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烤肉迎來永續新風潮!響應臺灣永續發展目標及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十二項關鍵戰略的淨零綠生活,家家戶戶的烤肉文化正從「大火快烤」邁向「永續慢食」。臺中榮總營養室指出,許多民眾誤以為「低碳」就是不要用木炭,其實真正的低碳是指「減少碳排放」,即降低溫室氣體的產生。中秋烤肉的碳排放來源不只是調整烹調方式,食材選擇更是關鍵。營養師提醒,民眾在團聚同樂時,可把握三大原則:「選用當季、在地好食材」、「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具」以及「美味無剩、零浪費」,讓月圓人團圓的美好時光,也能守護地球健康。
臺中榮總營養室營養師林柔懷說明,牛肉是「碳排放之王」,每公斤牛肉約產生60公斤二氧化碳,是雞肉的8.6倍(雞肉:6.9公斤二氧化碳/每公斤)。相較之下,植物性食物的碳排放量比動物性食物低10至50倍,其中蔬菜與水果更是最佳低碳選擇。除了以電烤爐取代傳統木炭烤爐(可減少約70%碳排放)外,也可提高蔬菜比例、以白肉取代紅肉、並選用在地當季食材,減少運輸的碳足跡。透過烹調方式與食材配置的調整,一場烤肉活動的總體碳排放量可望減少30至40%。
民眾若以100公克牛肉改為100公克去皮雞胸肉,不僅油脂可減少約13至17公克,相當於117至153大卡熱量;同時碳排放量也可降低約5.31公斤二氧化碳。這樣選擇不僅吃得更健康,也自然而然實踐低碳飲食。
- 改善脂肪肝 不能只靠藥物減重
- 銀髮族看過來 蛋白質不夠是肌少症危機
- 這些人吃柚子要小心 亞東醫院教您避免「藥效超速」
- 急診醫師提醒鏟子超人 救災也不忘自我保護
- 護理師穿梭災區「受傷請找我」 鏟子超人最堅強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