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陳念初》是台灣優先?還是多元優先?我們同樣面臨了抉擇

    【愛傳媒陳念初專欄】川普下台後,換了拜登主政,「美國優先』的思維,在疫情衝擊後,優不優先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全球的命運共同體,拜登很明顯已經開始改變川普的步調與戰略,而台灣呢?
    「台灣優先」不僅是選舉熱潮裡被強調的意識,同時也是兩岸間虛實以對,常用的防守策略。
    「台灣優先」與「創造雙贏」是兩種不同的政治語言,前者很容易形成口號,也有台灣本土的情感屬性,後者是對接新世界的文化語言,但對兩岸而言,雙贏這件事,以前曾試圖努力,現在只有飛機雙飛,雙方都很緊張。
    中國沒說的,其實是「中國優先」,因此,涉及主權侵犯及相關辱華言論,一律反擊。
    前美國總統川普曾喊出「美國優先」口號,同時間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反而喊出「多元是我們的力量」,讓加拿大的文化態度,一夕間成為全球媒體焦點。
    一個國家訴諸文化態度,比一個國家彰顯政治態度,更符合新世代的治理哲學。
    加拿大是一個全球幸福排名及生活品質滿意度高的國家,雖然每年要度過寒冷冰凍期,但這個國家的新舊移民共存思維與多元文化的全貌,還是吸引許多人的目光。
    「加拿大優先」這個詞,在「多元是我們力量」的主流語彙裡,就顯得有點格格不入。在加拿大,哪一國人並不重要,沒有誰優先的問題,這是移民國家共同面對的文化問題。
    台灣呢?新舊移民下,外省、本省、原住民、新住民等等,早已經分不清,「台灣優先」的意涵,需要有更深層的把脈,這個口號並非治理藥單。
    李安的的電影大家都非常驚嘆,李安成為國際導演,最關鍵的思維,在於他對接了各種不同文化的深度敘事與廣度探索,從他的最早中影電影,也就是郎雄的父親三部曲《推手》、《囍宴》、《飲食男女》開始,除了劇情、主角外,配樂的合作,找了中國的瞿小松及美籍的mader等作曲家,在那個年代,用台灣一千多萬輔導金拍片,但文化態度是開放的,也就是文化就是文化,影視歸影視,沒有誰優先的問題。
    文化態度是開放的,也是最具包容性的語言,李安到美國學電影,也建立了自己開放的文化視野,李安結識的國際友人與作品之路,就像台灣與國際接軌一樣,我們應該學習到更寬廣的視角,而非僅聚焦在兩岸間的戰場。
    李安1995年拍英國故事《理性與感性》電影,開始了他的影視文化探索之路,前幾天他獲頒第74屆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終身成就獎,由英國影星休葛蘭擔任引言人,休葛蘭盛讚李安電影創作類型豐富,更幽默懷疑李安有複製人。
    而李安自己也說,拍完《理性與感性》,他更勇敢去冒險拍各類型電影,李安後來的《斷背山》、《綠巨人浩克》、《胡士托風波》、《臥虎藏龍》、《色,戒》、《少年PI的奇幻漂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雙子殺手》等等,這是一個令人著迷的作品路徑,因為他每一次作品都不同,不管票房如何?他至少讓開放思維、新科技與多元文化,為影迷打開了另外一個視野。
    我記得李安的作品裡,有好幾部都是由加拿大的麥克。唐納負責(Mychanel Danna)配樂,包括了1997年冰風暴、1999年與魔鬼共騎、2003年綠巨人浩克、2012年少年PI的奇幻漂流、2016年比利。
    連恩的中場戰事,李安最常合作的配樂家就是麥克。唐納,李安在色。戒的電影中,找了法國。
    希臘混血的亞歷山大戴斯培負責配樂,寫出女主角王佳芝(湯唯飾演)的主題音樂,在斷臂山電影中,李安找了阿根廷出生的桑塔歐萊峨,用吉他的琴音,拿到奧斯卡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李安,一位台灣國際導演的成功,不僅是電影,而是開放文化的思維。同樣的文化態度,在迪士尼化的流行文化裡,我們也看到迪士尼動畫作品的開放思維。
    華特。迪士尼影業集團,現在是美國最大的影視王國,旗下涵蓋了福斯、漫威及皮克斯等影視內容。
    迪士尼動畫有一個很重要的元素,那就是融合其他民族的音樂與文化,因此,我們會看到非洲的獅子王,東方的花木蘭,法國的料理鼠王、北歐的冰雪奇緣、中東的阿拉丁、還有前一段時間上映的非裔主角《靈魂急轉彎》,這是開放多元的文化態度體現在作品上,而迪士尼已經不是單純的迪士尼,而是由觀眾與流行文化導引出來的迪士尼現象。
    動畫故事已經沒有白人至上,因此,花木蘭真人電影的選角,最後是由劉亦菲演出,2020年正式上映,而真人版小美人魚女主角由黑人歌手荷莉貝利出線,電影迷也會看到這部電影上映。
    台灣新世代早已經熟悉開放多元的影視文化,從加拿大多元力量、李安,迪士尼等等的文化故事裡,甚至從電影《遊牧人生》的文本裡,都告訴每一位觀影人,美國人的生存,遊牧族可能是被迫的,但每個遊牧族都擁有自己的人生價值,每個人都有家,但不見得有房子,這是一個開放多元的社會,從社會到國家,甚至全球的防疫作為,到底誰優先?還是乾脆就讓多元優先呢?

 


作者為微笑影室陳室長
照片來源:作者部落格截圖。
●經授權刊載,更多文章見作者部落格。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