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這真是太厲害了,高壽90歲的退休校長柯明正,親自寫稿,出書回憶1940年發生在他周遭的事,鮮明呈現了當年台北市的景觀,不但畫面感十足,而且內容媲美文學作品。
柯明正校長出生於1930年(日本昭和五年)的8月20日,雖然已經超過90高壽,但是耳聰目明,尤其記憶力非常強,說起他10歲時的生活,不但連同學名字都記得很清楚,而且描寫當時發生的事情,也充滿故事感跟畫面性。
柯明正校長畢業於台北師範專科學校、淡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歷任螢橋國小訓導主任、太平國小教務主任、義方國小校長、興隆國小校長、龍山國小校長,在教育界服務了44年。
出生於台北市的柯校長回憶1940年時,台北的雙連還有一片很大的雙連埤,所以他這本回憶錄的書名取名為《1940年雙連埤的漣漪》。這個書名,可能會讓不少讀者誤會,以為是在講宜蘭的雙連埤。看了書才知道,今天台北市的雙連,本來就叫雙連埤。
柯校長對於台北市的往事,有很清楚的描述,最難得的是,所有一切都是真實發生的,甚至還解釋了很多諺語的由來。例如台語「痟貪鑽雞籠」,一般都以為是一種比喻,但是柯校長書中提到日本時代,小偷被抓到之後,警察帶小偷到現場查看,會先在小偷頭上罩上塗得黑黑的竹籠,書中提到這是「心貪鑽雞籠」,所以這句諺語不是比喻,而是真實發生。柯校長也提到當時為了支援日本皇軍,連國小學生也要幫忙種蓖麻,可以榨取飛機用的潤滑油。
柯校長回憶1940年那一年的許多事情,就可以寫出一本將近200頁的書,真的有心,從10歲開始寫,恐怕可以寫出八十幾本。
看過這本書的讀者認為,書中的年代,跟知名文學家吳濁流所寫的《亞細亞的孤兒》、《台灣連翹》一樣,但是柯校長寫的是真實發生的事情,而且他的文筆絕不亞於當時的文學家。
柯校長的女兒柯宜君表示,這本書是他父親親手撰稿,不是口述之後由子女整理,子女做的,只是拿著父親的手稿,找人代為打字、出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