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戰顯然是「欺軟怕硬」,上周慶州川習會一結束,美國立即調降大陸的多項關稅,造成瑞士、印度、巴西、加拿大等友邦的關稅比大陸還高,打擊包括美商、台商在內一票想遠離中國、另建非紅供應鏈的廠商。
《紐約時報》最近點出川普關稅戰對友邦比對中國大陸更狠的問題,此舉使得川普想建立非紅供應鏈的企圖大受影響;像戶外旅行品牌Cocoon USA本來在今年春季已開始將部分生產轉移至印度,但過去幾個月裡,川普將印度進口商品關稅提高到50%,卻把Cocoon採購的中國商品關稅降至30%,徹底打亂了該公司的計劃。
川普還同意把懲罰中國芬太尼而加收的20%關稅減半,此舉使得美國對部分中國商品的關稅水準接近,甚至低於瑞士、印度、巴西、加拿大等友邦。
川普第一任的關稅戰只針對中國大陸,但第二任的關稅戰則含蓋全球各國,別忘了,川普2024年競選時是主張對中國商品徵收60%的關稅,對其他國家商品徵收10%至20%的關稅,但現在全亂了。
像芬太尼的懲罰性關稅,現在向美國低頭的加拿大面臨川普政府徵收的35%的關稅,中國的芬太尼關稅則由20%降至10%。而從中國進入美國的芬太尼數量遠高於加拿大。
川普原本設想是透過向中國大陸加徵高關稅,迫使當地企業外移,在大陸以外建立非紅供應鏈,以打擊大陸產業鏈;但現在,越南輸美關稅是20%,柬埔寨輸美關稅是19%,名義上低於大陸輸美關稅,但與此同時,美國為防大陸產品洗產地,又對第三國經東協出口的產品加徵高額關稅,例如,經越南輸美關稅是40%,等於逼得中外企業繼續根留大陸。
對台商來說,川普想用關稅戰削弱大陸經濟,受傷的不只是陸企,台商更是主要的受害者。根據上市櫃公司協會5月8日至16日針對會員進行的調查,84.4%受訪者預期川普加關稅會對台灣經濟及全球經濟產生不利影響;還有81%受訪企業不看好美國能與全球達成關稅協議。
中國的失敗是不是台灣的快樂?華信統領企管總經理袁明仁向「梅花新聞網」表示,川普1.0的時代,是的,因為當時大批大陸台商回流台灣或是布局東南亞,享受了一波中美貿易戰轉單的紅利;但是4月2日,再次上台的川普宣布對全球加關稅,不但中國大陸被加徵最高關稅,台灣及東南亞國家也被加徵高關稅,台商就高興不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