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宗慶后「布鞋富豪」形象崩塌?豪門爭產撕裂娃哈哈家族神話

娃哈哈創辦人宗慶后多年來刻意經營「不上市、不炫富、穿布鞋」的質樸人設。圖/取自微博影片
娃哈哈創辦人宗慶后多年來刻意經營「不上市、不炫富、穿布鞋」的質樸人設。圖/取自微博影片

娃哈哈創辦人宗慶后過世一年,其「布鞋富豪」形象與大陸民族企業家的傳奇地位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質疑。隨著子女間的財產訴訟逐漸浮上檯面,曾被視為企業家「節儉與愛國」典範的宗慶后,開始被重新審視。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7月中旬公開的民事裁定書顯示,宗慶后之女、娃哈哈現任董事長宗馥莉,遭宗慶后的同父異母子女宗澤後、宗建後、宗惠後等三人聯名提起訴訟,爭奪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近48%的股份。案件已於2024年12月立案,目前仍在杭州中院審理中,雙方針對公司股權繼承權與遺囑效力爭議激烈。

大陸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於2025年7月24日撰文〈宗先生的布鞋破了〉指出,宗慶后多年來刻意經營「不上市、不炫富、穿布鞋」的質樸人設,成功贏得社會大眾對其「富而不驕」的企業家形象高度認同。然而,吳認為這些符號雖非虛構,卻只是片面事實,被過度神化,反而造成了對企業家角色的不實想像。

「宗先生買得起全世界最貴的鞋,但他還是喜歡穿百來塊錢的布鞋,這其實與財富無關,而僅僅是一位出身貧寒的老年中國男人的生活習慣。」吳曉波在文章中這樣寫道,並指出宗慶后在塑造個人形象上「徹底演砸了」。

宗慶后「富而不驕」的企業家形象雖非虛構,卻被過度神化。圖/取自微博

宗慶后「富而不驕」的企業家形象雖非虛構,卻被過度神化。圖/取自微博

文章亦回顧宗慶后在2007年與法國達能決裂時,利用民族情緒動員輿論支持,成功收回股權,最終讓娃哈哈回歸宗氏家族全資持有。吳曉波直言,這種操縱社會情緒的行徑,「雖為營銷高手之手筆,卻種下了形象崩塌的伏筆」。

「愛國主義是最好的避難所。」吳援引尼采《偶像的黃昏》指出,宗慶后最終未能逃脫「偶像被崇拜後崩塌」的宿命,而這場家族繼承訴訟,正是他個人形象反噬的現實寫照。

宗慶后2023年去世後,未公開任何遺囑,其旗下的娃哈哈系統公司股權,主要透過控股平台交叉持有。據《胡潤百富榜》2023年數據,宗慶后生前資產超過千億元人民幣,為大陸實業界首富之一。由於股權結構未理清,家族成員對資產繼承權的歧見持續升高,最終引爆訴訟。

宗馥莉目前掌握集團經營權,並大力推動品牌轉型與年輕化。圖/取自微博

宗馥莉目前掌握集團經營權,並大力推動品牌轉型與年輕化。圖/取自微博

宗馥莉目前掌握集團經營權,並大力推動品牌轉型與年輕化,然多位內部人士透露,家族紛爭已對經營穩定產生影響。

專家指出,宗慶后一生代表了改革開放中「草根創業者」崛起的典範,但若個人形象過度符號化,缺乏透明與誠信的制度支撐,最終只會加深公眾對企業家群體的疏離與幻滅。

「從黃魚車推雪糕,到坐高鐵二等座,這些傳奇確實真實,但它們不能替代對權力與財富傳承的制度安排。」北京清華大學企業治理研究員曾對媒體評論道:「真正能延續品牌與精神的,不是布鞋,而是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