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開悟

已找到 4 則相關結果

【禪修釋疑】內在自性的需求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請問我們禪修的目的是什麼? 修行要「身、心、自性」一起修。以前修道家的人,只是為了延長壽命,也就是「成仙」,但人終歸還是會死。而修佛的人認為,這種養生、強身的修行是外道,所以只重視修心,忽略了身體的修行。其實「身、心、自性」是三位一體,所以修行要先開悟。 一般人認為,「佛是覺者,覺者就是開悟的人」;但我認為,覺者應該是開悟的聖人,而聖人還要從凡人再修行到佛。也就是說,在人間是聖人,因為他已經開悟人間只有短短幾十年,但自性的世界是永恆的,我們應該要去追求自性的世界。 舉例來說,某人做勞務弄髒了臉,回家照鏡子,卻說鏡子怎麼這麼髒?我請問大家,如果臉髒了,是要擦臉,還是擦鏡子?當然是擦臉,因為擦了鏡子,臉還是髒的。 同樣的道理,身體就是鏡子,裡面的自性是本來的自己;如果我們只知道去擦身體,只去追求身體的需求(譬如忙著賺錢、滿足慾望等等),卻不知道內在那個無生無滅、本來的自己需要什麼,不知道祂才是我們應該去追求的,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可是一般沒有修行的人,或已經修行、但沒發覺「物質、精神、靈性」有何差別的人,並沒有真正明白「身體」會生滅,生命很短暫,所以不知道要追求內在那個真正的自己。 修行一定要先開悟,開悟人生是短暫的,我們要特別注重自性本體,因為這才是真正的自己,一般人稱之為靈魂。但這個靈魂是汙染的,自性則本自清淨;如何讓汙染的靈魂恢復成清淨的自性?一定要透過印心禪法的修行,才能重新讓自性的光芒現前。這是我們禪修的目的。

【禪師說禪】斷滅四相 自見真心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生活中,要做到隨時放下、隨時自在,如果不能自在,表示心裡還有心結,還有事情沒有了結。 我們在人間,有人間的業力,父母生下我們,撫養我們長大,教育我們成人,讓我們有一個家,我們要體會父母的辛苦,當我們為人父母的時候,自然就會感恩,會去照顧老人家。 當我們有了家以後,就有責任要去照顧另一半和孩子,要把孩子撫養成人。當年父母養育我們,如今我們一樣有責任要去養育我們的孩子,包括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除非他沒有能力讀到這個程度,那是他的造化。同時,我們也有責任不讓孩子成為壞孩子,只要他能夠身心健康,往善良的方面發展,不管他的教育程度或工作職位如何,都是其次,看他自己的造化。 做父母的,只要照顧孩子到一個適當年齡,至於他要不要結婚,不必太操心,長大以後就是他自己的事。當然,父母可以提供意見,至於孩子的想法如何,他已經長大成人,應該有自主能力,父母不必太操心,否則很容易衰老。 放下凡塵事 身淨心圓空 人體內的「氣」和大自然界的關係很密切,舉例來說,天地間有氣流,春夏吹東南風,秋天吹西北風,冬天吹東北風,這都是一定的;同樣地,禪定做風路運轉時,督脈要往上,任脈要往下,這也是順應大自然的氣流。又比如睡覺時,頭部最好朝東,會睡得比較好;如果朝西,就容易睡不好。這些都是人體受氣流影響的例子。 所以身為禪行者,一定要比一般人更有智慧,心要更清淨。所謂心清淨,是意識不會被汙染,不會被動搖,就像自性歌的歌詞所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這就是智慧,告訴我們修行應該怎麼修。 見性的第一步是清淨。如何清淨?要能夠放下,而且是真正放下,身心才能真正解脫;如果不能真正放下,就還有業力存在,所以要把娑婆世界的每件事都趕緊完成。 所謂每件事都完成,是平時就要養成的習慣,也就是今天能夠完成的事,今天就要了結,不要拖到明天或以後。 我在幾十年前還是學生的時候,就養成了這個習慣,今天能做完的事,今天就會完成,不會拖到明天。因為事情完成以後,這件事就空了,不會掛在心上,變成心結或壓力,心就會很自在。 所以,如果覺得不自在,就要想想為什麼不自在,並找出原因解決它,就可以很快地撥雲見日。 清淨就是要了斷我執和法執,了斷「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對一般人來說,當我什麼都有的時候,一切都是好的;等到沒有的時候,就會起瞋心,嫉妒別人,還會撥弄是非。 所以修行人要做到三昧清淨,身口意都要清淨,清淨就從這裡修起,尤其口業很重要,雖然我們是無心的,但一旦話說出口,就會造業。 等到身口意都清淨以後,慢慢就會見到智慧,就會有靈感。如果身口意不清淨,表示心很雜亂,永遠找不到靈感、找不到心靈(本心)、找不到自性這條路。 世尊說:「眾生皆有佛性。」什麼是佛性?「性」是指道路,譬如「自性本空」,空是虛空,我們要在虛空中找到通往自己心靈的道路,那是一條光明大道,就是自性。 清淨見真性 直入光明藏 所以,見性就是見到自己的自性,但見性不是成佛,只是找到了這條光明大道,至於要不要走這條路去見證自己的心靈、去見自己的本佛,那是你自己的事。 也就是說,你見性了,已經找到了這條路,但還要繼續走,才能見證本心,找到本來的我,見到本佛。但如果見性以後,不走上這條路,還在那裡玩耍,連門都不入,那見性了也沒有用。 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發現」就是見到自性(見性),在茫茫大海中看到一點光,像哥倫布在海上看到陸地的那一小點,然後他必須把航行目標指向陸地那一點,朝著它前進,一直到登陸以後,才能知道陸地上的境界是什麼樣子。 所以,「發現」(見性)是智慧,「登上陸地」(到達彼岸)是境界,這就是「智境同轍」,要同步,智慧到哪裡,境界就到哪裡,這樣才一致,才是自己修來的,不是從書本上看來的,或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的。 當年世尊離家到雪山修行,因為一直找不到解脫輪迴的方法,便下山去了,當他走到尼連禪河邊時,因為沒有力氣,就喝了牧羊女供養的羊奶,等到體力恢復以後,他覺得苦修不是辦法,就決定不再上山修行,而跟隨他的五位隨從,以為他放棄了修行,就離他而去。 其實世尊並沒有放棄修行,只是要換另一種方法。苦修是磨練自己,要降伏自己的心,也就是降伏意念,但這樣還不能到達心靈的境界,所以他沿著河邊找到一棵菩提樹,坐在樹下禪定,並發下大願:「如果不成就,我就死在樹下。」 我們修行,也應該像世尊一樣發大願:「今天我到道場修行,如果不成就,就永遠不離開。」要有這種一心成就的決心,然而很多人都差這一點,但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修行就不能成就。 當世尊發下這個大菩提心後,就開悟了──原來眾生都有佛性,只因我執太深、法執太重,不能放下一切,所以找不到光明之路。此時世尊才證到了「緣起性空」。 一般人對緣起性空的理解,大多來自經典,或是聽法師所說,不是自己證得的;就像有人拿成熟的果子給我們吃,因為不是自己種的,所以要怎麼種,才能收穫這麼甜美的果實,我們並不知道,所以吃完就沒了。當然,也許有人會說:「我可以用錢去買。」但如果有錢都買不到呢? 所以很多修行人把「果」當成「因」,當成自己的成就,不知道在得到這個「果」以後,應該要去證明、去見證。證佛之道就是要見證,去證明這些所見、所聞、所看、所說;因為看來的,或自己想的,只是一種知識,我們要去證明它,見證以後,就可以得到真正的智慧,這就是「智境同轍」,是自己證得的。 比方天花板上的燈,我們只要用手去按牆上的開關,它就亮了,再按一下,關閉開關,它就滅了;為什麼它可以一亮一滅?原因很簡單,因為水電工都安裝好了,所以我們只要動手就可以開燈關燈。冷氣也一樣,一開就有,一關就沒有,這都是別人辛苦花了許多心血,才讓我們得以享受這些成果,都是別人給予的,所以不要認為很簡單,應該去想,如何把燈安裝上去,讓它亮起來。 我再舉個燈泡的例子,這個例子與成佛很有關係,每個燈泡都有一個玻璃外殼,殼裡面是真空的,真空裡面有個燈心(鎢絲);這個燈泡就好比我們的色身,包括物質的身體和精神的心理(意識),燈泡裡面的真空就是自性,而且每個燈泡都一樣,都要通往燈心去發光,這就是法性。 師父燃心燈 法性智慧光 這個燈心就是本心,所以「性」是「本心」之表,而玻璃是「性」的表,也是「性」的體、「性」的外衣,一層一層的,所以說「性本空」,是真空的。 見性以後,才開始真正起修。如何讓這個燈泡發光?必須配合開關,開關打開,燈就亮了,要明白這個道理。 為什麼說修行從見性起修?因為見性以後,就會有很多智慧,所以師父一直要大家修清淨,因為清淨才能見到智慧,才會有靈感,才能看到最究竟。 等到見性以後,就是師父的工作,就交給師父,我會讓你發亮,就是佛果,讓你成佛;這個亮光就是佛光。 這是很淺顯的例子,以後如果有什麼想不開,就去看看燈泡,想想自己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成就?是不是燈泡的頭鬆開了,沒有旋緊,讓空氣跑進去,破壞了真空狀態,那當然不會亮;又或者是師父給了你亮光,但你卻承受不了這個大功德、大福報,而燒掉了,那就要設法調整自己的修行。修行要這樣去開悟。

【禪修釋疑】修心 從靜入手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請問,我們修禪要特別注意什麼?又要如何開悟? 修禪最重要的就是修心,修心要從「靜」字下功夫,也就是要做到平常心,心常平。如何讓心常平?心要常靜,不管是修禪,還是待人處事,都要做到心常靜。什麼是靜?靜有以下四種境界,我們修禪從見性起修,一直到涅槃,都不離「靜」字: (一)青青草原,藍天白雲,無爭無鬥,天倫之樂。禪定時,可以觀想自己坐在一片大自然的青青草原,頭上是一片藍天白雲,充滿祥光,就會有一種與世無爭、共享大自然天倫之樂的感受。如果平常隨時都有這種感受,就是見性的境界。 (二)青天無雲,無爭為靜,無雲無爭,自見法性。這是靜的功行深入變化,青天無雲是指身心清淨無染,此時會感受到與世無爭的寧靜,一切眾生都與我平等同在,充滿親切和法喜;這是見證到法性的境界。 (三)身體常青,心裡常靜,身心清淨,自見真心。身體常青是體內無眾生;心裡常靜是心中無地獄;身心清淨、自見真心,就是萬德莊嚴,自能證得真如佛性。 (四)生從靜中來,死回靜中去,生死無來去,靜中無生滅。生從無始、靜中來,死回無滅、靜中去;生命無來無去、無生無滅,這是涅槃境界。 至於要如何開悟,我想舉一例︰東漢末年,中國處於分裂的戰亂時代,有一次關公出征伐吳,在麥城之戰被砍頭而亡,只見關公的靈魂大喊「還我頭來」,喊了三天三夜,驚動人天法界。後來普靜禪師前來度化關公,他走到關公靈前說︰「你今天只是掉了一個頭,就喊著還你頭來,那你以前過五關斬六將所砍的那些人頭,又叫誰來還呢?」關公聽了,當下頓悟,就做了佛的大護法,成為大菩薩。 所以平時不要只想到自己,應該多想想別人、多關心別人,修禪不要只停留在修獨覺禪(只修自己)的階段,這是絕對不會有成就的。世尊在世弘法時,也不喜歡獨覺禪,如果有這些人在場,就不說法,希望這些人能及時開悟。我們修無上菩提法門,先要發菩提心,也就是慈悲心、平等心,要慈悲平等地對待別人,修禪要從這裡入門。

【禪師說禪】悲智願行 自證佛性

講述/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有人問我,修行有沒有捷徑?是有的,就是要有計畫,就像工作、讀書要有計畫一樣,修行也要有很好的計畫,尤其是修行沒有突破的人,更需要計畫。 如果想突破修行上的障礙,首先要從自己的心理開始。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中,關公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修行人也要過五關,而且不只斬六將,要斬八將。 五蘊熾盛苦 清淨了根性 要過哪五關呢?就是三毒二邪「貪瞋癡慢疑」。哪八將?其中七將是五官六意七識,包括眼耳鼻舌身(五官)所感受到的,以及從外界接觸到的根塵。輸入大腦成為思想的意識(六意),還有潛意識(七識),尤其像有些人修行一段時間,有了心得後,不知不覺就流露出慢心,自己卻感覺不到,但周遭的人很容易感受到他的慢心。這些五官六意七識通通都要清淨。 最後一個是心魔。很多修行人要突破之前,會對各方面抱持一種懷疑的態度,包括懷疑人、懷疑事、懷疑物等種種疑心,這是很重要的一個修行關卡,要斬斷心魔。 如何轉化六根?佛經告訴我們要用智慧,這種智慧就是「成所作智」。什麼是成所作智?就是把五官「眼耳鼻舌身」所接觸到的感受以及意識,這些直接接到三界萬物萬象的一切,要把這些不好的都轉成好的,好的要轉成更好的;要把知識轉成智慧,把不圓滿轉成圓滿的。換句話說,就是要讓六根能夠「善根圓滿」。 這些六根就像結一樣,都有「貪瞋癡」三毒。所謂貪,不只是把非我之物占為己有,凡是超越了本份的事,就是貪。什麼是本份的事?比方照顧先生或妻子是本份的事,如果外遇就是貪。為了維持家庭開銷去工作賺錢,是本份的事,如果超越了自己的能力,追求好高騖遠的慾望,就是貪。 瞋,不僅指發脾氣、吵架、打架、暴力等等,還包括心裡的瞋心、不平和嫉妒,或是講話的語氣重一點,都是瞋。所以要修到圓滿,就要靠自己平時的努力。 舉例來說,「麻煩幫我把報紙拿過來」、「去把報紙拿過來」,同樣一句話,但語氣不一樣,也是瞋心。為什麼會用瞋心的語氣說話?因為此時的濁氣比較重。為什麼會濁氣重?因為每天要接觸很多人事物,這些人事物都很煩、很複雜,累積在心裡就會很不舒服;另外還有一種原因,就是家裡空氣不流通或日光不夠,也容易讓人起瞋念;或是受到生理上的變化所影響,也會引起瞋心。 然而,不管瞋心的起因來自何處,都要從根本上、從自己意念開始,防止這種瞋心的暴露,要設法轉化、轉移。 三界無明障 五毒轉成智 什麼是癡?就是迷惑或執著於某件事,比方熱戀中的男女,如果其中一人離開了,另一人就會茶不思、飯不想,什麼事也做不了,每天惦念著對方,這就是癡心。或是有些人為了滿足自己的期望或慾望,到廟裡拜拜,求神明保佑他完成,這也是癡心。因為他們不知道,能夠解決或完成期望慾望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智慧,因為只有智慧,才能圓滿一切;只有智慧,才能達到修行的究竟。 貪瞋癡是三界之物,如果要脫離三界,就要滅度三界的餘毒。等到三毒不生,不再被三毒汙染我們的心,就進入另一個修行階段。 一般修行人修了一段時間後,難免會出現慢心,甚至還不自知,這時要懂得用微妙的觀察智慧,看看自己的慢心是如何產生的?自己說的話及一舉一動會不會讓對方不舒服?能不能讓對方接受自己的意見?或是把我們的話聽進去? 當自己對某人、某事或某種法生出懷疑時,要用微妙的觀察智慧來明察秋毫,才不會被自己矇蔽而耽誤一生。 所以,慢心、疑心要用「妙觀察智」的智慧來超越。等到成所作智、妙觀察智這兩種智慧都具足以後,才會發現什麼是自在,才能讓自己真的很自在。 因此,在轉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以前,我們要用比一般人高的智慧來衡量自己,對於人生的價值觀、社會觀、國家觀、世界觀、乃至宇宙觀,都要抱持正確的看法,才不會發生偏見、斷見的現象。 心離凡塵相 覺悟菩提道 修行人要能夠真正開悟,開悟是修行的第一步。如果不開悟,修行的過程就會像波浪一般起伏不定。 一個人如果認為,無量無價的法身比任何財物更珍貴,就可以把心定在「實現法身、印證不生不滅的報身」的方向,至於其他的一切,只要隨緣做本份的事即可。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從覺悟開始。 所謂開悟,就是自覺的功夫,自己要覺悟。如果連自己都不能覺悟,又怎麼能覺他(幫助他人覺悟)?所以自己先要能夠覺悟人生的價值,真正覺悟以後,有了心得,才能圓融更多人,讓他們也能覺悟,也得到心靈的復活。 所謂心靈的復活,就是智慧的開發,一般人稱之為潛能開發。這種智慧的開發,可以開發出潛在的能量和智慧,讓我們可以圓滿世法,這就是「大圓鏡智」。 這種大圓滿的智慧,就像鏡子一樣地清淨、光亮,是自己心靈的顯現,從禪定中就可以自己印證。這種大圓鏡智是慧根圓滿、善根也圓滿。 修行人有了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和大圓鏡智,應該就可以證到自己的自性,甚至不只是自性。 我曾舉例說明,自性就像太陽一樣,會向四面八方放射光芒。當一道光放射出去,就照亮了這一方的黑暗,照亮了一切無明。陽光就好比是自性光,一貫道或其他教派則稱之為金絲或金線。 大願菩薩行 成就法性光 當自性光放射出來,這無量的光就是法性的光。也就是說,從一個個體放射出來的,是自性的光;而放射出來的無量的光,是法性的光。這些自性的光、法性的光,都源自於太陽,所以太陽就代表了佛性、自性、法性,全部都通往佛性。所以我們要成就應化身。 過去沒有人見過佛陀,認為那只是一種理想;等到釋迦牟尼佛到娑婆世界修行成佛,在祂涅槃以後,人們才知道,原來佛也是人修行成就的,人人都可以成佛。佛經上說「眾生皆有佛性」,既然有佛性,當然就有機會成就佛陀。 但是,眾生雖有佛性,並不代表眾生都是佛。因為這些佛性,來到每個人身上,給了每個人同樣的、無生無滅的原始生命,那就是自性的光。換句話說,自性光就是原始生命。 如果希望自己能見證自性光,就要從「修、行、證」開始。修要修什麼?修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大圓鏡智的智慧。行要悲智願行,修大悲、大智、大願、大行;大願要發大願,大行要菩薩行。證要修禪定,而且是修大禪定,也就是正定。只有這樣,才是真正腳踏實地、往成就方向精進的修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