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陳妍安

已找到 2 則相關結果

陳妍安/誰取了《類戲劇》這種爛名詞

今天看到有人提到《類戲劇》這名詞,坦白說很久以前,就覺得非常好笑。這種說法只是顯示出這些人對戲劇的不理解,這種戲劇水準之差,看得出國內對於戲劇知識素養的不足,以及嚴重缺乏相關戲劇概念的教育。 很久以前就覺得到底是誰,取了個《類戲劇》這種爛名詞? 戲就是戲,哪有什麼《類戲劇》?《類戲劇》是什麼?是指類似戲劇的戲劇產物嗎?什麼叫做類似戲劇的戲劇??那它不就是戲嗎?為什麼還叫類戲劇??不懂! 在舞台劇的專業表演中,就有類似這種旁白式的劇本表現方式。台上會有個說書人角色,ㄧ邊說著部份短短劇情故事的過程,讓演員ㄧ邊照著說書人說的內容來表演,漸漸轉換場景,然後到了某個重要情節時,說書人暗場退場,舞台燈光亮起時,直接轉景為有對話的角色表演⋯這是編劇編寫故事、劇本的不同型式表現手法之一!! 在國外,這種戲劇呈現是很常見很一般的表現手法,即使在國外電影中,也會有類似這樣寫法的劇本創作,這樣的表演表現方式演出。 國內知名的果陀劇團,曾數次演出不同版本的《淡水小鎮》,就是改編國外知名作家王爾德的舞台劇劇本《小鎮故事》,這個世界聞名的舞台劇劇本就是用這種旁白式的戲劇型式來說故事的。國外的相關類型戲劇呈現,早就行之有年,對他們而言,這就是戲啊,就是戲劇的表現手法,就是戲!!沒有這種叫做類戲劇的戲! 所以當有人提出《類戲劇》這種奇怪名詞時,只覺得很可笑。說真的,會說出這種話的人,只是更突顯你自己對戲劇的無知跟荒謬。 對我而言,戲劇、戲劇表演都是神聖不可輕蔑的。。戲劇可以用各種類型來表達,那是創作力的展現。因為多元,才會有寫實劇、喜劇、荒謬劇、悲劇等等的不同類型的故事。因為多元才會有各種超乎想像的表現手法來呈現戲劇!! 所以明明就是戲,明明就是編劇用各種不同手法來呈現的劇本內容,偏偏被冠上個四不像的名詞《類戲劇》,這不是很奇怪的事嗎? 那可不可以告訴我,你到底看到了什麼??你沒看到劇情嗎?沒看到演員表演嗎?沒看到整個故事嗎? 如果你都看到了,那請問這不是戲?什麼才叫做戲?那為什麼還要叫做什麼《類戲劇》? ?請問是類類類⋯類什麼東西?? 如果硬要說接近類戲劇這名詞,那就更應該是放在有角色扮演的記錄片,這種非正式戲劇的記錄片說故事型式,會更適合吧。 有時候可以好好思考,好好動動腦嗎?不要再一直當個無知的可憐人還不自知,還自以爲是很懂很自豪。 另外,請搞清楚,本人不是什麼類戲劇演員,別再用這種無知的話來貶低我的戲劇專業。 就是因為你搞不清楚,所以說個明白,讓你清楚點。 不管是什麼樣的劇本來到我的手中,舞台劇、八點檔戲、大愛的戲、公視的戲、偶像劇、戲說台灣、第一劇場等,甚至學生作品,廣告⋯等,不管演什麼角色,什麼類型的戲,對我而言,都是完整的角色,都是完整的戲。 沒有哪種戲比較高級、比較高竿。 偶像劇比你以為的類戲劇高級? 八點檔比你以為的類戲劇高級? 還是大愛戲比你以為的類戲劇高級?還是你認知的任何戲比你以為的類戲劇高級?? 錯!! 戲劇就是戲劇,哪有什麼比什麼高級?只有精緻跟粗糙、用心跟不用心製作、製作成本高低、幕前幕後團隊的能力技術優劣等而已。 要來評等級?該評的才是演員的演技!!演員的演技!演偶像劇出身,技不如人,比較高等嗎?演八點檔出身,技不如人,比較高等嗎?演各種不同戲種的戲出身,技不如人,比較高等嗎? 然後,硬要去分戲劇的高低等?這是什麼邏輯??我真的不懂! 看到《一個演員的誕生》、看到《我是演員》這種完全探討表演、探討演員演技的專業節目,真是覺得感嘆萬分,十分讚賞。(且不論私下是否有製造其他節目效果的原素,至少從播出的內容看來,算嚴謹中肯。反觀國內?沒有一個是探討專業表演、戲劇的節目,有的只是插科打諢的娛樂性節目,難怪不把專業當專業來尊重,這就是演藝圈一直不進步的地方。) 不管節目請來的大導演來賓、演技派的演員、還是指導的表演導師,他們說出來的對演技評比的話是很中肯客觀的,重點是夠專業。 你對某個領域,專業不專業,懂不懂,一開口說話、評比,就會讓此領域的專業人才,知道你說的東西對不對、懂不懂、是不是專業。所以當你真的什麼都不懂,還要說出你以爲很懂的東西,振振有詞,那不是很厲害,是很蠢,透露自己的無知,是很蠢,懂嗎? 不懂沒關係,去瞭解就好,誰不是從不懂到接觸到理解到研究到實踐到透徹,而成為專家。不是嗎? 回頭來說我的表演累積~ 我很努力認真完全投入情感去演好我的角色人物。很感恩這些戲劇表演的經歷,每演一個戲劇作品,都是在磨練我的演技。我從不隨隨便便演我手上的任何一齣戲,每個戲、每個角色,我都會認真去思考,該怎麼演?就算只是演個路人角色,幾句台詞角色、或旁邊當沒台詞,甚至鏡頭帶不到我,只是個站在主人旁的ㄚ嬛角色,我都很認真去看待這些角色,更別說那些重要的主要角色了! 如果我今天的表演有進步了,那是因為我把每個戲都當作磨練演技的機會,把握住任何可以表演的機會,因為唯有實際經驗才能累積表演能力,當然前提是你要肯用功,下功夫! 我還有很多努力空間,還有很多要成長的空間,即便這樣,我非常感謝任何不同型式的戲劇表演,讓我能多方嘗試拓展、增長我的表演能力。所以這些曾經有過的表演經歷很重要,那是演技的累積。不是一句隨隨便便類戲劇演員出身,這種愚蠢低層次的話來抹煞我的專業。 我是一個演員,是個專業的演員。 你若不喜歡我的表演,或我這個演員,對我來說沒有影響,因為我不會因爲你的喜好,而停止我對演技提昇的追求。你若喜歡我的表演、我這演員,我由衷感謝支持,希望未來能有更好的作品回饋你們對我的肯定跟喜愛。 請尊重我的職業,別再拿你的無知來輕蔑貶低我的表演跟我的專業。要不,這真的不是表示你很懂,這只是更突顯你的無知跟低戲劇水準! 作者為專業演員 ●詳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曾被導演質疑不會演戲 陳妍安在連續劇走紅

圖/陳妍安  【記者黃琮賀獨家報導】陳妍安擁有豐富的表演經驗,她說自己會成為演員是出自於好奇心,小時候喜歡關起門來對著鏡子表演遊戲,但是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站上表演舞台,演繹豐富的人生百態,印象中是偶然在報紙上看到藝術學校的招生訊息,對於表演系的好奇讓她跳脫原有的生活,自己沒什麼考慮,就報名考試。  「那時的生活沒有接觸過表演藝術,也沒有跟家人說要去考大學,一來是怕沒考上還留有面子,二來是只要是我想做的事情,我都先做了再說。」  表演系的考試讓陳妍安印象深刻,她說當時考試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筆試,除了普通考科外最讓她驚訝的是試題裡面有許多有趣的考題,例如試卷上會給予一幅圖示,要考生發揮想像力,寫下戲劇性的情境,除了筆試外第二階段的肢體關卡與面試陳妍安也都順利通過,不像一般考生面對考試壓力的心情,陳妍安說自己在過程中像是在玩遊戲。  「不管是筆試還是面試都讓我玩得很開心,我在過程中才發現表演系的考試很靈活有趣,跟過往自己唸書時那種死板的教育體系很不一樣,我也因為這些過程對於表演越來越有興趣,反而不是覺得還有好多關要去考,而是期待還有哪些有趣的情境要我去玩去體驗。」  在眾多關卡的試煉中,都一一挖掘出陳妍安的童心與敏感的情緒反應,她通過了表演學系的考試,也開心的與家人分享自己努力的成果,然而母親對於表演系的陌生讓她擔憂陳妍安未來的生計,也曾提過比起藝術相關領域是不是考個公家單位會比較能養活自己。  「我非常能理解母親的感受,一部分是對於表演工作的刻板印象,一部分也是母親對於子女的擔憂,雖然她有提過這些想法,不過家裡出了一個大學生,她還是很支持我去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求學時我都能照顧好自己,學費及生活瑣事我不曾讓家裡擔心,學習的過程中表演藝術打開了我的世界。」 圖/陳妍安提供  舞台的訓練及課程讓陳妍安接觸到自己從未想像過的藝術領域,她更跨足了電視戲劇的表演,在演繹過程中每每都有出色亮眼的成績,陳妍安說自己剛接觸電視戲劇演出時曾花了一段時間去適應,雖然在學校受過完整的舞台劇經驗,然而面對鏡頭卻有著全然不同的表演形式,一開始屢屢受到導演質疑自己會不會演戲,常因為忽略了鏡頭與鏡頭之間的切換而導致不連戲的問題。  「舞台劇是一氣呵成的演出,影像就不一樣了,一開始我沒有考量到鏡頭語言的運作,所以在表演上花了一點時間去適應,當時導演會罵我說會不會演戲,常常在鏡頭切換後動作及情緒不一導致不連戲,但那時我不氣餒,利用很多時間自己去聽導演跟燈光師及攝影師討論鏡頭拍攝的細節,後來了解到鏡頭語言之間的切換後,就在也沒有這些問題。」 圖/陳妍安提供  不同表演形式的訓練讓陳妍安能掌控好自己的表演情緒語肢體語言,不管是舞台劇及影像的演出都讓她得心應手、從容應對,每一次的演出她都會自省自己是否還能做得更好,獨立自主的個性讓她依靠自我努力與不服輸的個性無畏的迎向挑戰,她會改進會自省,堅持做好演員的功課。  陳妍安說自己對於演出常常有許多想法,她不甘讓飾演的角色沒有戲劇張力,除了用力讀本外,也發揮了自己的想像力為角色填補生命。  「我一定要細讀劇本,有時我會依據腳色的台詞或是她在劇本文字裡的舉手投足間去建構她可能擁有什麼樣的生活及文化背景,在語言及非語言的表演情境下,角色透露出什麼樣的線索讓觀眾去了解她、感受她的存在,我曾演過反派,記得那時劇本裡面寫了簡單的文字描述,但是這樣的描述又太過片面,我開始透過這個女人的台詞去想像她的生活、她曾受過的教育,並從她與其他角色互動下了解她的心境,一方面幫助我進入角色,讓她表現得更立體,一方面觀眾也更能夠感受到我的表演而有所共鳴。」  對於角色功課的堅持也能夠從陳妍安自己的社群平台上看出端倪,她慢條斯理的與觀眾互動,說明自己飾演角色的行為動機與原因,戲裡戲外都充分展現專業及對於表演的熱情,她說自己對於角色有了想法、有了層次也更能掌握好自己的表演,這些角色功課都是身為專業演員該做的事情。  談起印象深刻的演出經驗,陳妍安說演員看似光鮮亮麗,其實每一次的演出都可能耗費許多精力,尤其是在情感濃烈的宣洩中,無法在短暫時間理撫平心情。  「我記得有演過一場母女吵架的戲,那時的劇情是母親不諒解女兒想要離開她的決定,所以媽媽開始不跟女兒講話,女兒很難過,那個當下讓我自己想到我與母親的相處,從小單親的我不能想像愛我的母親如果像劇中情節一樣忽略我的存在那是什麼樣的痛楚,那場戲演完後,我的眼淚沒有停;還有一場戲也讓我印象深刻,那是一場親子之間的衝突,我演一位母親與兒子吵架,當下演完後情緒一直堆積在心裡,我記得現場還在拍攝其他場戲,我和飾演我另一半的男演員坐在房裡,他感受到我的壓抑,即使我們的戲演完了,他都握著我的手沒有放開,陪伴我緩和我的心情,下戲後飾演我兒子的演員也走過來給我一個擁抱,讓我感受到溫暖,告訴我沒事沒事。」 圖/陳妍安提供  演員一職同時兼具了強與弱的特質,在眾多不同的情鏡當中體會與演繹了人生百態,在複雜的劇情架構中凸顯了角色的個性,表現了演員的專業強項,同時也在情感宣洩的表演中,展現了難以言喻的柔弱心境。  陳妍安說作為演員讓她體會到許多不曾想像過的人生風景,但是這個行業在現階段的環境下仍然有許多顛簸與崎嶇,常常有可能一檔戲結束後就要開始擔憂下一次的演出在哪裡。 圖/陳妍安提供  「作為演員,就是要好好生活,這是我的老師告訴我的,既然我們的天職是要演繹眾多人生,那就要學會同理感受,這個世界無時無刻都在給我們訊息,對事物有想法有感受會替自己的表演加分,演員的工作有時候很不穩定,那些等待的日子裡我也不會閒著自己,我持續進修、接觸不同領域的書籍,相信這些片刻會成為我下一次演出的養份。」  多年的表演經驗不但讓陳妍安的演出更加豐沛厚實,也提醒著她不要忽略生活的枝微末節,她無時無刻都在充實著自己準備好下一次的演出,不疾不徐的在倒數5.4.3.2.1.ACTION時拿出百分百的專業自信,再次表現動人的戲劇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