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

乖乖首度學校聯名!乖乖X建中聯名校慶款 校友家長搶爆

相信大家對國民零食乖乖不陌生吧!就連BBC都曾報導過台灣知名的「乖乖文化」,只要在機械設備上面放上一包「乖乖」,機器就會乖乖地服從指令穩定作業。乖乖的魔力跨領域依舊無法擋,這次與建中聯名合作,推出「建中乖乖」125週年校慶限定款吸引國中家長們殺紅眼預購,想保庇小孩順利考上第一志願! 12月2日建中家長會園遊攤位上,就可以購買限量版「乖乖X建中聯名校慶款」540組要搶要快! 外包裝可愛爆表,乖乖公仔一起來到校園當建中學生 這次「乖乖X建中聯名校慶款」外包裝場景換到建中校園,以藍天白雲加上建中的紅樓校門作為背景,乖乖公仔和建中學生一起都穿上建中卡其色制服,背上綠色「建國中學」字樣書包,背後還印有建中校歌詞曲,對應原本乖乖背面的乖乖歌曲,可愛度滿分,不只家長、學生、校友,吸引到一般民眾也都想要擁有一包當作可愛收藏。 圖/除了聯名包裝,背面的建中校歌也讓畢業學長表示懷念起上學的日子。 「我的乖乖,無可取代」魅力驚人 為了慶祝建中125週年校慶,這次盛大聯名合作的「乖乖X建中聯名校慶款」以「我的乖乖,無可取代」作為Slogan。無可取代的是外面買不到,獨一無二還限量販售,從19日開始的預購熱潮不減,吸引了大批的校友與家長購買,現在預購活動已截止,想買的人請於12月2日當天前往建中家長會園遊攤位上購買,限量540組,網友紛紛表示實在太少了,要敲碗加量。 圖/箱子還有應景祝賀語印刷,家長們紛紛揪團搶購希望買來保庇小孩也金榜題名。 因為乖乖無可取代的守護力量,讓全台灣機械設備都「乖乖」的威力驚人,國中家長們得知「乖乖X建中聯名校慶款」的誕生,立刻手刀前往預購,乖乖的力量加上第一志願的好寓意,都讓家長們心跳加速,一定要買上一包讓寶貝兒子吃。「乖乖X建中聯名校慶款」聯名款口味,一樣好吃又涮嘴,還附帶保庇價值,快來搶一包吧!

輪椅上的「小王爺」救難無數 吳念真寫推薦序讚:法力無邊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為永續推動「全球熱愛生命運動」,26年如一日,迄今已表揚橫跨七大洲、75個國家的440位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其中包括救難英雄蕭受明。周大觀的弟弟周天觀更親自為這位「救難英雄」執筆,出版2千冊繪本自傳《呼叫小王爺》。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創辦人周進華表示,1959年生於屏東的救難英雄蕭受明,兒時因意外延誤治療,導致下肢萎縮癱瘓。他目前是屏東縣沿海救難協會理事長,以終身志工為樂。常坐著輪椅趕到災難現場指揮夥伴,30年來共協助警方處理、救援2867件。 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時,蕭受明更身先士卒,深入埔里、竹山、鹿谷災區,進行救災。尤其自創的專為救難無線台號「小王爺」,成為各種災難救星,2000年以此榮獲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呼叫小王爺》描述蕭受明的人生,是難以想像的挫折與堅韌。導演吳念真為這本書寫推薦序,文中,他回憶初見蕭受明的情形,當時看到蕭受明坐著輪椅從遠處來,他心想如果再配上鞭炮和煙霧,這畫面根本就是鄉下祭典所常見的王爺出巡。當時,旁邊一堆人補充說:「我們都嘛叫他『小王爺』!他的無線電代號也是,南部七縣市所有救難單位無人不知、無人不識!」吳念真說,剎那間他愣在一旁,無法相信這樣一個行動不便的人,竟是東港一帶民間救難團體的「領袖」。 吳念真表示,蕭受明那種把生命的價值高度提升的力量和意志,對我來說叫「法力無邊」,凡人如無法企及。他說,這本自傳所描繪的「絕對比我所知道或記得的還要詳細,還要動人。」 《呼叫小王爺》不僅獲吳念真的推薦,也代表遭遇重災、重新站起的力量。周大觀基金會長年倡議「熱愛生命」,也對蕭受明的經歷感觸良多。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副秘書長張芝瑄表示,疫情衝擊下,周大觀抗癌圓夢及熱愛生命基金會都面臨斷炊,也因此誠邀各界捐贈每筆中獎機率還有1元的電子發票給愛心專碼:525,周大觀基金會匯集大家的愛心助全球生命搏鬥者一臂之力。 名導演吳念真等人,肯定癌末救難英雄蕭受明繪本自傳嘉惠偏鄉、帶動熱愛生命。圖/周大觀基金會提供

難以捉摸的神級指揮 與他無疾而終的錄音

【blue97專欄】在晚期指揮生涯裡,指揮家小克萊巴(Carlos Kleiber,他父親Erich Kleiber也是指揮家,一般樂迷稱兒子Carlos為小克萊巴)的所有排練幾乎都謝絕外客。他在1989年的信中半開玩笑對友人說,他嚴格地執行這項禁令。只是,勇敢的指揮後進們還是想方設法試圖潛入偷看,或躲在欄杆後,或藏在柱子旁。他的同行們就這樣看到小克萊巴在指揮這個行業中,達到神人等級的水平。 荷蘭指揮大師海汀克(Bernard Haitink)在一次威爾第歌劇《奧泰羅》的排練期間也偷偷進去看Carlos排練,他低調對英國指揮西蒙拉圖(Simon Rattle)說:「我不知道你怎麼想,但我覺得我在這個領域的學習才剛開始。」 海汀克是Carlos好友。Carlos日籍朋友回憶:「他和海汀克關係很好。大約20年前,海汀克送他一個橙色的手提袋。Carlos一直帶著它,甚至三度更換袋子的手柄,捨不得丟掉。」後來海汀克被問及此事時說,這袋子是他在倫敦Harrod百貨公司買的,當得知Carlos仍保留著它,還不斷更換手柄時,海汀克大笑說:「那就是Carlos!」 雖然八卦傳言滿天飛,但摯友眼中的小克萊巴非常自律,他重視隱私,從不把時間用在艱險狡詐的商業爭鬥上,他沒接掌過任何歌劇院或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對於外界此類的邀請,他一概回絕。小克萊巴不會自認是音樂志工,狂妄地要大家一定給他掌聲。我想,此去的樂壇,恐怕很難出現這種人物了。 小克萊巴留下的商業唱片極少,主要是他那難以捉摸的性格,他的生涯有許多令人扼腕的未實現計劃。如果其中一個計劃實現,唱片史恐怕要天翻地覆了。 1979年,普契尼歌劇《波希米亞人》原定在米蘭的史卡拉歌劇院進行「錄音室形式」的錄音,小克萊巴在錄音第3天就不告而別,留下只有一幕的《波希米亞人》。DG唱片公司多年來一直試圖說服他完成錄音未果,據說唱片公司方面慘賠天文數字的金額。 1989年的某晚,鋼琴家霍洛維茲(Vladimir Horowitz)在電視中偶然看到小克萊巴的維也納演出,深受其感動。他欣賞Carlos那種對音樂的熱情洞察力。霍洛維茲去世前幾個月,兩人碰了面,也相約錄製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此後,霍洛維茲還叨唸著想安排去看Carlos的歌劇演出。結果,他仍錯過聆聽Carlos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指揮《茶花女》的機會(1989.10.16/10.20),兩周後,霍洛維茲去世。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錄音計劃雖已啟動,最後無疾而終。 1982年12月,德國唱片雜誌《Fono Forum》的作家Stefan Mikorey還報導了一項小克萊巴錄音計劃的觸礁過程,該計劃是邀小克萊巴錄製貝爾格歌劇《伍采克》和德佛札克《新世界》交響曲。 最令人惋惜的當屬華格納《尼貝龍指環》錄音。小克萊巴曾深入研究過《尼貝龍指環》,但在他的指揮生涯中從未演出過。著名製作人John Mordler曾全力說服Carlos扛起這《指環》全曲錄音的重責大任,完成EMI唱片公司的偉大夢想。「我和我的同事們花了很多時間緊迫盯人,無論是親自登門拜訪,還是通信,以各種方式試圖說服他。不幸的是,我們都沒有成功。我相信這個計劃吸引了他,但他可能感到不確定,甚至害怕此外,他討厭別人逼他,這就是為什麼他總是如此讓人難以捉摸。」 如果上述的錄音計劃有一個能完成,唱片史恐怕要改寫了。 Carlos去世的5年後,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舉行一場紀念音樂會,音樂會是在沒有指揮的情況下進行。Carlos生前用的指揮棒就靜靜地放在指揮台上。 其實也沒錯..........這指揮棒又有誰能碰呢? blue97:《MUZIK古典樂刊》資深專欄主筆

民進黨政府「高民怨」議題出爐!這些立委監督砲火最猛烈

宋秉忠/台北報導 明年1月13日即將迎來總統及立委大選,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針對2020-2023年民進黨政府執政期間發生的爭議事件進行盤點,整理出民進黨政府高聲量民怨事件的TOP10,其中負面討論聲量最高者為「開放萊豬/美豬進口(2020年)」,總討論聲量達到188萬622筆,第二名為「疫苗採購/高端疫苗爭議(2021年)」,總討論聲量為88萬3,701筆,第三名則為「林智堅論文抄襲事件(2022年)」,總討論聲量為84萬2,721筆。 其次依序為「缺蛋與進口雞蛋爭議(2023年)」(77萬6,070筆)、「台海和平與戰爭(2023年)」(53萬7,240筆)、「513大停電與能源議題(2021年)」(41萬2,846筆)、「居住正義(2023年)」(28萬7,872筆)、「中天關台事件(2020年)」(27萬495筆)、「東南亞詐騙案(2022年)」(24萬3,649筆)以「新竹棒球場(2022年)」(23萬5,526筆),而這些高民怨議題也注定為民進黨在此次的立委選舉中投下變數。 進一步檢視各在野黨立委針對十大高聲量民怨事件的質詢聲量,前15名當中,有10名立委為國民黨籍、時代力量2名以及民眾黨2名。其中,質詢社群總聲量最高的立委由前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奪下冠軍寶座,共23,895筆,第二名為國民黨的賴士葆21,314筆,第三名則是國民黨的洪孟楷15,706筆。 其次依序為國民黨的林為洲(11,710筆)、國民黨的鄭正鈐(9,448筆)、國民黨的王鴻薇(8,463筆)、國民黨的陳玉珍(7,039筆)、時代力量的邱顯智(6,703筆)、國民黨的費鴻泰(6,653筆)、無黨籍的高金素梅(6,411筆)、時代力量的王婉諭(5,705筆)、民眾黨的賴香伶(4,335筆)、國民黨的李貴敏(3,953筆)以及民眾黨的邱臣遠(3,186筆)。 分析幾位立委的進榜原因,則可以發現江啟臣以在擔任國民黨黨主席期間的質詢聲量為最高,在2020年至2021年針對相關議題在社群上的質詢聲量猛烈,尤其為「開放萊豬/美豬進口」議題多次與執政黨交鋒,獲取高聲量。 第二名的賴士葆則是多次進榜質詢聲量前5名,除了「開放萊豬/美豬進口」進口議題外,針對「缺蛋議題與進口雞蛋爭議」也多次在社群發文質疑農業部,主要高聲量事件都與食品安全相關。 第三名的洪孟楷也是因為「開放萊豬/美豬進口」與「缺蛋議題與進口雞蛋爭議」這兩個與民生議題高度相關的事件佔據社群聲量。 值得注意的是王鴻薇在2023年補選上立委,但在這期間表現亮眼,包含「缺蛋議題與進口雞蛋爭議」、「居住正義」、「台海和平與戰爭」此三大爭議事件都有亮眼的表現,質詢社群聲量次次進榜,因此僅一年時間就拿下第七名的成績。 其他小黨的立委表現也都不俗,時代力量的邱顯智在「居住正義」、「新竹棒球場」以及「林智堅論文抄襲事件」都有社群高聲量的曝光。除此之外,包含時代力量的王婉諭、民眾黨的賴香伶以及民眾黨的邱臣遠在這一屆都有不錯的質詢聲量表現。 綜觀來說,隨著數位化時代來臨,立委除了在議會殿堂質詢執政黨監督施政以外。在執政黨發生爭議事件時,如何透過自媒體與社群的力量適時監督政府發揮影響力。除此之外,如何適時和民眾進行溝通說服選民自己能夠有效監督政府,也都攸關於這些立委是否能夠繼續留在立法院的重要因素。

何日生新書《善治理》探索慈濟永續傳承的圓型組織

記者宋秉忠/台北報導 921大地震是凌晨1點47分發生的,但3點鐘時,慈濟就已經在全台災區建立31個服務站,不少逃出家門的慈濟志工在震波停止後,立即衝回家,不是搶救自己的財物,而是找出制服然後穿上,趕赴服務站救災。沒人告訴他們怎麼做,但慈濟志工在災後不到一小時的時間裡就已經就定位。 921,慈濟展現出不輸公部門的效率,讓全國人民第一次認識到它,自1966年成立以來,慈濟迄今已援助過128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球最耀眼的「台灣之光」。 然而,慈濟這樣一個成立將近60年、橫跨五大洲、會員超過1千萬人的宗教性慈善組織要如何有效傳承、永續發展下去,也成為全球學術界感興趣的課題。 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所著《善治理:圓型組織的思想與實踐探索》8月份由聯經出版社出版,日前在台北信義誠品書店舉行新書發表會。 何日生長年擔任慈濟基金會發言人,也是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在北京大學研讀哲學博士期間,何日生體會到佛教的慈悲利他與儒家的和合思想,可以作為經濟的核心力量,因此決心到劍橋大學及牛津大學研究撰寫以佛教慈悲等觀念為核心的利他經濟哲學。 何日生在慈濟工作近20年,2018年他向證嚴上人告假,到英國劍橋大學做訪問學人,又回美國哈佛與哥倫比亞大學展開研究。2020年3月,何日生回台灣教書,由於美國疫情嚴重,就留在台灣,不再前往哈佛進修,改以線上參與研討與課程,2020年底,他完成《善治理》一書。 何日生在《善治理》書中主張,慈濟應該設立三個委員會,也就是三個圓型組織,核心是靜思精舍法師們組成的「靜思法脈委員會」,指導慈濟志工和四大志業主管的思想與精神理念。 第二個圓型組織則是「法脈宗門委員會」,由靜思法脈委員會遴選代表,結合四大志業的主管,統籌四大志業的發展。 第三個圓型組織是「慈濟全球合心大會」,邀集全球各分會的志工領導團隊每年召開,匯報各地會務、討論會務發展、相互借鑒;最重要的是訂定慈濟宗規,將證嚴上人的理念、各志業的運作規則、慈濟人的行儀等,寫成法典,頒布施行。 何日生指出,慈濟的三個圓型組織各有使命與定位,而每一個圓型組織都要具備「愛」、「信念」、「原則」三種元素,如此才能實現圓型組織的善治理。

台南國際攝影節25日登場 記錄百年市景樣貌變遷

【愛傳媒報導】2023年台南國際攝影節(Tiff)「城像·成相」25日開幕,這次的4大展區包括水交社文化園區、台灣府城大南門及南門公園、愛國婦人會館、台南孔子廟及廟外街廓,共展出25位攝影人、逾200幅台南百年來市景樣貌變遷的攝影作品,透過老、中、青三代攝影人接力,以影像探索橫跨百年的台南市景樣貌變遷。 台南市長黃偉哲指出,今年台南國際攝影節非單純展出陳設在館內的作品,而是結合民眾生活、日常環境,讓人緬懷台南百年來不同風采。 黃偉哲說,台南是文化古都,攝影相對於文字讓人更容易省思、瀏覽與閱讀,圖片、圖像以攝影方式紀實,保留城市回憶和故事,呈現今昔台南歷史、人文及宗教,且在共同記憶中展望下一個百年。 台南市政府發布新聞稿指出,2023台南國際攝影節在4大展區展出,分別以「府城紀事」、「府城群像」、「她所見」與「台南現場」為主題,聚焦市中心歷史街區,探索台南街市歷史軌跡,呈現時間變遷留下的珍貴記憶,勾勒出過去和未來交疊的古城文化紋理。 2023台南國際攝影節展期即日起至明年2月28日,除攝影作品展覽外,更規劃攝影講座、攝影書展及導覽走讀等系列活動。

名盤幕後:指揮家小克萊巴與DG的分手之作

【blue97專欄】指揮家小克萊巴(Carlos Kleiber,他父親Erich Kleiber也是指揮家,一般樂迷稱兒子Carlos為小克萊巴)為 DG唱片公司錄製的最後一套唱片是華格納歌劇《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und Isolde),這套錄製過程極為坎坷的唱片成了小克萊巴與DG的「分手之作」。 對唱片公司而言,小克萊巴以難搞出名,這位律己甚嚴的指揮要求整部歌劇錄音前,需進行不下於十次的管弦樂排練,以及二十次的測試錄音。在選角方面他也與旁人呈現分歧。當時有人認為選擇威爾斯女高音瑪格麗特·普萊絲(Margaret Price)唱伊索德可能會疏遠許多樂迷,但最終證明這是正確的決定,毫無疑問,這是整個錄音史上唱得最優美的伊索德,音色年輕,演出令人難以抗拒。德國歌劇男高音雷內·柯羅(René Kollo)也對自己唱的崔斯坦感到滿意。然而,對自己、對錄音龜毛又嚴苛的小克萊巴並不滿意,讓整個錄音過程波折不斷。 這套唱片在德勒斯登錄製,過程持續了好幾個月,參與錄音工作的人員和歌手在小克萊巴的「惡整」下,每天都精疲力盡。當時東德的酒店和餐飲業都很簡單樸素,每次當一段錄音或排練完成後,工作人員無處可去,整天的疲憊無從排解,那種沮喪可想而知。 問題來了,當錄到《崔斯坦與伊索德》第三幕第二景時,唱男主角崔斯坦的歌手柯羅病了,隔天,當他的聲音稍微恢復後趕緊上工,錄音在緊繃的氣氛下開始,結果音樂到中途,柯羅的歌聲開始與樂團對不上,指揮台的小克萊巴看到柯羅只盯著樂譜,不看指揮的手勢,非常不高興,柯羅則毫不服輸地槓了回去,兩人從前台吵到後台,盛怒下的小克萊巴坐上自己的車揚長而去,此後再也沒回到錄音室。 後來,DG安排柯羅單獨錄了未完成的片段,據說,有兩幕的前奏曲也沒有完成正式錄音,還是用彩排時錄下的片段進行剪輯。唱片初步完成後,小克萊巴拒絕批准發行。已經砸了大把鈔票的DG趕緊展開勸說,據說還出動義大利鋼琴家波里尼(Maurizio Pollini)當和事佬。最後,小克萊巴勉強參加在漢諾威錄音室的後製,整套唱片終於正式底定。 這套《崔斯坦與伊索德》唱片是在指揮家的指示下進行第二次後製,初期發行的黑膠唱片有多處結尾是以淡出做結,聽起來很不自然。CD化之前,DG製作人和錄音師找小克萊巴再度進行重製,最後獲得批准發售,而第一版黑膠唱片的母帶則直接廢棄。擁有最初黑膠唱片的樂迷,不妨聽聽兩種版本的差異。 然而此去,極有個性的小克萊巴不再進錄音室,與DG的賓主關係也走到盡頭。1989年、1992年,小克萊巴兩度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按標準程序錄音應由DG發售,小克萊巴得知後大怒,直接翻臉離開談判桌,最終改由當時才起步的唱片公司Sony拿下發行權。 據說,當錄音師彼得·吉爾克(Peter Gülke)說服小克萊巴同意發行《崔斯坦與伊索德》時,這位脾氣古怪的指揮回說:「今天,你讓我成為全世界最不快樂的人。」但這套被指揮自己嫌棄的歌劇唱片,至今仍是《崔斯坦與伊索德》名盤中的名盤,我超愛這套極為優雅的唱片,對小克萊巴的自我嫌棄完全無法理解。 我看過一個有趣的比喻,用這段話來做文章的結尾:「如果說,漢斯·克納帕特斯布許(Hans Knappertsbusch)的《崔斯坦與伊索德》像雙目直視前方、汗流浹背跑得氣喘吁吁的馬,那小克萊巴的演奏,就是聰明、美麗又優雅的駿馬。」 註:克納帕特斯布許是20世紀初偉大的華格納指揮。 blue97:《MUZIK古典樂刊》資深專欄主筆

新創101攜手台智雲「AIHPC超算加速器」:用AI 2.0打造未來新創

【愛傳媒報導】AI產業成長趨勢極快,「STARTUP101」與「台智雲AIHPC超算加速器」迅速看準該產業以及市場,將聯手以AI 2.0改變新創產業,將台灣產業未來推向更高層次,今(24)日雙方會同舉辦「AI超算投資加速:啟動產業創新之路」發布會。也於會中正式宣佈,將展開為期3年的合作,STARTUP101將會以深耕台灣新創精神及投資圈之資本,結合台智雲AI超級電腦算力先進技術,以AI 2.0創新能量加速台灣新創產業發展。未來將鏈結包含上市櫃企業、民間資本、政府、學界研發能量,進行國內垂直加速計畫並拓展至國際,預期提高台日星美4地之新創暨投資生態圈互動交流,提升台灣國際能見度。 圖說:華陽集團董事長王韋中(左)、台智雲AIHPC超算加速器執行長周秉輝(右)於24日簽署備忘錄,雙方將展開為期三年的合作計畫,STARTUP101 以深耕台灣新創暨投資圈之資本,結合台智雲AI超級電腦算力和先進技術,加速台灣 AI 2.0 創新能量。   自2022年11月ChatGPT問世後,生成式 AI很快便成為潮流。ChatGPT上線不到1個月,上線人次突破1億,已成為全球網站訪問量排名24,成長急劇刷新紀錄。今年6月,Bloomberg Intelligence發布的市場報告更預估未來十年生成式AI將出現爆炸性成長,整體產值上看1.3兆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42%,表示 AI 2.0 將成為未來產業轉型、創業的關鍵字。   現場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署長何晉滄、成大副校長莊偉哲以官方、學界代表出席致詞,AI新創團隊BEARVFX能火動畫也為活動製作開場影片,展示技術能力。   何晉滄指出,日本、印度參訪經驗中,他看見日本大型企業主導國家經濟發展的模式使產業漸漸失去朝氣,日本政府看見這樣的危機,便推出促進新創發展的5年計畫作為因應;印度過去則常被視為國際大廠的人力/研發外包的重要據點,但近幾年印度透過成立加速器、太空中心等方式轉型。這次新創101與台智雲AIHPC超算加速器合作,希望能帶動企業與新創展開策略合作,促進產業升級,期待雙方強強聯手可以帶領台灣新創與企業攜手發展,為新創、AI產業生態系帶來不同的面貌。   STARTUP101 執行長呂緗柔指出,根據資策會《2022年台灣創育產業關鍵報告》,近八成企業正在或正在評估透過企業參與新創CSE (Coporate Startup Engagement) 引進外部創新動能,其中企業優先關注的科技新創領域以「AI人工智慧 (52.9%)」 占比最高。 圖說:現場台智雲、華陽創投公司及新創101與新創團隊(由右至左)Dataxquad、繁晶科技 Ranictek、七法、 賦語科技、麟數據一起合照。 呂緗柔也提到,計劃中經常會產生斷層,但新創缺乏資金、資源,因此常需要進行募資。也因此,很多上市櫃企業在投資新創時,會無法理解新創公司當前的營運。上市櫃與新創公司的新陳代謝不同,上市櫃企業有完整的制度與規劃,決策需要時間。但是新創則天天修正營運企劃,導致雙方在溝通上出現了許多「斷層」,是必須解決的問題。因此 STARTUP101 希望能扮演新創與產業/投資人間的溝通橋樑,提供 CSE 服務模式,協助上市櫃企業進行新創案源探勘,透過垂直加速器、企業解題、以大帶小等模式加速投資決策,近期 STARTUP101 也透過與上市櫃公司合辦創業競賽等形式,協助企業介接外部創新動能。 台智雲AIHPC超算加速器執行長周秉輝分析,ChatGPT問世不到一年即掀起生成式AI浪潮,「在這個AI 2.0的新領域中只有新創,沒有『老』創」,未來AI 2.0的產業應用將是不可逆的趨勢,目前如搜尋引擎、廣告等都已帶來全新的商業模式,這帶給新創業者很好的切入契機。   周秉輝指出, AI 2.0 時代「算力先行」,未來各類AI 應用服務都需要算力支援,台智雲運營的AIHPC超算電腦即是台灣AI新創發展和產業AI升級最強大的算力後盾。此外,台智雲領航全球推出繁中版的大語言模型FFM (Formosa Foundation Model)和AFS (AI Foundry Service)生成式AI解決方案,提供模型微調、部署、推論方式更多元的選擇,兼顧可信賴、高效率、高安全的使用主控權,成為企業的 AI 鑄造廠,驅動企業生成式AI的應用和革新,協助打造企業專屬的大模型。   這次STARTUP101與台智雲AIHPC超算加速器共推合作計畫,期盼雙方藉這次合作「優勢互補」,台智雲本身具備AI超算力,目前台智雲AIHPC超算加速器可以說是AI 2.0應用新創的集大成平台,STARTUP101則有強大的資金、產業資源鏈結能力,未來希望能藉這樣的商業模式,共同開拓海內外市場,並達到「產業AI化、AI產業化」目的。 /iframe/p

電農培訓輔導台潮魚集 自媒體助攻鑽石水養大的午仔魚

「我從高中就很喜歡生物。」台潮魚集執行長張家昇首訪時表示,就著他對生命科學領域的喜愛,一路從中山醫大生物醫學系再到臺大動物科學研究所碩士,而後進入水產公司工作。 「那時候我一年只放50天假,」談到在水產公司 的日子,雖精彩活躍,但與家人聚少離多,讓已成家的他深知非長久之計。有意轉職之際,他結識有40多年養殖業經驗的高雄市永安區水產養殖產銷第9班(以下簡稱永安水產產銷第9班)班長蔡麗華-他稱蔡媽媽,開啟他投入養殖漁業的開端。 得天獨厚 鑽石水養大的奶香午仔魚 臺灣諺語「一午、二鯧、三鮸、四嘉鱲」,意指好吃魚類排名,第一名就是午仔魚,因午仔魚無細刺、肉質細嫩鮮甜,深受老人家和孩童喜愛。 「顧午仔魚親像顧囡仔同款。」蔡媽媽聊起午仔魚又愛又怕,因為午仔魚較為敏感嬌弱易生病,有時飛機飛過或狗吠太大聲時,就被嚇到吃不下,甚至亂竄造成魚隻傷亡,養殖難度高。 如何在不用藥前提下照顧好午仔魚,還能穩定產量,是張家昇跟蔡媽媽共同努力的目標。張家昇以學理專業,將漁場數據、科學化管理,透過監控水質狀況、魚隻健康情形,並調配適合的飼料及投入益生菌,讓魚隻越來越健康。 蔡媽媽則擔任重要的溝通橋樑,以傳統一輩能理解的方式說明,改變過往慣用的養殖及用藥方式,將張家昇提議的益生菌等手法貫徹在漁場管理中。 「養殖午仔魚不容易,但養成功了,就能做出市場差異化!」張家昇成功扭轉養殖傳統,建立品質及產量都穩定的漁場,而永安水產產銷第9班也在108年成為該地區第一個獲得產銷履歷認證的單位。 「一方土水,養一方人。」他聊起農漁業就該順應當地自然環境,不同環境造就不同人文風土,而永安擁有全台獨家的「鑽石水」,這是中油永安廠進行液化天然氣(LNG)轉化成氣態天然氣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冷排水」,冷排水於轉化過程裡將歷經兩次過濾及電解過程,水質純淨且品質穩定,夏季多維持在22-24℃,為養殖業最適合的水溫及水質。 除了水源優勢,永安土地鹽化,養殖池內鹹度較高,雖然養殖速度慢,成本較高,但養出的午仔魚,肉質緊實細緻,油脂豐厚,還有淡淡奶香味。 帶著得天獨厚的特點,他們進軍外銷市場,蔡媽媽負責對內的生產管理,張家昇負責對外的業務拓展、品牌行銷,集結臺灣青農和漁二代建立品牌「TFish台潮魚集」,善用農業部「外銷農產品品牌輔導專案」的品牌診斷輔導資源,將品牌識別清晰化,成功把臺灣優良漁貨外銷至美國等海外地區。 自產自銷 電農培訓加強現有行銷模式 張家昇長期積極善用政府資源,當農業部「電農培訓及輔導專案管理計畫」協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中小企業總會」跟他說明這個計畫時,他立刻揪團報名,「電商是趨勢,這又是垂手可得的資源,大家農閒時就可以做,又能增加收入。」於是他呼朋引伴,一幫青農們紛紛報名參加。 他對電商技巧並不陌生,參與課程後,除複習基礎外,也發現過去忽略的一些細節,「我以前比較少看後台」,在老師引導下,他開始從Facebook的後台觀察數據,分析現況以調整行銷模式。 他明瞭現在是自媒體時代,「我很早就開始做YouTube,但成效沒有很好,我想知道該如何做。」已擁有這項工具的他,如何讓流量變高是他最大的疑惑。 「我喜歡直接面對消費者,所以最喜歡輔導上的這部分。」輔導顧問帶著他,從抓影片重點到影片長度關鍵等,直接了解該如何調整影片的內容與節奏,參與計畫後,他的影片流量明顯變高,「告訴消費者產品的差異化很重要。」他談起顧問所說的重點已深植入心。 榮獲第四屆百大青農的張家昇,不只自己精益求精,更與蔡媽媽一起帶領永安水產產銷第9班榮獲110年度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殊榮,也是該年度唯一漁業類獲獎。「我們有底氣,所以很有自信!」他摟著蔡媽媽的肩膀驕傲地說著。

以生命教育出發的鱉出來沒 電農培訓縮短消費者距離

「我既然要開發,不如幫家裡開發。」鱉出來沒、益綺寵品牌負責人謝育諮表示,自己留學英國回臺後擔任國外業務,不捨年長父母仍頂烈日工作,決定返家接下養鱉事業。 接手後,她在每隻鱉植入晶片,追蹤健康狀況,不只確認生死,飼料吃了多少?體重增加多少?都是追蹤項目,「其實心裡很擔心,因為植入晶片會有傷口,如果有問題,整池鱉都會死掉,但每一隻都是生命。」她用數據及科技來建立自己的養殖手法。  「我把動物當人照顧。」她摒棄過去單一飼料,採用添加雞肉、豬肉、蔬菜、紅蘿蔔等均衡營養的飼料增加鱉群的免疫力,「他們跟人一樣需要營養,而且人如果每天吃一樣的食物也會膩,將心比心嘛!」  她更拋開傳統作法,降低養殖數量及密度,讓鱉群有更好生長環境,並拒絕使用抗生素及各種藥劑,「一開始就幾百隻鱉死掉。」回想當時她仍心有餘悸,但她堅持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留下來就是健康的,人吃了才更健康。」  因均衡營養及不用藥的堅持,通過日本嚴格藥檢,每年大量外銷至視鱉為高級食補的日本。 狗啃啃創意取之於浪浪 用之於浪浪 養鱉池範圍廣闊,鱉農多會養狗顧池,謝育諮從小與狗相伴,全盛時期養了12隻,都是流浪狗收編,也有從香肉店救出來的。  「一般死鱉都是放水流,」但死鱉順著水流沿途產生的惡臭難耐,她改將死鱉放自家籃裡讓水流沖走腐肉,留下殘骨。鱉甲骨經妥善清洗處理及日曬後,交給中藥商成為溫補食材。  某天,她發現每當放狗出來,牠們就會衝到曬鱉場啃鱉甲骨,這才發現鱉甲骨很吸引狗,愛狗心切的她怕骨頭尖刺傷狗,便將鱉甲骨磨成粉做成狗零食,分送給親朋好友,意外熱烈回響,造就「益綺寵」首發產品-「狗啃啃」誕生。  狗啃啃經10小時低溫烘培,為補充營養加入紅蘿蔔及補血的豬肝,「有隻狗突然暈倒,看醫生才知道是貧血。」驚覺狗也會貧血的她,研究變更成分,讓狗吃的更健康。  更研發用鱉甲骨粉和鮮魚漿製成,貓狗都愛吃的「呷魚香絲」。起初她只是想靠賣的錢,支付收編浪浪的生活開銷和醫藥費,「現在我希望把健康帶給更多貓狗,有更多資源救援浪浪。」。 透過電農培訓 加快銷售速度  早上5點起床,挖蛋、巡池忙碌整天直到日落,「根本就是修行來著!」這位第二屆百大青農得主,也是養鱉界第一位產銷履歷達人,嘴裡雖嚷著這條路很累,但當談起她打造的各式鱉產品,就像孩子看到破殼而出的小鱉一樣興奮!  「每到生蛋季節,我都會蹲在那邊看牠們一個個破蛋而出,百看不膩!」她想將這從小看到大的感動畫面讓更多人看到,便設計「鱉蛋生態觀察盒」,精算小鱉破殼而出的日期,讓孩子透過觀察,看小鱉破蛋而出,餵食養育小鱉,對鱉有更多了解。  「我們是養的人,做的人,也是賣的人,做電商太花時間。」行銷系出身的謝育諮坦言,雖然知道電商是趨勢,但一開始有點逃避不想面對,後來從百大青農社群得知農業部的「電農培訓及輔導專案管理計畫」,想著可因此拓展人脈又可學到電商知識,一舉兩得,便報名參加。  電商是直接面對消費者,跟過去做外銷不同,剛開始她有些焦慮,在一系列課程後,逐漸定下心,一步步規劃電商之路。 除經營Facebook粉絲專頁,更在各平台上架,開設自己的賣場,「做電商,最大的收穫是可以立即得到顧客回饋。」她說到狗啃啃一開始是用紙袋包裝,後來顧客反應有蟲,她才發現紙袋因無法防潮,間接影響產品品質,她馬上更換成塑膠包裝。  課程中老師談到挖掘產品的獨特性,她想起自創的第一個品牌,以生命教育為出發,將養殖園化作生態園區「鱉出來沒」,舉辦生態體驗活動,讓更多人親近並瞭解鱉。  原本她只透過自家網路賣場銷售生態盒,但銷售速度很慢,經老師提點串聯異業放大效益,她開始跟水族業者合作,讓生態盒有更多能見度,不只國內受歡迎,連歐美、日本都有訂單。網路無遠弗屆,藉由農業部的電商培訓課程讓謝育諮的產品有機會讓海外顧客青睞,成功拓展外銷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