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簡秀枝》廖偉立的「雜木林」建築美學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在文化自主性的反省浪聲中,台灣中生代建築師廖偉立的「雜木林美學」深受肯定,這是極少數執業建築師當中,深刻反省現代與地域文化關係,建構自我設計觀,同時呈現對台灣獨特狀態的思考,深受肯定。
    廖偉立抱持極高的建築理想,聚焦在教堂、美術館、生態景觀橋樑等公共空間,把自然與人為相互混合,創造張力十足的美感經驗,有如台灣亂中有序的雜木林。
    建築評論學者王增榮為此編著了《雜木林進路:廖偉立的建築》於八月出版,為執業建築師建立學術論述,成為典範。
    廖偉立在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畢業後負笈美國南加大建築學院(Souther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SCI-ARC),成為具備基礎實務經驗的海歸派建築師。求學期間教授要求設計一個猶太博物館,在台灣已經執業多年的廖偉立,對猶太文化全然陌生,完全無法創作。
    當時給了他很大的刺激與覺悟,唯有回到台灣熟悉土地,重新面對自然環境的理解並與常民生活方式的結合,才是他的建築未來。為此,他仔細研究觀察台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為潛意識打造建築的真實狀態原來,了解到建築設計核心價值在於「地域性」與「在地化」。
    廖偉立生活在浮動島國,文化、社會與生態,處處都充滿「雜木林」的多樣性、混雜性、衝突性與流動性,更是亞熱帶特有的環境與人文特色。他認為台灣建築不只需要在轉譯台灣的傳統性與地方性,也需以一個更開放思維回應時代新需求與新精神,才能真正進行國際互動與對話。
    一種亞熱帶建築的思考,成為個人審美與建築觀:一種兼具技術性、藝術性與社會性的雜木林建築美學。
    從教堂的興建,更見功力。台中救恩之光教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忠孝路教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礁溪教會等都是廖偉立的重要作品,他重新詮釋了教堂的意義與空間形式,打破教堂一直給人與世獨立、孤高疏離的不友善印象,如何讓教堂與周遭環境融合,又不失自己的個性,成為凝聚民眾共同記憶的標的。雜木林思維裡的教堂,成為民眾對話、連結情感的建築。
    廖偉立對於南投九九峰下的毓繡美術館,運用中國庭園「一阻二引三通」的概念,創造複調的建築風格,凝聚了社區美學意識、緊密扣連居民日常,尤其建築表情,隨大自然變化,展現生命力。
    而一波三折的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改建案,亦是廖偉立為打造與社區連結的博物館而設計,同時順應潮濕多雨的半戶外大棚架,引入北向漫射光的節能綠建築,在地面層留設表演藝術活動空間,落實返還空間給大地。
    橋,之於廖偉立,彷彿埋藏了特別情感。北港糖廠鐵道綠廊、王功漁港景觀橋、天空之橋,都是他的力作。以糖鐵綠廊為例,該座橋樑,橫越城市的長形橋樑動線,不單發現了建築對街區串連的公共性,也突破橋樑作為動線穿梭的單一功能,加入許多人與人的相遇、互動空間,營造出濃濃人情味。廖偉立並設計了觀景台,讓民眾直視歷史斷面,在巨輪滾動向前的剎那中,共感城鎮的記憶。
    糖鐵綠廊正是廖偉立佈局近十年的案子,他比喻該橋是城市的背椎,把它串連起來的同時,正是要找回街的感覺。希望透過縝密規劃下的創造,把人、環境與歷史,逐一重現。
    「假如一個城市沒有歷史感,那幾乎什麼都消失,沒有歷史感,就沒有記憶。人如果沒有記憶,就跟機器人沒有兩樣。」廖偉立說。
    過去、現在與未來都很重要,社會可以因為進步而改變,但是那些有質感的東西不會消失。他強調,建築是尋找關係的過程,跟基地、環境互動之外,人也需要互相刺激,甚至反省。
    身為有守有為的台灣中生代建築師,他面對的,不只是技術性問題,還要同時考慮藝術性、生活性與社會性,是「真善美」的定律之外,再加「樂」,也就是對社會與環境,有一個健康的回應。
    台灣常民生活生猛蓬勃,海洋島國中,靈活的位置與高度,對抗國際式樣的力量,足以轉成一種優勢,廖偉立勇於把台灣的無限可能性,落實在他的建築生活、生命與信仰之中。
    雜木林中進路,頂天立地,勇往直前。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