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標籤陳碧涵
已找到 39 則相關結果
陳碧涵博士主持與美感教育共舞節目,專訪皮膚科醫師吳敏綺。吳敏綺生在外交官家庭,擁有豐富的多元文化經驗和理解。她出生於紐西蘭,曾到泰國、韓國和美國等多個國家生活和學習,練就了高度適應能力,培養了敏銳的觀察力以及與他人對話、理解和尊重的待人接物態度。吳敏綺能動能靜,熱愛戶外運動,傾心藝術創作,喜愛大自然,無論是大山大海,小花小草,對她而言自然界的一切皆是美。 吳敏綺是一位醫師,更是一位母親,從不因工作而被時間綑綁。她善用時間,觀照自我、培養興趣、享受工作、珍惜與家人共處,並且保留時間親近大自然和運動,熱愛生命中的每一天。 三年前,一次偶然的乳房篩檢,吳敏綺發現自己罹患乳癌,這個轉折,讓她從醫生變成了病人。和多數人一樣,一開始的狀態是難以避免的震驚和悲傷,家人也因她難過而難過,在她面前鎮定地壓抑著悲傷;她敏銳的察覺到這一切,了解到自己是家人的天和地,所以,她懷抱著愛和感恩的心,迅速調整心態,在家人的陪伴下,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面對治療。歷經過多次的手術與化療,吳敏綺不被病魔打倒,反而重新看待生命!她說,無論面對癌症或是其他生命中的挑戰,如能抱著正向思考與愉悅的情緒面對,就能從內向外幫助身體一起調整,復原身心健康。 從事美的相關行業,熱愛運動、藝術和貓,喜歡和家人與朋友分享美的吳敏綺認為,美,沒有一定的格式範例!只要從內心散發自信,對生命事物充滿熱愛,時刻啟開感官,細膩地去感受這個世界,美就無處不在!美會化為各種形貌,近靠你的身旁,要善待自己,讓自己活得更滋滋有味!
陳碧涵博士主持與美感教育共舞節目,專訪新竹縣峨眉鄉安石莊園創辦人王德志先生。王德志笑著說他是一位退而不休,充滿活力,洋溢生氣和創意的人。從一個國家既定的轉輪架構中「屆齡退休」,回到生命軌道的轉輪——返鄉,轉換身份撿拾中斷已久的農夫生活,成為大地的園丁,好好繼續人生下半場,退而不休,奉獻自己,再創生命價值,獲致幸福。他表示與其說他抱有遠大的志向,不如說他是心繫一念之間:希望好好維繫祖先留下的土地,愛護這片大地,用心護壤栽植好茶,並把良好的環境傳給下一代。 雖然從小生長在鄉間,跟隨父執輩東耕西耘,但因年紀小,也就沒有接受足夠的「特訓」,成為一位真正的農夫;因此,人生下半場,王德志從零開始,撥開幼時的記憶,好好蹲起馬步,重新閱讀大自然,感受四時、節氣、天候運轉,學習茶園管理,用心的將採摘、製作,沖泡,融入生活美學的各種哲思。對王德志而言種茶的意義並不在於增加收入,養家餬口;茶,讓他的生活變得更和諧有致,以茶會友,和每一位有緣人在青山綠水美麗的峨眉鄉,一步步感受、品味、樂在其中,總能皆大歡喜,讓生活越來越美,越來越有滋味。由於,王德志非常樂於分享美茶、美景、美心情、美自然、美土地、美人生,因此,越來越多人攜家帶眷、朋友相召、學校參訪……來到安石茶園,共享茶之美。 王德志說:「種茶是科學,喝茶是哲學」種茶需要掌握精確的技術,如儲水率和梅納反應,而喝茶則需要心態上的專注與感恩。他認為好茶不一定貴,但需要用心去對待。茶的美不僅體現在味覺,更在心靈上的傳遞,如同接力棒,將美好傳遞給全然的自己以及自己所擁抱的全世界。 王德志歡迎大家到新竹縣峨眉鄉,在安石莊園,體驗親手摘茶、泡茶、品茗,從中獲得感受以及無與倫比的美麗。
陳碧涵博士主持與美感教育共舞節目,專訪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所碩一生崔喜。人生是一串串不思議,譜寫而成的存在美學。本著渴望成長的初發心,抓住每一個善緣所帶來的意外驚艷,身心靈受如潮般湧現的生命美學近身洗滌,崔喜心中充滿感謝和感恩,覺得非常幸運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望向未來。 崔喜就讀於台藝大廣電所碩士班,也是節目「與美感教育共舞」的助理。她說自己很幸運能有如此際遇,在錄音室裡看著來賓的背影與主持人對談,聽著來賓們分享的生命經歷,和逐步形塑展現的美的光譜。如同上了一堂堂名為「美」的生命必修課,感知被開啟、視野被擴展、生命被接引,這是學校教室裡學不到的,最珍貴的一門課,更是美好人生的重要基石,崔喜滿懷感恩,因著不思議的際遇,能比別人更早、更深入、更理解了美的真諦! 於是,每個周五下午結束錄音訪談,離開電台副控室,返家時,是崔喜身心靈最飽足、最開心,覺得世界好美、好美、好美的時刻。經過植物園時,她能日益敏銳且欣喜地看見微風吹過樹梢,雲朵千變萬化,以及花草樹木隨著時序移轉悄然換裝後的千姿百態,此時此刻在吐納一息間,萬象充滿生氣,美,也油然而生。 「做什麼,像什麼。」以認真的態度面對挑戰,是崔喜的人生座右銘。不設限於廣電系的專業鑽研,她喜愛多方嘗試:曾擔任過攀樹實習生;從主播台站上受獎台,拿下全大運跆拳道女子62公斤量級銀牌;四處旅遊、爬山,增廣見聞,鍛鍊體力;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考取碩士班榜首……,這些並非是刻意追求的成績,而是專注每一個當下,做好、做滿、全力以赴的結果,但求投入,不留遺憾!一步一腳印,不同的任務與角色,皆是給自己挑戰與累積實力和智慧的機會,身為節目助理,也是如此,與美共舞是她人生最棒的禮物! 崔喜認為,給自己機會,啟開五感,真實經歷當下,全然地接受身邊的變化與狀態,就會發現,美,俯拾即是。
陳碧涵博士主持與美感教育共舞節目,專訪中國文化大學運動與健康促進學系系主任,戴旭志博士。戴旭志認為每個年齡層所感受到的美都不一樣,美存在彼時彼刻以及此時此刻的每個當下。會觸動人心,令人永誌難忘的美,常都不是外在的表象,而是可留駐在內心的平靜和所包覆的善意。當然,隨著時間流逝,年齡不斷增長,專業不斷的投入關注,此刻,他深感健康的身體、城市的包容、朋友的關懷和家人的愛,才是讓城市公民能完美幸福,擁有美的核心關鍵。 從事全齡健康促進推廣的戴旭志,五專時是電機科的學生,日以繼夜的Coding編碼人生,使他感受到無比的孤獨,健康每況愈下,於是轉換人生跑道,從程式語言世界,轉而選擇從小就學習的武術,進入中國文化大學體育系國術組就讀、深造、投入以人為本的健康產業,致力於改善全齡生活品質,打造友善智慧健康城市。 基於社會責任、健康要奠基於年幼期良好習慣的養成,近年,他與雙北市政府、台北市珍愛扶輪社、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校友會、台北市高職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等單位合作,將全齡健康的概念推廣到青少年階段,尤其是嚴肅看待全球毒品氾濫、毒害年輕化的議題,讓下一代能遠離毒品。故而,投身舉辦「青少年反毒識詐公益街舞大賽」,期望透過充滿活力、協力合作、展現特色、能大聲說出自我主張的街舞比賽,以反毒識詐為題,寓教於樂,喚起青少年辨識利害、善惡、真偽的敏覺心,勇敢展現反毒的決心,讓我們的下一代能及早走向擁抱健康美的人生大道!戴旭志歡迎聽友10月20日前往圓山花博公園,一起來鼓舞、激勵我們的青少年子弟! 打造永續、友善、全齡健康的城市,慈愛每一個年少的孩童,需要全民攜手合作共創,戴旭志認為給自己接近美的機會,美,就會發生在此時此刻!
陳碧涵博士主持與美感教育共舞節目,專訪彰化縣立北斗國中表演藝術教師林美宏。林美宏會跳舞也愛繪畫,從小到大總是在課本上隨處塗鴉。林美宏的老師們都是她成長路上的伯樂,總是鼓勵她繪畫創作,投件參賽。畫畫塗鴉已成為林美宏最好的知己,豐富了她的生命色彩,甚至因為這個才華,讓她的教學有了不一樣的發展和特色! 林美宏是教育部藝術領域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團的副組長,常在不同的工作坊分享她的專業,致力教學創新,和一群老師努力在教學現場,滋養具豐沛美感的下一代。幾年來,她幾乎沒有停止腳步,南北奔波,戮力投身美育教學和教材共備研發,能如此負荷著超體力、超高壓、超自我要求,承擔責任,完成使命,林美宏認為這樣的超能力是來自舞蹈堅實的身心靈養成訓練:堅毅卓絕、挫折耐受力以及鍥而不捨的朝和諧完美前進!故而,即便多重角色扮演,各樣重責在肩,時間轉輪永不停歇,林美宏仍保有正向能量,用燦爛的笑容面對挑戰,展現存在美學。 繼多年前出版專書的經驗,林美宏和表演藝術領域不同專長教師們,歷時三年的著墨,出版《一年52週的藝術遊戲課》手繪圖書,提供親子共學,期盼透過藝術遊戲,獲致親子共有的愉悅與幸福感!藉著藝術探索,能有機會成為心中有愛,眼裡有光,充滿自信,擁抱美的人!
陳碧涵博士主持與美感教育共舞節目,專訪朱宗慶打擊樂團助理藝術總監盧煥韋博士。盧煥韋身姿高挑挺拔又態度沉穩,喜歡打擊樂的觀眾大多對他印象深刻。他說登台演奏,每敲出一個音符,與觀眾分享音樂之美的剎那——那種大家的心交融在一起,靈魂一起共舞的時刻,最動人!分享本身,就是最美的事。 打擊樂是充滿動感及豐富聽覺的音樂,盧煥韋深受其吸引。小時候,最初接觸的是鋼琴,因緣際會下開始學習打擊樂,直到現在,在朱宗慶打擊樂團已有25年的資歷,從演奏到創作,到教學,盧煥韋心有所屬,不斷地耕耘、積攢,並致力培育、滋養新一代打擊樂演奏家。 打擊樂無所不能,可以模擬日常生活的作息聲音,也可以活靈活現的演奏夏日蟬鳴、滴答落雨、颯颯風嘯、陣陣海浪波濤……,各種樂音。朱宗慶打擊樂團的精采不止於演奏打擊樂,更創造了世界級的「擊樂劇場」——將劇場、故事、情感結合,讓觀眾能「看見」聲音;跨領域與各大師合作、對話,創造出不同的演繹深度和火花之外;進而循線再激發演奏家們各自所懷的絕技潛力,展現「無設限地」美力拋接對話所交織的存在美! 十月,朱宗慶打擊樂團將推出擊樂劇場《六部曲》,盧煥韋邀請大家一同進入劇場,實體感受見證打擊樂突破界限,追求極致,展現表演藝術的無可限量之美! 盧煥韋說只要打開感知,盡全力的去感受,並且毫無保留的分享——學會聆聽、創造、分享,便能擁有與美感共舞的人生!
陳碧涵博士主持與美感教育共舞節目,專訪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謙沖自牧,一直是蕭宗煌院長給社會大眾的印象,非常難得有機會透過本節目專訪,聽他談起生命歷程中,對美的種種觸動和感悟。童年、故鄉、成長的歲月,那一覽無遺的嘉義鄉間稻田,隨著四季流轉展現出不同的風貌:耕種、耘田、豐收,每個過程都映照著自然的韻律;遠眺中央山脈:白雪覆蓋山巒,那片純淨的天地間,訢合相得,覆育萬物,蕭宗煌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正如《莊子.知北遊》所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四時變化、萬物生息,帶來的喜悅與幸福,正是最美的感官體驗和境界。 國立故宮博物院以豐富的歷代珍品典藏著稱,成為外國旅客來台必訪的景點。過去,故宮以成為「世界的故宮」為目標;而,即將迎來百年華誕的故宮,現今,以成為「全民的故宮」為使命,要讓更多人親近故宮。在新冠肺炎疫情過後,故宮不僅致力觀眾回流,亦讓國寶走出館舍,巡迴各地鄉鎮美術館展出,消弭與民眾之間的距離,提供擴大美感經驗觸媒,使故宮成為更具親和力的文化場域。 此外,故宮更與北榮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出《今牌人生——認知牌卡》,將古文物與認知療法結合,在超高齡化社會中成為藝術輔療工具,幫助高齡者找回生活連結、美感記憶,增強辨識能力。 「故宮100+計劃」則是要讓文物的精美再度回歸生活,深入人心。以貼近時代脈動的發展,讓故宮展現更多元的角色,成為文化書寫展現的引領者,將「極致之美」再次活躍融入現代生活,喚醒並充分展現「存在美」的影響價值。 世界知名的故宮就近在咫尺,蕭宗煌院長誠摯地邀請大家,多多走進故宮博物院,透過精心的策展,帶著大家閱讀古文物,將過去的生活積累所成的藝術經典,轉化為激發現代日常的靈感,美感經驗擴增,實現美美與共、美上加美的共感共鳴。
陳碧涵博士主持與美感教育共舞節目,專訪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大四生劉德奕。正就讀音樂系的劉德奕主修嗩吶,副修作曲。他認為當作品在演奏完的剎那,整個音樂廳萬籟俱寂,每個靈魂與殘留樂音,凝結、合而為一,直至掌聲響起的那段大美不言無聲寂靜,是最高境界、最美、最動人的時刻,亦是身為作曲人最感動、最具成就感的畫面。 劉德奕會走向國樂領域,是因為國小二年級時看到國樂社團演奏,被國樂器獨特的聲音,簡單的幾條弦卻能變出各式音調旋律,整個樂團可以各自表述又能相互對話……,深深的吸引,因此開始學拉胡琴。後來,在老師的建議下,學吹嗩吶。由於非常喜歡吹嗩吶時,那種將眾人目光集焦於一身的感受,讓劉德奕充滿熱情走到現在。 劉德奕說,演奏已不能滿足他對國樂的喜愛和自我實現的使命,故,進一步透過作曲來敘說內心所思所感,尤其想映照當下時空與當代年輕人所面臨的現象,故,他從詩人戴望舒《樂園鳥》詩詞獲得靈感,創作《樂園鳥》獲得由台北市立國樂團主辦的「2024台北市民族器樂大賽」冠軍。這個作品想敘說的是:即便處處碰壁,仍要努力追夢。劉德奕說,他個人努力追求的夢想就是:能成為一位被音樂史書登載有名的國樂續篇人。 劉德奕還分享能聽見更多音樂細節的方法,如果在聆賞時,能增加接收音頻的機會,就會聽見作曲家藏在樂音中的一些訊息,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音樂欣賞小秘密!劉德奕認為美是不分身份、性別和年紀的,只要主動地給予自己機會,去親近、體驗所能接觸的事物;不斷地試著用各種方式去覺察差異;就能體悟符合當下心境的感受!也能發現藏在細微之處的訊息或密碼!美就在那裏。
陳碧涵博士主持與美感教育共舞節目,專訪華梵大學教授林正雄。林正雄是在充滿檜木香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在父親的木匠工坊裡,學著大人,動手做專屬於自己的玩具,度過了快樂的童年。林正雄認為,美是賞心悅目!當有一顆充滿美的心,就算在簡陋的鐵皮屋裡,看著爸爸專注工作的身影,學著他的模樣開心又期待的動手做玩具⋯,所見的一切皆美!所感受的全是美! 林正雄自小就學習樂器,剛開始學吹笛子,大學時學了五年的古箏,直到大五那年,聽見古琴低吟獨特的聲音,靈魂被深深的打動。但是,古琴是個非常昂貴的樂器;於是林正雄發揮刻在DNA裡的「木匠基因」,自己動手做古琴、彈古琴,讓樂音與靈魂共鳴,這種空靈妙趣,美得出世。 為了找到能匹配古琴特質的安置空間,林正雄在石碇發現一棟依山而建,非常潮濕的百年建物石頭屋。由於,製作古琴要上生漆,並且要在潮濕的環境中,讓生漆慢慢變硬。這樣的相生相依,共生共好的因緣,林正雄便運用自身建築專業背景,讓老屋新生,化身成為「漫縵山房」,結合石碇在地茶葉,讓茶香、琴聲、溪流聲、雲霧、山色在此匯聚,納入華梵大學「新六藝」:琴/古琴、陶/陶藝、書/書法、畫/水墨繪畫、花藝以及茶道,成為遠近馳名的人文藝術沙龍。 林正雄表示,「漫縵山房」展現的是華梵新六藝文化美學,以及石碇街衢所有美好的生活事物。歡迎聽友們來此走走,經過拱橋走進石頭屋,跨越時空,盡擁賞心悅目!聽聽古琴,品品茶香,感受靈魂洗滌和共振下:識得一,萬事畢之美!
陳碧涵博士主持與美感教育共舞節目,專訪專訪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教授劉喜臨。開朗、靈活、善於溝通、整合資源,深受產官學界肯定的劉喜臨博士,被譽為我國觀光品牌化推手,曾任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現為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教授。劉喜臨說,美,是一種心念,當心存善念,正向思考的種子在心中根植時,無論看什麼,都是會是最美的畫面。 要把握每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對於劉喜臨而言,只要有「百分之一」的機會,就會勇敢放膽嘗試!回想,大學時,劉喜臨人生第一次出國,便是參加甄選、獲選、隻身前往美國參加童軍運動,擔任指導員,兩個月期間,接觸了不同文化,人群,原生林場,大自然⋯…,流利了美語,拓展了眼界,因著這些親身經歷,感受到觀光交流的美好,暗暗下定決心要踏入觀光領域。那份不自我設限、放膽、勇於嘗試、把握機會、克服困難、展現自我、有了夢想、確認人生目標、堅定前行,所帶來的是快樂、無悔和美好! 近年,他力倡「責任旅遊」,無論是實踐環境友善行動、減低旅行活動對當地社會的破壞和影響,以及支持當地居民和文化,此等永續、共好的訴求,不能只是紙上談兵!人,因旅行而身歷其境後,要懂得讓環境成為我們的老師,當「永續、共好」的概念落實融入生活中,「責任旅遊」才會真正的實踐。 無論是服務社會,擔任公職,或是進入校園培育學生,劉喜臨秉持著只有親身經歷,才會擁有念念不忘的深刻體悟、發現和成長,他以充滿活力的行動實踐,帶著學生們四處遊歷,在佈滿人文美學脈絡的真實場域中,放眼審視,深度學習。劉喜臨實務經驗相當豐富,教學靈活創新,課程從教室延伸至國際版圖,為的是要傾力培植具國際視野的下一世代觀光產業人才。 劉喜臨鼓勵所有年輕朋友,擁抱生命中所有的各種可能性,放膽做夢,心存正向思考和信念,好好的活出有滋有味、充滿美力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