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陳念初/政治職人與無名英雄

施政職人精神  選民觀點在此

    最近,總統大選開戰了。

    從天而降的雷風暴,也來到台灣的天空,給韓國瑜市長轉戰選總統很大的壓力,韓國瑜選總統前線人戰,後線水戰,人戰要面對黨內部分同志的批評,水戰則要擔心颱風期間大雨造成的民怨。

    韓國瑜市長應該學學職人的精神,職人專注自己擅長的領域,持續精進自己的技術,當市長要像個市長職人,懂得說苦民所苦這句話,但做起來並不容易,這裡頭有許多政治判斷上的眉角,這點漢子(侯友宜)比禿子(韓國瑜)領悟得比較快,施政滿意度也高了許多。

    柯文哲夠聰明,從外科職人升格為市長,顯然也找到了政治對照戰略,目前來看,柯文哲若不選總統的原因之一,韓國瑜的參選兩難現況,是個借鏡。

    職人一生懸念就是堅持最好一件事,政治人物要長久,恐怕也要有這種精神。

    韓國瑜當市長半年後選總統,可能很多人從政治的野心與政治無奈看待韓國瑜,他最後也果真贏得國民黨的初選成為黨提名人,但很多人是從職人角度看韓國瑜,觀察結果,顯然韓國瑜少了職人的特質。

    很多人都拿聞名世界的「壽司之神」小野二郎來形容職人的精神,小野二郎七歲就在家鄉的日本料理店工作,他年輕人時就立志做壽司師傅,他兩個兒子也是壽司師傅,美國大導演拍他的紀錄片,「壽司之神」當之無愧。

    小野二郎的傳奇小故事很多,他每天同一時間到同一車站搭車,到達壽司店以後,重複做相同的事情,他70多年來就只做一件事,讓他的壽司技藝爐火純青。韓國瑜市長顯然上班時間很責任制,對市政的掌握是否能愈來愈精準,高雄市民才有資格談有感無感,但他上任市長這麼短的時間,還要分神選總統,是完全不符合職人的精神與態度。

    桃園市長鄭文燦日前也說了一段話:「當首長要有職人精神,所謂職人精神就是要專注、認真才會做得好,那我想任何首長對選民賦予的任務,就是要把選民的期待能夠完成,一天當作三天用是很正常的。」

    職人是要訓練徒弟的,跟著韓國瑜能學到什麼?這是職人平凡中偉大的地方。

 

政治英雄抵不過無名英雄

    接下來,我要談職人的影響與無名英雄的社會現象。

    媒體報導,小野二郎對於學徒的訓練非常嚴格,學徒從擰毛巾開始,學會了才能碰魚,接下來就是學如何使用刀子和料理魚,反覆練習後,10年後就可以練習煎蛋。

    韓國瑜治軍嚴格嗎?如果只是福委會主委,顯然不像職人。

    職人不僅自許成為楷模,還要影響週遭人的效法,過去相傳立委花天酒地的喬法案,社會江湖上交際潛規則更多,韓國瑜當上了市長,每年都要與模範生合照,帶領眾多市府公務人員為民發大財,這個位子無法任性,更不是北農,政治歷史中,好壞市長已經變成台灣市長數據資料庫,一一留下足跡。

    我很想聽聽韓國瑜市長上任後,高雄市政哪些公務文化改變了?例如朱立倫新北市長任內,曾不允公務首長稱某某「公」,阿扁當台北市長,走動管理及公務機關服務態度改變等等。

    韓市長團隊應該要左右媒體關注的議題,但不是用爬樹來吸睛,否則將頻頻出現被踢爆或被抹黑的新聞。韓國瑜到現在為止,都還在為了有沒有喝醉酒打麻將這件事,在媒體中不斷熱議,與其怪媒體哪壺不開提哪壺,不如,展現議題建構的能力。

    至於無名英雄的社會氛圍,這是韓市長熱情的韓粉要感受的社會文化。

    我記得宗教界感恩師父讚嘆師父的新聞才剛過,而政治界強烈信奉韓國瑜的韓流風潮,這一年多來席捲台灣。偶像崇拜是分眾的事,大眾的認知並非來自偶像式的崇拜。

    韓國瑜傳奇產生的偶像崇拜,讓韓國瑜贏得高雄市長,但選總統韓國瑜恐先過大眾認知這一關。

    如果我記得沒錯,聯合報曾經報導過一系列無名英雄的故事,例如打火英雄等等,這反而是現在社會普遍接受與認同的行事風格。不管是市長或是總統,都該謹記這個無名英雄時代已經來臨了。

    周錫瑋當年變成虎哥,大家都記得源於一個帶頭打老虎的故事,當年,破案記者會虎哥也常會出席展現他緝兇的決心,但百姓對於政治人物當領頭羊的慣性已經改變了,所以,周錫瑋在這裏有一些失分。

    新媒體的數位時代裡,文化或政治帶頭的人,可能是一位小人物的小故事,陳樹菊是一例,但陳樹菊紅了以後,許多人也開始消費她,其實,陳樹菊是許多無名英雄之一,社會裡的無名英雄,低調的文化工作者,奉獻的志工服務者,堅持服務價值的職人等等,這些才是真正社會的主流。

    當年的阿扁,台大法律系第一名畢業的窮困高材生,發揮法律職人追根究底的精神,在立法院問政犀利,阿扁就是法律專業的政治職人,他擔任總統後,520總統就職,化身為不同身分的志工,從街道掃街,到擦拭病患身體及環保志工等等,這是阿扁與團隊的議題設定能力,頗受好評。

    阿扁到現在,都還在臉書裡扮演政治職人,不過,官司纏身後,信者少了,議題設定的影響力,顯著降低。

    政治人在整個社會文化洪流裡,雖是少數個體卻擁有多數的權力資源,政治人一向很顯性很高調,行事有目的價值,仍服膺領頭羊的政治邏輯,政治領導者,除非具有無名英雄與職人的雙向特質,否則並不配位。

    韓國瑜在選舉前,職人專業角色上,並沒有定位得太清楚,如果真要說他的韓流,只能說他懂得掌握這股氣旋,順籐而上。

    我記得他去年選舉提出的基層「每月一宿」,這是接觸社會無名英雄最佳的機會,但這不是政績,也非傾聽民意,更不是象徵市長親民的舉動,因為要這麼做,主角根本不是市長,而是基層民眾,市長怎麼選擇他的每月一宿對象,為何找他?這才是每一宿值得被報導的關鍵,否則,議題與月宿說故事的主導權,永遠還是在媒體端。

    時代愈往前走,有些思維必須改變,當年馬英九下鄉,若以現在環境再去端視,恐也多了一點矯情,因此,看待無名英雄,政治人物結交民間友人,換位思考,才是執政的激盪。

    所以,誰具有職人的精神,誰願意當一位無名英雄,誰願意相挺無名英雄,恐怕才是新政治人物的創新特質。

    仍喊著當選口號的造勢裡,政治與社會文化主流是違和的,難道沒有人願意說真話嗎?

    為何現在造勢都要在宮廟中完成,難道政治與信仰幾十年來一直都沒法改變嗎?社會早已經驟變,社會文化的核心,政治人始終視而不見。

 

 

作者為微笑影室陳室長

●經授權刊載,更多文章見作者部落格。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