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今天(24日)召開「解決教師荒:校事會議檢討及策進」公聽會,全教總表示,新修正的法案版本是徒增行政程序與調查報告,讓現場教師壓力倍增;建議校事會議應該廢除。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首先不滿表示,今天的公聽會日期早已排定,教育部卻在上周五搶先公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及《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明顯藐視立法院收集民意的制度,也完全忽視基層對校事會議的意見。
全教總副秘書長楊逸飛表示,新修正的法案版本是徒增行政程序與調查報告,讓現場教師壓力倍增。楊逸飛表示,整個校事會議的系統,背後就是預設教師需要被監督、需要被審判,應該要廢除。
桃園市教師會理事長陳俊裕直指,校事會議已成「教師審判機器」,投訴被無限放大、教師安全感被壓到最低。全國近8成以上案件最後證明教師無過,卻仍被調查與貼標籤,形成扭曲的調查生態。他表示教育部草案未解決任何結構性問題,要求政府正視制度失靈,盡速廢除校事會議,讓教育重回專業。
全教總理事陳葦芸建議廢除校事會議制度,現在教學現場連鼓勵學生都會害怕被投訴,調查門檻低,修改後的版本更是加劇小案大辦、情緒性濫訴,連同考核都必須受到更多調查,也未能抑止無成本檢舉。尤有甚者,一些小案也被教育局來回指導、退調查報告,讓老師受盡折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