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結果

已找到 12 則相關結果

中國「製造」希臘度假島 選在大理連天氣也相同

德國有個博主在英國媒體發文,表達他對中國能夠完全複製希臘感到驚奇,看著很有趣,但細想,那博主又是見識太少。 先看看英國《太陽報》4月21日的文章,一個27歲的德國社交媒體博主雅思敏馮羅恩以「我參觀了一處假的希臘度假島是在4400英里外的中國他們複製了每一個細節,甚至連天氣都一樣」的長標題,寫出了這段感想,「在發現大理度假勝地『理想邦』時驚呆了」。因為「這裡與Instagram上最受歡迎的希臘聖托里尼島一模一樣。」 這個受歡迎的度假勝地位於大理蒼山山脈一側,俯瞰著洱海幾乎就像希臘風景如畫的伊亞小鎮。該度假村被稱為「中國版聖托里尼」,其複製了聖托里尼島標誌性的白色鵝卵石小巷和藍色窗戶。 大理擁有晴朗的天空和悠閒的氛圍,遊客可以在陽光下享用冰沙,就像在希臘一樣。雖然缺少愛琴海、火山和舉世聞名的聖托里尼日落,但除此之外,「中國版」與原版非常相似。 雅思敏說,她第一次看到這裡的照片是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大理古城附近的風景很美,我忍不住要親眼去看看!」 雅思敏正在中國大學學習,她認為,雖然「中國版聖托里尼」令人印象深刻,但沒有什麼能與原版相比。雅思敏說:「我去過幾次希臘,包括聖托里尼島,我很欣賞中國版的魅力。它坐落在中國最美麗的地方之一,看著這裡的環境,再喝著冰沙,散發著一種讓人聯想到希臘的悠閒氛圍。有一對新人在拍婚紗照,就像在真正的聖托里尼島一樣。」 真的是見多不怪,如果雅思敏願意再多走走看看,還能發現美國白宮,巴黎鐵塔也都能在中國找到複刻版。 不過,雅思敏的結論倒是無懈可擊:「雖然這裡的環境令人驚嘆,但希臘的神韻是無可替代的。雖然複製品在視覺方面很好地展示了建築和海岸環境,但原版所擁有的文化和歷史深度無法比擬」。

鬥魚知名主播小團團涉賭被捕!3千萬粉絲哀嚎

大陸知名的網路遊戲公司鬥魚的創始人兼CEO陳少杰因涉及賭場罪去年被逮捕後,目前已保釋,有法律人士根據其案件情節推算,陳少杰的具體量刑可能在5年至7年之間,而旗下知名主播「小團團」也確定被捕。小團團商業價值非常高,其鬥魚粉絲達2600萬,抖音粉絲達3700萬,其高德語音包用戶量超千萬,是最受歡迎的導航語音包之一。 據大陸媒體報導,2023年11月,陳少杰被成都都江堰市公安局逮捕。事發之後,鬥魚成立了臨時管理委員會,並在當時的三季度財報後電話會上對外表示「目前鬥魚公司運營正常,調查沒有對公司運營產生重大影響」。此後,關於陳少傑的信息,鬥魚方面再無披露。 公司掌舵人既涉案被捕,給鬥魚帶來的影響不小。一大批鬥魚頭部主播暫停了直播,而後僅有部分主播宣布復播。 今年3月,已停播一個多月的鬥魚知名主播小團團確認被捕。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小團團也是因涉嫌巨額賭博,且與陳少傑案有關。 公開資料顯示,陳少杰於1984年出生於濟南。從小學5年級開始,他就迷上了遊戲,到了大學更是通宵泡在網吧。大一即輟學。2006年春節後,21歲的陳少杰來到武漢。憑藉10年資深玩家的履歷,他很快找到了一份開發遊戲對戰平台的工作。 2010年,年僅26歲的陳少傑,買下了大陸「二次元網站鼻祖」A站。並成立了A站的「生放送」頻道。2014年,他將「生放送」頻道從A站獨立出去,更名為「鬥魚TV」。 短短幾年間,鬥魚突飛猛進,並獲得不少投資,更厲害的是,2019年7月,鬥魚在納斯達克掛牌,當日市值接近40億美元。陳少杰的個人財富也隨之暴漲。當年10月,陳少杰以25億元人民幣的身家,位列《2019年胡潤百富榜》第1507位。 到了2023年11月16日左右,陳少杰被成都警方逮捕。鬥魚表示,陳少傑的持續被拘留以及隨後針對相關方的任何相關法律訴訟和執法行動可能會對公司的聲譽、業務和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11月22日,成都都江堰市公安局發布警方通報:我局經偵查查明,陳某杰(男,39歲)涉嫌開設賭場罪。目前,陳少杰已被依法執行逮捕。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之後,鬥魚旗下的主播也紛紛撤出,但因不少涉嫌大額賭博或洗錢,有的也被逮捕,除了小團團之外,鬥魚「爐石一哥」,知名主播「狗賊」也被傳涉案被抓,直播間從去年11月停播至今。 陳少杰出事後,鬥魚的頭部主播們如「樹倒猢猻散」,張大仙、旭旭寶寶等現已入駐抖音,而PDD、大司馬等仍處於停播狀態。 公司成員涉及刑事,業績再好的公司,也會被拖下水,截至4月19日收盤,鬥魚股價為8.06美元,總市值2.58億美元。而在2021年初,鬥魚市值曾超過30億美元,現已蒸發超9成。 1月27日,「小團團」曾在鬥魚魚吧發動態宣布停播,此後再無音訊,而她的微博更新停留在2023年12月2日。

紙本書式微 實體書店靠顏值與內涵「活」下去

不可否認,數位化時代人們閱讀習慣日漸改變,全世界都一樣,在網路電商搶占紙本書零售市場的背景下,實體書店遭遇巨大挑戰。連很多作家自己看紙本書的時間也慢慢減少。 類似台灣誠品書店和更早金石堂書店,做出轉型或是可行岀路,因為經過轉型實體書店的獨立價值,也會被重新審視。據新華社報導,透過全國第20次國民閱讀調查發現,手機移動閱讀成為主要形式,選擇「拿一本紙質圖書閱讀」的成年人不足半數。 除閱讀習慣改變,實體書店的市場銷售也受到網路電商的巨大衝擊。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短影片商成為僅次於平台電商的第二大圖書銷售渠道,實體書店的市場份額進一步降至11.93%,僅占1成多。資深業內人士三石認為,低價直播模式對實體書店銷售衝擊巨大。有業內人士表示,線上圖書價格比線下平均低20%左右。 天津市一位實體書店負責人說,實體書店租金等運營成本較高,往往得引入咖啡、文創、輕餐飲等才能勉強收支平衡,「多元經營下,一些書店不重視圖書質量,什麼好賣擺什麼。」這跟台灣的情況很類似。 數位化浪潮下,人們的閱讀習慣悄然改變,讀書的時間、空間也不斷壓縮。那麼,人們究竟為何要去書店?實體書店是否仍有存在的意義? 業內人士認為,提升「選品特色」是書店的靈魂。實體書店可以靠「顏值」吸引讀者,但最終能留住讀者的仍是「內涵」。 業內專家提出,實體書店要想更好活下去,還需更多打造數位化閱讀無法替代的線下沉浸閱讀體驗,讓書店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就如同不少受訪專家認為,書店應進一步深入百姓生活場域,走入街道社區、鄉村農家,在進一步明確服務對象的基礎上,降低運營成本。離開城市中心的商圈,走向更廣闊的基層,或許可以賦予書店新的發展契機和生命力。

3位非洲好手等中國「好友」衝線?北京半馬爆醜聞

2024年北京半程馬拉松賽(簡稱北京半馬)於4月14日圓滿舉行,但有個不太漂亮且充滿爭議的結尾。中國選手何傑以1小時03分44秒的成績奪冠,卻引發3位非洲運動員「放水」爭議。 何傑是大陸馬拉松全國紀錄保持者,實力其實不差,他獲第一,但第2至第4名為同樣僅落後一秒的3名非洲跑手,則有點怪。 現場影片顯示,4位都身穿此次北京半馬的合作夥伴「特步」品牌運動服裝,何傑在最後幾百公尺時原本還落後,3位非洲跑手中有人頻頻做出回頭看、擺手等動作,更一度伸出手疑似要攔住隊友,最後何傑在直道衝刺時完成反超。 何傑率先衝過終點線後,累得彎下腰來,而3位非洲跑手則並排同行,不快不慢地緊隨他身後衝線,三人均神色輕鬆、滿面笑容地向何傑道賀,幾乎沒有氣喘。任何人一看就知「其中必有緣故」。 據《新京報》報導,3位非洲選手分別為衣索比亞選手比基拉(Dejene Hailu Bikila)、肯亞選手凱特爾(Robert Keter)、肯亞選手馬納蓋特(Willy Mnangat)。比基拉年僅20歲,此前半馬的最好成績為1小時1分16秒。 3位非洲跑手整體水準並不低,其中比基拉的半馬最好成績(1小時1分16秒)高於中國男子半馬紀錄(1小時1分58秒)。雖然何傑實力不差,但嚴格說,這3位非洲跑手都有戰勝何傑的可能。 《新京報》報導稱,「為何此次北京半馬出現質疑聲?也許只有當事人或相關方才能答疑解惑。」 4月15日晚,北京半馬官方微博發公告,指組委會高度重視網友反映的問題,已成立專項調查組正在開展調查,調查處理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造假醜閒中,其中一位涉事非洲跑手馬拉蓋特向《南華早報》承認讓何傑奪冠,指「因為他是我朋友」。 有網友諷刺,「不如三人抬轎子送何傑衝線觀賞性更強一點」,更有網友稱該次比賽是「中國田徑界的恥辱」。 另外,有跑友透露何傑在社交平台的粉絲群組回應事件指,自己是事件中的受害者,並表明「我也不需要這個冠軍去證明自己」。 而特步方面針對「涉嫌操縱賽事」爭議則回應媒體:「謝謝關注。目前情況還在確認與多方調查核實中,後續有進一步的訊息會第一時間進行溝通。」 不過,股市則等不及後續的訊息了,港股特步國際(01368)4月16日一度跌超6%,收市跌5.47%。 其他的,就靜待官方調查了。

大學入學考試不列入加分項目 中國「鋼琴熱」消退退燒

鋼琴曾經是大陸有大學入學考試學子的家庭必備「工具」,因為如果學生的音樂和體育成績優異者,可以加分,進而使得鋼琴銷售風行,但這兩年情況急轉直下。 今年初某鋼琴廠老闆稱,去年一半的琴廠倒閉,以前人民幣5至6萬(約合22.6萬到27.1萬元台幣)買的琴,今年5000元(約合2.26萬元台幣)出手都沒人要。從事二手鋼琴銷售行業超過20年的范先生表示,自家廠電子琴價下跌沒這麼誇張,但鋼琴銷量斷崖式下降卻是事實。 范先生表示,這波下跌源自2019年,2023年4月後下跌趨勢更加明顯。如今還能維持以前銷量30%的就已算是特別優秀的賣家,平均水平大概是15%,較慘的只有10%甚至直接關門歇業。 至於鋼琴銷量如此差的原因,有日本媒體認為是因為,隨著大陸減輕孩子負擔的政策出爐,「對大學入學考試沒有好處,還學什麼鋼琴」,導致鋼琴銷量銳減。可謂成也大學入學考試,敗也大學入學考試。 據《日本經濟新聞》4月14日的報導指出,作為世界最大的鋼琴生產國,中國的鋼琴產量正急劇下降。或與中國政府調整了教育政策。 在中國,由於價格昂貴,鋼琴一直被視為富裕家庭的象徵,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鋼琴需求也隨之增加。除中國本土品牌外,全球鋼琴製造商也紛紛提升了在中國當地製造鋼琴的數量。許多中國鋼琴家活躍於國際舞台上,如郎朗、李雲迪。 據大陸媒體報導,2003年,中國的鋼琴產量首次突破30萬台。到2019年,在大陸需求增長的推動下,這一數字已增至39萬台,占全球市場的75%。但據報導,2023年,中國鋼琴產量估計為19萬台。 《日本經濟新聞》直言。導致這樣變化的一個因素是教育改革。過去,在大學入學考試中對藝術和體育方面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實行加分制度,而隨著大學入學考試競爭的白熱化,鋼琴熱也隨之興起。但中國教育部2021年表示,自2024年起,大學高水準藝術團不再從大學招生環節選拔。此外,2021年,中國政府還推出了「雙減」政策。這是中國版的「寬鬆教育」,即限制作業量和課外輔導等活動,以減輕孩子的負擔。 上海市某鋼琴行老闆分析鋼琴銷量下降的原因稱,「過去,人們對象徵財富的鋼琴情有獨鍾,但如今,『90後』父母更加理性。如果在大學入學考試等方面沒有益處,便不會強迫孩子學琴。」

大陸唯一比肩哈佛的大學!清華北大在它面前都是孩子

1937年7月29日,北大、清華被日軍占領。次日,天津南開大學被轟炸成一片廢墟。硝煙瀰漫的北平,容不下一張安靜的課桌。為保存知識的火種,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大學,兵分三路,南下昆明。歷時68天,跋涉3500公里,「西南聯大」誕生。西南聯大存在短短8年,誕生了兩位諾獎得主,4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8位「兩彈一星」元勛,170多位院士…,以及上百位霸占歷史、文學、外語的人文大師。 翻譯泰斗許淵沖回憶說:那時國文課真是精彩,中文系的教授,每人授課兩個星期,聞一多講《詩經》,陳夢家講《論語》,許駿齋講《左傳》,劉文典講《文選》,唐蘭講《史通》,羅庸講唐詩,浦江清講宋詞…… 許淵沖有多愛這所學校,有一次撒貝寧採訪許淵沖,那時他已百歲高齡:「您還記得您在西南聯大的學號嗎。」許淵沖脫口而出,記得,A203。多少人在屏幕前流了淚。因為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學號,是中國教育史上偉大的奇蹟! 鳳凰網近日針對西南聯大報導說,汪曾祺回憶起那段歲月感慨:「那是一座可彪炳於世界大學之林,與牛津、劍橋、哈佛、耶魯平列而無愧色的大學。」實則清華、北大在它面前都是個孩子。 寧捨榮華富貴,只為傳承文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西南聯大的大師、教授們,在去昆明之前都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教授中的教授,陳寅恪。通曉13國語言,遊歷歐洲各國。在清華享受最高薪,一個月工資足夠買一台小轎車。為了來聯大當老師,他錯過了最佳手術機會,右眼從此失明。工資更是果腹都困難。 日本人允諾聞一多,只要留下來教書,不僅年金豐厚,還給他配備保姆、廚師、車夫和兩個文書。面對這樣的優待,聞一多隻說了一句「呸」。然後連夜帶著家人加入國共戰事,聞一多講詩詞,每次都人滿為患。講《古代神話與傳說》更是全校轟動,連工學院的學生,都要穿過整個昆明城來旁聽。 史學大家陳寅恪在第一堂課上就告訴大家:「前人講過的我不講,近人講過的我不講,我自己講過的我不講」。而他一開口,就震古爍今,字字珠璣。連其他教授都會來蹭課,國學大師吳宓更是風雨無阻,堂堂必到。台大、北大前校長傅斯年甚至說:「先生的學問,近300年一人而已。」 八年裡,日軍先後281次襲擊雲南。學生們經常上著課,就在防空警報的刺耳聲中,一路狂奔到山中避險。誰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明天。每次上課,大師們都恨不得把畢生所學,傾囊相授。當時校舍不足,授課地遍布城中各地。學生調侃:昆明有多大,聯大就有多大。 許多年後,聯大學生激動回憶:「日軍炸毀了我們的學校,竊取了我們的藏書,卻毀不掉也斬不斷3000年來的文化種子。」因為聯大的大師教授們,學識浩如江海,眼界學貫中西。他們每個人,都是一部活教材。聯大每堂課,都帶著思想的火花、智識的碰撞。這也是為什麼,條件艱苦的西南聯大培養出的人才,比同時代哈佛、耶魯加起來還要多。 作家汪曾祺說,如果不是讀了西南聯大,我可能不會成為作家。諾獎得主楊振寧說,想起西南聯大的大師課,讓他感動不已。如今大師雖已遠去,他們的教課講義卻得以保留。保留在一套《西南聯大大師課》,可讓一代代年輕的讀者,透過書籍重溫大師的授課風采。 如果你也夢想一睹朱自清、聞一多、錢穆、雷海宗等清華北大的教授風采;親身感受屬於汪曾祺、許淵沖、楊振寧等泰斗級宗師的求學樂趣。可以去書店找一套《西南聯大大師課》,打開它,彷彿就能重回到那一排低矮的校舍里,在烽火漫天的時代中,聽大師們談古論今,傳道解惑。以五千年的知識,對抗無情的戰火。會讓我們更強大。

搶人!北京清華大學招聘會首設「港澳台生」專區

大陸大學希望招台灣學生,但就算北大清華,台灣生要入讀還是有疑慮,就是畢業後找工作的問題。現在清華大學率先打破了這樣的疑慮。據中新網報導,北京清華大學年度規模最大校園招聘會「2024屆畢業生大型就業洽談會」於15日正式開啟。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港澳台生」和「國際學生」招聘專區,有近180家用人單位為港澳台學生提供就業崗位,這是首次設立。 清華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副主任潘瑞浩表示,2024年,清華預計全職大陸學生畢業約9300人,擬參加就業約5500人。目前,已獲得至少一個錄用通知或是已簽約的人數,已達擬就業畢業生的近八成。此次清華2024年畢業生大型就業洽談會,共有全陸29個省市自治區、430餘家的雇主,帶來上萬個招聘職位,行業涵蓋國防科工、製造業、能源業等重點領域。 在招聘會現場,不少雇主攤位前特意標示「港澳台學生」「歡迎國際學生」等字樣。對此,潘瑞浩介紹,隨著清華國際化辦學的發展,清華國際學生的體量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國際學生有意向在大陸就業,因此清華也一直在加強港澳台和國際學生的就業支持力度,且已連續第7年向雇主大力推介港澳台學生和國際學生。 潘瑞浩說,「此次就業洽談會,我們首次設立港澳台生和國際學生招聘專區,有近180家用人單位為港澳台學生提供就業崗位,近140家用人單位為國際學生提供就業崗位。」 潘瑞浩表示,除了港澳台生和國際學生招聘專區,本次洽談會也首次設立了西部、東北招聘專場,邀請西部東北地區170餘家單位來清華招聘。

日人超愛龍角散加奶茶 網:像爆台灣「這款」手搖飲

有沒有喝過加龍角散的奶茶?市面上沒賣,但日本有人試過,且口感不錯。日本一名網友就在社交平台分享他突發奇想將龍角散加入奶奶茶後非常搭,事後該組合更獲得百萬人響應,消息傳至台灣後,有不少網友也照著搭配,試喝完驚呼,跟台灣「某款」手搖飲料味道十分相似。 X平台上(前Twitter)名為「レンタルなんもしない人」的日本網友,3月2日發文表示,他先前曾在網路上看到,把「龍角散潤喉糖」丟入熱奶茶裡後,再用攪拌棒攪拌均勻,接著就能獲得一杯有著獨特美味的全新飲品。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充滿好奇的他親自實驗並試喝後,發現兩者確實非常適合混搭在一起,好喝程度更讓他忍不住將製作方式分享至網上。 該文一出,吸引500多萬次瀏覽,雖然有不少網友懷疑這種獵奇組合,是否真的好喝,但也有許多人嘗試後,紛紛大讚表示,「對喉嚨很好」、「非常適合在花粉季節的時候喝」、「就是有一點帶有草本氣息的一種奶茶」、「就是有薄荷的那種口感,還滿回甘的我覺得還不錯」、「我也有看過這種搭配,感覺感冒的時候很適合這樣喝」。 這款在日本掀起熱議的奇特組合,也被平時就熱衷喝各種奇特混搭手搖飲品的台灣網友關注,許多網友嘗試後指出,這組合其實和台灣手搖店,曾經推出的「川貝枇杷膏珍珠奶茶」口感相似;另有一些網友表示,味道還很像是在高雄發跡的「樺達奶茶」,也就是把枇杷膏加進烏龍奶茶中。

Sora橫空出世 美中AI競賽沒中場休息 直接下半場對決

新加坡《聯合早報》近日發表題為「中美AI視頻生成新賽道」文章指出,中美圍繞ChatGPT的大語言模型競賽還未結束,美國人工智慧(AI)巨頭OpenAI橫空出世的視頻生成工具Sora,又為中美拓展出文生影片的第二賽道。 Sora飛躍性的成果,引發部分大陸科技業者對中美人工智慧水平差距拉大的擔憂,也推動中國業者在視訊生成領域加速尋求突破。Sora問世不到一周後,大陸國務院國資委召開「AI賦能 產業煥新」中央企業人工智慧專題推進會,要求中央企業加快布局和發展智能產業,加快建設一批智能算力中心。 阿里巴巴智能計算研究所上月底發布一款全新的生成式AI模型EMO。百度今年1月已發布名為UniVG的影片生成模型。360集團創辦人周鴻禕2月23日也向市場信心喊話稱,中美在AI上的差距主要體現在方向上,一旦方向正確,中國公司一兩年就能趕上。 人工智慧如今已成中美科技戰最重要的戰場之一,大陸能否培育出可趕超Sora的視頻生成技術,在龐大的文生影片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仍是個未知數。 在這場追趕賽中,大陸還須掃除兩大障礙。大陸AI業者面對巨大的供應鏈風險,必須在著力研發技術的同時,不斷尋找方式規避西方的科技圍堵,很可能因此拖慢技術發展的進度。另一方面,全球目前面臨AI相關法規嚴重缺失的問題。中國在AI監管方面屬於全球領跑者,在AI技術仍未成熟時,已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等文件,力圖確保人工智慧領域有序發展。但現有監管措施仍存在漏洞。 大陸要在AI競賽中趕超美國,並非毫無可能,只是面對越來越陡峭的上坡路,不僅面對美國的競爭,也難逃各國面對的AI治理難題。Sora是繼ChatGPT後,中美AI技術差距進一步擴大的一次節點,也是一個重要提醒——這場AI競賽沒有中場休息,大陸只有通過不懈的追趕才有可能翻盤,否則一不留意,就會被遠遠拋在後頭。

印度明年上太空 拚第4個送太空人上天國家

印度公布入圍首次載人航天飛行計劃「Gaganyaan」(加甘揚)的4名空軍飛行員名單,目標是在明年將3名太空人送入高度400公里的軌道,並在3天後將他們帶回。一旦成功,印度將成為繼前蘇聯、美、中之後,第4個將太空人送上天的國家。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7日報導,印度航天局一直進行多項測試,為此趟飛行做準備。去年10月的一次關鍵測試表明,如果火箭發生故障,飛行乘組可安全逃離。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之後表示,2024年將嘗試把機器人送入太空,然後在2025年將太空人送入太空。 周二,四名候選太空人在位於印度南部城市特里凡得琅的ISRO活動上亮相,並被稱為「準備進入太空的夢想家、冒險家和勇士」。 這些飛行員選自印度空軍,分別是空軍上校奈爾(Prashanth Balakrishnan Nair)、上校克里希南(Ajit Krishnan)、上校普拉塔普(Angad Pratap)和中校舒克拉(Shubhanshu Shukla)。活動上,印度總理莫迪和ISRO主席索馬納特(S Somanath)將帶有金色翅膀徽章別在他們襯衫上,莫迪稱他們是「印度的驕傲」。 印度首次載人航天飛行計劃以梵文「Gaganyaan」命名,意為飛向天空的太空飛行器或交通工具,項目研發成本達90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78.16億)。報導稱,如果成功,印度將成為繼前蘇聯、美國和中國後第四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