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馬偕

已找到 3 則相關結果

馬偕專校世界安寧日 疫起挺過 愛在蔓延

【愛傳媒報導】「世界安寧日」的精神在於宣揚與推廣對於臨終病人擁有安寧選擇醫護方式的權利與期待,安寧照顧的範圍和目標可從「病人自主權利法」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強調對臨終病人最直接的尊重與安排可以看見。馬偕醫院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與「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共同合作舉辦「2022年世界安寧日」的活動,並邀請樂山教養院擔任攤位嘉賓,目的是呼籲社會大眾主動面對這一段全球人類面對的疾病大流行,所造成的影響。因此,此次世界安寧日的主題是:「『用愛撫慰心靈與社區』,即在呼籲並喚起社會對於這些驟然失親的人的關懷,在社區中扮演他們最貼近切最溫柔的支持」。也透過馬偕專校各科的巧思手作,將學生們的體驗與參與一起送給安寧中心的病友、家屬、甚至是醫護人員手中,實屬全人教育之最佳典範。  站在全人關懷的角度,病人家屬同屬一體,但因為行政和醫療封控措施的嚴格執行,家屬接到親人的病情,每一刻每一週的急速變化,卻無能為力,無盡的祈求和盼望的結果,往往悔恨大過於喜極而泣,參與業者明園禮儀公司負責人李佳霖談到兩三年來,甚至部分家屬彌補已故病人的殯葬儀式,也受制與相關政策規定,「見不到最後一面的遺憾與痛心」重演了無數次,在在都挑戰著人性的尊嚴與關懷力。透過世界安寧日的議題,讓學子更加體驗認知生命的意涵,樂山教養院張嘉芳院長勉勵學子:「全人除了是身心靈,也包含不同的族群,任何對象,都會是生命教育很重要的學習場域。」  「安寧照護」的概念已逐步擴及病人家屬與醫護人員等第一線面對臨終病人、面對生死轉換點的各個對象,使他們的身心狀態能接受到同等的安慰與關懷,讓彼此的人生旅程能在這一段相處過程產生出的衝突、傷痛、不捨當中獲得平靜和體諒。淡水馬偕安寧中心陳均豪醫師也分享,台灣傳統文化層面仍有許多人會較為避諱臨終的討論決策,然而醫護團隊仍要扮演好溝通的角色,適當的時機與病人與家屬討論,如此才能尊重到最終真正想要的醫療方式。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幼兒保育科、化妝品應用與管理科、餐飲管理科、生命關懷事業科、智慧科技長期照顧科為響應今年世界安寧日的價值與今年的主題,思考臨終病人及其家屬間的身心照護議題,嘗試以「追憶生命開展的美好,珍藏永恆無悔的回憶」的精神,使臨終病人、其家屬、相關醫護人員,以及在校生響應「世界安寧日」的相關手作活動中,包含幼兒保育科的加油小卡與暖心的手作糖果、化妝品應用與管理科帶來繽紛療癒的酒精流畫、餐飲管理科精心創作的健康愛心餐盒、智慧科技長期照顧科是在減少人力的技術層面結合醫療體系、生命關懷事業科則是帶來VR死亡體驗、杯墊製作以及輔助治療的手作小品,所有的體驗彷彿帶領學子緩步回憶著自身童年或生命經驗中愉悅與難忘的一刻,並將其感動與幸福感轉化為具體作品與話語,永恆的保存在身旁與心裡,並且分享療癒更多的人。 圖/馬偕專校生命關懷事業科手作體驗。  馬偕專校全體師生,希望透過這樣的作為,得以使臨終病人能肯定自己和欣賞自己過去和當下生命的價值,減緩對生命的後悔與遺憾;使病人家屬因親人病情變化或離世所產生的不捨、擔憂或其他負向情感,轉化為感恩當下、共憶美好的祝福;使醫療人員在照顧臨終病人的壓力與負擔,透過共享童年或生命經驗的對話歷程得以抒解;使在校生有機會審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在現實生活的徬徨裡,注入尋找幸福的積極態度,為自己往後的人生繼續負責和努力。期待在安寧照護推動的道路上,結合全校各科的專業與每一位同學的熱情,感染與感動每一顆需要關懷的心。 圖/馬偕專校幼兒保育科發揮所長,學習付出與關懷。 圖/馬偕專校化妝品應用與管理科展示繽紛療癒流畫作品。 影片來源: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

港星劉嘉玲居然是台灣平埔族?

【愛傳媒特約記者陳冠宇報導】經常獲得最佳女主角獎的知名港星劉嘉玲,居然是台灣平埔族? 劉嘉玲17歲就進入演藝圈,1991年以電影《阿飛正傳》獲得法國南特影展的最佳女主角,後來又陸續獲得了中國金雞獎最佳女主角、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經常參與大卡司電影的演出。 有眼尖的民眾發現,在一張「噶瑪蘭織布婦女」的照片中,赫然看見了劉嘉玲。 如果仔細一看,就會知道照片中的人不可能是劉嘉玲,因為這張照片是創辦馬偕醫院的馬偕博士,在一百多年前日治時期的明治29年、西元1896年拍攝的,留下了台灣平埔族原住民的噶瑪蘭婦女使用織布機織布的珍貴照片,這張照片被收入馬偕博士的《臺灣遙記》一書,還有一系列未曾出版的相關織布照片,保存在英國牛津大學博物館。 除非劉嘉玲活了100多歲,不然照片中的人雖然非常像劉嘉玲,但絕對不是她。至於兩人有沒有可能有血緣關係?也就是照片中的人有沒有可能是劉嘉玲的先人?劉嘉玲會不會真的有平埔族的血統?除非驗DNA,否則恐怕只有劉嘉玲本人才知道了。

馬偕生關科 AI、VR模擬教學

【愛傳媒報導】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生命關懷事業科,為了要讓學子對殯葬產業了解更透徹,特將AI、VR人工智能注入課程中,學生透過新科技了解到整個產業,真正遇到實際作業時,心態上也已調適很多。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生命關懷事業科主任林龍溢表示,在訓練過程中,也利用人工智能培育,未來會朝向AI教育訓練,讓學生可以利用手機學習,專業禮儀師動作、語調,做一些智能上的學習。 圖/學生虛擬實境體驗。 科技注入課程 學子學習加分  林龍溢說,也會利用VR教學,去彌補學生沒有辦法去殯儀館接觸到遺體,讓他們可以身歷其境,像是殯儀館、太平間,學習禮儀師到底在做什麼樣的工作,而不是到業界才發現,實際工作與想像的很有差距。 多思考再進入 不要只想著賺錢  新台灣生命經理安琪也談到,這幾年投入在殯葬產業有年輕化趨勢,但她還是想給進入這個產業年輕人建議與提醒,不是只想賺錢,而是反問自己能不能接受這個產業,一定要深思熟慮後再踏進來,不然也是匆匆來、匆匆走,思考層面包括之後的人際關係、家庭關係。她也提醒,投入在這個產業真的是相當忙碌,而且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如此一來就得割捨很多個人時間。此外,從事大體淨身師一定要細心、耐心,觀察力也要細膩。 侍亡者如親 家屬沒有不動容的  畢業學長也在新台灣生命擔任大體淨身師的詹政彥,分享自己從事遺體美容及遺體修復的案例,面對一些特殊案件,要思考如何做才能讓亡者遺容安祥、家屬安心。他說,曾有一位很壯的亡者,生前有水腫,又經冰存過有水泡,皮膚變得非常薄,此時淨身一定要非常小心,甚至要很輕柔對待,才不會讓亡者再破皮受傷,尤其在做每一個環節時,都要告知家屬,通常親人看到淨身師用心,以及看見自己的親人在淨身美容後猶如睡著般的安詳,常常會由衷的感謝,「這種真誠致謝以及看見被安慰到的家屬,是我從事此行業最開心的一刻」詹政彥也提醒,學弟妹一定要在校,練就縫補技巧,未來就業時幫助很大。 寵物關懷課程培訓 跟上潮流  馬偕生關科也發現很多學子,選擇就讀此科,很想來探索生命,畢竟年輕人對於生死接觸有限,主任林龍溢指出,學校特別研發寵物關懷一系列課程培育,包含寵物的教養、照顧、膳食,乃至於寵物的殯葬、美容,也藉由這些課程,讓年輕學子體驗,寵物的關懷、撫慰,學校更積極輔導這一方面。讓學子去體會「生命是珍貴」,這些真理的部分。  學校也與寵物公司、寵物協會合作這部分的證照及課程,做一些生命關懷市場區隔。林龍溢認為,禮儀師是一個助人事業,在課程的培育中,不只有學習殯葬而已,社工師、心理師的課程也納入,讓學子未來升學或就業,路更寬廣。 圖/林龍溢主任探班翡翠森林féerie寵物生命禮儀文創實習生。 探索生命課題 課程多元  生命關懷事業科專一生鄭晴也談到,曾有一位朋友向她分享,自己在親威過逝時沒有哭而遭受到別人異樣眼光。由於鄭晴上過不少生命課程,她能學以致用安慰朋友,「每個人對於死的心態不一樣,並非傷心就是要哭得很淒慘那一種」朋友才慢慢釋懷、冷靜下來。她認為,未到馬偕生關科前,未上過專業課程前,對死亡是畏懼、害怕的,因為學校課程寬度與深度很夠,她也在考慮未來要至安寧病房工作,也可以再研讀長照課程服務更多人。  林龍溢表示,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是一所教會學校,在生命關懷上,以基督、宗教為出發,一種博愛的精神,與一般學校不一樣的地方。而馬偕生關科也是北部唯一生命關懷事業科,校友也在這個產業表現很出色。 影片來源: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