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時聽聞有民眾罹患癌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25日舉辦了「五癌篩檢-高醫體系成果共見證」發表會,醫師呼籲,民眾應定期篩檢、早期發現與治療。五癌是指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肺癌及口腔癌。
活動由高醫中和紀念醫院主辦,並聯合高醫岡山醫院、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及高雄市立旗津醫院共同協辦。其中,高醫岡山醫院提供網路預約表單,提供專人電話連絡;小港醫院提供特定日期夜間癌症篩檢,便利上班族的民眾。
高醫副院長陳芳銘表示,高醫體系五癌篩檢總服務人次截至今(2025)年6月底,已突破5萬4495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58%。其中,以口腔癌與肺癌篩檢成長最為顯著,顯示民眾健康意識提升,與醫療機構積極介入已產生明顯成效。
高醫癌症中心主任蕭惠樺說,高醫體系也成功在疑似陽性個案中診斷出213例癌症,其中,153例為早期癌症(第0至第II期),較去年同期增加37%。此成果證實,持續推動篩檢服務與落實陽性個案追蹤,有助於提升癌症早期發現率,請民眾定期做癌症篩檢,可及早發現癌前病變或初期癌症。
若能掌握治療黃金期,第0至第1期癌症的五年相對存活率可達第4期患者的2至7倍,顯著提高治療成效與預後表現。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國健署於2022年7月起,將肺癌篩檢納入我國第五癌篩檢,補助肺癌高風險族群每2年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也令台灣成為世界第一個針對具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者提供肺癌篩檢的國家。至去年1月2日止,全國已有7萬8000人接受檢查,並找出956名確診肺癌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