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藝文

【梅花評論】《月光慈航》之一——念敦煌寶藏之失遙思古今之嬗變

商成勇/作家、詩人 【編按:《月光慈航》為作家商成勇書寫敦煌莫高窟的意沉思與精神追尋之作。作者以行旅者視角,穿越沙州月夜,凝望飛天神女,沉浸於敦煌藝術的壯麗與靈性光輝,進而追溯歷代文明與民族記憶,從歷史征戰到佛教信仰,從壁畫彩塑到人類理想,交織出對「須彌精神」的深切嚮往。文長將分三篇刊登,供讀者參考。】 序:精神須彌下的集結 敦者,博厚大而篤實也。煌者,光輝熾盛也。就在沙山瀚海綿延遠亙的西塞疆域的遼遠之地,就在絲綢之路博帶長舞飄飄獵獵的沙州城垣邊,驛館兵站口耳相傳著過往行旅者的心識之言莫高窟,寄望平安美好的凡聖之所,佛慈的輝煌思想,照亮暗夜照亮嚮往,反彈琵琶的飛天神女,執掌慈航授意,禮贈一切良善以靈光與福光 那夜晚月光清冽,嵐障千煙甸暗風輕,沙州城閉邊角沉鳴,時空復活了強秦的天穹,殘月正把最晶瑩的純潔努力補圓。 花影胡楊,反彈琵琶五珠寶冠頭泛圓光的神女,面容與腰姿更加神秘,裙裾就著風兒搖擺,似悠遊太空巾帶舒舞橫空翩飛而下,似在飄臨一位遠途而來的苦旅者,飄臨人間;從美腮和肩胛,還有琵琶與撥弄仙音的纖指尖形成的穹窿斜望上去,向圓的十九殘月正亮,正俯視大地正與苦旅者的目光映相對望。琵琶神女似要升騰而去,似要回到生養她的家鄉物質與精神極大富足的世界。 一切平等正覺友善無憂的淨土,花兒嫵媚白雲舞蹈,迦陵頻伽鳥往來歌唱飛翔傳信的大諸天。但苦旅者知道,即使一秒鐘的滯留,她都會寄託自己難以割捨的真情牽掛,她和她那些同伴的魂靈,集結於靈鷲大雄救渡世間苦痛的壇城,正拱衛一顆星球為之嘆羨的世界,這博大的藝術寶庫。最主要的,其實是超越藝術之外的人類精神和諧的旨歸:須彌。 第一章 博大堂皇 夜月清灑的光芒裡,行旅者與飛天神女對望,仿佛合身同體,面對山河烽燧,人類文明足步的聲響,被民族衍進的長路所溶融,歷史既端莊又怪異地推展出無盡的人與事然而畢竟人類需要精神依皈,戈矛刀劍畢竟要化為供奉精神案幾上香熏之爐青銅的閃亮,一代又一代男男女女的守衛與付出,終究要鐵屑追射磁石般化歸和平。了無掛礙、大同極樂的淨土天界,法流信仰、無憂心靈 那一夜還有,就在距飛天神女很近的地方,一汪清澈。鐵背魚已經熟睡(註一),紅黃綠白黑五色鳴沙已然在白天的轟響過後,於晴明的落照下,山潮坍落。那一棵又一棵增行者體魄壯長陽剛的七星草,依岸如茵。不見左公柳,卻有綿歷數百上千年長成的沙棗、紅柳、梭梭柴。沙棗正熟,風月中猶如莫高窟依崖跏趺的大雄佛慈歇山式殿閣簷角,舞動的響鈴。它們簇擁著這汪瑤池,這汪形似月牙的甘泉,於夜月下交流心得。 這時,行旅者如夜遊的流螢,試圖將渾身積聚的力量捐獻出來,給大地一些光亮。他知道比起那燦燦的月光,自己的分量。但即使微不足道,他也要盡力而為。他仿佛已與飛天神女合身附體了,他游走于月光下的黨河、大夏河、三危山陽關烽燧,無邊的往事淒然眼前,一個民族的長路,河一樣流瀉。 從部落的酋長,到蕃邦的殺伐,從大秦的巨槊長纓,到漢家兒郎李廣霍去病班超,唐宗宋祖的圓月在在高懸,李白王維高適岑參王之渙,陸游辛棄疾范仲淹。夜光杯閃爍熱血南箕北斗,那個葡萄釀成的佳醇,使七尺男兒醉歸酒星,豁然欲仙。 那個月黑雁飛的夜晚,霹靂弦響,單于落荒遁逃,醉臥疆場的猛士,踉蹌著身子,挑燈看劍,思潮泛起匹馬戍涼州卷地戈壁黑風。日暮鄉關,神州何處?故國長安冷月,可憐孤單情女,憑欄檻早把眼望穿淚流幹。無休無際的征戰,何日止歸於太平? 苦旅者似看見,彤紅的熔爐裡,刀戈鉞戟的岩漿,模化如散氏盤(註二),盤壁的文字,盡書耕作技術,茁壯滿目稼穡,鬱鬱蔥蔥。蔥蘢凝幻,浣過杭紗投海般壯烈拯救父老兄弟姐妹的西施精魂,心歸天朝文姬女雙頰高原血色素正熟,銅雀台秋葉卷地二喬呻吟詛咒負情薄夫的塤角,喚不回春花爛漫,最終隱約漫漶成老大德懷素的二字草體和平。 當時的當時以及後來的後來,春夏秋冬翻轉流複,和平的圖景,已被五顏六色的礦物彩料勾勒,疊塗祈願的洞窟四壁,從心開始,瞻望佛雄法祖,畫工青燈的夢想,幻化為全人類的永久盼願。一窟又一窟,飛天神女品貌端莊秀頎,姿勢互不雷同盡顯百般儀態,大方華融。它們這些上天賜予人間的超然想像,它們這些善良聰慧的曠古精靈,它們這些濃濃情愫播種福音的飄飄聖體,賢潔無瑕太虛淨空,春來散花秋至收穫的美麗侍主,執照佛慈上部尊語,祥雲七彩飄舉而來,一切的阿祗劫厄一切的真理祥蓮,皆如這高山鳴沙皆如恒河浪朵。又有誰來口授浮屠經,經播法雨,法雨點化天花,天花燃放心燈,撒與人間大地,至多崇隆,心靈持受。(待續) (作者商成勇,籍貫陝西,1984年從軍,開始最初的軍旅文字工作,現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會員、北京市作協會員。早年曾在北京中央工作的他,如今著作等身,著有長篇作品《萬世法門》(與岳南合著)、《東方紅霄》(與王久辛合著)、《仗劍江天》、《叩問大地》、《佛佑法門》(與岳南合著)、《中國盜墓圖志》《盜墓者說》《中國盜墓傳奇》(與岳南、許志龍合著)、《大道陽光》、《月光慈航》、《五星紅旗》等11部,300多萬字出版。曾獲連續三屆全軍好新聞一等獎;第11屆亞運會好新聞獎;報告文學獲《解放軍報》徵文一等獎、第九屆中國人口文化獎;散文獲澳門文學獎。) 註一:鐵背魚、五色沙、七星草為著名的月牙泉三寶。 註二:商周大型禮器,國寶級文物,現藏於臺灣臺北故官博物院。

白靈談瘂弦:聽活動《布衣有詩輕王侯》

臺灣華文作家協會/麗子 因應2024年詩人瘂弦的辭世,臺灣華文作家協會於6/1下午,邀請白靈詩人,於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B1會議室,與許多詩愛好者分享瘂弦著作。活動中,針對這位詩壇前輩的生平、詩作風格、詩觀、人生觀做回顧。 從瘂弦的第一首詩《我是一勺靜美的小花》,白靈點出詩文中的意象「偷看」、「匕首」、「放逐」、「墜落」等字眼,已預示他一聲要在「大引力的人間」建立「保持『真我』之道場」的開始。而 「一勺」、「靜美」、「小花」等詞則預告瘂弦走上「謙沖」、「虛靜」,既「悲壯」(犧牲詩創作)又「激情」(使編輯成為偉業勳業)的「練人之路」。白靈說﹕「瘂弦一直相信,這個還算美好的世界,是由一群熱情的傻瓜建造的。由於他們熱呼呼傻楞楞的奉獻,才換得這世界的美好。編輯生涯二十餘年,心中從來沒有敵人,如果有,那敵人不是某個人,而是一些落後愚昧的觀念︰自私、貪婪、虛偽、殘暴等,這才是心中的死敵」這也是瘂弦的生命觀。 瘂玄說﹕「不是不認真所以不寫了,而是太認真不敢再寫了」「所以對於詩的愛好,除非沒有接觸,沒有深入,深入以後大概終其一生都不會改變對詩的重視,而且會把詩放在第一位,其他文類都是居於次要地位」。 瘂玄的序言在如何與人互動」開筆的多項介紹以最後這兩項最引人注意: a.文學理想的期許和建言: 「批評制度的提昇」 「中國詩學的建構」「現代詩劇的編制」「新詩音庫的創設」「電子網路的開發」等 ;b. 文藝美學的思維和建構( 比如 「美、思、力」三質素的提倡「自因共因他因」三因說「小我大我無我」三層界說的追尋) 白靈分享瘂弦詩作《坤伶》時,由一位主修京劇的學生吟詠,唱作俱佳,宛如身臨其境, 現實與舞台交織的節奏,有著蘇三起解的淒然旋律。 《布衣有詩輕王侯︰瘂弦的詩與美學》選在詩人節的隔天由白靈介紹,白靈生動的講解,藉由熟識、相知,帶來更貼近已逝之人的心境,這樣的分享也成為在場文學參與者最好的禮物。

鐘俊雄《島嶼‧跫音》藝術創作展板橋登場 見證一生自由創作軌跡

台灣創價學會「文化尋根 建構台灣美術百年史」系列展覽再啟新頁,即日起至9月20日,於創價美術館板橋館推出《島嶼‧跫音─鐘俊雄藝術創作展》。該展覽回顧鐘俊雄不同生命階段的創作足跡,呈現其探索藝術並持續創新的歷程。不僅讓民眾欣賞這些自由奔放、刻劃生命美感的作品,更得以一見鐘俊雄作為創作者與藝術推廣者的多重角色,見證他一生對藝術的探索與實踐。 鐘俊雄1939年出生於台中、2021年逝世。1957年求學期間,拜入有「台灣現代繪畫導師」之稱的李仲生門下,是其首批弟子之一。1964年,他受邀加入「東方畫會」及「現代版畫會」,與陳庭詩、李錫奇等藝術家並肩推動戰後台灣1960年代的現代繪畫運動。1980年代,他參與成立「現代眼畫會」,並支持設立「李仲生現代繪畫文教基金會」,為大台中地區現代藝術發展注入關鍵動能,深具指標性地位。 鐘俊雄的藝術風格橫跨油畫、水墨、版畫及雕塑,展現出多元的創作風貌,作品融合實驗性與童趣,時而水墨、時而油彩、時而拼貼、時而肌理,形式多變、富有靈性。成功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台灣美術史研究者蕭瓊瑞指出,鐘俊雄是一位「老頑童型」的藝術家,「他一生崇尚自由、深入思考、率性創作,創價為他舉辦巡迴展,讓人們重新記念起這位值得銘記的創作者。」 創價美術館自2003年起推動「文化尋根 建構台灣美術百年史」系列計畫,已為近160位台灣藝術家舉辦超過600場展覽。自2012年推動「行動美術館」計畫,走入各地中小學校園推廣美育,截至2024年底已舉辦超過6400場次,觸及超過209萬名師生。2022年10月創價美術館高雄館開幕,並整合全台藝文中心為12所分館,持續推動「藝術社區化」,擴大藝術普及與參與。 展期:5月21日(三)至9月20日(六)週二至週日9:30至17:00 地點:台灣創價學會 創價美術館板橋館(新北市板橋區民生路二段232號3樓)

人潮炸裂!《難哄》台北快閃店首日湧入大批人潮 定情香水限量搶購

6/5(四)正式揭幕的《難哄》台北快閃店,首日開幕未到營業時間外面就照案大批劇迷排隊人潮,迫不及待槍先朝聖!活動舉辦地點位於新光三越台北南西店一館9F活動會館,整個展區打造成實景感满滿的體驗空間,帶領粉絲重温白敬亭、章若楠的「以延CP」的愛戀場景。 首先映入眼舞的是快閃店入口設置《難哄》男女主角的經典煙火端景,接著是男主角「桑延」經營的「加班餐吧」招牌燈箱,象徵歡迎每一位粉絲的到來;進入快閃店約60坪大的空間。 可以見到各種還原《難哄》唯美場景以及劇中經典道具,包括男女主角高中時期穿過的制服、畢業證書、車票等,以及兩人定情的芭蕾舞音樂盒、定情手鍊;最特別的是,現場設置「北榆麵館」場景,從桌椅到牆面布置,完整還原劇情場景,吸晴度十足!現場多種唯美場景,搭配經典金句,非常適合打卡拍網美照。 除此之外,現場也設置了製作花絮影片,讓劇迷可以挖掘幕後彩蛋,以及設置「草莓蛋糕」小物與留言牆,粉絲可以現場拍下美照,並將想說的話寫在便條紙上,留下祝福;最後來到周邊商品專區,包括話題度極高的霜降水、多款台北快閃店限定照片卡、海報等精美周邊,提供《難哄》的劇迷們選購,為本次體驗留下最棒的留念。

AI創作能參與金曲獎嗎?科技立委籲文化部明訂規範

第36屆金曲獎本月28日就要登場,但對於AI創作能否參與金曲獎,文化部相關規範卻仍付之闕如,國民黨立委葛如鈞今天(5日)呼籲文化部一個月內全面檢討獎補助機制,明訂對AI創作的接受度與標準,以保障創作者權益,並減少未來可能發生的爭議。 葛如鈞今日在立法院質詢文化部次長李靜慧時指出,金曲獎本月28日就要登場,AI創作能參與金曲獎嗎?此外像是文化部漫畫及圖像創作類獎項及獎補助計劃,包括「文化黑潮台灣圖像角色IP品牌發展增案要點」、「T-Comic中長篇漫畫產製增案要點」、「金漫獎」以及「青漫獎」等文化部推動的補助計畫,對AI創作的規範各自為政,有的明文允許AI做為輔助,有的全面禁止,有的甚至隻字未提,使藝文創作者無所適從。 葛如鈞表示,同樣是漫畫獎項,AI工具使用的標準卻不一致?為何青少年創作者不能用AI,成年創作者卻可以?文化部若對於AI使用標準沒有說清楚、講明白,恐怕有年齡歧視的疑慮。他也呼籲文化部,應採用可信賴的第三方判別工具或技術,並建議文化部115年度預算案應將AI判別工具或技術納入採購項目,並積極和數發部跨部會合作。 另有鑑於國際上已逐漸肯定AI作品的藝術價值,葛如鈞也建議文化部研擬設立「AI金創作獎」或專屬AI藝術類獎項,讓AI創作者有獨立舞台,也可避免AI作品與人類創作共同參賽而產生爭議。

沉浸式劇場《共和國》登北藝中心!銳舞文化顛覆體制想像

由波蘭導演盧卡斯・塔沃柯夫斯基(Łukasz Twarkowski)執導的沉浸式長時劇場作品《共和國》(Respublika),將於6月4日至8日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超級大劇院登場。北藝中心首次於演出中開啟的超級大劇院,讓這齣結合劇場、派對、社群實驗與空間遊牧的作品首度走進劇場,以一場長達6小時的狂歡派對,邀請觀眾打破體制設限,在劇場中體驗「銳舞」(Rave)文化,並重新想像「參與」、「工作」與「自由」的可能性。 沉浸式劇場《共和國》是一場橫跨建築、電子音樂、共食活動與自由行動的沉浸式社群實驗。作品場域內設有移動房屋、大廚房、桑拿房、太空艙樣貌的空間以及大小舞台,觀眾不再只是坐在觀眾席上的旁觀者,而是被邀請穿梭其中,自由參與、探索。導演塔沃柯夫斯基表示,「我感到真正的自由,是在狂歡的當下。」 《共和國》部份的創作靈感來自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保拉瓦共和國」(The Pavlov Republic)。這個由波蘭神父與800名農民,在18世紀末共同創建的小型共和國,曾短暫實現自治社群的理想,擁有自己的軍隊、貨幣、學校與劇院。儘管它最終未能持久,但仍為塔沃柯夫斯基與他的創作團隊提供了對理想社會、工作制度與共處模式的豐富想像。 塔沃柯夫斯基說,「我想做一個實驗:如果一群人忘記工作一整年的話,會發生什麼事?」這個問題,開啟了《共和國》的創作概念。在當代社會面臨民主崩解、資本制度失衡與氣候危機的背景下,《共和國》藉此歷史案例重新思考工作與生活的界線,質疑週休二日、朝九晚五是否仍為人類最佳的生存模式。 塔沃柯夫斯基與來自各國的15位藝術家,其中包括演員、作曲家、DJ、服裝設計等,在2019年一同走入立陶宛森林,以僅有的房車與移動住宅,開始了共居和創作,模糊了生活、工作、排練的邊界,設計了一套社會實驗的脈絡引導成員,例如每日舉辦電子音樂派對,讓「銳舞」成為新的信仰,且在實驗的終點開啟最初的提問,「工作與收入對當代社會的意義是什麼?」當許多人害怕沒有生產力的同時,「共和國」的成長成了一種宣告:「我應得的,我需要它,剩下的都不重要」。 《共和國》將森林裡的社會實驗復刻為宏大的沉浸式展演,一開始觀眾可以在空間中遊覽、觀看,在其中的小街道迷路;1小時後開始進入表演,整場演出中將會不斷拆除牆壁並播放現場的影像,觀眾像是在電影片場,可以同時看到屏幕和現場正發生的事,編排著多層次又彼此交替的多重敘事;當牆壁逐漸被拆除,第三部份便剩下純粹的狂歡,演員、DJ將以舞蹈、音樂與觀眾共同投入狂歡體驗。 塔沃柯夫斯基讓電子舞曲Techno在《共和國》的演出中不僅是配樂,更是召喚與療癒的媒介。Techno音樂誕生於1980年代美國底特律這座工業城市,成為都市邊緣青年反抗現實的聲音。柏林圍牆倒塌後,地下Techno派對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在東柏林的廢墟中,象徵自由的重新誕生。塔沃柯夫斯基深受這段歷史的啟發,在《共和國》中注入了Techno的節奏與冰冷詩意,使整場演出如同一場帶有社會意識的儀式,也像是一次個人心靈的逃逸旅程。 此外,塔沃柯夫斯基也擅長運用多媒體裝置與去中心敘事手法,藉由視覺、聲音與身體交織,建立起一個去疆界、反制度的藝術空間。《共和國》沒有明確的舞台,也沒有明確的敘事框架,塔沃柯夫斯基認為整場演出更像是營造某種共享經驗,是結合表演元素的音樂活動,而非結合音樂元素的表演。 在這個資訊爆炸與節奏極快的時代,《共和國》提供一個讓人暫時離開現實、重新與人群與自我建立連結的可能。這不只是一場演出,而是一個暫存的微型國度,一個以藝術為基底、以狂歡為語言的自由實驗場。

水落「佛」出 河南水庫水位下降 東魏千佛石窟現身

近日,河南省鶴壁市淇縣奪豐水庫因水位下降,意外顯露一處布滿佛像的石窟,引發大量網友關注與「打卡」熱潮。該石窟名為前嘴石窟,開鑿於東魏時期,窟內雕刻有超過千尊佛像,因而又被稱為「千佛洞」。這處歷史遺存的重現,也讓水下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據《極目新聞》5月31日報導,一段網友拍攝的影片顯示,在奪豐水庫水位下降後,一處石洞入口出現在岸邊峭壁,洞口狹小但內部空間開闊,洞壁四周密布佛像,造型精緻,部分雕刻仍保持清晰輪廓,令不少遊客讚歎。 據淇縣文旅局工作人員證實,該石窟為早年就已知曉的東魏石窟,平時被水庫淹沒,僅在水位退去時短暫顯露。資料顯示,前嘴石窟開鑿於公元534至550年間的東魏時期,距今約1500年,原位於山體峭壁之上,因上世紀50年代奪豐水庫建設而沉入水下。 根據2024年淇縣政府公開資料,石窟內部高度約2公尺,整體空間僅約1.9立方公尺。洞內正壁為一尊高約0.7公尺的主佛像,雖頭部與雙掌已殘缺,仍可辨其神態莊嚴。洞壁四周則雕刻有1043尊小型佛像,部分完好者表情恬靜、神態生動,顯示出極高的雕刻水準。不過,大多數小佛像已被敲掉頭部或破損嚴重。文保部門初步研判,這些破壞可能發生於歷史上特定時期的人為破壞,也有部分風化與水侵造成的自然損毀。 奪豐水庫管理部門表示,石窟位於水庫核心區域,平時長期淹沒於水中,當地缺乏條件進行定期保護與修繕。水庫水位波動頻繁,且不排除短期內因灌溉或補水需要而再次淹沒,「基於安全與文保考量,禁止遊客進入參觀」。 石窟的偶爾顯現,也暴露出「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的多重困境。長期受水體浸泡與乾濕交替影響,石刻表面風化嚴重,而石窟位置偏遠,文保單位難以展開有效的現場修復與監測。 專家指出,與四川巴中化成水庫在2025年3月出現晚清墓葬相比,前嘴石窟具有更高歷史與藝術價值。如何在缺乏資源的條件下進行有效保護,亟需創新技術與跨部門協調。 根據淇縣政府官網資料,淇縣古稱「沬」,商末時期曾為朝歌之地,是商朝最後一個都城所在地。當地現存多處古文化遺址與佛教石窟資源,但因財力與區位限制,文物保護條件相對薄弱。

我要摸!西安兵馬俑三號坑遊客跳坑毀俑 至少3尊受損

2025年5月30日下午,陝西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三號坑發生一起嚴重文物損毀事件。一名中年男子疑似翻越護欄跳入俑坑,導致多尊兵馬俑破損。目前該男子已被警方帶走調查,三號坑也已臨時封閉,具體文物受損情況仍待官方公布。 據多段網路流傳視頻顯示,一名男子在眾目睽睽之下闖入兵馬俑三號坑,現場監控畫面顯示其翻越約90公分高的護欄後跳入坑中。目擊者丁女士向《四川觀察》表示,事發時間為下午約5時,該男子落地位置接近坑中央,並非靠近牆邊,「如果是意外摔下,應該落在護欄邊,但他摔得比較靠中間」。丁女士指出,該男子在跳坑前曾高喊「我要摸」,並在推倒至少兩尊陶俑後躺在地上捂臉,對現場人員以中文及英文詢問均無反應,疑似語言不通或精神狀況異常。 事發後,兵馬俑博物館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疏散現場遊客,並將三號坑封閉。據《新京報》報導,當晚19時許,秦俑派出所工作人員表示,案件正在處理中,暫不清楚三號坑是否可繼續對外開放。《央視新聞》報導稱,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已啟動相關調查,目前尚未對文物具體損毀程度發表說明。 根據現場目擊者說法,該男子推倒2至3尊陶俑,導致陶俑手臂等部位碎裂。三號坑為兵馬俑博物館中面積較小的發掘區,呈「凹」字形,現存陶俑與陶馬共72件,被認為是秦軍古代指揮部遺址,具有極高歷史與學術價值。 文物專家指出,陶俑一旦受損,其修復工作需經歷高精度掃描、編碼拼接等複雜程序,根據以往案例,單件修復時間長達數年,費用高達數百萬至千萬元人民幣。 外界普遍質疑事件屬於蓄意破壞,原因包括:該男子成功翻越接近成人胸口高的護欄,且跳入位置偏向坑中央,並非護欄邊緣區域,推測其行為具有主觀意圖。由於該男子無法聽懂中文與英文,不少網友對其國籍與精神狀況提出猜測,目前官方尚未披露其身分與動機。 根據大陸《刑法》第324條,故意損毀受國家保護的文物者,情節嚴重可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若屬過失造成嚴重後果,亦可處3年以下徒刑。 2006年,亦曾有德國遊客翻越護欄跳入兵馬俑坑,但當時未造成文物實際損壞,最終以批評教育處理。相比之下,今次事件因文物已明確受損,社會各界呼籲依法嚴懲、嚴格追責。多位文保專家建議,針對開放式展覽區應加設紅外感應、強化實體隔離措施,甚至可考慮增設防墜網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截至5月31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三號坑仍處於封閉狀態,涉事男子的具體情況尚未由警方對外通報。

占地6000坪台南誠品將開幕 南市府盼促進消費

占地6000坪的誠品生活台南店將於明(29)日試營運,臉書粉專「台南式」已率先公開內部照片,吸引逾4000人點閱,不少網友表示「已迫不及待要去看看了」。台南市交通局也已預先規畫安平區周邊交通動線,迎接即將湧入的人、車潮。 不少民眾對誠品生活台南店充滿期待,來自高雄的吳姓民眾表示,若時間允許,會前往購書或逛街。不過,也有網友指出,該店距離台南高鐵站仍有一段距離,對無車族而言是一大挑戰,只能相約結伴前往。 臉書「台南式」介紹,誠品生活台南店業種豐富,一樓進駐品牌包含特斯拉、伯虎在二樓、山茶家、三丘的月光等;二樓有珍煮丹、醇白、成真咖啡等飲品店;三樓匯聚百年長順、漢來上海湯包與誠品酒窖;四樓則設有迷你樂玩、Hosng好森、金色三麥與誠品書店,提供多元休閒體驗。 交通方面,民眾可搭乘6路、藍幹線、綠17線及32路等公車前往,歡迎多加利用。台南市交通局長王銘德指出,誠品進駐可望帶動商圈發展,尤其是南區與安平區,但也可能面臨交通壓力。 為此,交通局已於2024年底完成台17線沿線的附加式左轉車道設置,並於南區的新興路與新和東路增設兩處左轉道,以紓解經由台17線轉入園區的車流。 台17線為濱海公路,民眾自駕或騎車沿線南行,可前往高雄茄萣、永安、梓官及彌陀等地,沿途欣賞海景,並造訪漁港品嘗水產品。對於誠品台南店開張,南市府也盼藉此活絡地方經濟,並帶動觀光人潮。

社維法修法三讀通過 加重販賣黃牛票的刑度

高雄市政府致力發展演唱會經濟,但之前不時傳出黃牛票事件。立法院今(27)日三讀通過《社會秩序維護法》第9條、第64條、第72條及第89條修正草案。將加重賣黃牛票的刑責,最高可罰3萬元。但有民眾認為,刑罰太輕,難以起到警惕作用。 內政部表示,這次修法涉及人民生活安寧、權益保障及人身安全等民生議題,主要是加重黃牛票、生活噪音、跟追案件的處罰,修法後,警察機關將全力落實相關事項的執行,維護公共秩序、確保社會安寧,保障民眾安全與權益。 對於賣黃牛票者的罰鍰只提高至3萬元,有民眾認為太輕了,無法起到警惕作用。內政部說,考量現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等專法都有特別規範黃牛票防制作為,基於責有攸歸原則,仍請其他各式票券管理主管機關研議修法,從源頭管理與查辦處罰雙管齊下,有效抑制黃牛。 此次修法重點摘述如下: 一、第9條「瘖啞人」一詞,修正為「未滿七歲即有聽覺且語言障礙者」,以貫徹身心障礙者權益的保障及人格權的維護。 二、有關黃牛票管制及處罰部分,為抑止黃牛亂象,使社會大眾皆能公平享有消費機會的權利,將現行《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4條非供自用,購買運輸、遊樂票卷轉售圖利行為之罰鍰,從新台幣1萬8千元提高至3萬元。 三、第72條有關製造噪音或深夜喧嘩之情況,對於達到妨害公眾安寧程度,又不聽禁止者,將現行罰鍰金額從6千元提高至1萬元,強化警惕,確保民眾居家生活安寧。 四、第89條,因近年社會跟追惡害事件仍層出不窮,為填補不適用性騷擾防治法或跟蹤騷擾防制法的案件,將現行罰鍰金額自3千元提高至3萬元,以提升懲處嚇阻效果,保障民眾免於跟追的隱私自由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