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這麼熱,來一杯正好解暑。」北京民眾羅琳(化名)輕啜一口剛購買的羅望子薄荷消暑茶說道。
炎炎夏日,台灣民眾慣飲青草茶、仙草茶等兼顧消暑與健康的傳統涼茶。類似地,大陸正流行一種結合「藥食同源」理念的茶飲——「中式養生水」。這類即飲產品多由紅豆、薏米、茯苓等常見食材製成,正被不少大陸青年列入日常飲品清單。
距北京故宮神武門步行僅十五分鐘的長春堂順時而飲店鋪內,大陸消費者顧穎(化名)表示,順著節氣喝飲料,有種特別健康的感覺,十幾元(人民幣,下同)能買到健康飲料,價格很合適,符合現代人的需求。「口感清爽,配料很天然,沒那種『科技感』,我覺得很健康。」大陸遊客盼盼(化名)細品一口綠豆類飲品說道。
店員介紹,有些藥材本身也是食材,比如大陸南方地區的家庭就會用陳皮、金銀花等煲湯或煮水。現在不少年輕人也開始注重養生,這類茶飲因此走熱。
該店不僅吸引「養生派」,也有普通消費者光顧。同朋友來此閑坐的Bonnie說:「這裡特別適合不喝咖啡的我,喝完內心愉悅。」她們點了一壺養生茶配蛋糕,並不是刻意為養生,不過,很讚同這種順應時節飲茶的理念。
其實,北京多家便利店、商超貨架上,擺放著不少均價10元左右人民幣的「中式養生水」,暑清元氣水、五指毛桃薏米水等置於顯眼位置,引消費者駐足。一些養生人士因其「無糖零添加的乾淨配料表」「傳統熬煮工藝」等賣點反覆購買,也有普通消費者根據個人喜好選擇不同口味嘗試。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這波「中式養生」風潮既講求古法,又擁抱科技。南京一家中藥養生茶飲店利用AI設備為顧客舌診、把脈,根據測試者體質推薦相應茶飲。這種“先辨體質再喝茶”的方式,成為該店的吸客法寶。
大陸網友「小萬」在社群網站分享新奇體驗:「根據舌苔檢測儀挑選的荷花茶飲,無糖,不影響口感。」她表示,這種檢測體質的方式有意思且專業,她樂於嘗試。
無論是保溫杯裡泡枸杞,抑或是中藥咖啡,還是當下流行的「中式養生水」,越來越多大陸年輕人的「養生」行動在升級。他們不再滿足於基礎的滋補,轉而將「熬夜水」「元氣水」等作為日常飲品。大陸智庫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2024至2028年大陸「中式養生水」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速約88.9%;2028年該市場規模將達到約108億元,對大陸無糖飲料替代率或將超30%。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許多大陸年輕人流行「養生朋克」,對中醫傳統文化興趣漸濃,不過每個人體質不同,養生還需專業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