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院歡慶百年、南院十年,推出重磅特展「甲子萬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百年院慶特展」,眾所矚目的鎮院國寶北宋巨碑式山水名作范寬〈谿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今天(11日)日起首度於故宮南院盛大展出,限展42天至12月28日止。故宮表示,3幅巨作不僅是藝術史上的重要經典,也象徵故宮百年典藏的深厚底蘊,邀請觀眾蒞臨近距離感受跨越千年的山水巨作。 故宮南院今日上午舉行「甲子萬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百年院慶特展-北宋山水畫」開展典禮,故宮蕭宗煌院長表示,北宋這3件巨碑式山水畫名作,不僅是藝術史上的經典,更代表畫家對自然、宇宙與生命的深層體悟。范寬〈谿山行旅圖〉筆下崇山峻嶺的壯闊,展現天地大觀的氣勢;郭熙〈早春圖〉描繪雲煙流轉,蘊含天人合一的哲思;李唐〈萬壑松風圖〉則以斧劈剛勁筆法,開創承先啟後的山水風貌。北宋這3幅山水畫也是經文化部指定公告為「國寶」的限展書畫藏品,至少3年為期,每次限展42天,過去雖曾合體展出過3次,而這次特別規劃至南院展出,是因為南院擁有挑高清透的玻璃展櫃,將呈現最優質的展示效果。今天在嘉義合體極具歷史性,將成為故宮百年及國際藝術年表上的重要篇章。 故宮總策展人余佩瑾副院長指出,故宮百年歷程自開館以來,見證皇室文物匯聚與傳世。郭熙〈早春圖〉在開館首日展示於坤寧宮第一陳列館,堂堂大山成為觀眾爭相欣賞的焦點;透過公開展覽與觀眾對話,詮釋方式得以與時俱進。范寬筆下的山勢雄厚、意境悠遠;郭熙描繪早春山林的生機與靈動;李唐則以斧劈皴開啟南宋新風格,三者構成山水畫境的巔峰。余副院長表示,這三幅山水畫在藝術史上占重要地位,多次展出不僅激發研究討論,同時深化觀眾對於這三幅作品的藝術欣賞與認識。 故宮南院呼籲,千年畫作保存不易,被列為限展品的3幅國寶一次展出,機會極為難得,限展至12月28日止。為維護參觀品質,參觀北宋山水畫的S203展廳採線上預約制或配合人流管制於現場排隊入場,詳情查詢故宮南院官網或臉書粉絲專頁。
教育
(12:13新增羅智強提三道防線) 文化部遲遲不提公廣集團新人事名單,已拖了將近1年。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今天(11日)表示,當初《公視法》有延任條款,本意是避免提名新董事後審查延宕,現在卻變成文化部擺爛、不提名的最大靠山。羅智強說,他已提出修法刪除延任,防止耍無賴的小人。 公共電視第7屆董監事3年任期已於5月19日屆滿,依《公視法》規定,文化部至遲在去年11月底就應提新一屆董事名單,以完成改聘。羅智強表示,但文化部仗著民進黨上次修《公視法》時加入的延任條款,可讓第7屆董事繼續延任,竟拖了11個月還提不出新任董事名單。 文化部提不出名單的理由是,專業人士不想於審查被羞辱,所以紛紛婉拒提名。羅智強指出,事實是,符合資格的專業公正人士所在多有,但就如同提名大法官、NCC委員一樣,民進黨只想提順從黨意的自己人,又擔心提出後難以通過審查,就乾脆擺爛不提,就可繼續把持一年預算近30億元的公廣集團。 而能讓文化部擺爛的最大靠山,就是《公視法》第16條的延任條款:「任期屆滿未及改聘時,延長其職務至新聘董事就任時為止」。羅智強說,反正現在的董事,是在民進黨國會多數時通過的自己人,與其提新的自己人被否決,不如讓舊的自己人延任,就算違法,有延任的帝王條款在,你奈我何? 他指出,《公視法》延任條款的本意,是擔心提名新董事後審查延宕,造成董事會癱瘓,才讓原董事延任,但卻變成了文化部擺爛不提名的最大靠山。既然文化部辜負《公視法》延任的美意,裝死擺爛耍無賴,那延任的規定也就沒有意義。羅智強表示,他已提出修法,如果公視董監事是因為文化部沒有提出名單而無法在滿聘前成立,則公視董監事不得延任:「既然無法以君子之心度民進黨小人之腹,那就只有刪除延任,才能防耍無賴的小人。」 羅智強今天在「中油好有錢,檢調還要睡?」記者會後回應媒體,表示防小人有三道防線:第一,如果今天公視沒辦法產生新董事,是可以歸責於文化部裝死、擺爛、耍無賴,沒有按照《公視法》在改聘前半年提出名單,而造成董監事屆滿 時沒有新的董監事,那延任條款就失效。 第二,如果改聘前半年有提出新名單,但是文化部所提人選不適任,例如像大法官被提名人都是「綠友友」等情況,造成審查委員會無法通過提名,文化部必須在一個月內補提名,否則延任條款也失效。 第三,條文修正適用本屆公視董監事,以防民進黨鑽漏洞。
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昨天送出停砍公教人員退休金法案,民眾黨團的支持是關鍵因素。有媒體今天(7日)提問,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10年前立場是贊成年金改革,還說「不改革退休後整天睡覺可拿9成薪水,非常不公平」,黃國昌是否立場大轉彎?黃國昌表示,年金降幅超過蔡政府方案,且已執行8 年,依法本就該檢討。 黃國昌是在今天民眾黨團「請還給人民專業獨立的NCC」記者會會後接受媒體聯訪,做出上述回應。 黃國昌重申,民眾黨立院黨團支持年改,年改不會走回頭路,但現在討論的不是將年改調回2017年狀態,而是從2017至2025年,依《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規定,每4年就要檢討一次。政策經過8年,每年調降1.5%,共降了9%,已超過蔡政府方案,根本不是原本的狀態。年改多年執行狀況必須檢討面對,才是對國家負責任的態度。 黃國昌說明本次年改重點。首先,18%優存利息早就廢止,絕對不走回頭路;第二,蔡政府原本方案是15年逐年調降1%,最後通過的是前立委段宜康的激進版,縮短為10年每年調降1.5%,至今已調降9%。黃國昌強調,已刪除的所得替代率不會回復,按照現行制度,公教人員年資15至30年的所得替代率是36%到66%,哪有要回復到過去的90%?民進黨與其側翼及媒體罔顧事實,不願意檢討、優化年金制度,只想著散播謠言,降低台灣公共討論的品質。 黃國昌強調,如果媒體能多花點時間了解基層公教,走入國中小的教學現場,就會知道教師延後退休的比例有多高、代理教師比例逐年攀升,影響到下一代受教權。民進黨政府不思檢討,繼續用假訊息操作對立仇恨,無怪乎昨天審查時,連自家立委都挺不下去,2個委員會只剩下6個民進黨立委,其他人都跑了,因為知道盲目反對下去,社會將付出更高成本。如果民進黨再不願意面對問題、討論政策,只會把國家搞得亂七八糟,更加四分五裂,終將被國人唾棄。 黨團副總召張啓楷表示,民進黨跟《自由時報》傳遞錯誤訊息,現在年金已經砍三分之一、刀刀見骨,早就超過當初設定的標準,「哪隻眼睛看到領9成?」這2天開會表決要送出委員會,也沒看到民進黨強力反對,「因為民進黨立委也知道民意在哪!」 張啓楷表示,前總統蔡英文的年改版本,原本是說從80?開始砍到70%為止,現在已經砍到36%到66%,遠超當初標準,更造成許多後遺症:國考報考人數1年少17萬、老師拿到教師證不願去教書,整個國家發展都受影響,請民進黨別再造謠。 張啓楷指出,民進黨團書記長陳培瑜稱年改已撥補2900億,但舊制根本完全沒撥補,2900億當中的2700億,都是砍了退休人員的養老錢而來的,全教總與全教產還要求陳培瑜道歉,但陳培瑜至今仍沒有把事情說清楚。這兩天委員會詢答與審查,三黨有共識依照勞保撥補方式,依法同樣撥補退撫基金,讓基金不要破產;法案已經送出委員會,接下來要召開朝野協商,希望這個會期就能通過,保障辛勤為國家奉獻一輩子的公教人員退休生活。
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接連2天排審停砍公教年金修正草案,並於今天(6日)中午送出委員會,完成初審。前總統蔡英文今天下午則在臉書發文,表示「年金改革不該半途而廢」,「只靠政府預算,救不了大家的退休金」。對此中華民國全國退休教師聯盟理事長吳南嬿怒批,蔡政府財政紀律不佳,只想讓公教人員承受政府的債務負擔,現在有何立場要求公教人員共體時艱。 蔡英文稍早發文表示,在她任內,為了讓國家財政永續,推動了年金改革,她並稱這是前總統馬英九交接時,特別交代要完成的工作。蔡英文說,過去年金改革引發了許多風風雨雨,直到她卸任時,「心中只有感謝兩個字,感謝全體軍公教人員的體諒,讓國家能夠長治久安,一個『體制健全、體質良好』的年金制度,也就此逐漸穩固。」 蔡英文認為,如今在野黨又再次在立法院提出要「停止改革」,讓人擔心好不容易穩定的軍公教年金制度,又將再次走回頭路,繼續加重基金的財務負擔,提高破產的風險,把問題丟給後代來承擔,這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對此,吳南嬿指出,公教人員的退休金是政府延遲給付給公教人員的薪資,不是政府給公教人員的福利,更不是照顧。公教人員要回的是自己應得的工作待遇,不是向政府要恩賜,更不是要社福和救濟。而政府把延遲給付給公教人員的薪資拿去成立退撫基金卻出現一連串錯誤,怎可要求公教人員負責?更何況,直到今日,政府還是死抓著退撫基金管理權不放,「一手緊抓管理權,另一手又要公教人員為其管理不佳買單」,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吳南嬿表示,當退撫基金選擇斷流,就已經註定退撫新制的資金池必定會乾涸。因此,再提「讓退撫基金永續」云云就是睜眼說瞎話;因為放眼國際間若有類似狀況,只要是由國家發起的退休計劃,所有債務就是國家買單。像智利當初就是在1980年扛起自己管理退休基金不當的債務,智利政府因為財政紀律良好,當初規劃50年還完債務,撐過高峰期,後面就愈來愈輕鬆。反觀我國近來的財務規劃,根本看不到政府有何財政紀律可言,自然也沒有立場說「預算無法負擔後續退休金」。 吳南嬿說,當時不少教師團體、財經專家提出退撫基金斷流後,如何解決後續問題,皆被銓敘部否決;既然如此,政府又有何立場要求公教人員共體時艱?政府只想讓公教人員承受所有的艱難,而沒有真正想要減輕債務負擔,否則為何不趁早、積極撥補,讓撥補金額在投資上發揮作用?一方面說「政府會負最後支付責任」,一方面又不斷逃避撥補。 吳南嬿說,蔡英文的發言,更讓人感到不安的是,難道「政府會負最後支付責任」只是一個幌子,等到退撫基金乾涸了,是不是又要告訴大家政府負擔不起,要大家「共體時艱」?更有甚者,再次發動族群和世代鬥爭,造成社會不合,讓整個社會承擔政府規劃政策不周、管理退撫基金不當、財政紀律不佳的過錯?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連排兩天審查停砍公教年金修正草案,繼昨日火速將《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修正草案送出委員會之後,今天(6日)中午之前《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也完成初審。司委會召委翁曉玲表示,遲來的正義還是正義,此次修法雖無法完全彌補退休公教人員所受損失,但是至少不繼續擴大。 「停砍公教人員退休金法案完成初審,修法向前一大步,修法成功指日可待!」翁曉玲表示,今天上午討論停砍教育人員退休金修法,會議順利結束,包括教育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涉及停減退休金所得替代率,以及退休金隨物價指數調整等共計5條修正草案,順利送出委員會,接下來就會進入政黨協商,先由她擇日召開協商會議,完成後再請立法院長韓國瑜協商,待一個月後完成所有協商程序,就可以送立法院院會完成二讀、三讀表決。 翁曉玲表示,公教人員這些年來受到不公平、不合理的對待,全民都看在眼裡,此不僅讓公教人員權益嚴重受損,更衍生出國家公教人才流失和工作士氣低迷等負面影響。她指出,遲來的正義還是正義,雖然此次修法無法完全彌補退休公教人員所受損失,但是至少先止血,不讓損失繼續擴大。 司委會昨日排審停砍公教年金修法草案,因朝野無共識,歷經6個多小時會議後,先將《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第3條、第8條、第37條、第38條、第67條等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保留交黨團協商,今日再戰《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等修正草案。
大陸官媒新華社上個月27日刊發「鍾台文」署名文章,提到「台灣自古屬於中國的歷史經緯清晰,考古學證明,台灣先住民是從大陸遷徙過去的」;對此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蔡榮祥投書《鏡報》予以駁斥,表示台灣是南島語系的發源地。歷史學者吳昆財則對《梅花新聞網》表示,蔡榮祥的說法根本不是學界共識,無論從地理、從學術分析,台灣絕不可能是南島語系的發源地。 鍾台文上月27日在〈台灣問題的由來和性質〉說:「台灣自古屬於中國的歷史經緯清晰,考古學證明,台灣先住民是從大陸遷徙過去的;西元230年,三國時期吳人沈瑩所著《臨海水土志》留下了關於台灣最早的記述。」對此蔡榮祥本月3日撰文〈駁斥鍾台文癡人說夢的統一檄文〉,表示台灣的先住民是6000年前的南島語族,根據美國史丹福大學人類學博士陳叔倬研究,南島語族不是從中國大陸南部地區來的,因為中國大陸南部地區沒有說南島語系的人,台灣是南島語族的最初發源地。 對此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指出,「台灣是南島語系的發源地」根本不是學術界共識,只是一種井底之蛙的說法。吳昆財說,學界共識是所有島嶼的族群都來自於亞、歐、非洲陸地,無一例外,大洋洲的島嶼民族,都是由中南半島跨海逐漸遷移擴散,最遠往東到了復活島、往南到了紐西蘭等地,當然也包括台灣。 吳昆財說,因此台灣原住民的先祖來源有二:第一是從大陸東南沿海跨台灣海峽而來;第二是從中南半島或中國大陸西南的貴州、兩廣等少數民族往北遷徙至台灣。總之,無論從地理、從學術分析,台灣絕不可能是南島語系的發源地。 支持「台灣是南島語系發源地」者有一個論述,就是有研究人員分析來自台灣、中國大陸、東南亞到太平洋島嶼的構樹基因樣本,發現大洋洲島嶼上的構樹,其葉綠體基因單型(haplotype)與南台灣的構樹相同,從而證實台灣是「太平洋構樹」的原鄉。但吳昆財指出,所有島嶼居民起源都來自大陸,台灣不可能無中生有;大閩南沙文主義想要用一棵樹的基因證明台灣是南島語系發源地,那退一萬步來講,這棵樹又是從哪來的? 支持「台灣是南島語系發源地」者又說,南島語系有吃檳榔、黥面的共通點,用以證實台灣原住民與南島語族關係密切。不過吳昆財指出,吃檳榔、黥面並非南島語系專屬,大陸西南少數民族也有吃檳榔、黥面的習俗,宋代就有紀載,說西南少數民族有紋身習俗,會刺在身上、手臂上,還有一種是「花面」,就是刺青在臉上。 此外,此前大陸古裝劇《長安的荔枝》提到,大陸嶺南地區種檳榔。吳昆財說,嶺南地區居民,包括兩廣、貴州、雲南都有吃檳榔習慣,因為可以消除瘴氣,有些少數民族會把檳榔當做結婚時的贈品,因為他們把檳榔視為水果,見面時也會互敬檳榔。 吳昆財再引述地質學,約2000萬年前的古陸地,台灣與大陸是連在一起的,約1500萬年前才出現台灣海峽,來到台灣的物種才「回不去了」,這已是學界共識。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天(5日)開始審查停砍公教年金草案,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停砍公教年金僅是政府履行雇主責任的第一步;要導正年改錯誤,更需要「核實撥補基金」、「返還年資補償金」等完整配套,方能落實公平正義,確保基金永續。 國民黨團支持停砍年金,此前民眾黨團未表態;不過民眾黨團昨日正式表示,主張從今年度起停砍所得替代率,以及消費物價指數累計達到5%就應檢討與調整,讓藍白在此案有共識。全教總今日記者會,國民黨立委張智倫、陳玉珍、羅智強、徐巧芯及民眾黨立委張啓楷也到場聲援。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提出三點主張,首先是完整配套,停降替代率並同步撥補。他指出,停降替代率有助保障公教人員退休生活,維護公職的穩定性與吸引力;但停降替代率之後,亦應同步要求政府編列財源挹注基金,唯有確保基金永續運作,才能兼顧現職與退休人員權益。 其次是「公平正義,修法返還年資補償金」。侯俊良表示,「年資補償金」是民國84至85年間,軍公教退休制度由恩給制改為儲金制的配套措施。當時,任職前15年的給付由本俸5%調降為4%(本俸2倍2%),為了彌補1%差額,立法院制定「年資補償金」制度,明定於法律中,屬橫跨新舊制且舊制年資未滿15年的軍公教人員法定權利。 侯俊良指出,補償金性質是制度改革所生損失的補償,該款項由政府編列預算支應,與退撫基金財務無涉,且屬法定權利。政府當年設計此制度,旨在推動改革。然而,年金改革竟將與退撫基金無關的「年資補償金」取消,形同政府毀棄法律承諾,實為不當之舉。 為維護公教人員權益,全教總已提出返還年資補償金的修法版本,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柯志恩、陳玉珍等提出相關修正案。 最後是「履行撥補承諾,政府應採十年撥補方案」。侯俊良指出,根據最新退撫基金第9次精算報告,公教人員合計應撥補金額,20年方案需4120億元,10年方案僅需3370億元。10年撥補不僅較20年節省750億元,更有利基金財務穩定,「但政府竟選擇總支出更高、不利財務永續的方案,令人不解。」 侯俊良強調,依最新精算,為維持退撫基金50年不枯竭,政府每年應撥補公務人員428億元、教育人員390億元,遠高於過去3年撥補額度。若政府連新制缺口撥補皆迴避,如何履行最終支付保證?全教總要求朝野黨團強力督促政府,務必於明年採取10年撥補方案,並持續撥補現行退撫基金,健全基金財務。
民眾黨團今天(4日)公布公教年金修正草案,包括今年起停砍所得替代率,且物價指數累計成長達5%時應檢討並調整。與會的台北商業大學財政稅務系教授黃耀輝直言,民進黨大筆預算花在軍購,而不肯花30億元停砍年金,典型的「寧贈友邦、不予家奴」:「賴政府就在那邊嘰嘰歪歪,到底是什麼心態?」 黨團總召黃國昌表示,針對年金改革,民眾黨團自去年起歷經多場公聽會並做內部民調,黨團立場是「不贊成走回頭路」,但也認為7年下來,年金制度必須停下腳步、適時檢討,不該犧牲特定族群,製造造成世代、族群衝突,甚至公教職業環境的衝擊。 民眾黨立委劉書彬指出,有人說「公教人員退休之後領那麼多,對年輕人不公平」,這是刻意用片面資訊誤導大眾。公教人員辛苦為國家打拼一輩子,配合改革卻被汙名化。公教人員年金再砍下去,其實使整個教育現場都受連帶影響,假如沒有優秀老師持續進入職場,台灣的未來相當堪慮。 黨團副總召張啓楷表示,年改大砍流失對公務人員的保障,報考公務員人數民國107年還有47萬5千多人,到了113年剩下不到30萬人,減少整整17萬人;年改前拿到教師證的民眾,有7成進入學校任教,去年降到剩57%,少了將近14%。張啓楷強調,年改目的不是把軍公教拉下來、變成均貧,而是要讓他們維持一定退休生活保障,民眾黨團將提出修正動議,要求114年後所得替代率不再降低,公務人員的退休或撫恤金、遺屬年金給付金額,在消費物價指數累計成長達5%時,也要檢討並調整。 台北商業大學財政稅務系黃耀輝教授舉例,同年資、同薪資狀況下,公教人員繳納保費是勞工5至6倍,領的給付卻只有勞工的2倍多,極度不公;過去被砍的9%就認了,只希望往後4年不要再砍。民進黨立委最近開始攻擊停砍年金的問題,說會擴大世代不均,但世代不均問題於勞保更嚴重,請賴政府關心年輕勞工,不要拿公教退休金來模糊焦點。 中華民國公教軍警消聯合總會副總會長高誓男表示,他們提出停砍年金,銓敘部仍用破產論反駁;但到去年為止退休公務員被砍了2774億,平均每年400億,已超過年輕公務員每月提撥總數,怎麼會有所謂世代不公的問題?年改已傷害到年老退休公務人員生存權,也影響了優秀人才要進入公務與教育體系。他們只是很卑微地要求,不要再砍下去,就停在今年。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痛批,2018年至今,政府挹注勞保基金3153億,全都是公教人員被砍的錢,「這有公平正義嗎?」政府對公教的責任是要65%,結果勞保撥補5171億元,反觀公教第一年只撥補50億,「停止雙標,怎麼撥補其他年金,就怎麼撥補公教退撫!」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林碩杰副理事長痛批,今年暑假有2600名教師荒,但數字竟然可以4天內歸零,就是把缺額工作量轉到現職老師身上!另外教育部打算開放沒有教師證者可任教,教師專業有被尊重嗎?目前擁有教師證的7萬名教師,勞動條件愈來愈差,已經變成國安危機。 黃耀輝說,公教退撫支出占115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支出6.1%,而社會保險(勞保、國民年金)支出占20.1%,國防支出則占了18.1%。國防預算未來還要提高到GPD 5%,台灣總有一天破產,哪有錢去辦社會福利、做教育投資?民進黨典型的「寧贈友邦、不予家奴」,停砍年金僅增加支出30億元,占中央政府支出0.1%,「賴政府就在那邊嘰嘰歪歪,到底是什麼心態?」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今天(4日)公告115學年度大學「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分發入學」3本招生簡章,繁星及申請兩管道共招收6萬6543人,分發入學招收2萬462人。另115學年度繁星推薦及申請入學使用的檢定科目以學測英文最多,共2061個校系。 甄選委員會表示,115學年度繁星推薦招生有64所大學校院、1664個學系(組)參加,提供招生名額合計1萬5554個,比114學年度1萬5689個減少135個;申請入學招生有64所大學院校、2206個學系(組)參加,提供5萬450個招生名額,比114學年度5萬854個減少404個。 根據甄選委員會統計,115學年招生學系中,繁星推薦招生學系使用學測做檢定科目,以英文科最多,有963個校系;申請入學招生學系使用學測做檢定科目,也是英文科最多,有1098個校系。不過使用英聽做檢定科目的校系數,繁星推薦僅35個校系,約占總系組數2.1%;申請入學僅27個校系,約占總系組數1.22%,兩管道合計62校系,比去年77個少15個。 此外,部分校系於申請入學第一階段檢定、倍率篩選,或於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納入「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APCS成績)」,「APCS組」計54個校系,「資安組」計41個校系。 考分會(成功大學)表示,115學年度分發入學共有60所大學校院、1764個系組參與招生,共核定2萬462 個名額,比114學年度2萬634個少172個,其中包含「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醫學系公費生12名。 根據考分會統計,今年招生系組中,使用英聽做檢定科目有20個系組,使用學測做檢定有210個系組,採計科目(含學測、分科測驗及術科考試)組合共161種,採計科目中以國文使用最高,有1499個系組。
立法院即將審議公教退撫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天(4日)指出,公教年資補償金是因為制度改革受損而填補損失的補償制度,完全與退撫基金無涉;但此前年改竟直接剝奪公教人員的法定權利,明顯不公。全教總已分別委託立委提案,要求國會朝野黨團應於本會期完成修法,返還年資補償金,以落實公平正義。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明天將審議公教退撫條例修法,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指出,首先全教總要求完整配套,停降替代率並同步撥補。全教總認為,停止下降公教人員退休所得替代率,有助保障公教人員退休生活;但除了停降替代率,亦應同步要求政府編列財源挹注基金,方能完整保障全體公教人員退休權益。 此外,侯俊良指出,政府應停止雙標,比照勞保標準撥補退撫。撥補公教退撫基金早已完成法制化,但政府對退撫基金的撥補卻連續3年短編;相較於對勞保基金的積極態度,政府對各退休金的實際作為,就是典型的雙標。 侯俊良說,依最新公布的退撫基金第9次精算報告,2023年新制上路後新增的基金財務缺口,政府應分別編列公務預算撥補。公務人員部分,若分10年撥補,每年應撥補201億元,10年合計撥補2010億元;分20年撥補,每年應撥補123億元,20年合計撥補2460億元。 教育人員部分,若分10年撥補,每年應撥補136億元,10年合計撥補1360億元;若分20年撥補,每年應撥補83億元,20年合計撥補1660億元。 侯俊良表示,公教人員合計應撥補數,如分20年撥補,共應撥補4120億元,但如分10年撥補,僅需撥補3370億元,亦即,「10年撥補」比「20年撥補」可為國庫省下750億元,全教總要求立法院朝野黨團積極監督政府,採取最有利方案撥補,以確保基金財務健全。 全教總強調,返還公教年資補償金是為實現公平正義。「年資補償金」是橫跨新舊制且舊制年資未滿15年的軍公教法定權利,性質是因制度改革受損而填補損失的補償制度,且由政府編列預算支出,完全與退撫基金無涉;但前次年改竟直接剝奪公教人員法定權利,唯獨軍職保留,形成明顯不公。全教總已分別委託立委提案,要求國會朝野黨團應於本會期完成修法,返還年資補償金,以落實公平正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