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砲彈球」爆量!NBA新規奏效 遠距拋投飆 約基奇、柯瑞領跑

NBA砲彈球命中最多的兩名球員為:尼古拉・約基奇、史蒂芬・柯瑞各投進3球。圖/取自HoopCentral X、Stephen Curry IG
NBA砲彈球命中最多的兩名球員為:尼古拉・約基奇、史蒂芬・柯瑞各投進3球。圖/取自HoopCentral X、Stephen Curry IG

被球迷戲稱為「砲彈球」的遠距離拋投(Heave)在本季NBA全面回歸。自聯盟今年調整規則後,球員在每節最後3秒、36呎(約10.9公尺)外的遠投嘗試量大增,開季前222場比賽中就出現212次出手,比去年同期增加83%,讓球迷重新看到這種高難度、高運氣成分的經典畫面。

所謂「砲彈球」,來自後衛或小個子球員常用的弧形高拋投籃。因體型較矮、小前鋒或控衛常要面對高大封阻,便會在跳躍尚未達最高點時提前出手,以高拋弧度越過防守者,相當依賴手感、柔軟度與穩定的拋物線控制。

其動作帶有 running shoot(跑射)的影子,球員在移動中運球、起跳,利用身體延伸和手腕力量把球推向高空,這項技巧通常要長期苦練才能穩定使用。

而當這種拋投距離被拉到 36 呎以上,就成為球迷熟悉的「砲彈球」——兼具技術、爆冷與娛樂效果,投進時往往引爆全場。

NBA 2025-26 球季修改規則,只要是在每節最後 3 秒、36 呎(含)外出手,投不進將只計入團隊命中率,不會拉低個人三分或整體命中率;但若投進,則仍完整計入個人數據。

過去球員為避免數據「變醜」常選擇壓哨前不出手或延遲出手;新規則可說是「解開了球員的心魔」。塞爾提克後衛普里查德(Payton Pritchard)就曾直言:「把個人命中率看得比球隊勝負重要,是軟弱的心態。」如今免於數據壓力,球員願意更果決出手,也讓比賽更具觀賞性。

根據美媒BVM統計,本季前222場比賽:212次砲彈球出手,上季同期為116 次,增幅達83%。雖然命中率依然不高——212投進6球、僅2.8%——但因投進時的戲劇性更大、也更受球迷喜愛。

截至目前,砲彈球命中最多的兩名球員為:尼古拉・約基奇(Nikola Jokić)、史蒂芬・柯瑞(Stephen Curry)各投進3球。兩位 MVP 等級球星自然具備超高投籃手感,也最可能在遠距離投進這類「奇蹟球」。

砲彈球雖然含有相當的運氣成分,但卻常常左右半場氣勢,也被視為矮小後衛能在NBA立足的技巧之一。新規上路後,球迷平均每場至少能看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