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朱國珍》新住民二代《準台北人》

    【愛傳媒朱國珍專欄】根據內政部在2021年12月的統計,目前台灣新住民人數大約57萬,比58萬的原住民人口少一些,佔台灣總人口2.4%。隨著新住民人數上升,「新二代、新台灣之子」等名詞也隨之出現。移動人口、原鄉與他方,造就了近年來在國際文壇受到矚目的類型主題:「離散文學」。許多作家用文字書寫對原鄉的懷想,異鄉的失落,或是自我身分認同的追尋。
    2015年出版的《準台北人》,作者陳又津出版這本書時還不到三十歲。父親是榮民,母親是印尼華僑,隨著近年「新住民第二代」名詞出現,她才意識到自己是新二代。於是,她以抒情之筆寫下最深層的記憶,回溯自己與父母的故事,也探討台灣族群、階級、語言、血緣與世代的界線。
    陳又津出版《準台北人》之後也成為金鼎獎得獎雜誌《印刻文學生活誌》最年輕的封面人物。小說家連明偉寫書評時提到:「冷靜與熱情絕非絕緣,有時互來傳遞,當作者容納兩者編織成文,城堡之牆將被打破」。
    七年後回顧這本書,面對「跨國婚姻子女」或「新台灣之子」的詮釋,陳又津說,她小時候並沒有特別的感覺,因為別人提起她的母親,通常都會說:「那個外國來的,或印尼來的。」當時並沒有「新住民」的稱呼,直到陳又津念了大學,才知道原來自己是「外籍配偶子女」,再過了幾年之後才出現「新住民二代」。
    創作源起在於陳又津開始思考書寫自身的故事,卻苦無任何文學作品可參考,她的資訊來源只有新聞報導和個人經驗。父親來自大陸,母親來自印尼,陳又津的母親在她小時候就告訴她:「像妳這樣的孩子就是個混血兒。」這個新鮮的詞彙讓身為國文小老師的陳又津帶到課堂裡與同學分享,並且在書裡提到:「只要班上一天不出現金髮碧眼的混血兒,我就能穩穩坐在混血兒寶座。」
    本書有很大的篇幅描述父親,前半部「鹹光餅的假期」一開始就回顧自己19歲時喪父,父親享壽77歲:「我認識父親的時候,他已是個老人。」陳又津的父親來台後主要靠賣「鹹光餅」及撿破爛維生,兩度中風後在安養院辭世,此時她才體會:「父親在這世上的直系親屬,除了我之外沒有別人」。
    全書最細膩之處是許多關於父親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例如「兩人的午餐」描寫「第一次和父親吃飯,眼淚是鹹的,飯是甜的。」和父親的第一次郊遊,卻是送葬的路程。於是陳又津說:「我覺得『丟棄東西』是被台北馴化的過程,一個城市希望你乾淨、有條理,而不是像個破爛屋。不過既然是我把爸爸的東西丟掉,那就用文字拼回來。」
    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波爾在代表作《畢斯華斯先生的房子》裡描述畢斯華斯一生寄人籬下且命運多舛,只希望帶妻兒遠走高飛,建立屬於自己的「家」的故事。我認為藝術作品的偉大,就在於它能夠消泯界限,融合普世情感。透過文學創作,也讓奈波爾說:「學會寫作使我成為自己的主人。我變得非常強大,且這種力量持續至今。」



作者為大學講師、作家、廣播主持人,曾創下連兩年獲林榮三文學獎雙首獎記錄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