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鄭自隆》重新審視電視價值(7)數位涵化:溫水煮青蛙

【愛傳媒鄭自隆專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託,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執行之《109年廣電市場調查結果報告》發現,透過系統台機上盒內建功能,收看線上串流影音OTT服務,高達 85.1%的民眾沒有額外訂閱;有加購的14.9%民眾中以訂閱愛奇藝(6.9%)的比例最最高,其次為 LINE TV(2.8%)、LiTV及 myVideo各有0.9%。

雖然數字或許不大,但這表示境外OTT已從個人媒體的手機,蠶食到客廳電視,這是警訊,無論掌管影視政策的官署,或電視內容業者,均應注意這個現象–

•壓縮本國影視產業空間:

OTT當然有本國業者,也有外國業者會採用本國製作的內容,但畢竟還是以國外影片為主,當境外OTT內容大量被購買觀看,利益流向國外,本國影視產業空間自然就會被壓縮,本國影視產業僱用在地員工,使用本國IP,無論人才或智財都是我們文化的根,怎能被忽視。

台灣一家電視台員工少則幾百人,多則數千人;一家有線系統台也要有數百位員工,工程車與工程師時時在外奔波服務客戶,但境外OTT內容產製多在國外,在台辦公室員工頂多數十位,盈餘也不會留在台灣;本國影視產業若被打趴,絕對不是好現象,自己的產業當然應該守護。

•文化涵化:

壓縮本國影視產業空間是商業問題,但也是文化問題,而更應注意的是本國民眾大量接觸外國影視內容所產生的文化涵化(cultivation),涵化長期現象,指的是長期接觸傳播媒介素材所產生的認知改變,認知形成態度,態度改變行為,長期看哪一國的影片、新聞,價值觀或意識形態就會跟著建立。

•內容偏食:

OTT內容集中娛樂素材,娛樂當然是傳播功能之一,不過不是全部,我們透過電視多元內容可以守望環境,形成決策,或是吸收新知資訊,這些守望、決策、教育的功能通通不是「追劇」可以提供的,長期透過OTT追劇,形成內容偏食,並不是好事。

境外OTT的影響不只是電視業者,連中華電信MOD也受到波及,《廣電市場調查》也發現,想停訂定MOD的人,有29.8%的訂戶會流向免費的串流影音內容。

由於擔心剪線潮,因此系統業者的機上盒逐步增加了收看OTT功能,甚至新出廠的電視機就內建了OTT選項,這是商業考量的短視作為,保護本國影視產業,維護本國文化的主體性,應是大家共同的責任。

 

註:文中引述之數據均摘自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託,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執行之《109年廣電市場調查結果報告》。

 

作者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