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搜尋標籤腫瘤

已找到 7 則相關結果

貴賓犬浴血倒臥路邊 動保處救援重獲新生

日前新北市政府動保處接獲通報,三峽區民生街邊有隻受傷流血的貴賓犬,奄奄一息倒臥在地,動保處立刻派人員到現場緊急處置並協助送醫搶救。動保處獸醫檢查發現貴賓犬受傷處為下體睪丸腫瘤破裂,在手術切除腫瘤、完成絕育後身體已恢復健康。且在動保處志工的幫助下,找到了新主人,至此重獲新生,成為一隻幸福的小狗。 發現貴賓狗「阿貴」並通報動保處的吳小姐表示,她當時看見小型犬倒在路邊並且不斷滲血、發抖,氣息十分微弱,連忙撥打1999緊急協助救援。動保處人員到場發現阿貴因流浪街頭營養不良,消瘦的身體卻拖著一顆大腫瘤,行走或是坐下都很困難,讓人看了不捨。經獸醫檢查阿貴有隱睪病症、腫瘤破裂,安排切除腫瘤及絕育後,阿貴的身體日漸恢復健康,已能正常行走、坐下。 完成手術的阿貴恢復正常行動,一開始只是跟著照護員緩步散步,但發現不再疼痛的阿貴最後開心的奔跑起來,看得出牠復原良好。重拾健康身軀的阿貴經志工協助送養,現在已找到了溫暖的新家,過著幸福的生活。新北市動保處說明,睪丸腫瘤是未絕育公狗常見的腫瘤疾病,且發病的年齡層廣泛。為犬貓絕育不僅能減緩流浪犬貓的增長,亦可降低罹患生殖系統相關疾病的機率。 新北市動保局呼籲尚未替愛寵絕育的飼主,為了寵物們的健康著想,應盡速安排絕育手術。同時提醒飼主們,未為寵物絕育且未申請免絕育管理說明、或未申報繁殖需求而繁殖寵物,經查證屬實,可依「動物保護法」第22條第3項及第27條第8款規定處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鍰,經限期改善仍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切莫違規挨罰。

耳力下降要注意 「聽神經瘤」嚴重恐致命

67歲的李先生兩年前開始有左耳聽力下降的情況,時常聽不清楚家人說話的聲音,原以為是年紀漸長所導致的老化性聽力障礙,因此並不以為意。直到半年前情況越發加重,甚至時常聽見「嗡嗡嗡」的雜音,加上四肢出現麻刺感,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李先生才輾轉來到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門診。透過小腦核磁共振檢查,徐賢達主任確認李先生罹患的是「聽神經瘤」,遂安排「耳朵後入路手術」將腫瘤移除,術後李先生恢復狀況良好,不僅顏面神經沒有受傷,耳朵不再聽到吵雜聲,聽力檢查也顯示沒有進一步受到損害。 人體總共有十二對腦神經,聽神經是其中一對感覺神經,位於內耳,由掌管聽力的耳蝸與負責平衡的半規管所組成,周圍還有顏面神經,分別從小腦連接到腦幹。「聽神經瘤」指的是負責平衡神經形成的腫瘤,其發生原因尚不明確,但可能與年齡增長、遺傳因素、基因突變、輻射暴露、罕見血管增生疾病VHL症候群有關。 徐賢達主任說明:「聽神經瘤屬於常見良性腦瘤,根據不同地區和研究,聽神經瘤的盛行率大約在十萬分之一到二左右,多數發生在單側,且生長速度很慢,容易被誤以為是聽力退化。」但當腫瘤生長大於2公分且壓迫到聽神經或顏面神經時,就可能會有聽力損失、耳鳴、耳朵有壓力感等症狀,嚴重可能導致平衡異常、面部麻木。若是沒有及時處置,使腫瘤進一步成長壓迫至腦幹,就會有危及生命的風險。 一般而言,聽神經瘤的治療策略通常是抑制腫瘤變大或手術切除腫瘤。抑制腫瘤變大的方法為直線加速刀,是一種利用高劑量的輻射線照射腫瘤的放射線治療,但卻有造成聽神經遲發性聽力喪失的可能。而手術方式可以分為耳朵後入路手術、耳朵上入路手術以及中耳入路手術,術式選擇取決於腫瘤的大小、位置和患者聽力狀況。 大部分患者的術式選擇會是後入路手術,以李先生為例,首先醫師會在後顱窩處劃一7公分開口,在高倍率顯微鏡的輔助下,磨掉內耳道骨骼並深入病灶,同時利用監測器探測腫瘤是否有與周邊神經沾黏,最後再將腫瘤移除。過程中需要隨時注意監測,避免傷害周圍重要神經,造成病患不可逆的傷害。 聽神經瘤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可能與退化性聽力障礙相似,因此徐賢達主任提醒,若民眾自覺有聽力下降、雜音干擾等狀況時,建議先尋找專業耳鼻喉科醫師進行檢查,避免延誤疾病初期治療。 原文出處

卵巢癌年輕化 CA-125定期檢驗不可少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2023年底公布2021年癌症登記資料分析結果,其中「卵巢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第十位、女性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七位,死亡人數年增率更高達9.9%,為十大癌症之最!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李佩蓁醫師指出,卵巢癌初期並無明顯症狀,病人較難早期發現,加上治療後復發率高,因此一直是三大婦科癌症(即卵巢癌、子宮頸癌、子宮體癌)中最難治的癌症,近年來更觀察到罹患卵巢癌的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在她的病人當中,最年輕的卵巢癌患者僅三十四歲。 家芸最初發現腹部越來越大,原本以為是中年後代謝變差導致的肥胖,直到按壓會感到輕微不適,才輾轉至家醫科、腸胃科就診,最後竟在婦科確診卵巢癌第一期;電腦斷層影像顯示,一個16公分大的卵巢腫瘤佔據了她的卵巢所有空間,其中包含實體瘤及一塊疑似惡性腫瘤的陰影。 「女性未懷孕期間,卵巢每月固定排卵,但排卵濾泡液其實可視為一種有基因毒性的致癌物質,有可能導致卵巢或輸卵管的癌變風險增加。」李佩蓁醫師指出,過去卵巢癌較常發生在五十歲以上的患者,而近年卵巢癌的年輕患者變多,推測與現在女性不孕或未生育的比例越來越高有關。 因卵巢癌初期較難被發現,往往患者感覺不舒服,就醫檢查後被診斷出來,病程可能已進展到晚期,五年存活率僅剩25%以下,是相當兇險的癌症;所幸家芸在李醫師的門診被診斷罹患卵巢癌時,為第一期,尚未轉移到其他部位,她也表示自己非常幸運。 家芸說,卵巢癌第一期的五年存活率達93%,若能透過定期健檢,於女性員工的健檢中加入陰道或骨盆腔超音波、抽血檢驗CA-125。及早發現問題,對於治療預後將會大有幫助。 李佩蓁醫師表示,「讓卵巢休息一下,就能夠預防卵巢癌。」懷孕、哺乳是最天然能夠讓排卵暫停、卵巢休息的方法,而使用口服避孕藥,也能降低約3至5成的卵巢癌風險。雖然卵巢癌目前尚無有效的預防手段,也沒有直接的篩檢方式,但仍然可以至婦產科透過超音波、內診,或抽血檢測CA-125(卵巢腫瘤標誌)數值是否正常,可及早發現卵巢癌、提早診斷治療。李醫師很感恩家芸勇敢對抗病魔的同時還在為更多女性的健康努力,祝福她後續病況追蹤一切穩定,健康平安。 原文出處

質子技術有效治療肝癌 減少肝衰竭發生

國內首先引進質子治療的長庚醫院,針對159位在長庚接受質子或傳統X光放射治療的大型肝癌病患進行長達四年的追蹤,結果發現質子治療不管在腫瘤的控制或是病人的存活期,都優於傳統X光放射治療超過兩倍以上,而且副作用也更少。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2023年亞太粒子放射治療合作聯盟國際高峰會議,並獲刊於2024年3月1日放射腫瘤學界頂尖國際期刊「國際放射醫學、生物、物理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Biology,Physics)」,為國內癌症放射治療帶來突破性進展,也為過去無法手術的大型肝癌患者提供新希望。主持這項研究的林口長庚醫院放射腫瘤科謝承恩醫師亦榮獲2023年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謝承恩醫師指出,放射線治療是利用具穿透力的高能量X光或質子等粒子束來殺死癌細胞,抑制腫瘤生長,在肝癌治療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別對於侵犯血管或膽道、不適合手術或電燒治療的肝腫瘤,放射線治療是控制癌症的一大利器。其中質子治療是目前最先進的放射治療技術之一,有別於傳統X光放射治療,質子會在抵達目標腫瘤後才大量釋放輻射能量,使病灶後方完全沒有輻射劑量,可以更精準地摧毀腫瘤並保護附近正常組織。 然而因質子治療仍屬新式的治療技術,對於腫瘤直徑大於5公分、過去難以根治的大型肝癌,質子治療的實際治療成效仍未有較大規模及長期追蹤的研究。林口長庚醫院研究團隊因此針對在長庚接受質子或傳統X光放射治療的159位大型肝癌病患進行研究,從這些患者不同器官所接受到的輻射劑量進行分析。 結果發現,質子治療相較傳統X光放射治療可以更安全地提高腫瘤的治療劑量,並大幅降低患者正常肝臟、消化道、心臟以及脾臟的暴露劑量。再經過約四年的追蹤時間,接受質子治療的患者其兩年腫瘤局部控制率為89%,優於傳統X光的34%,而質子治療的中位數存活期為19個月,較傳統X光的8個月延長超過兩倍。此外,接受質子治療的患者,治療後發生肝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或嚴重淋巴球低下的機率顯著低於接受傳統X光的病患。 不過謝承恩醫師也強調,雖然對於病況較為嚴重無法手術的大型肝癌,質子治療可提供較佳的治療成效,且大幅降低副作用發生機率,同時保留更多正常的肝臟體積,及減少腸胃道、脾臟等重要器官的傷害;然而質子治療仍有其局限性,對於肝硬化末期、多處腫瘤轉移的肝癌患者,則不適合質子治療。 謝承恩醫師表示,由於此研究證實質子治療對於大型肝癌優異的治療成效,而過去實驗室研究發現放射治療搭配免疫治療可望活化患者免疫系統,改善病患癌症控制,目前林口長庚醫院針對無法手術的大型肝癌患者,進行質子治療合併癌自禦及癌思停免疫標靶藥物之臨床試驗,期望未來能進一步改善肝癌治療成果,嘉惠更多中晚期肝癌患者。 原文出處

15公分腫瘤壓迫 男子失眠月餘睡不著

台北馬偕醫院胸腔外科劉洪彰醫師強調,民眾如果發現身體有異常的腫瘤或生理不適時,不要懼怕醫療,應即早尋求專業的協助。圖/吳建良攝 20多歲男性平時性格較為內向、封閉,很少跟家人互動,一個多月來只要躺在床上就會無法呼吸,導致都只能坐著睡覺、長期失眠。馬偕醫院胸腔外科劉洪彰醫師檢查後發現,患者頸部有一個明顯的突起物,最後確定是15公分大的良性腫瘤,術後患者很快就恢復正常作息。 劉洪彰醫師指出,患者是由母親陪同來門診,主訴頸部腫塊,躺下時會因無法呼吸的窒息狀況,導致將近一個多月來沒有辦法躺下去睡覺。經檢查發現他的頸部有一個大概八到十公分的突起物, 因為會出現壓迫導致窒息狀況,所以沒有辦法給人觸摸。之前曾先到一家中型醫院做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腫瘤擴及於頸部及胸部前方縱膈腔位置,加起來有大約15公分,由於該中型醫院設備人力資源受限,因此轉院治療。 劉洪彰醫師說,由於腫瘤壓迫到血管及氣管,而且病患已經一個月沒辦法安穩的躺下來睡覺,所以安排緊急的手術。團隊花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將腫瘤切下來,並且把腫瘤影響到的血管加以縫合,所幸不需要加做化療及放射線治療,就完成手術。 馬偕醫療團隊經過仔細的評估後,非常小心的將這個腫瘤手術拿下來,之後病理化驗是一個源自於胸部縱膈腔的成熟畸胎細胞瘤;但是由於時間拖得太久,腫瘤因為慢性的發炎造成周邊組織及血管的沾黏及侵犯。所幸病患手術後恢復良好,兩天後就將引流管移除,術後第一天即可以安穩的睡覺。 劉洪彰醫師強調,身體上如果發現有異常的腫瘤或生理不適時,不要懼怕醫療,即早的尋求專業的協助,像案例中的患者,如果早點求助,其實就可以不用撐了一個多月的無法睡覺的不適了。 原文出處

點痣改運停看聽 黑痣還是皮膚癌用1招分辨

不少民眾想除痣改運,花蓮慈濟醫院皮膚部主任張中興教授建議先釐清是痣還是基底細胞癌,她指出,皮膚醫學中心團隊日前在SCI國際期刊《國際皮膚病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發表「基底細胞癌皮膚鏡早期診斷」,即使是2mm(0.2公分)腫瘤在皮膚鏡下都能清楚解析;不僅有助於診斷學,同時早期診斷,治療困難度低,不影響美觀。 基底細胞癌是人類發生率最高的腫瘤,像美國總統拜登、前總統李登輝、電影金鋼狼男主角休傑克曼等知名人士,都曾因基底細胞癌必需接受手術治療。張中興教授指出,基底細胞癌在皮膚鏡下的表現,亞洲人與其他有色人種和歐美白種人有所不同,這篇基底細胞癌皮膚鏡早期診斷的研究主要是針對台灣人(黃種人),這對過去多以白種人案例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視野,是被國際皮膚科學會的官方期刊《國際皮膚病學雜誌》接受的主因;同時也挑戰了傳統教科書關於基底細胞癌的皮膚鏡多為0.6公分以上的腫瘤描述。 為了儘早診斷基底細胞癌,皮膚醫學中心團隊蒐集了135例基底細胞癌,其中48例小於等於6mm,87例大於6mm,比較兩組表現的差異,建立動態皮膚鏡與腫瘤生長的關聯性,發現有助於更早期診斷基底細胞癌的現象。 在教科書上,皮膚鏡下最能夠反應腫瘤長大的經典表現,是血管的樣子,其中樹枝分支狀的血管(arborizing vessels),多見於較大的腫瘤,但在迷你基底細胞癌很少出現。張中興主任說,研究團隊將腫瘤依照色素排列、血管擴張大小、皮膚完整性與結構等特性,加以分類與分析,發現色素、血管擴張、皮表缺損等三現象,在腫瘤很小的時候就出現了;而且這些現象不會因腫瘤變大而改變,有利於基底細胞癌的極早期診斷。特別是要打破傳統知識的迷思,不要忽視輕微的血管擴張。 張中興主任指出,這個新觀念不僅促進診斷學的進步,更有益於患者的治療選擇與降低風險,大大減少美觀上的缺陷與再發性或侵襲性的發生可能。 在臨床上,很多基底細胞癌病人就醫時,腫瘤已經長超過6mm,主要是因為病人覺得「那顆痣不會痛、沒感覺,而且年輕就有了。」張中興教授說,基底細胞癌因為不癢不痛,常被誤以為是痣,患者常將黑點當成「痣」,並不以為意,直到在看其他皮膚病時,被醫師發現,經以皮膚鏡檢查,才確定並不是良性的「痣」,而是惡性的基底細胞癌。 張中興主任分析基底細胞癌特性,雖然很少遠端轉移,但是容易往下侵犯,比較多的病人因為無痛,放著不處理,待癌細胞往下長,最後造成完全切除的困難。 這篇研究不僅有助於讓基底細胞癌早期診斷;最重要早期治療手術簡單,例如鼻翼上2mm的基底細胞癌腫瘤手術後可不影響美觀;或透過光動力治療等非手術也可治癒;一旦放任腫瘤大到6mm以上,手術切除難度將增加,也會影響到美觀;建議民眾發現眼睛周圍與鼻子上的黑點,應請皮膚專科醫師做鑑別 張中興主任也特別提醒,年關前後很多人想除痣改運,應先讓皮膚科醫師確認是痣還是基底細胞癌;就算要除痣,也不要貿然找坊間老師傅用化學藥劑燒灼,因為他們無法控制深淺,過淺易復發,過深易潰瘍留疤,難免遺憾;皮膚部的鉺雅鉻雷射,由皮膚科醫師操作,可以精準除痣,免除不必要的傷害。 原文出處

頸部腫塊半年來逐漸變大 竟是罕見副神經髓鞘瘤

46歲陳先生近半年來在左側頸部鎖骨上方發現一顆逐漸長大的腫瘤,擔憂不已,決定前往台中仁愛醫院耳鼻喉科求診。負責檢查的張耕閤醫師透過頸部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側深頸部有一顆2.5公分的腫瘤,電腦斷層也確認除了這顆腫瘤外,無其他異常發現。 為了確定腫瘤的性質,安排使用超音波導引作細針抽吸,取得腫瘤細胞進行化驗。初步組織檢查結果顯示,腫瘤並無惡性細胞,於是安排手術切除腫瘤。 手術過程中卻驚見腫瘤與神經緊密纏繞,每當接觸腫瘤邊緣,陳先生的手部便會跳動,隨即使用顯微鏡小心翼翼地將腫瘤與神經分離後切除。最終病理報告顯示確定此腫瘤為副神經髓鞘瘤(Schwannoma,許旺氏細胞瘤),是一種非常罕見且良性的腫瘤。陳先生術後經歷神經修復過程中的刺痛困擾,尤其在睡眠時手部不時刺痛而無法安眠,透過藥物緩解,症狀得以明顯改善。 張耕閤醫師指出,副神經髓鞘瘤的發生並不常見,其峰值發生率是在人生的第四至第六個十年,無明顯的男女差異。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副神經髓鞘瘤有可能轉變為惡性,屆時則會稱為惡性周邊神經鞘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 MPNST)。惡性周邊神經鞘瘤是相對罕見的腫瘤,占所有軟組織肉瘤的5至10%,而惡性、局部侵略性軟組織肉瘤,具有很高的轉移傾向。當神經保護膜周圍細胞在其DNA中發生突變時可能會導致癌症,使得細胞快速增殖並在其他細胞正常死亡時仍繼續生存。 張耕閤醫師說,對於惡性副神經髓鞘瘤,目前唯一已知的治癒療法是完全切除腫瘤。在某些研究中,這種腫瘤的局部復發率為22%,5年和10年的疾病特異性生存率分別為60%與45%。手術中必須謹慎保留神經,以避免造成患者運動功能障礙。 張耕閤醫師表示,陳先生透過醫療團隊診斷和治療,已徹底放下心中的大石,重拾健康帶來新生,提醒類似症狀患者切勿掉以輕心,同時亦突顯早期診斷和適當治療的重要性,也相當考驗專業醫療團隊處理這種罕見腫瘤的專業能力。因此,建議民眾若有身體任何不適應該及時就醫,以獲得專業且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原文出處