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程金蘭/不要小看小孩,他們很可以!

    不一樣的幼兒園,不一樣的園長張育慈,2~6歲能夠問候照顧爺奶,也能夠關懷社區參與公共事務,不要小看小孩兒,他們很可以而且他們有能力!

    走進成功國宅中庭,看到小孩兒和社區老人以及幫忙推輪椅的新移民阿姨互動,這老小接觸的畫面很特別很感動,展開一個關愛他人關愛社區的公民幼教探訪。

    「你們有沒有教注音的?有沒有教英文?」這是大多數怕輸在起跑點上的父母對於幼兒園的要求和期待!

    成功國宅內的「大安幼兒園」向教室外伸展,不是坐教室背誦知識教育,是走向戶外的探索式公民素養教育,園長張育慈指社區散步,探索日常是他們課程的主題。

    大安幼兒園是公立收托,價格便宜而且品質保證,因此182名額的在地成功國宅抽籤比例僅6人,這樂透般的中籤後經常是2歲進來待到6歲,張育慈和幼兒園老師們將學習分成四個階段的綜合生活增能培力,1~2.5歲是人際互動和打招呼。

    2~3歲是探索踏查社區內有哪些人和哪些角落。3~4歲則是聯結在地郵局去寄信和到商家買菜購物。4~5歲以上則引導學習反思可以為社區環境做些什麼。這一切課程的前題都是相信小孩兒可以、年齡不是問題,相信小孩兒有能力。

    大人通常會有成見「小孩兒脆弱,不行、不會,限縮了各種可能性」張育慈的教育核心理念是「用生命感動生命」她溝通協調成功國宅管委會和商家,讓小孩兒走出教室認識他們幼兒園所在的生活社區和遊樂場,讓小孩兒發現遊樂場告示牌都是文字無法理解,自己著手畫圖,希望更改告示牌,向管委會向里長去反應去提案簡報溝通,並針對週邊7、8個鄰里公園去踏查並記錄要求改善,直接參與公共環境事務的改善。

    全世界每3秒就有一個人失智,這是身邊人身邊事,小孩兒也目睹「害羞奶奶面無表情的坐在中庭一角」「她是不是不喜歡我們?」「她不說話她不理人她和我們一樣會害羞?」

    張育慈的幼兒園在每星期一、三、五有社區中庭的「輪椅幼兒園」課程,讓小孩兒和坐輪椅的爺奶們和推輪椅的新移民阿姨互動接觸,這個過程讓爺奶歡喜有生機,讓新移民阿姨思念家鄉小孩的心情療癒。

    幼兒園小孩兒則發現失智的「害羞奶奶」,幼兒園找來護理師說明「失智」讓小孩兒們理解「害羞奶奶的記憶被怪獸吃掉了!」然後再得到害羞奶奶家人的支持首肯後,小孩兒們開始去害羞奶奶家陪伴,並協助害羞奶奶克服搭電梯和復健的恐懼,讓害羞奶奶被鼓舞,竟然有一天開口對小孩兒笑著說「來哪!」

    小孩兒走進社區看見很多很多的面無表情、眼神獃滯放空的坐在中庭,或坐著輪椅被推出來曬太陽的,開始並不是都很樂意和社區爺奶靠近的,張育慈指,有些小孩兒會直白的說爺奶「有老人氣味」也有的害怕「插著鼻胃管」的爺奶。

    遠遠的看著,有些爺奶「像小孩兒」耍脾氣鬧情緒也不見得樂意和小孩兒互動,這需要時間實踐,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口打招呼,一天天一次次的接近再接近後小孩兒寫下爺奶的嘴角從一直線慢慢地向上彎成「彎彎的月亮」故事。

    小孩兒家長看著小孩兒回家親近自己的爺奶說學校社區的故事,這點點滴滴會「發酵」讓家長感慨感動的反省自己忙碌工作生活,並沒有足夠關注家中父母老人。

    大安幼兒園除安排協助小孩兒畫圖記錄「害羞奶奶」的故事,甚至還讓小孩兒們做海報走出去協調社區商家張貼預防老人失智的方法「多陪伴、多運動、找興趣、勤復健和均衡飲食」。

    「老幼關愛」互動是一種愛的學習交流,在成功國宅的馬爺爺對植物有研究而施爺爺則將小鳥照顧的很好,也都成為大安幼兒園的「有機學習」課程,讓小孩兒和老人學習,一起動手做彩繪並在小廣場種植物並招引昆蟲來做反饋學習。

    少子化和高齡化是台灣社會的現實,張育慈堅持讓當前幾乎都是獨生子女的小孩兒學習混齡合作,她指出,當前家中幾乎都是爸媽和外公外婆以及爺奶甚至未婚姑姑叔叔等6--8人疼愛寵溺一個小孩,如何排解「我要」以及「都是別人錯」的衝突成為學習重點。

    最常聽到的是家長抱怨帶著小孩到遊樂園玩盪鞦韆或翹翹板就佔據不讓,引發哭鬧爭吵或雙方家長議論的尷尬。

    張育慈認為保育教育對生活有感的孩子是幼兒園教育的核心素養。大安幼兒園鼓勵小孩兒關懷老人並參與社區事務,學習合作解決問題,做簡報表達溝通說服還出版「小孩畫報」讓6歲小孩兒畫出畫面後,再讓小小孩兒2~3歲的來蓋手印圖顏色,共同完成畫報。

    《大安有愛,幸福社區「童」在》是一個小我大我的播種紮根核心教育,也是公民教育行動方案,獲得教育界奧斯卡獎的銀質獎,那天我們走訪幼兒園時,新加坡剛好也來參訪社區內「老幼關愛」的互動日常。

 

 

作者為台北電台主持人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