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文鴻/大陸資深媒體人
日前,一部名為《君》的短片於抖音發布。這條以王昭君遠嫁匈奴為背景的影片,每幀鏡頭均由AI生成,上線一周內即衝上大陸熱搜榜,目前播放量已突破300萬次。隨著AI技術的迭代升級,越來越多的大陸創作者、機構「借力」人工智慧,不僅在AI處獲取創作靈感,也通過AI技術將自己的思考和創作欲變為了現實。
短片《君》走紅後,AI影片創作家楊選與品牌「西藏文創」達成合作,推出了另一則名為《文成公主》的短片。歷史上的文成公主,肩負使命遠嫁吐蕃(今西藏地區),帶去了唐朝的思想、文化、技術,為加強漢藏友誼和發展藏族文化、經濟,做出了突出貢獻。AI短片《文成公主》就是以此為背景,在考據歷史資料、文物圖像、藏地風光等資訊的基礎上創作而成。
影片中,西藏的雄渾山川徐徐鋪展,唐樂的旋律與藏戲的唱腔交織,漢藏文化交流融合的主題不言自明。雖只有短短2分26秒,但片中的人物形象、場景展現、光影變幻均具電影質感,若非文字標注,很難直接辨認出其畫面實為虛擬場景。
該影片創作所運用的均為基礎的大陸AI軟體,最終生成效果還與創作者調度AI的能力相關。楊選指出,製作高真實度的AI影片,需充分調度出AI軟體自身的真實數據,要求創作者對生成畫面的想象清晰至如同拍攝電影時在監視器前所見一般,再配合上專業影視知識的運用,成片就能更有質感。
AI開始「接手」影片制作後,科普也變得更加便捷、形象化。「火石AIGC」推出《凍土之下》AI科普影片,詳解了大陸工程師修建青藏鐵路時所使用的三項技術妙招。不需專業繪圖、動畫製作設備,僅利用AI軟體和雲端服務,便生動展現了2001年青藏鐵路施工之際,工程師設計草圖、組裝鐵路零件的畫面。觀看者可在當時的情境下學習鐵路修建知識,並體會影片所言的“那些看不見的溫差博弈、凍土平衡,就藏在每一次平穩穿越可可西里的車輪里”的主旨。
此外,浙江、蘇州、內蒙古多地更是在AI影片上發力,將地區代表景點包裝成「影視劇現場」,開闢了文旅推廣的「新玩法」。
鼎湖峰是浙江省縉雲縣仙都風景名勝區的核心,其狀如春筍,直刺雲天。當地文化企業團隊利用DeepSeek大模型對劇本進行改寫強化,並將AI深度應用於全製作流程,「復活」了上古黃帝,創作出《鼎湖峰·黃帝鎮魔傳》短片。
團隊結合黃帝鑄鼎後騎應龍升天的傳說,把應龍也塑造為劇中主角,在此基礎上創作了地脈腐朽、應龍黑化、人龍博弈、龍魂化湖等創意情節。影片最後與現實勾連,龍魂化湖成如今的「鼎湖」,丹鼎鎮魔成如今的「鼎湖峰」,將劇中奇幻情節巧妙化為景區打卡點,引得不少網友直呼震撼。
蘇州廣電推出的《蘇小遊之洪武帝玩轉新南京》目前已更新完全集。在這部全AI製作的短劇中,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意外穿越到現代,跟著旅遊博主蘇小遊吃鴨油燒餅、洪武大帝文創雪糕,逛夫子廟、國子監、雞鳴寺,看花燈,坐電車,展開了一場跨越六百年時空的的南京Citywalk。評論區內,網友「款姐」留言道:「感謝洪武帝的攻略!假期就要這樣玩轉起來。」
周期壓縮、效率提升、成本降低,“AI+微短劇”正帶來影視生產模式的大變革。今年以來,大陸與AI短劇相關的鼓勵政策發布數量大幅提升,呈現出頂層設計明確、地方補貼不斷的趨勢,最高補貼可達1000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