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賴祥蔚》臺灣白色恐怖紀錄片的回顧與前瞻(3/3)

【愛傳媒賴祥蔚專欄】2018年5月31日成立的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全面為白色恐怖的受難者平反,讓白色恐怖紀錄片進入了第三階段。在促轉會以轉型正義之名,為政治犯尋求平反的同時,國家力量也能加快還原歷史真相。2018年成立的國家人權博物館積極投入挖掘不同於當年執政者的史實,至今已經累計了500多位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口述歷史訪談,並且剪輯成影像陸續公布在官網與YouTube等網路平台上。這些訪談影像,或許還沒成為嚴格意義的紀錄片,但卻為白色恐怖紀錄片留下許多珍貴的口述影像。

 

三、白色恐怖紀錄片的前瞻

  不同立場者對於紀錄片在美學等形式上頗有不同見解,從2000年開始,台灣的紀錄片陸續出現許多新的創意、實驗與突破,包括混合真實紀錄、虛構、重演、戲劇演出、甚至融入動畫與特效。

  除了美學,史實更受關注。對於台灣白色恐怖歷史深有研究的學者許雪姬指出,口述歷史的訪談有其必須克服的問題。一方面,訪談內容有其源自於受訪者立場的選擇性,「因為口述訪談,他絕對不會談到不光榮的那一 面,也絕對不會談到讓他覺得很丟臉的事,一定都是講好的,不好的都是說別人。」

  進一步來看,政治社會的氛圍與研究者的立場,很可能也會影響口述歷史的研究結果。2020年出任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葉虹靈指出,儘管「研究指出,涉中共地下黨組織者占戒嚴政治案件統計的絕對多數;但在民進黨執政時發軔的『國家人權博物館』,至今仍維持白色恐怖多屬『冤假錯案』的敘事主軸。」

  許雪姬教授強調,記憶不只有選擇性,也未必皆符合真實。「由於受訪者的講述大半是選擇性的記憶,有些是經由媒體或親朋得到的共同記憶,有些是自身經歷無可取代的記憶,亦即受訪者往往說出的是這兩種記憶的混合體,而也由於解嚴後加入政治認同的因素,逐漸使受訪者在敘述時有 了特定的立場,如何作有效的區別,有待努力。」

  為了確認口述歷史的正確性,許雪姬指出查證很重要:「每一本口述歷史訪談紀錄,從開始訪問到出版,中間可能要經過 5、6 年,少則一年,一年都是短篇的,多的話都是要 4、5年以後才能夠集結出版。為什麼呢?因為被訪談者的記憶不一定完全正確,所以講出來的東西都要去查證。」

  許教授感嘆:「不是每一位受訪者的誠信度都是可以的,有些天花亂墜,講到你真的非常吃驚,雖然很好聽可是你知道都不能用。」她非常重視訪談後的反覆查證:「訪談後,必須認真閱讀訪問稿,找出錯誤,再反覆向受訪者查證,若受訪者堅持,則必須以註的方式指出,以免誤導讀者。目前的口訪,大半是照單全收,有加註、有考訂的很少。」

 

延伸閱讀:

賴祥蔚》臺灣白色恐怖紀錄片的回顧與前瞻(1/3)

賴祥蔚》臺灣白色恐怖紀錄片的回顧與前瞻(2/3)

 

作者為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歷史作家

 

照片為國家人權博物館【政治受難者張常美口述歷史】截圖

 

●原發表於台北論壇,授權轉載

●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