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823核三延役公投」進入倒數,曾多次投入核能議題的黃士修表示,這次社會氛圍與2021年大不相同,他認為公投通過的機率比過去更為樂觀。黃士修指出,支持核能的聲音逐漸獲得社會共鳴,而反核方的論述則陷入老套與人才不足,難以再凝聚廣泛支持;外界也關注民進黨政府在此次公投中的態度,尤其總統賴清德選擇低調表態,懷疑與國際壓力有關。
曾經參加過多次核電公投辯論的黃士修20日參加梅花新聞網製作、謝寒冰主持的「梅花Talk爆」錄影時指出,這一次823的公投更為樂觀,因為社會氣氛有很大的改變。2021年的公投一方面有新冠疫情的餘波影響,另一方面蔡英文政府投入龐大資源嚴守,支持核電的聲音完全被打壓。這次社會基本上已經有共識,現在要看投票率,如果中間選民投票意願也很高,就不會重演2021年藍綠基本盤對決導致最後失敗的情形。
除了社會觀念的改變,謝寒冰指出,這次反核方的論述停留在20年前的理論,沒有任何新意,連參加辯論的代表表達能力也有問題,賴政府似乎沒有這麼積極。黃士修同意這樣的看法,他指出,在五場辯論中,前兩場是政府代表,後三場則由反方辦公室推派綠黨人士、自學少女以及民進黨代表莊瑞雄。這三人過去都未曾參加過類似反核辯論活動,不但論述空洞無力,連口條也不流利,反核方似乎已經找不出人才。
他感嘆說:「台灣社會難道還要繼續被這些謊言造謠仔撕裂嗎?」他強調,這一次公投不只是核三廠要不要延役而已,還是台灣的民主與社會發展要不要被一些錯誤的資訊所耽誤!
黃士修提到,台灣過去因為日本福島核災事件激起許多反核的聲音,事實上過去14年福島核災的輻射並沒有造成任何癌症或死亡,日本自己也重啟核電廠,我們為何還膠著在這件事上?美國微軟也和三哩島核電廠簽約打算重啟,台灣還有一些人打著非核家園的旗號,實際上在圖利「綠友友們」。
黃士修也特別指出,賴清德的態度很值得觀察。他表示,賴清德只說他會去投公投票,可是沒有提一些反核的理由。他在當行政院長時曾說,相較於高汙染的發電方式,核電是較好的電力來源。他應該不是反核的基本教義派,民進黨這次可能對公投會採取冷處理。
黃士修認為,民進黨冷處理的原因可能還有國際壓力。美國就對台灣核能發展介入很深。美國學界投書媒體指出,台灣一旦被中共封鎖,天然氣無法支持社會運轉,必須保留並重啟核電。美國在台協會處長谷立言也多次表態願意協助台灣處理核廢料。美國國防單位也表態,因為國防問題應該保留核電。黃士修說,所以他在辯論時就拿出手板,上面寫:「反核就是反美,就是賣台,就是舔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