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即時

球后戴資穎告別賽場 BWF回憶她為羽球帶來的禮物:無可取代

台灣首位世界羽球球后、羽球女單傳奇戴資穎(泛稱小戴)7日正式宣布退役,震撼體壇,結束15年璀璨的球員生涯。世界羽球聯盟(BWF)官網作家日前以《戴資穎:天才的告別》為題,長文寫道她在羽球界的無可取代特質,直言戴資穎帶給羽球最大的禮物就是「玩心」。 世界羽聯(BWF)官網作家Dev Sukumar在報導中提到,先暫時把數據放在一邊,並不是說那些數字不重要,而是有些事情超越數據。接著他展示一張戴資穎的照片,表示「這就是最經典的戴資穎」,她具備的非凡特質躍然紙上,她的眼神中閃爍著光芒,嘴角帶著淘氣的微笑,身體在半轉之間如舞蹈般優雅。 Dev Sukumar指出,職業運動本不該是這樣的,至少不該在激戰中如此。「現代主流的運動員形象是面無表情、毫不退讓地突破身心障礙,頂尖選手在場上的樣貌總是眉頭緊鎖、目光如雷射般專注,任何其他表情都被視為偏離勝利這件事的干擾。」 「如果說戴資穎為羽球世界帶來了一項最珍貴的禮物,那便是運動的核心『玩心』!」Dev Sukumar續指,她之所以能在世界頂尖舞台上玩得如此從容,全因她天賦異稟。她的手腕能隨心所欲地完成腦中構想。而我們在過去15年一場又一場的比賽中所看到的,正是那顆充滿創意的頭腦如何在瞬間的延遲與柔和的觸球間,戲弄空間與時間,創造出瘋狂的角度與全新的球路。 Dev Sukumar也提到羽壇也有其他技術極高的選,例如以「教科書式」打法著稱的依瑟儂(Ratchanok Intanon)。但差別在於,戴資穎不僅技術超凡,她還帶著一份頑皮。對她而言,贏下分數幾乎只是附帶結果;讓對手追著幻影跑,才是主要目的。 隨著職業生涯中期的到來,她開始投入更多心力強化體能,成果是更銳利、更具威力的殺球,以及在高強度比賽中維持穩定的表現。然而,即便更具力量,她的比賽風格仍然圍繞著「玩」。多數天賦型選手會為了提高勝率而減少變化,但戴資穎拒絕了,這是她不願妥協的一面,不願稀釋那份自由。 Dev Sukumar說,儘管如此,她仍在生涯中拿下了驚人的成就,包括奧運與世錦賽銀牌、亞運金牌、三屆亞錦賽冠軍,以及無數世界巡迴賽與超級系列賽冠軍。她靠著一種憑本能行事的方式,成為同世代最成功的球員之一,這可說是異乎尋常的。 戴資穎在受訪時曾多次表示,自己不太願意透過觀看影片(無論是自己的或對手的)來做準備。因為她了解自己的打法與對手的能力,只要能發揮出自己的能力,就不會有對手能擊敗他。Sukumar讚嘆,這就是戴資穎的獨特之處。 Dev Sukumar提及,戴資穎的另一項特質是能夠迅速向前看、不會糾結於剛發生的事情。在2015年世錦賽8強戰中,戴資穎面對Lindaweni Fanetri時握有6個賽末點,若能贏下,戴資穎將獲得生涯首面大型賽會獎牌,但最終戴資穎錯失全部的賽末點還輸掉比賽,倘若換成其他選手可能會崩潰,但小戴在結束時仍然面帶微笑。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她還得再等6年,直到在東京奧運與世錦賽上連拿銀牌,才贏得第一批大型賽會獎牌。 最後,Dev Sukumar寫道,對於那些「如果當初」的假設,戴資穎從不放在心上。當有人提起那些錯失的機會,她只是微笑。如今,當她走向職業生涯的夕陽之時,整個羽球世界可以回望他所留下的寶貴資產,那份藝術般的球風、始終如一的禮貌,以及貫穿起伏的微笑所點亮的傳奇。

【有片】關聖帝君赤兔鐵馬環台祈福啟程 保安宮萬人點燈亮四湖

2025關聖帝君赤兔鐵馬巡境嘉年華聖會由「社團法人中華關聖帝君公益弘揚總會」承擔重任,恭駕全國眾神尊及關公祖廟聖靈,攜「忠、義、智、仁、勇」五聖關聖帝君,降賜神恩,驅散邪厄, 鎮護災地,安定民心。於11月11日於雲林四湖保長湖保安宮舉辦「全國萬人連線點燈祈福晚會」。 晚會於晚上六點盛大舉辦,由九天戰鼓響徹雲宵首開表演儀式,接著由五聖關公迎駕戰舞,並舉行進場安科及薪火相傳儀式,在宇宙八卦點燈儀式中「關臨天下騎福傳燈聖駕開燈儀式」及「萬盞平安燈」同時開燈達到活動最高潮,關聖帝君巡境前夕,信眾一致高唱「與神同在眾神護台灣」及「關帝有約祈福佑眾生」中圓滿結束。 自11月12日起於雲林四湖保長湖保安宮舉行起駕儀式後,至11月23日止展開全國自行車騎行繞境活動,由平均年齡逾60歲的旺齡大哥哥、大姐姐,攜手數十位身障戰士與癌症鬥士組成的「赤兔鐵馬」主力車隊,挑戰12天全程1080公里自行車環島壯舉,一路由西部北上經由台北再轉進宜花東,全程途經40座關聖帝君宮廟,所到之宮廟將以疏聖古禮方式進行祈福禮,11月23日再回到雲林四湖保長湖保安宮舉辦圓福禮,完成年度盛事傳揚關公「忠、義、智、仁、勇」五德精神,為台灣祈安、為蒼生護佑。 雲林四湖保長湖保安宮的建廟過程充滿神奇的傳說,建廟的歷史雖然不是很長,但是供奉的香火卻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康熙三十六年(西元一六九七年)一群閩南先民渡海時,狂風大作,七艘同行船隊折沒六艘,僅存的一艘也是風雨飄搖,危在旦夕。在此千鈞一髮之際,船上水手正準備砍斷船桅以免沉船,關聖帝君突然顯靈,阻止水手砍斷船桅,挽救全船人員性命。水手認為船上必有關勝帝君金身或是香火,探問之下,原來是吳授滿的三歲兒子吳佩身上,帶有山西夫子關聖帝君香火。水手表明關聖帝君方才救恩神蹟,全船人員齊跪甲板祈求平安登陸,旋即風平浪靜,一帆風順地平安抵達台南安平港。 後來,水手攜帶香火返回唐山,福建省泉州土門關聖帝君廟,恭請神尊渡海來台,並贈吳授滿請回朝拜。在神意指示下,吳授滿一行人遷至雲林保長湖為落戶定居。現在保安宮奉祀的關聖帝君正駕,就是當時由唐山福建省泉州土門關聖帝君廟,所分靈迎請來台的神尊,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為雲林地方廟宇香火鼎盛,為眾生祈福疏聖之地, 此次2025關聖帝君赤兔鐵馬巡境嘉年華聖會從保安宮啟動,全國繞境後在於此舉辦圓滿禮,相信一定能保佑眾生,讓台灣亮起來。

【禪與科學】全方位提升生活品質不能離開禪

採訪整理/謝明媛 專訪/張剛鳴博士 亞洲大學光電與通訊工程學系副教授 圖片提供/禪天下雜誌 日本曾作過一項研究,將百餘名修行和尚依修行年資分成初級(年資1年內)、第2級(年資1至3年)及第3級(年資3年以上),並分別進行SF-36身心健康量表的調查,發現修行年資愈久者,其量表的調查結果也愈好。 美國心理學家亞拉伯罕•哈羅德•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在他所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中,訂出了5種生活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與自我實現的需求。中國《管子牧民篇》也說:「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可見人們在生活上除了追求溫飽,也很重視生活品質。 所謂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簡稱QOL),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是:「個人對於生活的文化價值所感受的程度,與個人的目標、期望、標準、關心有關,包括在生理健康、心理狀態、獨立程度、社會關係、個人信念及環境等6大方面的主觀感受。」 人人都希望提高生活品質,這個期盼也充分顯現在科學研究中,如果在搜尋引擎PUBMED查詢關鍵字「quality of life」,可以查到超過23萬篇的相關資訊。而在各項生活品質的研究當中,最常使用的工具就是SF-36身心健康調查量表。 SF-36量表是一般性(generic)的心理測量工具,並不是針對特定年齡、疾病或治療而設計。此量表的美國版(SF-36 Standard Version)在1990年定稿,共有36項問題,主要從8個面向來測量受訪者的身心健康狀態(concept): 1.身體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 2.因生理功能角色受限(role limitation due to physical problems)。 3.身體疼痛(bodily pain)。 4.一般健康(general health)。 5.活力(vitality)。 6.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ing)。 7.因情緒角色受限(role limitation due to emotional problems)。 8.自評健康變化(reported health transition)。 至於SF-36量表的台灣版,是由美國SF-36量表的著作人Dr. John Ware, Jr.直接授權翻譯,委由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系盧瑞芬教授負責台灣版使用授權。 國際研究證實 禪修有助身心靈圓滿 生活品質的改善是全方位的,尤其在面對各種疾病、疼痛或環境變遷下,是否還能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這是人人都很關心的。改善生活品質,不只是在金錢或經濟方面,還包含了身體健康、心理愉悅,甚至心靈生活的富足等等。擁有多年禪修經驗的亞洲大學光電與通訊工程學系副教授張剛鳴博士表示,現代人要達到「身心靈」全方位的圓滿,禪修是不錯的方法。 張剛鳴博士指出,現今有多達350篇研究論文,都在探討禪修及靜坐冥想對改善生活品質的影響,研究對象與範圍包含了一般人、慢性疲勞症候群、長期疼痛者、癌症病人、心臟病、器官移植、慢性疾病等。 在澳大利亞,有靜坐習慣的人超過150萬,這個數字已超過當地固定上教堂的人數。 澳大利亞雪梨大學Ramesh Manocha教授的研究團隊,曾特別針對長期靜坐冥想(Sahaja Yoga meditation)的練習者進行研究,受測者平均練習時間為12.9年,平均年齡為44歲(年齡層從18至82歲)。該研究採用SF-36量表進行調查,結果顯示,343位長期靜坐者在量表中的「身體疼痛」、「一般健康」、「心理健康」、「因情緒角色受限」、「社會功能」及「活力」等6項數據明顯優於國民標準,顯示靜坐確實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註1)。 另外,美國也曾於1999至2002間,進行過一項隨機對照研究,將130位55歲以上罹患乳癌2至4期的患者,隨機分成超覺靜坐組64人,及一般照護組66人。超覺靜坐組每天至少在家練習一次禪定,持續18個月,一般照護組則無。結果顯示,超覺靜坐組有效提升了乳癌患者的生活品質(註2)。 日本也有個有趣的研究,他們找了198名臨濟宗寺院的修行和尚,依修行年資分成初級(年資1年內)、第2級(年資1至3年)及第3級(年資3年以上)等3個群組,分別進行SF-36身心健康量表的調查,結果發現修行年資愈久者,其量表的身體生理功能、身體疼痛、一般健康、活力與心智健康調查的指數也愈好;尤其3年以上的修行者,與其他組相比,其生活品質更顯大幅提升(註3)。 生活在21世紀新時代的你,是否也想擁有全方位的良好生活品質?張剛鳴博士推薦,禪定是最好的秘方,因為禪修不但可以改善身體健康,克服病痛,增強體力與活力,還可以讓身心靈都得到全面提升,是最自然的良方。 (註1)Ramesh Manocha and a.L.W. Deborah Black, Quality of Life and Functional Health Status of Long-Term Meditators.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2. 2012: p. 9。 (註2)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the Effects of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on Quality of Life in Olde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ies,2009. 8(3) 228–234。 (註3)Fumio Shaku, Madoka Tsutsumi, Hideyoshi Goto, and Denise Saint Arnoult, Measuring the Effects of Zen Training on Quality of Life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Japanese Monk Trainees:A Cross-Sectional Study.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Volume 20, Number 5, 2014, pp. 406–410。

【梅花MBA 】數智化 AI化 集體參與的轉型運動

陳家聲/台大商研所兼任教授 每一次科技的重大創新─如互聯網、移動互聯網、AI、GAI等,都對產業及社會帶來全面的影響及衝擊,伴隨著企業經營的思維與典範,也跟隨著創新及顛覆! 當然,對於科技創新總有些人是前行者,但多數人是跟隨者!還有少數人,是不知不覺者!可預見的是:特別是不知不覺者或慢半拍者,這些被動者注定是陷入嚴重的存量競爭與被淘汰的殘酷事實! 而能夠認知到科技創新對產業衝擊者,他們會提早佈局,期望能搭上新時代的快速列車,取得入場券,並搶佔未來的生態位!例如,小米、比亞迪、格力、海爾、華為…等,當然還有新創的科技業,如杭州七小龍:宇樹科技(Unitree)、深度求索(DeepSeek)、遊戲科學(Game Science)、雲深處科技(Cloud Walk)、強腦科技(BrainCo)、群核科技(Coola)和靈伴科技(Rokid)的統稱;還有“深圳四小龍”:柔宇科技、光啟科學、華大基因和優必選等。 AI的快速迭代進化,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大模型、AI智能體的不斷更新迭代,還有許多名不見經傳的新茂出者,企業似乎無法預知行業的競爭者是誰?跨業、跨域打擊者,茂出越來越快!科技的創新,反映著新時代的潮流從不等人!這迫使企業及企業經營者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 自 2025 年下半年以來,美國科技巨頭紛紛展開大規模裁員,並將更多資金投入人工智慧(AI)與算力建設;亞馬遜、Google 、IBM、惠普、微軟、英特爾、 Meta…等科技巨頭均宣布了裁員計畫!根據全球知名諮詢顧問公司 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最新發布的報告:美國企業在 10 月宣布裁減 153,074 個職位,較2024年同期激增 175%,較 9 月的 54,064 個職位更暴增 183%,幾乎擴大了三倍。更為震撼人心的是:這些公司大幅裁員,而公司的股價、市值卻持續上漲!這與過往公司裁員代表著:企業經營不善的裁員作為大為不同!企業似乎為了提升績效而裁員!雖然兩者都同樣為了改善企業體質!但背後的邏輯是迥異的!這些公司一邊裁員,一邊卻高薪搶AI大神! 這與科技創新的目的顯有著不同的著重點:科技巨頭及媒體不斷散播著AI可以節省人力、提升效率!筆者一直主張:建構數智系統與能力主要是提升『新質生產力』~『提質、增效、降本』,這三者是有戰略順序性的!提高產品製造與研發設計品質及速度,提升生產力、擴大營收,降本是數智系統的必然結果!這也是延續工業製造透過自動化、高速化提升生產效率的邏輯思路!媒體及軟體廠商也抓著當前企業主最在乎的『成本』做文章!而非強調透過AI、數智系統所帶動的『價值』提升! 受到全球經濟景氣的遲滯、通脹壓力,勞動力成本持續攀升,加上美國不斷地打關稅牌’ 區域地緣政治壓力…等眾多因素影響,近2/3以上企業CEO、CFO將『引進AI(基本上是自動化、數位化基礎建設)』等視為是企業未來一年的戰略優先事項。麥肯錫最新的報告也指出:在採用生成式AI的業務部門中,企業降低了超過20%的成本,這基本上是企業運營效率的提升! 雖然,AI技術仍在發展起步中,企業必須正視如何擁抱AI,推動人─機共舞,將數位科技、AI融入到企業業務的運營中!更重要的是:推動數位化、數智化、AI+,已經從『選項』變成為『生存必備』的能力。企業經營者必須清楚認知道:數智化、AI化不是一項專案的引進,而是企業整體體質、DNA與經營能力、經營模式的轉換!是企業的全員活動,包含企業文化與員工素質能力的提升!企業經營者必須親身帶頭投入、發動的企業轉型!企業無法靠招聘幾個AI大神就能達成的!『裁員』更不是推動AI的首要目的!認清提升新質生產力!投資員工提升AI素質與能力,改變工作方法、重新定位工作角色,激活工作的意義與使命,企業才能帶領員工一起搭上數智化、AI化的大潮!對員工的不離不棄,投資員工,贏得員工的信賴,才能凝聚軍心,共同提升、強化企業體質、創新經營模式!數智化、AI的一場無法抗拒的力量!企業及員工都必須與時俱進!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馬的智商相當幼兒 離別時竟會深情地「一步三回頭」?

外表剛健、奔馳迅捷的馬,其實有著比想像中更細膩的情感。多項動物行為研究顯示,馬的智商約相當於3~6歲人類幼兒,不僅能分辨人臉、記住聲音與氣味,更會與長期相處的人類建立深厚情感連結。當面臨與主人分離時,馬匹常展現一系列明顯的「離別焦慮」,被不少飼主形容為「比狗還深情」。 專家指出,馬擁有良好的記憶力和社會認知,能在長時間後仍記得熟悉的人。行為科學家表示,馬可以理解象徵性指令,也擅長透過觀察與聯想學習,智力水平大致落在人類幼兒的階段。 馬不僅能認出主人的聲音,甚至能分辨主人氣味是否「帶情緒」。研究發現,當主人心情緊張,馬的心率也會同步上升,反映出牠敏銳的情緒感受能力。 長期與主人相處後,馬往往會形成接近「依附關係」的羈絆。一旦主人離開,牠們的行為反應明顯——甚至有退役賽馬在舊騎師離開時守在圍欄前超過一小時。 常見的分離行為:焦躁不安、反覆踱步、頻繁嘶鳴,徬彿在呼喚熟悉的人。對於平常愛吃的飼料失去興趣,甚至出現短暫拒食。出現出汗、心跳加速等壓力生理反應。 馬兒也會尋找與等待,駐足在馬廄入口或主人常出現的位置。眼神追隨主人離開方向,停在原地「一步三回頭」。有些馬甚至會試圖撞門想跟出去,必須注意安全風險。當陌生人替代主人時,馬可能對梳理、牽行、備鞍等日常互動表現抗拒;甚至對其他馬的社交興趣降低,短暫脫離群體活動。 動物行為學者將馬的分離反應歸因於以下因素,馬有群居動物的天性,馬在野外依靠群體求生,人類在牠的認知裡常被視為「群體成員」。當熟悉的夥伴離開,牠們的警戒本能就會被觸發。 另外,馬習慣將主人與餵食、訓練、放牧、梳理等美好體驗連結,一旦這些體驗被中斷,便會產生挫折與焦慮。對於退役賽馬或曾被棄養的救援馬,分離焦慮可能更強烈,專家建議由行為訓練師協助過渡。 馬雖然不能像人類一樣用語言表達情緒,但牠們的行為與生理反應早已說明一切。從原野奔跑的天性,到對人類深刻的依賴,馬以沉默的方式展現著牠們的情感重量。 正如英國馬術專家凱利·馬克所言:「馬不會說再見,但牠們的沉默往往勝過千言萬語」。

山體滑坡?四川阿壩馬爾康紅旗橋突發垮塌 幸無傷亡

11月11日下午,四川省阿壩州馬爾康市雙江口水電站庫區附近的紅旗橋發生垮塌事故。多段現場影片在網路迅速傳播,畫面可見整段引橋與路基瞬間墜入河谷,下方足木足河被激起巨大煙塵,周邊區域在數秒內被白灰狀煙霧籠罩。 根據阿壩州交通運輸局向《紫牛新聞》確認,垮塌發生於11日下午約4時,主要坍塌部位為右岸引橋及相鄰路基。所幸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 阿壩州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向陸媒說明,11月10日,巡邏人員在國道317線紅旗橋右岸橋頭K381+030m位置發現路面與邊坡出現明顯裂縫。鑑於情況緊急,當日晚間發佈《交通管制通告》。 根據「平安馬爾康」微信公眾號的公告,從10日起紅旗橋路段被臨時封閉,禁止車輛通行,同時明確解除時間待定。相關部門還在金川縣觀音橋、壤塘縣黑橋、馬爾康市西洞口等地設置遠端分流點,並在馬爾康市松崗鎮與紅旗橋左岸佈置現場管制點,引導車輛繞行壤塘—阿壩—紅原—成都路線,以保障交通秩序。 據「馬爾康在線」11月11日晚發布的通報,11月10日15時許:右岸山體出現變形,立即對橋梁進行交通管控。 11月11日4時許:山體滑塌導致路基與引橋整體坍塌。官方再次確認事故全程無人傷亡,目前各項情況仍在覈實。 《極目新聞》報導,阿壩州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表示,巡查時發現的裂縫極可能與旁側山體滑坡引起的地表位移有關。山體變形使引橋橋頭及路基承載結構失穩,是此次坍塌的主要原因方向。 公開資料顯示,紅旗橋屬於雙江口水電站庫周交通工程的重要節點,擔負著馬爾康市區通往金川、壤塘方向的重要連通功能。橋梁於2025年1月完成220公尺中跨合龍,投用時間不到一年。 雙江口水電站位處青藏高原東緣,是大陸海拔最高的巨型水電工程之一,周邊地質構造複雜、山體破碎、滑坡與變形帶廣布。此次事故也再次引發外界對庫區道路地質監測、橋基穩定性評估及長期位移監測體系的關注。

鳳凰颱風威力稍減今恐登陸 嚴防強風局部豪大雨

第26號輕度颱風「鳳凰」(國際命名FUNGWONG)正在朝著台灣前進,中央氣象署已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接近過程中強度將逐漸減弱;周三(12日)受到颱風及其外圍環流影響,各地有降雨機會,其中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南部及東半部地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周四(13日)颱風減弱並逐漸遠離,除北部地區仍有局部大雨發生,其他地區雨勢趨緩;由於此颱風接近台灣的時候,其路徑、強度及影響程度仍有不確定性,請留意氣象署的最新預報。 今天受到颱風及其外圍環流影響,基隆北海岸、花東及南部地區有陣雨,大台北及宜蘭地區有短暫陣雨,並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在外活動請注意安全,並留意坍方、落石及溪水暴漲,避免前往山區活動,桃園至苗栗及中部地區也有局部短暫陣雨。 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氣象署發布豪雨特報,宜蘭縣地區為「紫色燈號」,有局部大豪雨或超大豪雨發生的機率;北海岸、花蓮縣地區、綠島為「紅色燈號」,有局部豪雨或大豪雨發生的機率;基隆市地區、新北市地區、台東縣地區、台北市山區、桃園市山區、屏東縣山區、恆春半島及蘭嶼為「橙色燈號」,有局部大雨或豪雨;台北地區及台中、南投、高雄山區為「黃色燈號」,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山區請嚴防坍方、落石、土石流及山洪暴發,低窪地區請慎防積淹水。 氣溫方面,各地高溫約攝氏27到29度,早晚低溫約22至25度。離島天氣部分,澎湖陰陣雨、氣溫22至25度;金門陰短暫陣雨、19至23度;馬祖陰短暫陣雨、17至20度。 受到颱風及其外圍環流影響及東北風明顯偏強,氣象署發布陸上強風特報,今天桃園市、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高雄市、屏東縣、澎湖縣、連江縣局部地區為「橙色燈號」,有平均風9級以上或陣風11級以上發生的機率;蘭嶼、綠島、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新竹市、新竹縣、嘉義縣、台南市、宜蘭縣、金門縣局部地區為「黃色燈號」,有平均風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發生的機率;各沿海浪高可達3至5公尺,尤其東南部、南部及澎湖海面浪高可以來到6公尺左右或以上,各沿海及離島有長浪發生的機率,請避免前往海邊活動。 根據環境部空氣品質預報資訊,今天受到颱風及其外圍環流影響,清晨至上午西半部降雨情況稍趨緩,稍有利污染物累積,午後隨著颱風逐漸靠近,全台各地降雨情況逐漸上升,受降雨洗除作用影響,全台空品多為良好;宜蘭、花東、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高屏空品區及金門、澎湖地區為「良好」等級;馬祖地區為「普通」等級。

理想混蛋小巨蛋連唱兩場感動破表 雞丁自爆「後遺症」沒藥醫!

人氣樂團理想混蛋(Bestards)出道滿八周年,11月1、2日首度攻蛋,在台北小巨蛋舉辦「不是因為天氣晴朗才見面」演唱會,兩天共吸引超過兩萬名「小混蛋」到場同樂。演出後全團心情仍停不下來,近日作客 Hit Fm「OH YA DJ」節目,與主持人木木暢聊攻蛋後的心情、幕後花絮,甚至被爆料曾在飛機上「救了人一命」。 節目一開始,主持人木木笑說自己看完第二場感動到「哭八次」,也替小混蛋們詢問該怎麼走出演唱會後遺症?主唱雞丁認真回:「我自己症狀也很嚴重,根本沒藥醫!」但他立刻接上最強處方箋:「最好的解藥就是——預約明年十月來高雄巨蛋看我們,和理想混蛋一起慶祝9周年!」團員也宣布,小巨蛋演唱會官方周邊商品因回響熱烈,已於11月10日起在線上加開「最終存貨」,售完不補。 木木提到,第二場演唱會雞丁一開場就落淚,引發粉絲好奇。他透露真正原因是:在聲音還沒送到觀眾席前,他透過麥克風對團員與工作人員深情喊話:「今天是第二場,唱完就要回到日常生活,謝謝大家陪著我們完成小巨蛋夢想,我愛大家。」結果自己先破防。 團員阿哲、建廷笑說:「這招太過分!原本要好好醞釀情緒,被迫提前被感動攻擊。」結果只有雞丁哭,其他人則拚命忍淚。 鼓手可沛回憶第一天開場也差點失控,因為當時VCR播到〈接住你〉結尾時,音響老師突然透過耳機喊話:「雞丁、可沛、阿哲、建廷,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會有人接住你們。」四人當場差點淚崩,讓第二場心情更滿溢。 阿哲笑說,攻蛋後滑到粉絲拍攝的演唱會片段,自己也看得停不下來,只能感嘆「怎麼這麼好看?」可沛表示:「真的回味無窮!」建廷則說看到限動就會自動停下來重播。 談到最難忘的演出橋段,雞丁說與韋禮安、吳青峰合唱是夢想成真,唱完腿軟跌坐地板。阿哲則是在〈祝你生日快樂〉時感動爆發,覺得能與這些團員一起完成夢想太幸福。 可沛則在〈滯留鋒〉前奏無鼓的空檔,看著全場大合唱,默默流下「很美的淚水」。建廷最難忘的是全場應援手幅與彩帶驚喜,粉絲甚至為避免「劇透」還集體封鎖團員社群。 雞丁笑說:「果然有什麼樣的歌手,就有什麼樣的粉絲,都很有愚者精神。」可沛則呼籲小混蛋:「唱得再大聲一點,不用害羞!」 節目末段,主持人木木突然爆出理想混蛋的暖舉——原來她的好友、歌手 JUD 陳泳希 某次海外演出返台途中,因水土不服在機上感到嚴重不適,空服員廣播尋找醫護相關人士協助。 沒想到同班機上的理想混蛋成員立刻起身幫忙。雞丁也回憶:「聽到廣播時就是本能反應,之前工作經驗讓我立刻判斷症狀,找到適合的藥物給她。」更暖的是,事後雞丁還傳訊息提醒注意事項,「像真正醫生一樣」貼心叮嚀。 木木感動說:「他們不只在舞台暖心,在現實生活裡也是真的會救人的那種暖。」雞丁被曝光後害羞地說:「怎麼是這件事被講出來啦」!

香港導演陳可辛閃避流浪狗發生車禍 所幸無人受傷

11月11日中午,香港深水灣香島道發生一起交通事故,知名導演陳可辛因閃避突然衝出的狗隻,駕駛的越野車失控撞上路邊護欄並衝上人行道,所幸無人受傷。 根據《星島頭條》報導,事件發生於12時04分,地點位於香島道33-35號附近。當時陳可辛駕駛一輛黑色Mercedes-Benz G-Class越野車往香葉道方向行駛時,一隻未拴繩的狗突然竄出車前。 為避免撞到犬隻,陳可辛急打方向轉左,導致車輛失控衝上行人道,撞毀左側路邊鐵欄,撞斷一棵約2公尺高的樹木。車頭保險桿脫落、右前車燈碎裂、零件散落一地。 警方接獲報案後封鎖現場調查。陳可辛本人並無受傷,並自行下車報警求助。 涉事狗隻未受傷後自行跑離現場。根據中新網報導,警方初步調查排除酒駕及超速可能,將其定性為「因突發情況閃避動物」造成的交通意外。 極目新聞估算損害部分,公共護欄修復費約需數萬港幣(下同),樹木補償及道路清理費用、車輛維修費預估需數十萬港幣。若後續確認該區流浪動物管理存在疏漏,相關部門也可能承擔部分責任。 陳可辛過去執導《親愛的》《中國合伙人》展現其善良與同理心,對弱勢生命特別敏感。

京東「狼族」機器人大軍成形 無人物流改寫勞動型態

2024 至 2025 年間,京東物流全面啟動的「狼族」機器人計畫,正成為中國自動化物流的核心戰略。從倉儲、分揀到前端配送,以智狼搬運、智狼飛梯、地狼、天狼等自研機器人為主體的物流系統,已在多地投入實際運營。外界認為,這股浪潮將徹底改寫物流行業的勞動型態。 京東創辦人劉強東近期在烏鎮表示:「未來員工可能每周只需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時。」他預言,隨著機器人與人工智慧進入大規模量產,5 年內中國社會化物流成本占 GDP 的比重,有望從14%降至10%以下,每年節省數兆元(人民幣,下同)的成本。 IT之家指出,在今年的亞洲國際物流技術展(CeMAT ASIA),京東物流正式推出全新自研的「智狼貨到人系統」。其核心由三部分組成:搬運機器人、飛梯機器人(立體貨架升降)、自動入庫、檢選工作站等周邊系統。京東表示,此系統能讓入庫效率提升5~6倍、檢選效率提升3倍以上。「貨到人」取代傳統的「人找貨」,讓檢貨員只需站在工作站,由機器人自動送貨到面前,大幅降低人力負擔。 在蘇州昆山的京東亞洲一號物流園,「智狼倉」被形容為京東無人物流的試驗場。在5000多平方公尺倉庫中,部署近500台智狼機器人。在倉庫搬運機器人在巷道中自動穿梭,飛梯機器人在高層貨架高速升降,物流流程從入庫、上架、檢選到出庫,已由「狼族」協同完成,檢選準確率達99.99%。 昆山園區日均處理量超過百萬單,其中 近一半由機器人完成。換算起來,江蘇住戶每收5個包裹,就有1個由機器人處理。 劉強東烏鎮談話時表示,在陽澄湖大閘蟹旺季,京東導入更多無人技術,利用無人車接駁冷鏈配送,減少快遞員運輸負荷。再利用無人機跨區直飛,縮短運輸時間2.5小時,冷鏈箱與避震系統避免蟹類死亡,連帶讓店家損耗率降至幾近為零,銷量翻倍。 前端物流大量使用「無人車」,讓快遞員可以專注打包、貼單、客服,而非奔波於長距離取件。 劉強東並宣布目標,建成全球第一個全無人配送站。站內無任何人工,所有環節由 AI 與機器人協作完成。 目前京東物流擁有一線員工逾 66 萬人(官方公開數字)。外界分析,短期內機器人可能不會大幅裁減人力,但中長期有幾個趨勢已明顯:首先快遞員負荷下降,工作從重體力轉向技術支援。再則,職缺數量逐步減少,但薪資結構可能上移。另外,城市物流配送密度提高,夜間配送、極速達也不成問題。最重要的是自動化要求「更穩定、更長期」的工作模態——也就是縮短工時仍能維持產能。 大陸物流學會專家指出,每降低1%的社會化物流成本,即可釋出上千億元利潤。「無人物流」因此被視為中國下一個十年最具增長動能的產業之一。 京東物流正在構築自動化供應鏈的「全鏈路模板」。從倉儲、運力到末端配送,機器人正逐步替代人工完成重複性工作,並從根本上改寫物流勞動型態。未來倉儲物流是否真能達成「每周工作一天」的願景,仍需市場驗證,但無人物流的加速落地,已是不可逆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