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醫養結合 跨境養老 10年10萬香港長者移居廣深

香港長者北上廣東、深圳擁有高品質的社區養老。圖/取自香港中通社 
香港長者北上廣東、深圳擁有高品質的社區養老。圖/取自香港中通社 

隨著人口老化加劇,香港長者跨境北上養老正逐漸成為現實選擇。從特區政府推動的「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畫」,到大陸高級養老社區的醫養融合服務,不少港人選擇深圳,開啟了一條從「養老」到「享老」的新路徑。

香港特區政府自2014年啟動「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畫」,允許輪候資助安老宿位的長者選擇到大陸合作院舍入住。十年間,定居廣東省的香港長者人數增長逾四成,接近10萬人,約占全港170萬長者人口的6%。目前參與計畫的院舍已增至15家,包括深圳的深業頤居。

深業頤居董事長倪赤丹表示,院舍自2024年加入計畫以來,已收住67名香港長者,占總入住人數的三分之一。院舍專門設置三層樓層,配備會講粵語的護理人員,並融入港式元素餐食與活動,為長者打造熟悉的生活氛圍。

一對90歲的曹姓夫婦向香港中通社表示,香港養老院費用動輒每月一兩萬元,且多為多人同房,而在深圳不僅空間寬敞,在這裡生活舒適得多。

除了政府資助的選項,大陸高級養老社區亦吸引越來越多中產港人。位於深圳的「泰康之家·鵬園」就是其中代表。這裡目前已有逾50名香港長者入住,不少是大學教授、工程師等專業人士。

社區內不僅設有圖書館、餐廳、老年大學,還配備二級康復醫院,形成「醫養結合」的完整服務體系。總經理劉榮華表示,泰康的理念是「從照護到享老」,強調醫療保障與生活品質並重。

養老社區有為長者特製的自助餐。圖/取自香港中通社

養老社區有為長者特製的自助餐。圖/取自香港中通社

一室一廳的月費約1.1萬元人民幣(下同),已涵蓋物業、水電、清潔、交通及活動等服務,夫妻同住更僅需1.36萬元。相比香港私營院舍動輒數萬元的收費,性價比優勢明顯。

醫療配套是港人選擇北上養老的關鍵因素。深業頤居在院舍樓層內設有康復醫院,可提供急救與康復治療;而泰康社區則與深圳前海泰康醫院銜接,後者是一家投資近50億元、擁有1100張床位的三級醫院,並正推動「香港保險直付」及「港澳藥械通」,力求打通跨境醫療服務。

然而,目前部分長者仍需回港覆診或接受專科治療。倪赤丹表示,院舍會安排接駁服務協助長者過關,但仍期望未來能在醫保與藥物銜接方面有更大突破,減輕跨境就醫的負擔。

中國銀保監會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底,保險機構在全大陸已投資超過千億元,建設逾100個養老社區,總床位突破15萬張。當三代同堂的傳統養老模式逐漸式微,專業化的現代養老社區成為新趨勢。

對於不少中產港人而言,北上養老不僅意味著生活成本降低,更是一種品質生活的再選擇。從政府資助的「基本照護」,到市場驅動的「醫養融合」,跨境養老正在重塑香港長者的晚年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