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北京現《哈利波特》京劇快閃 觀眾意猶未盡

飾演石內卜教授的京劇演員正在表演,觀眾們紛紛錄像拍照。圖/受訪者提供
飾演石內卜教授的京劇演員正在表演,觀眾們紛紛錄像拍照。圖/受訪者提供

「只見那哈利年滿十一,正好到了入學年紀。通知已送到哈利手裡,我與你去倫敦買東西。唉!我的孩子,你父母的英魂永遠守護你……」近日,北京知名商圈三里屯一號場門口,cosplay成為「石內卜教授」的京劇演員,正在用高亢的嗓音演唱《哈利波特》中的著名橋段。黑髮黑袍的「石內卜教授」雙指併攏,遙指遠方,洪亮唱腔帶出抑揚頓挫的京韻念白。這場奇異的京劇快閃吸引路人駐足。

「我知道今天有哈利波特的活動,但沒想到還偶遇了這場京劇表演。太有創意了,有趣又新奇。」蔣明(化名)對記者說。現場觀眾將演出地點圍得水洩不通,紛紛舉起手機拍照錄像。奏響京胡、月琴等樂器的琴師們身穿葛萊芬多學院的魔法袍,演奏的卻是中華傳統民樂。頗具古意的東方唱腔念詞與《哈利波特》中的西方魔法世界在舞台上碰撞融合,形成有趣的反差。

這場《哈利波特》京劇快閃活動共有三名京劇演員出演。除了「石內卜教授」以外,還有「麥教授」和「鄧不利多校長」助陣:「麥教授」身著綠袍手持魔杖,「鄧不利多校長」白髮蒼蒼輕捻鬍鬚,選用著名京劇《趙氏孤兒》《霸王別姬》等曲調重新演繹《哈利波特》。演出持續了十分鐘左右,台下觀眾意猶未盡。

蔣明將拍攝的演出視頻發在社交平台,收穫了過萬點贊。評論區的網友盛贊不已:「京劇不僅與時俱進,還和國際接軌了」「多年後我的孩子問我:京劇怎麼傳下來的?我說:呃,靠魔法……」「怪不得我不愛聽京劇,原來是沒演我喜歡的故事」「看上地道的『老北京』《哈利波特》了」……更有觀眾感慨道:「一場普通的商業宣傳活動,在中西文化碰撞之後變成了藝術盛宴」。

用京劇演繹西方故事,這一「魔改」形式在大陸互聯網上流傳已久。在大陸視頻網站bilibili中,搜索「京劇哈利波特」,會彈出五花八門的「京劇選段」:鄧不利多托孤、哈利波特夜取魔法石、佛地魔數魂器……隨著近年來網路ㄞㄚㄚ上的走紅與發酵,西方IP改編京劇已經變成大眾津津樂道的文化融合典範,《哈利波特》京劇也從網路上的「二創」改編走向了真正的線下舞台。

《哈利波特》並不是第一個被中華傳統戲曲重構的西方IP。早在2014年,一段「三堂會審伽利略」的「魔性」京劇演出便進入大陸觀眾的視野。近年來,互聯網上出現了諸多包括《哈利波特》在內的著名IP改編,如根據《神鬼奇航》(Pirates of the Caribbean)、《魔環》(The Lord of the Rings,台譯魔戒)等外國電影改編的京劇,也收穫了不少播放量與點贊量。這種嘗試展現了中國傳統戲曲的包容性與活力,也拉近了年輕觀眾與古老藝術形式的距離。飾演麥教授的京劇演員在視頻評論區表示:「我們的演出深受年輕人喜愛,我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