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有片】屈公病20年前惡夢重現?擴散多國 世衛示警全球大流行

清除病媒蚊,首先得由清潔住家環境做起。圖/取自央視
清除病媒蚊,首先得由清潔住家環境做起。圖/取自央視

世界衛生組織(WHO)7月22日發出警告,警示一種由蚊子傳播的病毒性疾病——屈公病(Chikungunya,陸譯基孔肯雅熱)正在全球擴散,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疫情,約550萬人面臨感染風險。世衛指出,若各國防疫應對不足,疫情恐大規模爆發,重演20年前印度洋地區的大流行惡夢。

在日內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世衛組織蟲媒病毒小組負責人迪亞娜·阿爾瓦雷斯(Diana Alvaréz)指出,屈公病並非新興病毒。早在2005年至2006年間,這種病毒就在印度洋島國馬約特島(Mayotte)及留尼旺島(La Réunion)爆發疫情,當年估計超過50萬人感染,重創當地公共衛生系統。

「感染者會出現高燒、關節疼痛、皮疹與極度疲倦,雖然大多數為輕症,但慢性關節炎等後遺症可能持續數月,對社會運轉與醫療資源都是壓力,」阿爾瓦雷斯說。

她表示,2025年以來,留尼旺島約三分之一人口可能已感染屈公病病毒,印度、孟加拉等南亞地區疫情同樣升溫。歐洲的法國、義大利也通報輸入性與本土病例。隨著氣候變遷導致蚊媒棲息地擴大,加上疫苗尚未普及,全球面臨新一波蚊媒疾病挑戰。

大陸國家衛健委7月23日召開記者會,由大陸疾控中心研究員段蕾蕾證實,近期南方已發生屈公病輸入性病例,並在個別城市引發本地傳播。

段蕾蕾強調,屈公病主要透過「伊蚊」叮咬傳播,與登革熱類似,目前尚無證據顯示會人傳人。她提醒,民眾應加強防蚊措施,包括清除積水、使用蚊帳與防蚊液。由於該病無特效藥但可自限,多數患者在一周內痊癒,疫情目前「可防、可控、可治」。

據中新社報導,疫情最嚴重的廣東省佛山市已累計通報超過3000例確診病例,成為中國目前疫情最集中的地區。

根據各區衛健局通報,截至7月22日:順德區報告2934例,主要集中在樂從鎮、北滘鎮與陳村鎮;禪城區報告147例,集中在石灣、張槎與祖廟街道;南海區報告107例,以桂城街道為主;三水區報告5例,分布於西南與雲東海街道。

官方均強調,所有病例為輕症,目前未見重症或死亡個案,但仍需密切監測疫情發展。

公共衛生學者指出,屈公病的傳播與登革熱類似,高溫多雨環境為病毒傳播提供理想條件。氣候變遷導致蚊蟲繁殖季延長、活動範圍北擴,加上全球旅行與貿易頻繁,均成為促使疫情跨境擴散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