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音樂不是30歲前沒搞出名堂就不玩了的事 ─ 神棍樂團

 【撰文:周穎宗】曾幾何時,當歐洲樂評聯合美國樂評哀怨地表示,「The Europe合唱團一蹶不振」,weak rock節節敗退,Hard Rock鼎盛繁榮,然我心深處的搖滾精神處變不驚,「搖滾!」絕對不只是幾種面貌而已,訪談「神棍樂團」之後,我知道那沉寂已久的答案沒有錯。 

 

 某些表演者舞台上下表裡如一,有些則是台上逗趣台下沉靜,有機會看見創作者的部分真實性格是令人著迷的事情,我亦願意靜靜觀察那些演出者,絕不胡鬧。搖滾樂團舞台上耀眼華麗的演出,總令人無法自己,抓髮、吶喊、哭泣、熱烈,私底下的「神棍樂團」展現的卻是溫文儒雅的合作默契,那亦是精神所在的經營方式,像牡蠣,品嚐起來生猛地不得了,養成卻很含蓄,汲取彼此豐富的音樂涵養,再吐露出精髓。我喜歡他們隨遇而安的淡泊氣息,提起樂器扛著音箱,走村串鄉,在廟會、義民節、桐花季、福菜節等民俗活動當中,音樂可以說來就來,也能隨時登上萬人大舞台,沒有矯情,無須過度保護的樸實質感,和野臺戲、迎神明、殺神豬相鄰也可以很自然。 

 「搖滾是甚麼」永遠存在諸多批判與被批判,太軟弱的不酷、keyboard太多不酷、編曲芭樂不酷、太多愛情不酷⋯⋯搖滾該是甚麼樣子,且聽神棍說說看,專屬於「神棍樂團」的歷程景色,在我看來,美極了。

 

潮人物(以下簡稱潮):神棍樂團的音樂風格以及團名由來 ? 

主唱歐比王(以下簡稱歐):我們主要曲風是西樂加上國樂,在早期使用更多國樂樂器,後來慢慢精簡。團名「神棍」有兩個層面,一是想挑戰社會上的既定價值觀、約定俗成或宗教概念式的意識形態,那些意識形態形似宗教,不容許你質疑,信徒們則不斷維護那些想法或價值觀。另一層面是曲風,原意是想加入客家音樂的元素,有鈸音、嗩吶、胡琴和北管打擊樂,這些元素讓我們的曲風變得有些廟會感,我因此聯想到「神棍」二字。

 

潮:神棍樂團的音樂創作方式是甚麼?

吉他手竣傑(以下簡稱竣):詞曲初步完成後,會討論樂器如何呈現,進入練團室會加入彼此的想法,一邊試一邊討論,慢慢磨出大家都喜歡的樣子,一起練團久了,早就有默契,一聽就知道這段樂器夠不夠漂亮,哪一段音樂可以更好,大家想法還滿一致。 

老吳戲魂上身:搖滾樂團的衝突、激烈爭執⋯⋯

 

圖/玩團不只熱血 Rocker 一途,那只是一種形象或表現方式,討論編曲不必吵架、摔吉他、丟鼓棒,或一言不合就離團,不用這樣啦。搖滾沒那麼狹隘,Bob Dylan很多歌是民謠,聽起來很平靜,然而歌詞才是真正的搖滾精神。

 

潮:取名「神棍」有帶來甚麼困擾嗎?

歐:既然敢叫「神棍」就不需要特別在意它人的想法。 

老吳:台灣不少民俗活動,主辦單位會找有連結性、相關性的音樂,我們因此接過廟會的表演活動,因為我們的歌聽起來熱鬧,這種氣氛對年輕人也比較有吸引力,會願意來參加廟會。客家活動我們也常受邀,因為音樂裡有嗩吶、鑼鼓、客語歌詞等,傳統義民祭、桐花季、千人做福菜的客家福菜節……非常壯觀,人很多,台上台下都熱鬧,主辦單位就開心,有時候旁邊搭了野台戲,我們邊彩排,歌仔戲邊唱,另一個角落在拜拜、迎神明、殺豬啦……

 

潮:喜歡這類型的演出場合與方式嗎?

老吳:這樣很多元啊,這也是神棍目前最常參與演出的活動型態,當然我們也唱live house、音樂節、世大運大型演唱會等等,像今年2018風潮世界音樂節,像往年一樣有不少酷團,神棍也有參與演出,歡迎大家來玩啊。

 

圖/神棍樂團最近也參加 2018 世界音樂節的演出,曲風多變,台上台下High 成一片。

 

歐:策展單位有時會希望做跨界或帶有衝突性的合作組合,例如世大運,神棍搭配非洲鼓樂團的跨界合作。廟會演出也是主辦單位的新想法,認為廟會可以跳脫鋼管舞、電音等型態,嘗試增加某種衝突性但仍保有熱鬧性質的表演形式,現在大家的想法都開放了許多。

 

潮:除了歐比王,其他團員都有其他工作,會覺得這樣玩音樂很辛苦嗎?

老吳:竣傑在教吉他,我教爵士鼓,但我覺得還好,現代人都是斜槓青年,會有好幾種身分,所以不一定會是固定單一的職務,這也是一種選擇吧,與其說辛苦,不如說我們願意堅持下去。大家憑藉著各自的經驗一直做,因此不會設下底線,例如收入不夠就放棄、專輯賣不好就去找工作,不會發這種誓啦,哈哈,通常只會說下次再來做點不一樣的。

 

潮:會互相鼓勵打氣嗎?

竣:沒有到需要鼓勵打氣的地步啦,我常說要能維持生活才有辦法做音樂,音樂不是全部,生活才是。有生活才有想法,有想法才有音樂的發生,當生活被音樂竊據,失去生活的想法,就失去了創作音樂的基礎。 

老吳:這是有家庭的人會說的話,哈哈,本團已有兩位爸爸。若我們還是學生,可能會擔憂生計,像我父母會念我樂團還要玩多久、怎麼還不解散、要不要去考公務員之類……長輩會自動幫你設立停損點,覺得音樂不是正經行業,隨時可以被結束掉,早期台灣的職業選擇就那幾條路,但這個世代有各種新型態的媒體、網路,職業選擇與收入比較多樣化,甚至當團員們紛紛走入家庭,我們更認為和家庭生活不衝突的樂團運作方式可以被持續下去。

 

潮:以搖滾樂團來說,神棍的氣氛好祥和。

歐:我們玩團久了也看多了,看著團員來來去去,看著其他樂團解散,會對圈子裡的人事物抱持平常心,我們漸漸知道音樂不是全部,假使想維持做音樂的理想,就要找到音樂與生活的平衡,這種想法也成為樂團的精神,所以團員們會預留練團時間,再協調彼此的日常,演出通常在周末,練團在周間某時段,其他時間留給生活去感受。

 

潮:那新專輯想講甚麼呢?

歐:罵酸民,網路霸凌和現象、社會議題與人生、生死,但我們表達得比較隱晦,要用心看進歌詞。像有首歌叫「還山」,是講生死,它是客語「出殯」的意思,另一首「九號公路」是我環島時走的台九線,描寫一路上的風景人文,另一首「你有多久沒看看天空」,在講忙碌的步調,低頭滑手機,缺少與人、與世界的交流,有時間的話請深呼吸,抬頭看看天空吧。

 

潮:訪談最後,要期待「神棍樂團」長長久久,歷久不衰。

竣:在最艱困的時候,大家都在,現在更不可能解散了。 

老吳:我們若解散,眾生怎麼辦。樂團和藝人有點區別,藝人要考慮顏值、曝光…,音樂圈這方面的顧慮較少,反而可以有蟄伏期,每當有新作品產生,都可能讓樂迷更期待,受到許多前輩的影響,羅大佑、張雨生、伍佰…,相較之下神棍很嫩,我們更在意的是把該做的事情做好。 

歐:不是我們說解散就解散,是這個社會有太多議題讓我們存在。我認為神棍能堅持,有兩個關鍵,沒發片的日子裡,我們仍有商演,收入相對穩定,這讓大家比較踏實,另一是有相同目標,我們仍在創作、討論方向、編曲和排練,仍舊維持發行專輯的進度,是共同目標讓神棍持續至今,音樂不是30歲前沒搞出名堂就不玩了的事。

 

 .本文經潮人物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潮人物網路平台(2018)     

 https://chewpeople.com.tw/music_no-2_chew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