI的8人男子組合,帶來其20周年紀念作品《男八》(Danpachi)。男八由羽廣克成(Katsunari Habiro)編導,集結八位年齡20~50多歲,包含戲劇演員、芭蕾舞者、動作演員等各種不同表演類型的男性表演者共同發展創作。節奏緊湊的超短篇結構,並以「激情熱烈又搞笑的八男」為口號來逗笑觀眾,將於11/15-17日演出。 第二週則由日本舞踏編舞家我妻惠美子(Emiko Agatsuma)團隊AGAXART,以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作品為靈感發想的日本舞踏《北齋漫畫舞踏:So Zo Ro》。作品深入北齋出生地墨田區,採集其江戶時代的文化特色,運用工匠的姿態、澡堂的日常、長屋生活樣貌等元素,融合日本舞踏,讚頌日常生活的樸實美感。本次由編舞家我妻惠美子以及舞踏舞者塩谷智司(Tomoshi Shioya)共同演出外,更邀請音樂家大野慎矢(Shin-ya Ohno)參與創作,以融入在地聲響和保加利亞傳統風笛「蓋達」的原創音樂增強氛圍,邀請觀眾11/22-24日進入葛飾北齋的畫作世界,發現日常瞬間的美。 壓軸則為曉劇場國際巡迴作品《潮來之音》,2020年首演至今已累計巡演60場,並備有中、英、日、韓、德、立陶宛、捷克與土耳其語八國語言劇本。從海嘯災難的預言,窺視人性的「情、愛、孤獨與存在」。以一位與盆栽生活的男人、一位養貓的女子、一對女同性戀伴侶切入,探討同志婚姻、代理孕母、寵物臨終等議題。11/29-12/1將再次回到萬座曉劇場演出。

台北文學館定址公館大樓 展覽、講座先登場

台北文學館將設立於台北自來水事業處新建大樓「公館大樓」,預訂2027年底開館營運。市長蔣萬安表示,台北市耕耘文學推廣已久,包含籌辦台北文學季、台北文學獎及台北詩歌節等活動,而台北文學館選定位於未來將落成的公館大樓,未來希望能與台灣文學館台北分館(台灣文學基地)做出差異,並強調未來將更著重於國際交流、展覽以及教育功能。首檔展覽「讀台北:複寫一座城市的練習」即日起在嘉禾新村拾光屋展出,並有一系列講座活動。 公館大樓為台北自來水事業處新建大樓,而台北文學館位於公館大樓裙樓,面積517坪,挑高9米,接鄰台北好水故事館,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封德屏表示,如果要用兩句話形容,過去或許是「眾裡尋它千百度,踏破鐵鞋無覓處」,然而現在的心情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她借用日前於加拿大離世的作家瘂弦之語勉勵:「文學不應只是少數文學人口的奢侈品,而應該是全民生活的必需品。」 作家代表張曼娟則提到,15年前由「封姐」號召一群作家及學者,一同倡議台北需要一座文學館,文學館能夠看見一座城市「非物質文化的底蘊」,生活在台北的經驗無不深深影響了作家們,而人們則透過作家的文字持續被影響下去。最後她將最深的敬意獻給封德屏,這麼多年來從不絕望且堅持,一個孵了20年的夢終於要實現。更表示作為一名台北作家,能夠看見台北文學館即將落實,真的非常幸福。 台北市政府在今年10月成立台北文學館籌備委員會,並於嘉禾新村之拾光屋成立台北文學館籌備處,即日起展出「讀台北:複寫一座城市的練習」展覽,10/26至10/27以「台北午後.漫步調」雙日論壇邀請多位文學名家對談,並辦理微型文創市集,與民眾一起思索閱讀台北的多元可能。 台北文學館籌備處首檔展覽「讀台北:複寫一座城市的練習」規劃二大展區,第一展區「返・城」由一幀幀影像與文字光景,回返城市過往,結合12位作家的文學讀本,映照出台北12處行政區域文學地景,如萬華區中華商場、大同區台北圓環、中山區圓山動物園等地所具有的獨特情感張力;第二展區「寫・城」則邀請觀眾加入複寫城市記憶的行列,在閱讀過台北的時代印記後,重新思索這座城市最深刻的地方,透過書寫印刻自己生活於台北的痕跡,一同練習複寫出過去記憶與未來想像的台北。 同時展覽也規劃了面向親子觀眾的「城市探險包」,以展覽內容裡松山區台北市立棒球場、內湖區內湖一村等地的故事,搭配專人配音的聆聽文本,透過書寫文字進行現場創作的方式,邀請孩子以多元感官刺激的冒險探索精神參與;此外更舉辦一場由「資深台北人」作家張亦絢的延伸講座活動,與觀眾們一同思考城市文明如何累積,不因地景消逝而失去台北精神。 「台北午後.漫步調」雙日論壇則於10/26、10/27嘉禾新村戶外廣場登場,活動邀請知名作家張大春、簡媜作為開幕與閉幕嘉賓,透過小說家與散文家的眼睛折射出台北的文學靈魂;而作家鍾文音、楊佳嫻、李桐豪將提出對台北之所以能生產豐沛文學量能的觀察;來自香港的鄧小樺、從馬來西亞負笈台北的馬尼尼為、13歲前定居越南的羅漪文,則藉由他們「從外到內」的特殊身分反思台北文學的未來發展。 跨界劇場的詩人鴻鴻、穿梭音樂的全方位創作者蕭詒徽、電影導演兼具散文家身分的侯季然,將從各自殊異的身分,探討台北提供的藝文養分;成就斐然的作家郭強生、朱天文,攜手七年級作家陳栢青,探索各自的台北記憶如何形塑他們的文學青春。更多台北文學館詳細資訊與後續曝光,請鎖定追蹤台北文學館籌備處臉書專頁以及文化局臉書專頁。 ★「讀台北:複寫一座城市的練習」展覽訊息 展覽日期:2024/10/19(六)-2024/12/31(二) 展覽時間:週三~週日11:00-18:00(週一、週二公休) 展覽地點:嘉禾新村.拾光屋(台北市中正區永春街131巷1號) ★「台北午後.漫步調」雙日論壇訊息 論壇時間:2024/10/26(六)、10/27(日),每日13:00~17:00 10/26講者:張大春、鍾文音、楊佳嫻、李桐豪、鄧小樺、馬尼尼為、羅漪文 10/27講者:鴻鴻、蕭詒徽、侯季然、朱天文、郭強生、陳栢青、簡媜 論壇地點:嘉禾新村.戶外廣場(台北市中正區永春街131巷1號) ★「讀台北:複寫一座城市的練習」講座訊息 講座時間:2024/11/24(日)15:00~17:00 講者:張亦絢 講座地點:嘉禾新村.排練場(台北市中正區永春街131巷1號)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作家聶華苓辭世 享耆壽99歲

華文女性作家聶華苓台北時間21日下午3點30分在美國愛荷華家中過世,享年99歲。聶華苓寫作不輟,著有小說《桑青與桃紅》、《三生三世》,散文《變形蟲》、自傳《三輩子》等。除了著書,聶華苓與她的丈夫,美國作家保羅.恩格爾(Paul Hamilton Engle)1976年聯合創辦了「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IWP),邀集全球各地作家齊聚愛荷華(Iowa)以文會友,對文壇影響深遠,因而有「世界文學組織之母」的稱號,還因此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1925年生於武漢湖北的聶華苓,1949隨中華民國政府來到台灣,同年進入訴求民主、自由的言論刊物《自由中國》擔任編輯委員、文藝欄主編,直至1960年《自由中國》停刊為止。聶華苓在《自由中國》停刊後,曾應臺靜農之邀智台灣大學任教、應徐復觀之邀到東海大學任教,對台灣文學、教育多有貢獻。 1976年,聶華苓、保羅.恩格爾夫婦創辦國際寫作計劃,以「非學術」、「國際聚焦」的宗旨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上千名的詩人、作家、戲劇家,提供他們一個寫作之地。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之間,該計劃涉及到了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且在東歐迅速擴大影響力。 1979年,恩格爾協調舉行了一個「中國周」,該活動對來自台灣、香港、大陸和1949以來散居在各地的作家們而言,是第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聚會,瘂弦、林懷民和林淇瀁(向陽)等台灣作家皆受惠於該計劃。鑒於該計劃連接世界各國作家、推動國際理解,付出的艱辛努力,恩格爾、聶華苓等人於1976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Peace conference)提名。 林淇瀁在臉書發文悼念聶華苓,他透露,聶華苓的女兒王曉藍傳訊給他「我媽媽昨天深夜走了,走得很安詳,沒有太多的痛苦。」儘管前段時間已聽聞聶華苓的病況,收到她離世的消息,仍感到震驚。林淇瀁說,聶華苓曾在回憶錄《三生三世》中形容自己走過的是「三輩子」的人生,其中最驚心動魄的是在台灣的《自由中國》階段,最燦爛歡喜的是在美國的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階段。她的一生對文學忠誠奉獻,對來自台灣的作家真摯疼惜。林淇瀁曾以「一棵蒼勁美麗,有情的樹」形容她的人格特質,追憶自1985年與她結緣的過往,更感不捨。林淇瀁隨文附上一張與聶華苓、已故詩人瘂弦、作家方梓的合照。 國際寫作項目也發文證實聶華苓離世的消息,「榮譽教授聶華苓,小說家、翻譯家、編輯,及國際寫作計畫聯合創始人,於(愛荷華當地時間)21日在愛荷華不平凡的家中安詳去世。」國際寫作項目提到,直至幾年前,聶華苓仍是國際寫作計劃中積極、有活力的存在,當時她還熱情接待了為秋季駐點訪問愛荷華的華文作家。在往後幾天,國際寫作項目將透過社群平台,分享、表彰聶華苓不凡的一生。 Emeritus professor Nieh Hualing Engle (聶華苓), novelist, translator, editor, and the co-founder, with Paul Engle, of the 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 (IWP), passed away peacefully in her remarkable home in Iowa City on October 21, 2024, at the age of 99. pic.twitter.com/mJf2zXoH5L 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 (@UIIWP) October 21, 2024

台北時裝週結合文博會圖像IP Story Wear利用庫存布料展現零廢精神

今年台北時裝週與文博會進行台灣圖像IP與時尚的合作,包含「.67ARROW X低級失誤」、「#DAMUR X wei wei boy」、「DYCTEAM X Raimochi」、「RAY CHU X michun」、「Story Wear X王登鈺」、「TANGTSUNGCHIEN X夏仙」等6組服裝品牌及6個台灣原創圖像IP在開幕秀上結合演出。而在動態服裝秀結束後,還有松菸3號倉的「台Type超搖擺」時尚X圖像IP品牌聯名跨界藝術展,由靜態人台結合展場藝術裝置,讓參與時裝秀的觀眾可以近距離再次欣賞設計師們的服裝作品。 這次時尚與圖像IP合作,「.67ARROWX低級失誤」的展演中,圖像IP化身為荒漠牛仔的劇場感表演藝術。「#DAMURX可愛大王」的演出,用歐陸實驗性電音的迷離聽覺與可愛大王夢幻人偶呈現圖像IP公仔化具體表現。「Story Wear X王登鈺」則是將動畫藝術家王登鈺的電影角色化成一套套的服飾創作。 其中Story Wear與動畫導演王登鈺、以及凱恩高訂西服聯名設計,時裝秀邀請導演王小棣擔任編劇、蘇打綠團長阿福擔任音樂總監,以英倫龐克打造秀場氛圍。tory Wear品牌宗旨是將回收舊物轉化成未來時尚,結合台灣大稻埕擁有 30 年豐富經驗的凱恩訂製西服師傅,以經典西裝高級訂製服庫存布料製作全系列商品。 Story Wear全新系列「Together as ONE」,以城市天際線為靈感,使用藍曬手法,將淘汰床單重印染圖䲢、製成一朵朵的品牌花飾並結合回收牛仔,展現創新與永續的設計理念。並連續兩年與遠傳電信合作,回收遠傳門市廢棄廣告旗幟、再重製、設計成走秀商品及時裝秀來賓禮品,展現品牌對可持續時尚的堅持。 王小棣導演偕同演員呈現的短劇,講述品牌背後的「零廢故事」,由演員與萱藝新知腦性麻痺協會共同演出,穿梭在炫麗的時裝秀與腦麻家庭日常生活的對比中。渣打銀行透過Story Wear引薦,與腦麻協會合作志工活動,協助協會回收牛仔褲、拆解褲子,更動手製作零廢棄牛仔布玫瑰胸花將用來義賣,替16-35 歲的經濟弱勢青年創造學習、成長及就業機會。 此外,「台Type超搖擺」時尚X圖像IP品牌聯名跨界藝術展即日起至10/21可免費參觀,今年靜態展首度策劃小賣舖,有台北時裝週期間限定的圖像IP與設計師品牌聯名商品,以及各式限量商品。 除了開幕秀及「台Type超搖擺」時尚X圖像IP品牌聯名跨界藝術展外,至11/24前在松山文創園區的13場品牌秀;10/17至10/21 在4號倉的服飾品國際買主採購洽談會;10/20台北市政府於興雅路辦理的「跨界時尚大秀」;10/1至10/30在微風信義3樓台灣設計師專屬選品店,詳細資訊請洽台北時裝週官網:https://tpefw.com/

譚維義畢生奉獻台東醫療 憶基隆上岸第一天:沒想過在台灣這麼久

台東基督教醫院創辦人「譚爸爸」譚維義名言:「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便能結出許多的子粒。」這是他為台東醫療努力的初衷。今(17日)他帶著一束麥穗分送給紙風車《後山天使》演員,並帶領大家祈禱,希望週六天氣好,不會下雨,「這麼美妙的演出,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 《後山天使》是紙風車改編自譚維義畢生奉獻台東醫療的故事,看完演出,譚維義有些激動,「我想起很多美好的回憶,讓我一邊想哭,一邊又想笑。」他還記得來台灣從基隆上岸的第一天,「那時候沒想過會在台灣待這麼久,我在這裡度過非常好的時光,很高興你們願意對一個老人那麼好,讓我有機會再回來。」他也提到妻子譚秀麗四年前過世,「不然她一定也想回來。」 譚維義對368在太麻里的演出印象深刻,「我喜歡那個很大的氣球,紙風車到各個鄉鎮免費演出是做好事,做好事的人只要全心信靠,就能勇往直前。」就像60年前他想在台東蓋醫院還差一萬美元,當時他祈禱,結果就來了一筆捐款,剛好是一萬一千美元。「上帝是我們要什麼就給我們什麼」,他相信像這樣好的活動,一定會順利、會成功。 譚維義外孫女Anna則稱讚節目「神奇」,對《後山天使》中扮演媽媽和舅舅的人偶印象深刻,「實在太可愛了。」她也對特別演出的黑光秀充滿興趣,還和譚維義一起玩了起來。 紙風車總編導李永豐說,2014年他看了《一粒麥子落在後山》很感動,決定把譚爸爸故事改編成兒童劇。「第一次演出是在東基五十週年《後山天使──永遠的譚爸爸》動、漫畫傳記發表會上,後來進劇場演,又變成紙風車戶外演出的經典戲碼,到了新竹、台中、新北、高雄、屏東、台東演出,我常覺得,一個外國人可以為台灣這樣奉獻,台灣人應該要更愛這塊土地。台灣孩子的未來,該由我們自己來守護。」 李永豐表示,第三輪首演特別呈現《後山天使》,就是希望更多人知道譚爸爸的精神,一起來照顧台灣的孩子。星期六兩廳院廣場「永續啟航」首演節目十分精彩,譚爸爸跟耶穌祈禱,他也跟媽祖祈求希望天氣好,演出不受影響,可以和大家在兩廳院廣場相見。 紙風車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永續啟航」於10/19晚間18:20在兩廳院藝文廣場首演。更多資訊詳見紙風車劇團FB粉絲專頁或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官網https://paperwindmill.com.tw/paper368

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陳景林 推廣纖維編織及染色工藝不遺餘力

「國家工藝成就獎」為台灣工藝領域最高榮譽獎項,迄今第18屆,今年計有34位資深工藝師經推薦或自薦參選,最終由深耕天然染織領域的陳景林藝師獲9位審查委員一致共識推舉獲獎,肯定陳景林藝師在纖維編織及染色工藝之創作、研究、技藝傳承及台灣工藝推廣上卓越不凡的成就與貢獻。 陳景林藝師民國45年出生,73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同年拜婁經緯教授為師,開啟了他近40年對纖維染織藝術領域的深入研討之路。陳景林藝師對傳統染織技法嫻熟,其作品特色也勇於創新,初期創作如織錦畫、浮雕與立雕式纖維藝術,充分展現其精湛編織技藝與飽滿的藝術能量。 後期因投入天然染料領域之研究及推廣紮實豐富的染料知識與傳統染色中多元的染纈技藝交織運用,作品主要為展現意境深遠的東方水墨山水畫作並呈現與台灣土地緊密連結的元素,如於《金龍山晨光》、《南澳濤聲》與《濁水流長》等經典作品中,以針代筆、以藍彩接替墨色,在山水景象恣意浸染中,盡顯台灣在地特色。 陳景林藝師亦致力於天然染色與天然纖維材質的田野調查及研究,出版多本重要著作,其中與馬毓秀合著之《大地之華:台灣天然染色事典》(上、下冊),系統性介紹台灣九十多種本土染料的色彩運用,在推動台灣天然染色發展與應用上扮演重要的領航角色。 除創作與研究外,陳景林藝師對推廣傳承染織技藝及培育工藝人才無私奉獻,至各地推廣區域性特色天然染色相關課程,包含新竹新埔柿染、台南白河荷染、官田菱角染及台中石岡果樹染等,用心積極推動在地社區工藝發展、提升天然染色技藝水準及培育台灣工藝天然染色人才。 同時,他亦運用科學角度分析精選100種台灣日常色彩進行「天然經典百色研究計畫」並建立色系、色名、染色配方及色彩組合,將天然染色工藝轉化為生活工藝時尚作品,展現台灣染織工藝的新時代美學價值。

2024白晝之夜11/2登場 法國動物大遊行首度來台

2024年台北白晝之夜即將邁入第9年,將於11/2下午2點至11/3凌晨2點在大安區登場,今年以「夜行動物派對」為主題,包括10場特色生態走讀、7場主題生態講座、萬物議會、扮裝遊行、百人搖擺舞等活動,除了主場域大安森林公園外,包含C-LAB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忠泰美術館、蒙藏文化中心、師大美術館、台北科技大學藝文中心、台北市立動物園、東區商圈、永康商圈、師大龍泉商圈、建國花市、玉市及假日藝文特區都將參與響應,策劃團隊將為參觀民眾打造多條不同個性的白晝遊走路線,並邀請大家下載或自製面具,於台北白晝之夜當天彩繪變裝成專屬的夜行動物。 這次台北白晝之夜首次邀請巴黎白晝之夜的策展人,也是2022年和2023年巴黎白晝之夜的藝術總監:凱蒂.哈特(Kitty Hartl)來擔任客座策展人,在亞洲首度展出《Animal Pride(法國動物大遊行)》,由20位身穿「普普雪怪」裝的滑輪舞者,引領數百名頭戴貓頭鷹面具的參與民眾,遊行過程中還會有打擊樂手,為這場夜間漫遊增添歡快的節奏。 此外,日本藝術家高田冬彥以超現實錄像作品《Dream Catcher(夢的捕手)》呼應生態主題。台灣藝術團隊則有屢次受邀參與國際大型燈節的有用主張,推出以自然生態循環為創作靈感的光影裝置《洄・尋》。 2024台北白晝之夜藝術總監陳怡潔指出,這次白晝之夜除了定點式的光影藝術裝置,也有遊走流動的互動表演設計。加上大安森林公園原本精彩的生態保育成果,策展團隊也特別安排專業團隊帶領民眾生態走讀,希望創造出一場不只有藝術同歡,而是更有環境意識態度的白晝之夜。 陳怡潔總監進一步說明,從主題「夜行動物派對」活動包括生態踏查、當代藝術、表演藝術、露天電影院、文創市集、藝文講演等,參與的團隊有以創造超現實想像聞名的舞團「何曉玫MeimageDance」、國內頂尖馬戲「創造焦點」與「發現特技劇場」。白晝鐵粉最愛百人搖擺舞「SwingTaiwan」等;針對聽團粉絲則準備了「巴奈、黑袍樂隊、春麵樂隊、XTRUX X Lujiachi、音速死馬x夜較瘦、陳沛元、烏尼德、圖孟其其格」等,甚至還有為暗黑族群設計,由「戴開成、瀟湘神」帶來的深夜都市傳說講演,有多達百場的演出節目。 除豐富展演活動,也邀請曾於辦理東京六本木、巴黎、台北辦理大型跨夜活動的策展人,暢談他們的策展心法與如何透過藝術行動塑造城市文化。此外,「藝術開放」也是每屆白晝的重要特色。此次由師大美術系蘇瑤華老師帶領師大學生共同策劃推出「哺光」計畫,解鎖活動場域附近藝術家和設計職人工作室,為民眾打開平日無法參與的幕後實境。台北市文化局提醒民眾,活動期間將進行交通管制,也可多利用大眾交通工具,更多2024台北白晝之夜各項活動訊息請上白晝之夜官網、臉書粉絲專頁及白晝之夜Instagram了解詳情。

王偉忠接豪門女婿電話躲鏡頭外哭 湯志偉告誡女婿「不愛她請還給我」

王偉忠監製的舞台劇《一村喜事》2.0版將在11/23起於新北市空軍三重一村老眷村實景演出10場,並搭配獨特的眷村菜辦桌,今(16日)記者會上,王偉忠分享當初接到洋女婿求婚前,越洋視訊徵求他同意的心情,感嘆人生是沒辦法準備好的,並呼籲有女兒的爸爸們,一定要把身體練好、心臟要夠力,隨時當女兒的最強後援。 王偉忠與林慧晶育有兩個女兒王羚、王嘉,大女兒王羚2019年嫁給交往3年、來自美國第4大豪門家族「嘉吉麥米倫」的洋男友。王偉忠說,洋女婿當初瞞著大女兒,借用小女兒手機跟他們夫妻倆視訊,希望徵求兩人同意讓他跟女兒求婚。王偉忠說:「怎麼想得到有個外國人說『我很愛你女兒,不知道離開她之後要如何過下去。』接電話前心裡有數,但老婆一聽到前兩句就躲開鏡頭,旁邊就傳來啜泣聲,等到他說要跟我女兒求婚,希望我們同意跟祝福,換我躲開鏡頭,我女婿就對著空無一人的鏡頭說了半天話。這種人生大事有那麼多話要說,卻要用英文表達,最後只能擠出一句『Take care of my baby』。但心裡想到的是別人照顧他、她也要照顧別人,心裡很幹。」 劇中湯志偉與岑永康輪流演嫁女兒的村長,現實中湯志偉2013年與音樂製作人馬兆駿(馬爺)遺孀Juby步入婚姻,兩人各自帶著前段婚姻的子女共組家庭。今年8月湯志偉也當了岳父,牽著大女兒馬永蒂出嫁,湯志偉說:「那時候女婿邀請兩家一起吃飯,我心裡有點悶,確定是這個男人?真的要結婚嗎?那頓飯吃了快兩小時,最後我告訴女婿,『如果有一天,你不愛他,不要打她也不要罵她,只要把她還給我,我會把你當個男人看。』結果大家哭成一團的時候,餐廳進來說要打烊了,大家一邊擦眼淚一邊去結帳。」 湯志偉說,婚禮舉行當天,他牽著馬永蒂的手進禮堂,前一天告訴自己不能哭,結果還沒走進去眼淚就先掉,跟女兒兩人哭成一團,一旁婚顧急忙說不能哭,妝都花了。「我心中百般OS都說不出來,只能用眼神告訴女兒希望她過得更好。」 岑永康笑說自己應該不久後也會面對女兒出嫁這個議題,但他跟湯志偉不同,他會跟未來的女婿說,「如果你真的不愛她,不要告訴她,來告訴爸爸,我作為父親要幫女兒擋跟承受這種成人的重擊。」結果被王偉忠吐槽,「現在女權威力大,等下女兒說『爸你幹嘛?你演那一齣?』」 大家討論如何評論女婿是不是好人,王偉忠說,以前眷村父母都說看酒品跟牌品,湯志偉說現在還能看開車的脾氣,王偉忠說,「大家一定不知道怎麼看洋女婿?我告訴大家,要看對方夠不夠愛你女兒,就是看他願不願意學中文。」 今年升級的《一村喜事》2.0版,由湯志偉、岑永康擔任村長,融合舞蹈、特技、相聲與戲劇,演員們會逐桌敬酒,還會邀請觀眾上台扮演親友,將從11/23起在新北市空軍三重一村老眷村實境辦桌演出,購票請洽時藝多媒體(https://pse.is/6guamc)與Opentix ( https://pse.is/6guae8)。 《一村喜事》售票資訊 演出時間:11/23-12/14 售票期間:早鳥優惠85折|9/26 - 10/27 一般票|10/28 - 12/14

南科考古館五週年免費入館 DIY活動、文青市集10/19、20日登場

南科考古館將於本週末(10/19、20日)慶祝開館5週年,推出「世界交陪5故事」主題活動,除展示南科地區各考古文化時期的先民與外界交流所留下的珍貴遺物,如石器、陶器、玉器、瓷器及骨質文物等,讓參觀者體驗從史前時代到近代的台灣文化交流歷史,還有闖關與DIY活動、以及文青手作市集與街頭藝人表演,館方宣布10/19與10/20兩天免費開放入館,並在10/17提供門票免費的優惠。 今年的闖關遊戲特別邀請「驚奇博物館行動列車」,將各館舍的教育課程如體質人類學、淨水、古生物學等知識帶到現場。集滿8個章的民眾還可以參加抽獎活動,贏取精美禮品。館外的美食與手作市集將以「踅市集.說台語」為主題,鼓勵民眾用台語與攤商進行交易,並可累積點數換取小禮物。同時,為推廣減塑環保政策,民眾若自備環保容器或租借館內餐具,還可享受折抵優惠。 手作工藝與繪本說故事 活動中還特別安排了「鑲嵌色彩.拼貼Show」,將傳統西拉雅族十字繡紋飾轉化為馬賽克拼貼工藝,讓親子透過手作認識傳統文化之美。而廣受歡迎的台灣台語繪本說故事,則將以考古、史前文化、多元性別及品格教育為主題,適合5至10歲孩童參加。

95歲譚維義翻轉後山醫療 千里迢迢返台黑白熊熱情接機

人稱「譚爸爸」,目前高齡95歲的台東基督教醫院創院院長譚維義醫生,為了支持紙風車「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永續啟航」在兩廳院廣場的首演活動,特地從美國中部堪薩斯州飛越1200公里回到台灣。他需要搭乘巴士到丹佛換乘國內線班機到舊金山,再飛行13小時才能抵達。紙風車也拿出最大的熱情派出劇中角色「譚爸爸」,以及台灣黑熊與北極熊接機,在桃園機場引起旅客搶拍注目。 紙風車與譚維義醫師的緣份始於2014年,當時適逢台東基督教醫院50週年,紙風車將譚醫師為台灣奉獻一生的故事改編成《後山天使》於記者會發表,只要368藝術工程到台東就會演出《後山天使》,讓小孩們瞭解譚爸爸守護台灣30多年的精神與典範。 當譚維義在桃園二航廈現身,紙風車劇團團員立刻高舉「歡迎譚爸爸回家」的歡迎布條,化身「譚爸爸2號」的演員,帶領黑、白熊馬上飛奔向前「熊抱」,並獻上花束,以及譚爸爸最愛的「燒餅油條」歡迎他。 雖然經歷10多小時疲憊的旅程,回台的譚爸爸仍然不掩興奮,他高興地向團員表示:「謝謝你們這些老朋友來接我,上次是老虎跟獅子,這次是黑、白熊,黑熊是常在我家出沒的,這二隻動物我5月回台東看演出時有見過,印象好深刻,謝謝你們,我很期待10月19日演出。」 譚維義醫師表示:「30年前神讓我用醫學來幫助台灣的孩子,現今有紙風車跟捐款民眾一起用文化藝術的方式照顧台灣孩子,所以我特別要回來支持,希望這個行動可以一直走下去。」。 紙風車「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永續啟航」首演將於10/19下午6時20分在兩廳院藝文廣場首演,更多資訊詳見紙風車劇團FB粉絲專頁或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官網https://paperwindmill.com.tw/paper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