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關聖帝君赤兔鐵馬巡境嘉年華聖會」,邁向第四天繞境行程。由三峽廣行宮向宜蘭出發,騎行隊行經北宜公路九彎十八拐,仍奮力前行毫無畏懼,祈拜四座關帝廟。分別是坪林協德宮、坪林山林關聖宮、淨根慈惠堂、礁溪協天廟。 數十位身障戰士與癌症鬥士組成的「赤兔鐵馬」主力車隊騎士們表示,過了坪林縣界,一眼由高處向下望,看到美麗的龜山島及整個蘭陽平原,所有疲勞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被洗滌的心靈及對關聖帝君的崇敬。 坪林協德宮主祀為關聖帝君,據廟誌記載,此地漢人來墾時因遭原住民威脅,當地居民認為是關聖帝君顯靈保護庄民平安,遂由居民建廟奉祀。建廟記載中為清朝光緒年間,傅姓祖先傅永禎、傅道二兄弟,從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積穗鄉從善里渡海來台墾荒,先在雨港登陸,經翻山越嶺至魚堀定居。傳說在漢人拓墾之前,當地原住民偶有襲擊。某次原住民來到山頭卻見「千軍萬馬在此操兵演練」,居民體認為此為關聖帝君顯靈,遂建廟信仰保護。 坪林山林關聖宮主祀神明為關聖帝君,奉祀由海上漂流來台五百年前雕刻的「關老爺」,表示該廟有長期且具歷史感的信仰傳承,現廟埕仍積極擴建中。 成立在 1978 年,由當地茶農集資興建。後來於 2005 年進行擴建,建成三進式的閩南建築風格建築群。 礁溪協天廟主祀關聖帝君,最早是由福建漳州出身的林楓等人,為了感謝在廈門東山關帝廟求助後靈驗,於清嘉慶九年(西元 1804 年)將分靈神像從廈門請回,經由草嶺古道進入宜蘭礁溪,建廟之地在風水上被認為是「黃蜂出巢穴」,後來在此建廟,初建立時只是簡陋茅屋。到了咸豐七年(約 1857 年)改建為土牆瓦頂,並增建東、西廂房與護廊。同治六年(1867 年),當時巡察噶瑪蘭廳的鎮臺使劉明燈傳說曾在此得神靈庇佑,回京奏請「敕建」此廟。官方下令皇帝勅建,這使協天廟成為少數由皇帝下旨建造的廟宇。由於「協天大帝」的稱號是當地漳州人對關公的尊稱,故此廟稱為「協天廟」,一樓供奉關聖帝君的夫人,神像為緬甸漢白玉雕成、重達1888公斤,是北台灣香火最旺的關帝廟之一。
即時
日本近年熊害頻傳,黑熊闖入農村與居民區的事件屢升不減。日本警察廳)統計,自今年4月至11月5 日,全國已有 13 人遭熊襲擊身亡,是去年同期的兩倍以上。面對生態衝突升級,日本政府與地方自治體紛紛提出因應措施,其中前首相石破茂以「推動熊肉資源化」的說法再度引爆輿論。 根據日本環境省《人與熊共生對策報告》,日本境內黑熊數量在過去 20 年呈現上升趨勢。研究顯示,暖冬使山毛櫸、橡實等堅果類結實不穩定,使熊更可能因飢餓而下山覓食。大量農村人口外移,農田荒廢、獵人數量減少,使熊更容易接近居民區。加上森林管理不足,使棲息地碎片化,增加熊與人類接觸機率。 面對頻繁熊害,日本警察廳於11月6日宣布放寬相關規定,允許防暴警察使用步槍射擊具威脅性的熊,並強調手槍火力不足以制伏黑熊。新規於11月13日正式生效,顯示中央政府已將熊害視為重大公共安全議題。 《朝日新聞》報導,11月14 日,前首相石破茂在自民黨活動中試吃「黑熊叉燒」,並表示:「黑熊叉燒配紅酒,簡直是絕配。」石破茂表示,他希望藉此推廣「野生動物肉類資源化」,讓獵殺黑熊的行動不至於浪費。他指出,日本每年約撲殺4500~5000頭黑熊,但僅約30%的熊肉進入市場流通。其餘熊體多被作為廢棄物處理,造成資源浪費。石破認為,如果能提高熊肉的利用率,或能讓民眾更理解「必要性的捕獵」。 然而,多名生態學者對此持保留態度。北海道大學野生動物管理研究室指出:「推廣熊肉並不能減少人熊衝突;真正的關鍵是生態系修復與獵人制度更新。」學者批評,日本目前「獵殺太多、利用太少、管理不足」反而形成惡性循環。 石破茂在會中也提出「恢復山林生態」的措施,例對種植熊愛吃的果樹、建立生態廊道、強化山林管理制度等。不過環境保護團體指出,類似政策過去已多次提出,但因預算不足與政策更迭而停滯。 從北海道到秋田,從農村到都市邊緣,日本社會正面對一場未曾有過的人熊衝突考驗。生態學者普遍認為:「熊害不是熊變兇,而是人類改變了山林」。 ※《梅花新聞網》提醒您:飲酒過量,有害(礙) 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飲酒過量,害人害己;未滿十八歲禁止飲酒※ ※《梅花新聞網》提醒您:飲酒過量,有害(礙) 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飲酒過量,害人害己;未滿十八歲禁止飲酒※ ※飲酒過量,有害(礙) 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飲酒過量,害人害己;未滿十八歲禁止飲酒※
網紅館長陳之漢近日遭前員工與元老級成員「大師兄」李慶元連番爆料,指控涉及性醜聞與財務不透明,引發網路熱議。桃園市議員詹江村說,館長人設並未崩塌,「又不是志淇77,從未扮演聖人」,並強調個人私德不公開影響公眾場合,流量人氣不受影響,此話題迅速在社群平台掀起討論。 李慶元震撼爆料:性醜聞與金錢糾紛 李慶元在14日晚間直播中,連同前員工小偉及公司總監吳明鑒,對館長提出多項指控,涵蓋2018至2019年間發生的疑似性醜聞與財務不透明行為。 李慶元指出,館長曾透過LINE要求小偉拍攝私密部位並傳送給他,甚至涉及與館長妻子的性騷擾內容。李慶元痛批:「你們兩夫妻欺負一個員工可以欺負成這樣子喔?員工身心出了問題,也從公司離開了一年休養。」他強調,所有錄音、影片與對話紀錄都完整保存,並計畫提交警方,還原真相。 財務部分,李慶元則指控館長在公司資金運用上不透明,「營運資金皆由股東投入,館長從未實際出資」,公司大額支出理應簽核,他懷疑仍有未經授權的金流。李慶元痛批館長在直播中反控「被勒索」完全與事實不符,並怒嗆「惡人先告狀,還不說實話。」 館長否認指控 詹江村指私德無關公務 針對爆料,館長陳之漢在直播中強烈否認,稱自己未曾要求員工傳送私密照片,也否認任何性騷擾行為。他表示,李慶元及前員工的說法並非事實,「看全世界相信誰,看全公司相信誰」,保持強硬姿態回應指控。 對這場風波,桃園市議員詹江村在臉書發文指出,館長雖遭指控,但「又不是志淇77,從未扮演聖人」,認為網路熱度與流量不會因此下降。 詹江村進一步提到閩南狼嫖妓事件,再次對比館長個人私德與公共影響的界線直言,「個人要玩多大,只要不在公開場合妨礙風化,誰管得著?」他認為,館長的「正義人設」本就與日常私生活分開,因此即使遭爆料,網路流量與人氣仍可保持穩定。 此外,詹江村以幽默方式點評館長傳聞事件,「我不知館長是不是真的只有3公分,不過我是真的有30公分啦!」以輕鬆口吻帶過社群熱議的私密話題,將事件評論娛樂化。 法律專家指出,若性醜聞或性騷擾指控成立,涉及刑事責任,警方調查及公司內部審查仍將是關鍵。財務不透明部分,若確有證據,亦可能涉及民事或商業法律責任。 如今,李慶元已表示將所有錄音與通訊紀錄交警方調查。館長持續直播否認指控,雙方尚未達成和解。 ※《梅花新聞網》關心您:和平地解決問題和平地解決問題;肯定自己,欣賞與自己不同的人;相互尊重,共享生命;當別人侵犯我們時,我們有權利說不※ ※《梅花新聞網》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婦女與兒童保護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少林寺第三十四代武僧、因外貌酷似彭于晏爆紅的「秋風」,在2024年因車禍不幸離世,年僅21歲。他的死訊震撼武術圈與社群平台,粉絲自發悼念,相關內容在各大平台持續推升流量。然而,秋風遺留下的高人氣社群帳號,卻也讓「數位遺產的歸屬」再次浮上檯面。 百萬粉絲帳號成紀念場域 秋風姊姊成主要窗口 《中國新聞周刊》報導,秋風生前帳號在去世80天後,由親屬向平台提出申請,正式轉為「紀念帳號」,成為粉絲憑弔之處。他的姊姊也在社群上撰文哀悼,並因此快速累積粉絲,直播帶貨場次達數百場,成為與粉絲溝通的主要親屬角色。值得注意的是,秋風生前帳號本身未曾從事任何商業化行為。 法學界指出,目前大陸平台大多採「使用權屬於個人、所有權歸平台」模式,這意味著即使秋風帳號擁有百萬粉絲,也不具備完整大陸民法上的「可自由繼承財產」地位。 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會理事高蕾說,具備經濟價值的虛擬財產(如支付餘額、虛擬貨幣、遊戲資產)可以依法繼承;但社群帳號多被定義為「使用權」,繼承空間有限。 影響力本身就值錢:流量能否算遺產? 秋風去世後,除了他本人的紀念帳號流量持續攀升,他姊姊、追悼者帳號也因其名而爆紅,形成典型的「流量遺產效應」。然而,「人氣」「粉絲」「社群影響力」是否能視為可繼承財產,目前沒有明確法律定位。 網紅帳號價值難以量化,且平台多禁止帳號轉讓,因此即使秋風帳號具高度影響力,其價值仍難以經由法律程序完整評估。 Facebook 的「遺產聯絡人」給了方向 與大陸規範相比,海外平台已較早發展數位遺產管理。Facebook 的「遺產聯絡人」機制允許用戶生前指定接手者,死後可代為管理紀念頁面。 大陸平台近年也開始跟進,例如:B站推出「紀念帳號」機制,微信宣布2025 年起不再回收長期未使用帳號,但目前尚未建立可讓使用者預先設定接手人的制度。 法律糾紛逐年增加:繼承母親的公眾號也卡關 《中國新聞周刊》指出,2025年廣受關注的「幸福山學堂」案例中,周然欲繼承自己母親生前經營的個人公眾號,但被平台以「帳號歸平台所有」為由拒絕。他遂提告要求承認繼承權,成為中國首例爭取個人帳號繼承的訴訟,目前仍在審理中。 秋風帳號雖已被妥善設為紀念帳號,但此案凸顯:若家屬想要「接手並繼續經營」帳號,法規仍存在巨大灰區。 秋風的離世讓外界看見:一名大網紅的影響力不僅留在影片裡,也留在粉絲記憶及流量價值上。然而,面對百萬粉絲帳號究竟能否繼承、誰能管理、如何處置隱私內容,法律仍追不上科技腳步。
在成都鬧區的武侯祠不是諸葛亮下葬處,也不是中國最早的武侯祠,但卻是中國最有名的武侯祠,更是全世界最知名的三國遺跡。原因就是它是中國唯一的君臣合祀廟,最能反映「三國忠義精神」的地方。但令人不解,明明是「武侯祠」,為何大門上卻寫著:「漢昭烈廟」? 嚴格說,從公元220年曹丕篡漢建魏到280年晉滅吳,三國時期只有60年,但就像導遊「凱哥」說的:「50多年的三國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中,不過是一個極短的時代,但卻對中國人正面價值觀的形成,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像中國形容一個人工作認真,就是學諸葛亮的「鞠躬盡瘁(力),死而後已」;交朋友要像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的「親君子、遠小人」。 官修版《四川文化簡史》在緒論中也提到:諸葛亮為中華民族留下的,不是一個強大的皇朝歷史,而是一筆無法估量其價值的精神遺產;這遺產作為寶貴財富的價值遠遠超越了世間追求功利、目光短淺的政治,而在中華民族精神人格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雖然諸葛亮是忠臣的代表,但歷代帝王還是擔心這位忠臣的民間聲望壓過皇權。成都武侯祠建於唐以前,最初與祭祀劉備的漢昭烈廟相鄰,但是,老百姓大都到武侯祠祭拜諸葛亮,一旁的劉備反而被冷落了。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的兒子蜀獻王朱椿看了眼紅,就主张「君臣宜一體」,用行政手段將武侯祠廢棄,並藉著重修漢昭烈廟之名,在漢昭烈廟中重塑諸葛亮塑像,還刻意將諸葛亮的祠堂擺到劉備祠堂之後,實現所謂的「一祠同祀君臣」的格局。此後,成都「武侯祠」這一名稱不再專指紀念諸葛亮的祠堂,而是將惠陵(劉備墓)、漢昭烈廟都囊括進來,統稱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經過多次重建,重建過程中,就體現出中國人對於三國精神的重視:首先是《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由唐朝名相裴度撰文、柳公綽書寫、魯建刻字;此碑又被稱作「三絕碑」之因,首先是裴度形容諸葛亮:「度嘗讀舊史,詳求往哲,或秉事君之節,無開國之才;得立身之道,無治人之術。四者備矣,兼而行之,則蜀丞相諸葛公其人也」,稱讚諸葛亮「事君之節、開國之才、立身之道、治人之術」四者具備,是歷來對諸葛亮最貼切的評價。 柳公綽則是楷書「柳體」開創者柳公權的哥哥,其書法功力在當時與柳公權齊名;魯建的刻字歷千年而不損,原碑下部碑文因水浸而損毀,後世補刻,時至今日,其清晰度竟不如原刻,可見魯建的功力。 成都武侯祠還配祀蜀漢的文臣武將,但篩選的標準卻常出人意表,例如定軍山之役設計斬殺魏軍大將夏侯淵並協助諸葛亮治蜀的法正,因為「睚眥必報」,而未配祀;因叛逃而遭斬殺的蜀漢大將魏延也未配祀;奇怪,長坂坡救阿斗的三國猛將趙雲卻被列為成都武侯祠的文臣之首。 成都武侯祠迴廊牆壁上還有岳飛題寫並蓋官印的《前、後出師表》,這位中國軍神正是諸葛亮「忠義精神」的最佳傳承者,因此,幾乎每位參訪者都會認真瞻仰其題字,體會其精神;只可惜,歷史上並無記載岳飛曾到過成都武侯祠或題字。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武侯祠內有劉備的真身墓——惠陵,這也是史上少數未被盜墓的帝王陵寢,據解說員解釋,這是因為「不值」,劉備下葬時正逢攻吳失敗、國勢危亡之際,因此並無值錢的陪葬品,不值得盜墓;「不願」,老百姓都景仰劉備代表的忠義精神,不願去破壞這樣一座英雄墓;「不敢」,正因為劉備代表的忠義精神深植人心,盜墓者將承受社會的譴責; 這樣一個最能體現三國精神、中國精神的地方,任何想要了解中國人民族性的中國人和外國人,就一定要到成都武侯祠感受一下。
大陸人形與四足機器人代表企業「宇樹科技」(Unitree Robotics)邁向資本市場再跨一步。根據大陸證監會於11月15日公布的資料,宇樹科技已正式完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輔導,意味着公司進入上市倒數的關鍵階段。 東方財富網指出,中信證券已向證監會提交《上市輔導工作完成報告》,確認宇樹在公司治理、財務內控與高管法遵培訓等方面均達到A股上市要求。宇樹科技自2025年7月7日展開上市輔導,至11月10日完成,整體耗時132天。 宇樹科技已多次對外表示,預計2025年10月至12月間正式提交IPO申請文件,市場普遍預期其登錄上海科創板。完成輔導後,下一步將是披露招股書及接受交易所問詢。 今年10月,宇樹科技將公司名稱由「杭州宇樹科技」改為「宇樹科技」,外界解讀為「去地域化」以強化全球化品牌形象。同時,創辦人王興興由「董事」升任「董事長」,強化上市前的治理架構。 王興興直接持股23.82%,透過有限合夥合計控股34.76%,C輪估值達120億元人民幣。 根據宇樹公司提供的2024年數據,三大產品銷售占比為:四足機器人:65%(八成用於科研、教育與消費;兩成用於巡檢消防),人形機器人:30%(全部用於科研、教育、消費場景),零部件:5% 營收方面,創辦人王興興曾表示2024年營收突破10億元人民幣;但部分報導引用業界消息稱約為4億元,最終數字將以招股書為準。 2024年公司淨利率約18%,並稱已連續五年保持盈利能力,對於初期研發驅動的機器人企業而言屬罕見。 宇樹科技強調,其四足核心零部件大幅自研,使成本僅為進口品的三分之一,全球市占率超60%。人形機器人方面,R1定價為3.99萬元人民幣,被視為消費級突破價格帶。11月13日公司推出輪式人形機器人G1-D,並在10月底發布帶仿生人臉的 H2 全尺寸人形機器人。 據財聯社報導,王興興坦言,目前業界「機器人大模型水平不足」,限制人形機器人的實際落地能力。工業端滲透率仍低,目前尚未真正形成「替代產線人力」的價值落地。另外,部分專利權爭議仍在審理當中,被視為IPO可能的變數。 若成功上市,宇樹科技將成為A股首家自主上市的人形機器人企業。
根據日媒《週刊女性》報導,洛杉磯道奇總管戈梅斯(Brandon Gomes)受訪時表示,大谷翔平、山本由伸、佐佐木朗希三位日籍球星是否參賽,「目前尚未討論。」低調回應,也讓「日本三巨頭」能否披上日本隊戰袍參加2026年世界棒球經典賽(2026 World Baseball Classic)存在變數,不過對中華隊或者其他球隊而言卻是好消息。 再加上美國隊對於經典賽的態度卻是精銳盡出,幾乎是以全明星隊的名義參賽,美國的態度也有可能改變日本的想法,如果「日本三本柱」堅持參加,也有可能左右道奇總教頭羅伯特(Dave Roberts)的態度。 三人目前皆是日本隊挑戰二連霸的重要支撐,大谷翔平以「二刀流」身分帶領道奇完成世界大賽二連霸;山本由伸則在世界大賽拿下3勝並榮膺MVP;佐佐木朗希則從傷勢復出轉任守護神,愈來愈像道奇最後的一道長城。只是隨著球季剛結束、道奇對他們的身體狀況相當謹慎。 美媒分析:「若提前備戰經典賽,將增加疲勞與受傷風險。對砸下鉅額薪資的道奇而言,最真實的想法恐怕是不想放人」。 戈梅斯雖強調「之後會與球員討論」,但外界普遍認為,球團內部早已傾向婉拒參賽申請。美媒更指出,三人皆屬「高風險球員」,大谷才剛從手肘傷勢復出、山本整季無輪休、佐佐木將回到先發輪值。 若道奇最終不放行「三本柱」,恐引發大聯盟球員間的「拒打效應」。美媒分析,像藍鳥強打小葛瑞洛(Vladimir Guerrero Jr.)或洋基隊長賈吉(Aaron Judge)等人,可能也會考慮以備戰球季為由婉拒徵召,屆時經典賽的星度與關注度將大幅下滑。 上屆日美冠軍戰創下日本國內46%電視收視率、超過5000萬人觀看的驚人紀錄。若失去大谷與山本等話題球星加持,經典賽恐陷入冷清。
近日社群平台上出現「日本重新發放糧票、購買大米須憑票」的說法,引發外界質疑日本是否重回配給時代。經多家日本媒體與官方資料查證,相關說法並不正確。實際上,日本各地政府近期發放的是 大米禮品券(おこめギフト券),屬於地方性民生補助,並非全國統一的「糧票制度」。 《澎湃新聞》查核報導指出,所謂「日本大米糧票」其實由日本農協(JA)與米類批發商聯合會發行,為長期存在的大米禮品券,無使用期限,可在專賣米店、百貨與超市使用。目前由部分地方政府向特定族群發放,作為物價高漲下的生活補助。 例如:東京台東區10月起向居民發放米券,育兒家庭及三口以上家庭可領到價值8800日圓(20張)的米券;其他家庭則可領取4400日圓。大阪府針對19至22歲青年發放約7000日圓米券。日本農協表示,禮品券每張面值440日圓,其中約60日圓為製作與流通成本。 「全国共通 おこめ券 500円分」を1名様にプレゼント🎁 今話題のおこめ券がついに登場! 実用的なギフトとして大注目されています👀#おこめ券 #キャンペーン pic.twitter.com/TqLFaoIlsG ギフト屋さんの「ガリレオ」【公式】 (@galireoarigato) November 14, 2025 依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日本大米平均零售價每5公斤達4235日圓,已連續 9 週超過4000日圓,逼近歷史高點。 2024年極端高溫造成稻作歉收、氣象機構去年警告太平洋南海海槽地震風險增加,引發一波囤米潮、新米上市仍壓不住價格,都是日本米價居高不下的因素。 《朝日新聞》報導,首相高市早苗要求制定抑制物價的綜合方案,政府正考慮將「米券」納入11月底公布的經濟刺激政策中,並研究由中央補貼方式,協助地方政府向民眾發放。 農林水產大臣鈴木憲和也表態支持擴大方案,甚至考慮將米券延伸為可購買多類食品的 通用商品券或電子折價券,以因應生活成本全面上升。 部分分析指出,米券只能用於購買大米,可能形成需求集中特效,反而再度推升米價,形成「越補越貴」的惡性循環。此外,代金券的印製、郵寄與管理均需行政資源,對地方財政是一項負擔。 米價攀升與地方補助政策交織,使原本地方性的大米禮品券,意外被誤傳為「國家糧票」。隨著日本生活成本持續上升,米券是否最終納入國家層級措施,仍待月底官方公布。
蘋果與日本時尚品牌三宅一生(ISSEY MIYAKE)聯名推出的全新配件 iPhone Pocket 14 日開賣,全網原本一片吐槽「貴到離譜」、「不就是毛線手機套?」但沒想到開賣不到30分鐘,大陸售價1899 元(約 NT$8,300)長帶款已在蘋果官網全數售罄! 「貴到像行為藝術」卻搶翻天 這款名為 iPhone Pocket 的針織套,短帶款售價 1299 元人民幣(下同)(約 NT$5,700)、長帶款 1899 元(約 NT$8,300),只在上海 Apple 靜安店與官網限量販售。 黑馬公社形容它是「iPhone 的秋褲」,網友笑稱:「蘋果是不是把行為藝術當產品賣?」「這價格不如我回家叫阿嬤幫我織一條。」然而嘲諷歸嘲諷,中國大陸官網開賣後不到半小時,1899 元款式直接售罄。1299 元橙色短款也迅速顯示「缺貨」。其餘顏色送達時間改為一周後。 台灣更誇張 開賣10分鐘 官網斷貨 雖然台灣並未正式列為販售地,但根據台灣通路回報,官網一上架國際配送版本後,台灣消費者下單速度極快,熱門色 10 分鐘內「全無」。台灣電商平台與社團也瞬間湧現大量代購貼文:香港/上海代購價格落在 NT$6,800~NT$9,500。一些熱門「高亮色」甚至喊到 NT$11,000。 台灣網友留言:「真的只有我買不起」、「哪來那麼多冤種?」但也有果粉直言:「收藏價值 實用性,是蘋果生態的一部分。」台灣販售反應近乎複製 iPod Socks、抛光布等配件當年的搶購潮。 蘋果配件「貴,但永遠有人買」 觀察過去蘋果歷史,這並非第一次引發話題:2004 年 iPod Socks:6個售29美元,如今二手市場價格曾炒到90美元。2021年蘋果抛光布:一塊 145 元人民幣(約 NT$650),依然一度斷貨。 品牌策略分析指出,這類商品不只是配件,更像「話題篩選器」價格越離譜、討論越激烈,越能強化品牌獨特性,吸引高端族群購買。 專家指出,這波搶購反映三種典型購買心理:首先是限量效應:只在少數實體 +官網限定,飢餓行銷奏效。再則是潮流屬性:三宅一生 Apple的「跨界稀缺性」。還有社群攀比心理:越被吐槽、越「值得曬」。有網友戲稱:「不買的人負責罵,買的人負責紅。」
採訪整理/謝明媛 專訪/許晉銓博士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教授 圖片提供/禪天下雜誌 禪定的練習需配合身心專注、調息、盤腿抗痠痛等多項動作,會迫使腦部不同區域的神經元相互協調運作。這些神經元間的連結與調控,可以幫助大腦更有效率地進行運作。 自1970年代,腦神經科學家開始從事禪修高僧的研究,並獲得驚人的成果後,科學界對於禪定如何調控大腦活動,充滿諸多的想像與好奇,而隨著腦神經科學研究技術與儀器的推陳出新,讓禪定所產生的神秘力量,也被科學家逐一以科學量化,人類原有的心靈力量與訊息得以解碼。 根據美國奧瑞岡大學Michael Posner教授與中國大連科技大學唐ㄧ源教授共同發布的新聞稿顯示,大多數人在經過每天20分鐘密集的禪定練習後,可以在1週後迅速提升注意力,並有效控管壓力、焦慮與疼痛。研究指出,身心專注的禪定練習與ㄧ般的放鬆呼吸,對大腦的調控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這也凸顯出「身體」與「心靈」之間的連結,在實質上是提升腦力與改變生理反應的重要關鍵。 禪定可以活腦抗壓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教授許晉銓博士指出,此次的研究方法,有別於一般直接測量禪定者的腦部運作模式,而是直接採用一般藥廠在測試臨床新藥的方法,隨機取樣與分群練習,因此參與此項計畫研究的測試者,本身都不曾練習過禪定。 Posner教授是腦神經科學界的權威,長期致力於研究大腦如何控制人的意念與專注力,他在完成此研究後指出:「這是我第一次參與東方禪定學的相關研究,我非常驚訝這種禪定練習竟有如此正向的效果!」 藉由MRI腦部影像分析的結果顯示,受測者在經過身心專注的禪定練習後,可以開啟腦部不同區域神經元間的連結。Posner教授解釋:「禪定的練習需配合身心專注、調息、盤腿抗痠痛等多項動作,會迫使腦部不同區域的神經元相互協調運作。這些神經元間的連結與調控,可以幫助大腦進行更有效率的運作。」這些研究結果可以充分解釋,爲何經過短暫ㄧ週的禪定練習,就可以改造大腦的神經調控系統。 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並從事於「大腦與心靈」研究的科學家Clifford Saron指出:「現在是我們探討禪定練習是否對一般人有所助益的時候,同時可以進ㄧ步確認,何種禪定練習對沒有經驗的初學者具有真正實質的效用。」 許晉銓博士預期,在不久的未來,「以禪定自我保健」不再只是修行人或出家人獨享的智慧,對於生存壓力大、忙於家庭與事業的現代人,也可以藉由禪定達到活腦、抗壓的功效,只要透過正確的禪定方法,或許只要一個星期的練習便可見效,這對忙碌的都會人而言,真是ㄧ大福音!(註) 註:此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Tang YY, Ma Y, Wang J, Fan Y, Feng S, Lu Q, Yu Q, Sui D, Rothbart MK, Fan M, Posner MI. (2007) Short-term meditation training improves attention and self-regulation.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4:171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