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新華社「鍾台文」文章再掀論戰!吳昆財:台灣絕非南島語系發源地

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表示,無論從地理、從學術分析,台灣絕不可能是南島語系的發源地。圖/記者陳思豪攝
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表示,無論從地理、從學術分析,台灣絕不可能是南島語系的發源地。圖/記者陳思豪攝

大陸官媒新華社上個月27日刊發「鍾台文」署名文章,提到「台灣自古屬於中國的歷史經緯清晰,考古學證明,台灣先住民是從大陸遷徙過去的」;對此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蔡榮祥投書《鏡報》予以駁斥,表示台灣是南島語系的發源地。歷史學者吳昆財則對《梅花新聞網》表示,蔡榮祥的說法根本不是學界共識,無論從地理、從學術分析,台灣絕不可能是南島語系的發源地。

鍾台文上月27日在〈台灣問題的由來和性質〉說:「台灣自古屬於中國的歷史經緯清晰,考古學證明,台灣先住民是從大陸遷徙過去的;西元230年,三國時期吳人沈瑩所著《臨海水土志》留下了關於台灣最早的記述。」對此蔡榮祥本月3日撰文〈駁斥鍾台文癡人說夢的統一檄文〉,表示台灣的先住民是6000年前的南島語族,根據美國史丹福大學人類學博士陳叔倬研究,南島語族不是從中國大陸南部地區來的,因為中國大陸南部地區沒有說南島語系的人,台灣是南島語族的最初發源地。

對此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指出,「台灣是南島語系的發源地」根本不是學術界共識,只是一種井底之蛙的說法。吳昆財說,學界共識是所有島嶼的族群都來自於亞、歐、非洲陸地,無一例外,大洋洲的島嶼民族,都是由中南半島跨海逐漸遷移擴散,最遠往東到了復活島、往南到了紐西蘭等地,當然也包括台灣。

吳昆財說,因此台灣原住民的先祖來源有二:第一是從大陸東南沿海跨台灣海峽而來;第二是從中南半島或中國大陸西南的貴州、兩廣等少數民族往北遷徙至台灣。總之,無論從地理、從學術分析,台灣絕不可能是南島語系的發源地。

支持「台灣是南島語系發源地」者有一個論述,就是有研究人員分析來自台灣、中國大陸、東南亞到太平洋島嶼的構樹基因樣本,發現大洋洲島嶼上的構樹,其葉綠體基因單型(haplotype)與南台灣的構樹相同,從而證實台灣是「太平洋構樹」的原鄉。但吳財指出,所有島嶼居民起源都來自大陸,台灣不可能無中生有;大閩南沙文主義想要用一棵樹的基因證明台灣是南島語系發源地,那退一萬步來講,這棵樹又是從哪來的?

支持「台灣是南島語系發源地」者又說,南島語系有吃檳榔、黥面的共通點,用以證實台灣原住民與南島語族關係密切。不過吳昆財指出,吃檳榔、黥面並非南島語系專屬,大陸西南少數民族也有吃檳榔、黥面的習俗,宋代就有紀載,說西南少數民族有紋身習俗,會刺在身上、手臂上,還有一種是「花面」,就是刺青在臉上

此外,此前大陸古裝劇《長安的荔枝》提到,大陸嶺南地區種檳榔。吳昆財說,嶺南地區居民,包括兩廣、貴州、雲南都有吃檳榔習慣,因為可以消除瘴氣,有些少數民族會把檳榔當做結婚時的贈品,因為他們把檳榔視為水果,見面時也會互敬檳榔。

吳昆財再引述地質學,約2000萬年前的古陸地,台灣與大陸是連在一起的,約1500萬年前才出現台灣海峽,來到台灣的物種才「回不去了」,這已是學界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