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2025大陸百強縣 江蘇前10獨占6席 實力來自哪裡?

大陸百強縣榜單再度引發關注。近日,賽迪顧問發布《2025年中國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強榜》,引起產業界與地方政府的熱議。其中,江蘇省一舉拿下前10名中的6個席位,包括昆山、江陰、張家港、常熟、宜興、太倉等縣級市,再次展現江蘇縣域經濟的雄厚實力。

江蘇縣域之所以強勢突圍,與其長期深耕製造業、構建產業集群密不可分。榜首昆山,作為全球電子訊息產業重鎮,是蘋果、戴爾、華為等科技品牌的重要供應鏈基地。根據昆山市政府公開資料,2024年昆山電子資訊產業規模超過1.2兆人民幣(下同),占當地GDP比重達6成以上。

而江陰市的鋼鐵產業則以沙鋼集團為代表,為大陸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之一,年產鋼超過4000萬噸,產值破千億元。此外,張家港則在高端裝備製造與新材料產業上發力,形成多元化且高附加值的產業結構。透過全產業鏈布局,這些強縣不僅提升了單一產業的競爭力,也形成了穩定且強勁的經濟支撐。

隨著最後一根纜繩在雨中收緊,長江引航中心張家港引航站又一次「T」型靠泊服務圓滿成功。圖/取自中國水運報微博

隨著最後一根纜繩在雨中收緊,長江引航中心張家港引航站又一次「T」型靠泊服務圓滿成功。圖/取自中國水運報微博

江蘇強縣多數分布在蘇南地區,地理位置優越。如昆山、張家港、太倉等,與上海僅一江之隔,充分受益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政策紅利。許多企業採取「研發在上海、生產在江蘇」的策略,不僅降低成本,還能快速對接國際市場資源。

根據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辦公室公布的數據,截至2024年底,江蘇對接上海的產學研合作項目已超過2500個,吸引約12萬人次的創新人才流入蘇州、無錫等地。這種跨區域的創新模式,讓江蘇強縣如虎添翼,加速經濟升級。

除了產業與地理優勢外,江蘇縣市普遍重視制度創新與營商環境優化。以江陰市為例,近年來大力推動「企業創新倍增計畫」,為中小企業提供研發補貼與人才引進獎勵。2024年,江陰市共發放創新資助金逾3億元人民幣,帶動企業研發投入年增12%。

而昆山市則建立多個「創業孵化平台」與「智慧政務服務系統」,從行政效能、數字治理、智慧城市建設等多方面提升政府服務能力,吸引大批海歸與高層次人才落戶。

太倉,這座江南小城,彷彿是一顆珍珠美麗又富饒。圖/取自美麗華微博

太倉,這座江南小城,彷彿是一顆珍珠美麗又富饒。圖/取自美麗華微博

2025年百強縣榜單也揭示中國縣域經濟版圖的變遷。除了江蘇表現搶眼,浙江、山東、福建等地亦有多個縣級市入圍前50名。專家指出,縣域是大陸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單元,未來在產業轉型、城鄉融合、科技創新等方面仍具巨大潛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強縣之間的差距也在拉大。以昆山為例,其2024年GDP超過5000億元,與中西部部分縣級市的百億級規模形成鮮明對比。如何讓更多縣市實現從「追趕型」走向「引領型」發展,仍是大陸區域發展政策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