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涉台言論持續引發大陸憤怒,相關負面影響正快速向旅遊產業外溢。自中方發布赴日旅遊提醒後,大批中國大陸團客取消行程,日本觀光、航空及零售業者面臨明顯衝擊。
日本放送協會(NHK)19日報導顯示,各大旅行社接連接獲中國團體取消赴日行程的通知,日本部分以中國大陸市場為主要客源的酒店營收明顯下滑。尤其冬季為北海道旅遊旺季,多家飯店坦言今年冬天的住房率恐「難以填補缺口」。
一家深度依賴中國客群的國際旅行社指出,中方旅遊提醒發布後,今年剩餘時間的預訂量「已蒸發近 80%」。航空端也受到波及,不少飛往東京、大阪、北海道的航班出現大規模退票現象。
日本觀光廳最新數據顯示,2025 年前三季訪日外國旅客旅行消費總額達 6.92 兆日圓,其中中國大陸與香港旅客合計占比約 30%,是日本旅遊市場最具影響力的客群。此外,2024年大陸遊客在日消費仍穩居首位,主要集中於購物、住宿與交通。
野村綜合研究所經濟學家木內登英分析,高市早苗言論引發中方反制後,日本旅遊業將在未來一年損失約2.2兆日圓收入。
高市風波後,中國大陸旅客的跨國旅遊選擇快速轉向。《朝鮮日報》報導指出,11月15–16日期間,韓國首次取代日本,成為大陸旅客最熱門出境目的地。根據第三方平台監測,首爾位居陸客國際目的地搜索榜首,其後依序為:泰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印尼。
韓國旅遊業界立即跟進,在明洞、中區等熱門商圈加強支付便利措施,並增加中文導覽與促銷方案,力圖承接從日本外溢的龐大客流。
泰國趁機大增航線、預期旺季更旺。《曼谷郵報》報導,第四季本為泰國旅遊旺季,加上大量取消日本行程的中國旅客改訂泰國,新一輪強勁反彈可期。泰國獅航(Thai Lion Air)早已於10月新增重慶—曼谷、天津—曼谷,兩條直飛航線,以吸引中國北方旅客。
新加坡旅行業者表示,當地最佳旅遊季為12月至次年6月,若大陸旅客將原本的日本行程轉往「新馬泰」路線,未來數月新加坡的旅遊人潮可望大幅增加。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本次因政治因素導致中國遊客流失,凸顯全球旅遊市場對中國客群的高度依賴。疫情後的出境市場中,中國旅客仍是全球最大規模、消費力最強的旅遊族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