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張亞中專欄】關公文化傳奇故事之十一:關公的仁:惺惺相惜、以仁服人

張亞中/孫文學校總校長、中國國民黨主席參選人

在赤壁之戰後,劉備為鞏固勢力,計劃奪取長沙(今湖南長沙)等四郡作為屏障。他任命關公為主帥,領兵攻打長沙。此時,長沙的太守韓玄派出一名老將迎戰,此人便是以百步穿楊著稱的黃忠。

雖然黃忠年近六十,但他箭法精準、武藝高強。兩軍首日交鋒,關公與黃忠鏖戰百餘回合,卻不分勝負。這場對決,不僅展現了雙方高超的武藝,也讓兩位英雄在戰場上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次日再戰,關公使出「拖刀計」,假意敗走,引誘黃忠追擊,打算趁其不備回身一擊,結束戰鬥。果然,黃忠中計策馬追來。然而,就在關公即將出手之際,他發現黃忠的坐騎馬失前蹄,黃忠隨即摔下馬背,落在地上,毫無招架之力。

眼見黃忠無法抵擋,關公心中掙扎。他完全可以趁此機會斬殺對手,為自己和大軍立下一個大功,但他並未如此。取而代之的是,他收起刀,對黃忠說:「老將軍,今日不殺你,明日再戰。」這一舉動,既是對黃忠技藝的尊重,也是對英雄之仁心的體現。

關公的寬厚與光明磊落讓黃忠深受感動。戰事結束後,當劉備入主長沙時,黃忠主動歸順,自此成為劉備麾下的一員猛將,為蜀漢立下赫赫戰功。

《孟子·公孫丑上》中提到:「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意思是,只有用德行感化他人,才能使人從內心真正心悅誠服。

關公在戰場上不趁人之危,不為一時的勝利迷惑,而是以仁厚之心、英雄之氣釋放對手。他的君子風範不僅為自己贏得了黃忠的敬佩,也展現了何為真正的武德。

在人生中,我們也難免面臨與他人的競爭。無論勝敗,都應秉持仁愛之心,公平競爭,不因對手的失誤而幸災樂禍,亦不趁人之危。真正的勝利,不僅在於結果,更在於過程中展現的品德與格局。讓我們向關公學習,以仁義為本,成就屬於自己的英雄風采!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