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於23日下午溢流,數千萬噸洪水直衝下游光復鄉,造成嚴重死傷與財物損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27日)召開專案會議,公布最新災情統計,截至上午9時,災情已造成15人死亡、7人失聯、78人受傷;此外,由於各地的志工及民眾紛紛攜帶鏟子湧入花蓮,台鐵也為此加開班次協助救災。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表示,根據空勤總隊的空勘結果,堰塞湖水仍從溢流口持續沖刷壩體,周圍坡面也處於不穩定狀態,加上集水區仍有雨水匯入,因此維持紅色警戒。
報告中指出,堰塞湖溢流前的高度為200公尺,目前已降至86公尺;湖區面積從原先的140公頃縮減至15.5公頃,總蓄水量也從9100萬噸降至700萬噸。
針對災後復建,政府已提出短期與中長期計畫,在河道與堤防方面,預計兩週內完成第一道防線,一個月內修復受損的光復1號堤防,並在三個月內完成加固,盼能在民國115年汛期前全部復建完成。
在橋梁重建方面,沖毀的馬太鞍溪橋,預計一個月內先完成涵管便道,四個月內建好鋼便橋,並力拚在民國115年底完成單向橋梁通車,隔年全部完工。
適逢連假 志工湧入花蓮救災
今天為災後第四天,同時也是928教師節三天的連假首日,許多外縣市志工與民間團體紛紛湧入光復鄉協助災後復原、環境清消與物資發放。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表示,將盡快協調適合的廢棄物堆置地點,並加強通訊與志工交通疏運。為協助救災,台鐵也已加開往返花蓮的列車班次,並研議增掛車廂。
花蓮縣警方提醒,由於災區有重型機具與救災車輛頻繁進出,建議前往的民眾與志工應多利用替代道路(如台11線),避開重災區的交通管制。
在失聯民眾的搜救方面,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表示,仍會持續與地方政府合作,不放棄任何尋獲失聯者的機會。
其中,住在光復鄉大同村的陽明交大退休教授高銘盛,與妻子在家中遭洪水沖走,妻子已獲救,但高教授至今仍下落不明。家屬已發布協尋訊息,懇請各界提供線索,家屬強調「我們沒有放棄,一直抱著希望,希望可以盡快找到高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